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言語攻勢

字數:2959   加入書籤

A+A-


    陳東一步踏在了地麵之上。
    仙鶴隱於紫雲之中,紫氣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地澄明。一念之間,住持麵上不顯,實則內心驚濤駭浪久久不得平靜。
    再看麵前這一位看著年輕,但一身正裝模糊了年紀,一出手也震懾了眾人。這已經不能用表麵麵貌來度之了。這一刻他清晰的認識到,這一位大漢的國師以及當初監天司監正所預言的異人的不凡。
    大漢簡直如得天眷,又讓其得到一位神鬼莫測的大才。先有一位監天司監正蘇參,然後是神武將軍王旭,當今丞相得文道眷顧,還有鐵麵的禦史大夫。現在又來一位天生異人,抬手便是改變天象的國師。
    天下大才皆為大漢所用,怪不得大漢在百年間就騰飛到這般地步。這也是住持所不能理解的,這樣的大漢,到底要麵臨什麽樣的變局才會逼得對方要如此之迫切的想要將所有的資源全部整合到一起,不允許有其他的聲音出現,簡直匪夷所思。
    這一次的動作之大,不僅僅隻是佛道兩教,還有匈奴和百越,足以看出大漢的決心,一勞永逸的解決一切。
    陳東不知道這個老和尚在想什麽,直接來到他的麵前直言不諱道:“大師,你應該知道我這一次來所謂何事?我初來乍到說話直言直語,這一次不管是為了我自己還是為了大漢,隻能委屈大師與佛教了。陛下說了,必然不會虧待眾人,您意下如何?”
    住持釋慧明念了一聲佛號曰:“國師裏邊請。”
    然後一邊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一邊說道:”我等自然願意歸順朝廷,畢竟有了大漢的安寧,才有蓮花佛國。不過在此之前,老衲卻有一事相問。”
    陳東看著麵前這個老和尚一副姿態降到最低的態度並沒有放鬆警惕。千年的狐狸演聊齋,都沒憋著好屁。他現在能夠卑躬屈膝,卻也不代表他不會為了利益撕破臉皮。我佛慈悲,當然也有佛怒金剛的說法。能夠坐上住持的位置,你說他舍己為人根本不可能。住持佛法不一定是最為高深的,實力也並不一定最強的,但卻是最能言會道,最能夠爭取利益的那一個。
    不然蓮華佛國也不可能壯大,也不可能到現在依然是佛教的總壇,也不會每天香火不斷香客絡繹不絕,這裏也不會是金碧輝煌,連佛像也渡了金身。舍己為人?這樣的和尚有,但絕對不會是住持。所以聽到這位住持有問題,陳東便知道這一次沒有那麽簡單。不過他麵上不顯淡淡點頭,示意對方說。
    釋慧明也不在意態度:“請問國師,如若我等歸順於朝廷,蓮華佛國是否還存在?那這天下信徒又該如何找到藉慰之說?佛教雖然不顯,卻也能護佑一方平安。如若沒有了這天下大大小小寺廟?妖魔此類作亂又該如何解決。”
    陳東想了想,好像皇帝的意思是不能再允許對方存在。人與典籍留為大漢所用,佛教是大漢的佛教,而非個人也非蓮華佛國的佛教。
    如此來說陳東搖搖頭的回答道:“佛教依然會存在,而蓮華佛國將不再存在。至於你說,天下人會由天下人自己來保護。”
    此話一出周圍瞬間嘩然,一雙雙憤怒的眼神看向陳東,似乎要將他千刀萬剮。而陳東仿佛沒有察覺,而國師府的人則準備隨時出手幹預,如果這些和尚不識好歹的話。
    住持同樣臉色難看,但還是強忍著問道:“那天下大大小小的寺廟呢?大漢哪怕再怎麽強盛也不可能取締所有寺廟吧。”
    “你是在質疑大漢?”
    這句話一說出來,在場的氛圍一時間降到了冰點。陳東又推波助瀾一把說道:“我可能說的還不夠明白,這天下大大小小的寺廟可以存在,但會受到國師府看管。但蓮華佛國不行,也不能夠存在。而我這一次來帶來的是聖命,這並不是商量,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陳東突然停了下來,站立在原地目光看向身旁的住持:“你應該謝主隆恩,陛下仁慈,所以你,你,還有你,都能用憤怒的眼神看著我。你們也應該感謝我,如果這一次來的不是我,你們將麵對的是朝廷的千軍萬馬,他們可不會與你們商談。”被他指到的和尚臉色漲的通紅,一臉的不忿。
    見此情形,陳東突然笑了:“你們不信?那大可以試一試我所言是真是假。各位都是聰明人,也知道該如何的選擇,是吧?”
    這火上澆油的發言都讓國師府的人冷汗直流。怪不得能成為國師呢,藝高人膽大。這哪裏是談判,這簡直是巴不得對方動手。可再怎麽說這裏也是佛教的祖庭,指不定隱藏著這樣那樣的手段呢。
    陳東就是要逼得對方動手。與一幫和尚辯論,那是自討苦吃。借助大漢與皇帝的勢恐嚇對方,讓對方先動手。先動手那就是失了先機,失了大義,這樣他還手也合情合理。不然大義壓下來,他還真討不到好。
    更重要的是他也想要看一看對方能有什麽手段。與其暗中較勁不如將一切都放到明麵上來。
    能用武力解決的事情那就不叫事情。
    所以陳東毫不猶豫的刺激著這幫和尚。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除了個別人外,其他人倒是挺冷靜,大和尚就是不一樣。
    略微覺得可惜,陳東便繼續向著蓮華佛國的深處走去。先是路過一片蓮池,這其中盛開著蓮花,其中有大半被染成了金色。而信仰與功德在平靜的水中流淌,根本沒有泛起一絲漣漪。遊魚空遊,無憑無依。
    再走幾步便是一棵菩提樹,樹下有人禪坐。陳東看了對方一眼又回頭看了看住持。
    “其實我覺得他更適合。”
    這樣一句沒由來的話,住持聽懂了,緩緩地開口道:“您說的有理,本該也算如此,可他拒絕了。”
    “哦?為什麽?”
    “心不在此,誌亦不在此,與其參與紛紛擾擾,不如禪坐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