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46章 風利
字數:3678 加入書籤
馬車碾過漠北荒原的碎石路時,柳氏正用絲布擦拭織星梭。象牙質地的梭身在顛簸中泛著溫潤的光,梭尖的星紋投影在車壁上,隨著路途漸遠,原本清晰的江南星圖邊緣,那些黑色的“蝕星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像墨滴暈染宣紙,在“鬥宿”的位置撕開一道細小的裂口。
“這東西比在蘇州時活躍多了。”守時者用指尖輕點投影,黑色紋路竟順著他的指尖爬上來,在皮膚上留下轉瞬即逝的涼意,“蘇伯說蝕星紋怕風沙,到了望星台,得盡快找到定星盤。”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抱著竹籠,新物種在裏麵不安地撲騰著,羽翼的暗紫色越來越深,偶爾發出細微的電流聲。“它好像很害怕。”小姑娘把耳朵貼在竹籠上,“我聽到它在哼一種奇怪的調子,和星落池裏的水聲有點像。”
柳氏湊近聽了聽,那調子確實帶著水紋般的顫音,像極了曾姑母手記裏提過的“漠北引星曲”——據說支脈的人用這曲子與風沙溝通,能在沙暴中找到方向。她心裏一動,將織星梭貼近竹籠,新物種的哼鳴突然變得清晰,車壁上的蝕星紋竟暫時退去了些。
“看來它們能相互製衡。”李大人折扇輕敲掌心,“這小家夥說不定是漠北支脈養的‘星引獸’,隻是不知為何流落到古陵。”
說話間,遠處的地平線浮現出一座風化的石台,半截埋在流沙裏,石縫中嵌著的銅環在陽光下閃著冷光——正是望星台。馬車剛停穩,風沙就卷著碎石撲麵而來,柳氏下意識用衣袖護住織星梭,卻見那些風沙在靠近梭子三尺內自動分流,仿佛被無形的屏障擋住。
“蘇伯沒騙我們,織星梭果然能擋蝕星紋。”守時者扶著帽簷,指向望星台頂端,“你看那石台上的刻痕,和歸星圖缺角的第二部分輪廓一致。”
望星台比想象中更殘破,表層的石片被風沙磨得光滑,露出底下深淺不一的刻痕。柳氏踩著流沙往上爬時,指尖的疤痕又開始發燙,這次的熱流帶著明顯的指引性,像根無形的線,牽著她走向石台西側的裂縫。
“這裏有東西!”小姑娘的聲音帶著驚喜,她指著裂縫裏嵌著的銅盤,盤沿刻著十二地支,中心的指針卻不是常見的北鬥造型,而是三隻首尾相接的飛鳥,“這是不是定星盤?”
柳氏伸手去夠,指尖剛觸到銅盤,風沙突然停了,周圍的空氣安靜得詭異。銅盤在她掌心緩緩轉動,飛鳥指針依次指向“子、卯、申”三個方位,盤底彈出個暗格,裏麵躺著半塊獸骨符,符上的星紋與新物種羽翼的紋路如出一轍。
“難怪它害怕,這符是漠北支脈用來馴養星引獸的。”守時者研究著獸骨符,“你看這上麵的血痕,應該是用星引獸的血畫的,能讓獸類認主。新物種見到同類信物,反而緊張,說不定是被遺棄的?”
