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菱角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胡大成是楚地人,他娘信佛信得虔誠。大成在私塾念書,每天上學都得經過一座觀音祠。他娘反複叮囑,讓他路過時務必進去拜拜觀音菩薩。
有一回,大成像往常一樣走進觀音祠。剛一進去,就瞧見一個小姑娘正拉著個小孩在裏頭玩呢。這小姑娘頭發不長,剛到脖子那兒,可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透著股說不出的靈秀勁兒,一下子就把大成吸引住了。
那時候大成十四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心裏頭對這小姑娘喜歡得不行。他鼓起勇氣走上前,問道:“你叫啥名字呀?是哪家的姑娘?”小姑娘抬起頭,嘴角一彎,笑著說:“我爹是祠堂西邊的焦畫工,我叫菱角。你問這個幹啥呀?”
大成撓撓頭,又追問:“那你定親了沒?”菱角一聽,臉“唰”地紅了,輕聲說:“還沒呢。”大成一聽,心裏樂開了花,脫口而出:“那讓我當你丈夫,行不?”菱角害羞得不行,低下頭說:“這事兒我自個兒可做不了主。”話雖這麽說,可她還是抬眼偷偷打量大成,眼裏滿是傾慕。
大成心裏美滋滋地離開祠堂,沒走多遠,就聽見後麵有人喊他。回頭一瞧,是菱角追出來了。菱角站在不遠處,朝他喊道:“崔爾誠是我爹的好朋友,你要是請他來做媒,這事兒準能成!”大成忙不迭地點頭:“行嘞,我記下了!”一邊走一邊想,這菱角又聰明又有情義,自己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一回到家,大成把事兒一五一十地跟母親說了。他娘就這麽一個寶貝兒子,向來是捧在手心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哪舍得違逆他的心思呀。沒兩天,就請了崔爾誠去焦家說媒。
焦畫工一聽說聘禮,直皺眉頭,嫌太鋪張浪費,當場就想拒絕。好在崔爾誠能說會道,一個勁兒地誇大成出身好、學問高,將來肯定有大出息。焦畫工這才鬆了口,答應了這門親事。
本以為好事將近,可誰能想到,意外說來就來。大成有個伯父,在湖北當教書先生,年紀大了還沒個孩子。伯母在任上去世了,大成他娘趕緊打發大成去奔喪。大成到了湖北,忙前忙後地料理完伯母的後事,眼瞅著能回家了,伯父又病倒了。沒撐多久,也撒手人寰。
大成這下走不了了,隻能留在湖北處理伯父的身後事。這一耽擱就是好幾個月,偏偏又趕上湖南那邊鬧賊寇,到處兵荒馬亂的。道路不通,消息也斷了,大成和家裏徹底沒了聯係。一個人漂泊在外,無依無靠,心裏別提多慌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大成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艱難度日。有一天,村裏來了個快五十歲的老婦人,從早到晚在村裏晃悠,太陽都快下山了還沒走。有人好奇,上前問她:“大娘,您這是打哪兒來,要上哪兒去呀?”老婦人歎了口氣,說:“兵荒馬亂的,家也沒了,我想賣了自己,找條活路。”又有人問:“那您要多少身價?”老婦人卻搖搖頭說:“我可不想去當奴仆,也不願給人做老婆。隻要有個能把我當親娘孝順的,我就跟他走,錢不錢的,無所謂。”大夥聽了,都覺得這要求挺稀奇,忍不住笑了起來 。
胡大成看見老婦人,心裏猛地一動,趕忙上前去瞧。這一瞧,發現老婦人眉眼間竟有幾分像自己親媽,心裏頭那股難過勁兒“唰”地就湧上來了。
他一個人在這世上孤孤單單,衣服破了沒人縫,髒了沒人洗。想著想著,鼻子一酸,就對老婦人說:“您跟我回家吧,我把您當親媽一樣伺候。”老婦人一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從那以後,老婦人每天忙著給胡大成做飯,還編草鞋,裏裏外外操持著,真跟親媽沒兩樣。胡大成有時候心情不好,還衝老婦人發脾氣,可他要是生個小病,老婦人照顧得那叫一個細致,親生母親都比不上。
這天,老婦人突然對胡大成說:“這兒現在還算太平,你也別太操心。可你年紀也不小了,就算在外麵漂泊,終身大事也不能拖著。過個兩三天,我給你張羅娶媳婦的事兒。”
胡大成一聽,“哇”地就哭了出來,說:“娘,我已經有媳婦了,就是這該死的南北戰亂,把我倆分開了,到現在都沒她的消息。”
老婦人勸他:“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啥事兒都變得快,你可不能在這兒幹等著。”
胡大成邊哭邊說:“別說我和媳婦發過誓,生死都不分開,就說我現在漂泊不定的,誰家願意把閨女嫁給我呀?”
