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51章 隕坑

字數:2852   加入書籤

A+A-


    漠北的風帶著沙礫,刮在臉上像細針。柳氏一行人牽著馬站在荒原邊緣,望著遠處那座塌陷的隕星坑——坑口邊緣的岩石泛著鐵鏽般的紅,坑底積著暗綠色的水,水麵漂浮著星砂凝結的晶體,在陽光下折射出詭異的光。
    “阿塵的劄記說,這裏的星油礦脈藏在水底下的岩層裏。”守時者攤開地圖,指尖點著坑底的標記,“但他沒說這水有問題——你看岸邊的草,根須都發黑了。”
    坑邊的芨芨草確實透著不正常的灰敗,葉片卷曲如焦,貼在地麵的部分甚至滲出黑色的汁液。新物種站在柳氏肩頭,羽翼的金色星芒忽明忽暗,時不時用喙啄她的耳廓,發出警惕的輕鳴。
    “它在提醒我們有危險。”李大人折扇收起,從行囊裏翻出個琉璃瓶,裏麵裝著從江南帶來的“清露”——蘇伯用晨露和星草汁調的,說能解百毒,“先試試這水有沒有毒。”
    他將清露滴進盛滿坑水的皮囊,液體立刻泛起泡沫,像滾水般沸騰起來,最後沉澱出層灰黑色的絮狀物。“果然有毒。”李大人皺眉,“這毒和蝕星紋的腐蝕性不同,更像‘鈍毒’,會慢慢麻痹神經,讓人不知不覺失去力氣。”
    柳氏望著坑底的水麵:“可星油礦脈必須下水才能找到……阿塵當年是怎麽做到的?”她翻開《星軌劄記》,其中一頁畫著個簡易的潛水裝置,用羊皮袋和銅管製成,旁邊批注:“隕坑水寒,需以星油塗身禦寒,兼防毒素。”
    “星油能防這個?”守時者摸出淨化後的星油罐,打開時,雪蓮香混著風沙的氣息漫開,“我們試試。”他倒出少許星油塗在手腕,再將手腕浸入坑水——果然,接觸星油的皮膚沒有刺痛,水麵也沒泛起黑絮。
    “成了!”柳氏立刻分裝星油,“我和守時者下去,李大人在坑邊接應,若半個時辰沒動靜,就用這信號彈。”她遞過枚紅色的信號彈,彈身刻著星紋,遇熱會炸開成北鬥七星的形狀。
    兩人換上羊皮潛水服,將星油均勻塗在裸露的皮膚上,背著裝有工具的皮囊,順著坑壁的緩坡慢慢往下走。坑水比想象中冰冷,沒到胸口時,柳氏已經能感覺到星油在皮膚上形成層無形的膜,將寒意和毒素都擋在外麵。
    水底的能見度極低,隻有星砂晶體的微光提供照明。柳氏握著星引針,針尖在水中微微顫動,指引著礦脈的方向。走了約莫百來步,星引針突然劇烈震顫,針尖指向左前方的岩壁——那裏的岩石顏色比周圍深,隱約能看到滲出的銀亮液體,正是星油!
    “找到了!”守時者用鑿子小心地撬開岩石,星油像泉水般湧出來,在水中凝成串銀色的珠子。柳氏連忙拿出玉瓶接住,星油接觸到玉瓶的瞬間,竟自動凝結成半固體的膏狀,散發著比淨化後更濃鬱的雪蓮香。
    “這是‘原生星油’,比提煉過的更純!”守時者興奮地往皮囊裏裝,“阿塵說這種星油能讓星盤的星紋維持千年不褪色,足夠補全歸星圖了!”
    就在此時,柳氏腳下突然一滑,整個人往岩壁的縫隙墜去。她下意識抓住身邊的石棱,卻發現那石棱竟是鬆動的,整片岩壁轟然坍塌,露出後麵的溶洞——洞壁上布滿了發光的星油結晶,像無數盞倒掛的燈,照亮了洞中央的石台,台上躺著個蜷縮的人影。
    “是阿塵!”柳氏看清人影的衣袍,正是日誌裏畫的樣式。她遊過去,發現人影早已僵硬,手裏卻緊緊攥著塊完整的星盤,盤上的星紋與他們找到的碎片嚴絲合縫。
    守時者將星盤從阿塵手中取出,與帶來的碎片拚在一起——整麵星盤瞬間亮起,洞壁的星油結晶隨之閃爍,仿佛在為這遲來的圓滿歡呼。星盤中央的指針緩緩轉動,最終指向洞頂的一道裂縫,裂縫外隱約傳來風聲。
    “這是出口!”守時者推著柳氏往裂縫遊,“我們帶阿塵一起出去。”
    兩人合力將阿塵的遺體托出裂縫,發現外麵竟是隕星坑的另一側,離接應點不過半裏地。李大人見他們出現,連忙跑過來幫忙,看到阿塵的遺體時,沉默著脫下外袍蓋在他身上。
    “他手裏的星盤……”李大人指著星盤中央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那半瓶蝕星花花蜜。”
    柳氏將花蜜倒進去,星盤突然發出嗡鳴,盤上的星紋開始流動,在地麵投射出完整的歸星圖——江南、漠北、西域的星紋完美拚接,連最細微的枝節都嚴絲合縫,蝕星紋留下的黑色痕跡在花蜜的光芒中漸漸褪去,露出底下溫潤的銀白。
    “歸星圖……補全了。”守時者聲音發顫,望著星圖上閃爍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是一處支脈的位置,我們找到的,隻是其中三個。”
    新物種突然飛起來,在星圖上方盤旋,羽翼的金光與星圖的銀光交織,形成道彩色的光帶。光帶延伸至遠方,在天際勾勒出條蜿蜒的軌跡——正是當年三支脈遷徙的路線,起點在古陵,終點在隕星坑,像條首尾相接的環。
    “原來阿塵早就找到了所有礦脈。”柳氏摸著星盤上阿塵的指痕,“他把星油藏在沿途,就是等著我們來接力。”
    夕陽西下時,三人將阿塵的遺體葬在隕星坑邊,用星油和星砂堆了座小小的墳塋,墳前插著那麵完整的星盤,盤上的星紋在暮色中依舊明亮。
    “他終於能歇著了。”李大人折了根芨芨草插在墳頭,“以後再有人尋星軌,就知道這裏有個叫阿塵的人,守了十年的礦脈。”
    返程的路上,柳氏將歸星圖拓印下來,收進《星軌劄記》的最後一頁。劄記的空白處,她添了行字:“星軌未斷,隻因有人接力;歸星圖圓,是因前赴後繼。”
    新物種站在她肩頭,用喙輕輕梳理她的發絲。柳氏抬頭望向星空,漠北的星星比別處更亮,像無數雙眼睛在眨動——她知道,那是所有為星軌奔波過的人,在天上看著他們,看著這條未完的路,如何被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