話音剛落,銅盤突然發出嗡鳴,望星台的刻痕全部亮起,在沙地上投射出完整的漠北星圖。柳氏將織星梭放在星圖中心,江南與漠北的星紋開始拚接,就在即將吻合的瞬間,蝕星紋再次爆發,像黑色的藤蔓纏住拚接點,星圖猛地暗了下去。
“果然有問題!”李大人用折扇撥開周圍的流沙,露出埋在地下的石盒,“這盒子上的鎖是西域的‘星輪鎖’,需要特定的星象才能打開——蘇伯說西域支脈擅長觀星開鎖,看來得盡快去那裏了。”
石盒打開時,裏麵的羊皮卷散發著陳年的沙腥味,上麵用朱砂畫著測星儀的樣子,旁邊寫著行小字:“蝕星紋源於西域廢棄的觀星台,那裏的星油被汙染了。”
“星油?”柳氏想起曾姑母手記裏的記載,“是用來潤滑星軌儀器的特製油脂,西域支脈用天山雪蓮和星砂熬的,說能讓星圖保持千年不褪色。”
新物種突然從竹籠裏跳出來,銜起羊皮卷往東南方向跑,羽翼的暗紫色漸漸褪去,恢複成柔和的白色。“它知道路!”小姑娘追上去時,發現新物種停在一處沙丘上,用爪子刨著沙子,底下露出塊刻著蓮花紋的石板——正是西域支脈的標記。
守時者收起定星盤,銅盤上的飛鳥指針此刻指向“酉時”,盤底的暗格裏,半塊獸骨符與柳氏手中的拚在一起,組成完整的星引獸圖案。“這符現在能安撫它了。”他將拚好的獸骨符遞給小姑娘,“你試試,以後它就不會怕了。”
新物種果然不再躁動,親昵地蹭著獸骨符,發出舒服的呼嚕聲。柳氏望著遠處的夕陽,沙地上的星圖雖未完全亮起,但江南與漠北的星紋已連成一道弧線,像被拉開的弓弦,“還差最後一塊拚圖,就能知道蝕星紋的源頭了。”
李大人展開折扇,扇麵映出西域的地圖:“天山腳下的‘落星鎮’,鎮上的老鍾表鋪世代修測星儀,按羊皮卷的標記,測星儀就在那裏。”
夜裏宿在荒原的驛站,柳氏借著油燈看獸骨符,發現符背麵刻著幾行小字:“星引獸認主後,若主人遇險,會發出星鳴。上一代星引獸在西域失蹤,疑與蝕星紋有關。”她摸了摸新物種的頭,小家夥正蜷在獸骨符旁睡覺,羽翼偶爾抖落的光點,在牆上拚出“危險”的星象符號。
“看來西域之行,不會太順利。”守時者添了盞油燈,“不過有這小家夥在,至少能提前預警。”
第二日清晨,隊伍出發時,望星台的方向傳來悶響,柳氏回頭望去,隻見黑色的蝕星紋像潮水般漫過石台,將刻痕徹底吞沒。“它在加速擴張。”她握緊織星梭和定星盤,“必須在它吞掉西域星紋前找到測星儀。”
新物種突然飛起來,在前方盤旋出一道白色的軌跡,像在指引方向。小姑娘笑著追上去:“等等我!”柳氏和守時者對視一眼,快步跟上——風沙吹起他們的衣角,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與沙地上未完成的星圖重疊在一起,仿佛命運早已將他們與支脈的命運係在了一處。
路途中,柳氏發現織星梭與定星盤放在一起時,會自動記錄蝕星紋的蔓延速度,數據顯示再有七日,西域的星紋就會被完全吞噬。“時間不多了。”她將記錄的羊皮卷塞進懷裏,指尖的疤痕又開始發燙,這次的熱度帶著明確的催促意味,像曾姑母在耳邊輕聲提醒:“快一點,再快一點。”
馬車駛過荒原與綠洲的交界處時,新物種突然發出清亮的鳴叫,柳氏掀開窗簾,遠處的天山已清晰可見,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山腳下的落星鎮像塊鑲嵌在綠洲裏的藍寶石。“快到了。”她深吸一口氣,將兩塊信物握在手中,“最後一步,不能出錯。”
守時者檢查著星輪鎖的鑰匙——那是用望星台的銅環改造的,齒紋與測星儀的齒輪完全吻合。李大人則清點著從漠北帶的沙囊:“蘇伯說西域的蝕星紋怕漠北的‘風礪沙’,這東西能磨掉它的痕跡,關鍵時刻能救命。”
小姑娘抱著新物種,小家夥正用喙梳理羽翼,雪白的羽毛間,一點金色的星芒若隱若現——那是星引獸成年的標誌。“它好像長大了點。”小姑娘驚喜地說,“你看它的羽毛,有星星的光了!”
柳氏望著那點金光,突然明白曾姑母手記裏的那句話:“星引獸的成長,與支脈的命運同步。”或許,當三支信物集齊時,新物種的真正力量,才會完全展現。
落星鎮的輪廓越來越清晰,鎮口的老槐樹上掛著個褪色的燈籠,燈籠麵繡著與測星儀相同的蓮花紋。柳氏知道,最後的拚圖,就在這座看似平靜的小鎮裏,而蝕星紋的真相,也將隨之揭開。她勒住馬韁,等身後的人跟上,然後輕聲說:“準備好了嗎?我們進去。”
風沙在他們身後卷起,像道無形的屏障,將過去的疑慮與不安都擋在外麵。前路縱有未知,但掌中的信物、身邊的夥伴、還有漸漸成長的新物種,都讓她確信:無論蝕星紋的源頭是什麽,這一次,他們能徹底解決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