第三百八十二章 主仆再遇,尊卑變換

字數:4466   加入書籤

A+A-


    京城林府中,衣衫襤褸的賈璉跪在堂前,頭緊緊的貼在地上。
    “姑父容稟。我賈家子弟貪戀容華,不沐天恩,該有此劫。
    隻是祖母薨逝前遺願乃是埋葬於金陵故土。家父、叔父因罪斬首,亦未入土為安。
    侄兒蒙聖慈憐憫,免除侄兒及賈家一幹小輩罪過,得傳香火,幸甚。
    今侄兒身無分文,隻得厚顏前來叩見姑父,萬望念在姑母情麵之上,借些銀錢,好讓侄兒扶棺返鄉!”
    此時的賈璉已經褪下了身上的錦緞華服,一身褐色的短衣,麵容也憔悴了不知多少,胡茬遍布,雙眼渾濁,再也不複昔日風流公子模樣。
    林如海看著賈璉這樣,悠悠一歎,站起身來去拽賈璉起身。
    “璉兒起來吧。昔日我入京麵見老太君之時便算到了恐有這麽一日。
    你這孩子雖說無甚長才,私德甚虧,但好在於大是大非之上,還算清楚。相必正是因此,陛下才降旨赦你之罪。
    這樣吧,我給你紋銀一千兩,另外撥付幾人助你將老太君的棺木還鄉。
    剩下的銀兩便在老家置下幾畝田地,自去過正經日子才是。不可再像從前一般胡來了。
    另外,此前你妻王氏將巧姐送到王家避難,卻不料被其舅王仁發賣。後被景瑜救下,現就在府上。”
    賈璉從地上站起身來,聽到有巧姐的消息,臉上多少還是露出了些喜色,但眼底又閃過一絲猶豫。
    最終還是開口道:“姑父、薛兄弟之恩璉結草銜環難報。
    隻是如今回金陵安葬祖母,路途遙遠,顛簸勞累,恐巧姐受不得。
    所以……侄兒想先扶棺還鄉,安葬祖母之後再來接巧姐。”
    林如海點了點頭:“也罷。你……去吧。”
    ……
    京城郊外官道旁一處涼亭內,一名容貌俏麗的婦人正同丈夫坐在裏麵乘涼。
    涼亭旁邊是一輛牛車,車上放著一床老舊的被褥,以及一個食籃子。
    石呆子一路小跑著到牛車上將食籃子提了過來,取出裏麵的吃食,獻寶一般擺在妻子的麵前。
    “夫君,不必這麽緊張。我這不是好好的嘛。”晴雯掏出帕子,替石呆子擦拭額頭上的汗水。
    現如今小夫妻二人身上的短衫已經換成了長衫。
    石呆子有一手好畫功,製作的扇子更是京中一絕,隨著時間的推移,名聲也越來越大。
    從一開始的十文、二十文一副扇麵,到了現如今已經漲到了上百文一副。
    同時有不少富貴人家邀請石呆子到自家的櫃子、以及新蓋好的宅院中牆壁上落筆。
    而晴雯的變化,更盛石呆子。
    晴雯天生一副巧手,一手繡工常人難比,可稱萬裏挑一的繡娘。
    一開始還隻是依靠替大戶人家做繡匠掙些辛苦錢。
    但隨著幾次偶然的機會,幾件名貴的衣料急需縫補。
    晴雯靠著一雙巧手,將破損的衣物補的天衣無縫,完全看不出來任何破損的痕跡,從而名聲大噪。
    去年小兩口也積攢了些銀錢,正準備開個繡廠。不想今年年初晴雯被診出有了身孕,開廠之事自然後推。
    自從晴雯身懷有孕之後,石呆子就連端碗水都擔心驚嚇到晴雯。恨不得日夜寸步不離,晴雯對此是又喜又惱。
    官道上行商的車馬、行人來來往往,不絕如縷。
    有一些路過的旅人想要進涼亭納涼歇腳,可一抬眼看見裏麵你濃我儂的小兩口,便笑了笑,靜悄悄的又往不遠處的涼棚走去了。
    “快點!!別磨磨蹭蹭!!你們這樣,我們兄弟幾時才能回來交差!”