老婦人也不搭話,轉身就去忙乎了。沒幾天,門簾、帳幔、被褥、枕頭啥的,全都備齊了,也不知道她從哪兒弄來的。
一天傍晚,老婦人囑咐胡大成:“你點著蠟燭坐著,別睡,我去瞅瞅新媳婦到沒到。”說完就出門了。
三更都過了,老婦人還沒回來,胡大成心裏直犯嘀咕。正想著呢,就聽見門外吵吵嚷嚷的。他趕緊出去看,隻見一個女子坐在院子裏,頭發亂蓬蓬的,正嗚嗚地哭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胡大成驚訝地問:“你是誰啊?”女子也不吭聲,過了好半天才說:“被嫁到這兒來,我這命肯定好不了,還不如死了算了!”
胡大成嚇了一跳,忙問咋回事。女子說:“我從小就許配給胡大成了,誰知道他去了湖北後,就沒了音信。我爹娘硬逼著我嫁給你家。我的人能被送來,可我的心不會變!”
胡大成一聽,眼淚“唰”地就下來了,哭著說:“我就是胡大成啊!你是菱角嗎?”女子一下止住了哭聲,滿臉震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兩人一起走進屋,借著燈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女子喃喃地說:“這該不會是在做夢吧?”說完,破涕為笑,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了這些年的離別之苦 。
在那兵荒馬亂的年頭,仗打完後,湖南那一片兒,方圓百裏內,老百姓幾乎都沒了,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焦畫工帶著家裏人一路跑到長沙東邊,想著給女兒菱角尋個好歸宿,就把她許配給了周生。
可這兵荒馬亂的,哪能好好辦婚禮啊,兩家就約好,這天晚上把菱角送到周家去。菱角心裏可不願意了,她心裏還惦記著之前許配的胡大成呢,哭著連頭都不梳,臉也不洗。家裏人可不管這些,硬把她塞進車裏。
半路上,菱角瞅準機會,“撲通”一聲就從車上跳了下來。正狼狽著呢,突然來了四個人,抬著個轎子,說是周家來迎親的,二話不說,就把菱角扶上轎子,撒腿就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這兒才停下。
一個老婦人把菱角拽進了門,跟她說:“這兒就是你婆家,進去可別再哭哭啼啼的了,你婆婆一會兒就到。”說完,老婦人就走了。
這邊胡大成和菱角相認之後,聽菱角把這些事兒一五一十地說完,這才明白,之前那個老婦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說不定是神仙呢。夫妻二人趕緊點上一炷香,一起跪在地上,誠心誠意地祈禱,就盼著能和胡大成的母親再團聚。
再說胡大成的母親,自從戰亂開始,到處戒嚴,她就跟著一群婦人躲到山澗峽穀裏,每天提心吊膽的。有一天夜裏,突然有人大喊:“賊寇來了!”大夥嚇得魂飛魄散,慌慌張張地四處躲藏。
這時候,一個童子牽著一匹馬走到胡母麵前,把韁繩往她手裏一塞,啥也沒說。胡母這時候也顧不上問東問西了,伸手扶著馬肩,一抬腿就騎了上去。這匹馬可神了,跑得又快又輕巧,眨眼間就到了湖邊。更奇怪的是,馬蹄踩在水麵上,水麵一點波瀾都沒有,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樣。
沒多會兒,童子扶著胡母下了馬,指著前麵一戶人家說:“您就住這兒吧。”胡母剛想開口謝謝童子,一回頭,好家夥,那匹馬居然變成了一隻一丈多高的金毛犼,童子“嗖”地一下跳上獸背,眨眼就沒影了。
胡母又驚又奇,走到那戶人家門口敲門。門“吱呀”一聲就開了,有人出來問她是誰。胡母一聽這聲音,咋這麽耳熟呢,再仔細一瞧,哎呀媽呀,竟然是自己的兒子胡大成!
母子倆一見麵,啥話都說不出來,抱著就哭。這哭聲把菱角也給驚醒了,她跑出來一看,這驚喜來得太突然了,一家人又驚又喜,屋裏屋外都沸騰了起來。
這下,他們心裏都犯起了嘀咕,之前那個老婦人,說不定就是觀音大士顯靈來搭救他們的。從那以後,一家人誦讀觀音經咒的時候,比以前更加誠心誠意了。後來,他們就在湖北定居下來,買了田地,蓋了房子,日子過得平平穩穩,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
喜歡聊齋狐妖傳請大家收藏:()聊齋狐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