    五六個衙役腰挎長刀,手持大棒,正在驅趕著七八個衣衫襤褸披枷帶鎖的犯人。
    這些犯人蓬頭垢麵,眼神空洞如同牲口一般任由衙役打罵驅趕。
    正值盛夏,天氣炎熱,空氣仿佛也被熾熱烤的翻江倒海,生出波浪來,蟬鳴更是叫的人心煩意亂。
    年紀最長的衙役拄著棒子,從包袱裏掏出了水袋喝了一口,四處打量了一番。
    京城附近百裏,樹木稀疏。再往後走,恐怕更沒有納涼的地方了。
    “弟兄們,先停一停吧。歇一會兒再走。”
    一邊說著,為首的衙役示意將罪犯驅趕過來,看在眼皮子底下,然後好進涼亭納涼。
    衙役們進了涼亭後,石呆子連忙起身將晴雯護在身後。
    衙役見了也不惱,為首之人開口道:“兄弟莫怕,我們不是歹人,更不會傷害你們夫妻。
    我們兄弟幾人是順天府的衙役,奉命押解流放的犯人往清泥海去的。因著天氣炎熱,所以這才進來納涼。不必驚慌,更不必害怕。”
    石呆子這才漸漸放下心來,又從籃子裏取了些食物請眾衙役吃。
    雙方就此攀談了起來。
    “衙役大哥,這些都是什麽人,犯了什麽重罪才被判處流放?”
    “她們呐?嗨!小兄弟你有所不知,這些曾經那也都是雲彩頂上,天宮裏住著的太太夫人。
    隻因為家裏犯了事,被陛下抄了家,滅了門。
    可萬萬莫要可憐她們,這些人不論男女,無一不是罪大惡極。
    就說最外邊坐著的那個吧。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榮國府聽說過吧?那就是昔日榮國府的二奶奶。得勢之時包攬訴訟,買凶殺人,放印子錢盤剝百姓,什麽缺德的事沒幹過!
    因此被上麵判處流放的罪過!”
    榮國府三個字一出,石呆子和晴雯夫妻二人麵麵相覷,而後紛紛看向坐在那樹下的人身上。
    此時的王熙鳳哪裏還有昔日神仙妃子的模樣,臉上滿上黑色的垢塵,嘴唇幹裂,頭發猶如枯草幹柴。身形瘦弱的幾乎分不出是男是女。
    一雙眼睛無神的看向遠方,不知是在後悔昔日所作所為,還是念著兒女。
    晴雯將頭埋進了石呆子懷裏。
    石呆子雖呆,但對於妻子之事心思向來靈光,當即開口道。
    “衙役大哥們。我娘子身懷有孕,今日去廟裏燒香還願。
    眼前這些雖是罪人,但在佛眼裏也是眾生。
    小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喂些水給這些人,也算全了我家娘子一番功德。
    衙役大哥,您諸位看……可行嗎?”
    說話間,石呆子從懷裏掏出五錢碎銀子塞到為首衙役手裏。
    “兄弟這話說的,這本是兄弟和弟媳慈悲。可憐這些個罪人。
    隻是小心些,她們有些人如今瘋瘋癲癲,別再驚了弟媳才是。”
    石呆子又再三謝過,便拿了水囊去喂給眾人。輪到王熙鳳時,這才攙扶晴雯過去。
    晴雯將水袋親手遞給王熙鳳,王熙鳳接過後立刻大口大口喝了起來,宛若得到什麽瓊漿玉液一般。
    晴雯看著王熙鳳這個模樣,心中一時間不知是何等的滋味,何等的想法,最終隻在心底最後道了一聲:二奶奶。
    晴雯拿起水袋轉身離去後,王熙鳳的眼裏似乎多了些色彩,兩行熱淚無聲的自眼角落下。
    昔日主仆,再相逢時卻是另一番天地,另一番境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