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自強不息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石中靜坐於太虛靜地,早已那塊大石頭合二為一,若是有仙家大能,佛門大士進入此域,其所見著之處,定隻有一塊靈性滿滿的大石頭在那,別無他物。
    要知道,石中觀想參詳《道德經》已然深入精髓質地,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舉,一部《道德經》的參詳感悟,其中致理天道法則無數,隻在心境內觀想解析,一人一思,千人萬緒,概無一同者,此為《道德經》之神妙無窮所在。
    這一時他觀想參詳至第七十六章節處,明析聖人老子的感悟與體會。自是圍繞核心思想“柔弱勝剛強”進行闡述。
    此章中通過對比人與草木的生死狀態,為修者揭示了自然大世界中,柔弱與剛強的對立統一之關係,以及柔弱以示在生存智慧中的重要地位。
    聖人老子在第七十六章中提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反映出了生命在柔弱狀態時充滿生機與活力,而一旦變得剛強,則往往預示著生命的終結。
    這一種對比,讓修者深刻體會到,柔弱並非軟弱無能,而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是順應自然、順應道的智慧體現。
    聖人老子所說的“柔弱”更像是一種包容精神,似那能屈能伸的智慧。
    此種柔弱,並不是逃避現實或退縮畏懼,而是在麵對挑戰時保持柔韌性和適應性,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這是一種高絕智慧,在紅塵世道這現代社會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它教會修者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始終保持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以弱示之,攻艱刻難。
    此章亦體現了聖人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高哲思想。
    告訴修者事物的發展,往往遵循相反相成的規律,柔弱往往是強大的前奏和表現。
    這種高哲思想所啟示的,乃是在追求目標時,不必過於強硬和直接,而應學會順應自然規律,以柔弱之姿,迎接強硬挑戰。柔弱勝剛強,有若投石入水,水之可解一卻衝擊,萬法不侵。
    在紅塵世道這現代社會時空中,修者往往隻過分去追求剛強和力量擁有,卻忽視了柔弱中的智慧和無限力量。
    聖人老子的哲理話語,讓修者意識到,真正的強大,不在於外在的強硬和霸道,而在於內心的平和與柔韌。
    這一種平和與柔韌,能夠讓修者在麵對困境時始終保持冷靜頭腦和理智意識,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石中觀想參詳此一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柔弱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他知道柔了弱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順應自然、順應道的智慧。這種智慧讓修者在麵對挑戰時,能夠保持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發展自己,強大所有。
    觀想參詳此一章節,他對“道”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層次。知曉道是無邊無際、彌漫著能量的虛空意,它賦予萬物陰陽。
    紅塵世道大世界,天地萬物都是陰陽和合一體。而柔弱正是道之用的一種體現,有陰有陽方可化生萬物,獨陰難生,獨陽不長,此乃天地大道正德。自教會修者,如何去順應自然規律、如何以柔弱之姿迎接挑戰、如何創造更加美好未來。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其中之意是“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乃是柔弱的,一旦死亡就會僵硬。草木存活著的時候,枝葉是柔脆的,一旦死了就會枯槁。所以堅強的事物,屬於死亡範疇。柔弱的體現,屬於生命衍生環節。所以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軍隊一旦強大,就會被消滅,樹木一旦強盛就將被砍伐。所以強大的處於下勢,柔弱的處於上勢。 ”
    話說從前,有個殷實人家,這家有兄弟二人,然老大蠻橫霸道,老二則性情溫和。
    他們的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倆個便分了家產,老大仗著強勢,把上好的良田以及好房全都分到了自個兒名下,獨自享受生活,哪管老二死活。
    老二勢單力薄,隻分得了一間耳房,一畝薄田,整天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難飽腹中饑,隻得勉強度日過活。不過他是個樂觀豁達之人,從沒怨天尤人!
    有一天,老二在自己那耳房家中聽得一陣一陣的燕兒叫聲,好奇心起,便是出門一看,原來是一隻幼雀,不知怎地,從那屋簷上的窩子裏掉了下來,還摔斷了腿。
    他看著幼雀怪可憐的,就把它給撿了起來,又找來一截破布條子,小心地為幼雀纏好斷腿,爾後又把它放回了燕窩裏。
    說來神奇,這隻小燕雀的腿很快就好了,出窩之後與其他的燕雀一樣,飛得那是自由自在,真天高雲淡任鳥飛。
    到了春天,該播種的時候,那隻小燕雀已然是個飛行高手,它含著一顆西瓜籽,飛到老二家的耳房窗台之上,把那西瓜籽放下,便是飛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二覺著很好玩,尋思這小燕子也會報恩,是隻義燕來著,就把這幾顆籽種下了地。
    過不多久,西瓜籽發了芽,長出一棵特別壯實的嫩苗苗,老二見了,心中自然喜悅。在他的精心護理下,西瓜籽結出了一顆枕頭那麽大的大西瓜來。
    八月十五中秋節,當地有偷老瓜的習俗,他便早早摘下大西瓜,抱回了家。
    不想舉刀切下,竟是切出一個金燦燦的金娃娃來。他心裏那個高興勁頭呀!就沒法說了!老二到鎮上賣了金娃娃,從此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
    再說這家的老大,早先勢強,分得了好地好房,卻是個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玩意。
    他看著自家的窮兄弟,猛地一夜暴富,覺著很是奇怪,就厚著臉皮去問老二“你是怎麽發的財!?”而老二是個實誠人,不大會說假話,就實打實,一五一十地說給他聽了!
    不想這五毒俱全的老大聽著聽著,心裏就打起了歪主意。
    他返回自家去,就搭著木梯子,在房簷上尋找燕雀的窩,還別說!真讓他掏出一隻未出窩的小雀來,就把它的腿給折斷了!疼得小燕雀“嘰嘰”直叫喚。
    完事後,他也照著老二的做法,給小燕雀的腿接上,又用布條子給胡亂裹住,還給上了些藥粉呢!
    然後他把這隻倒黴的小燕雀放回了窩裏。又是一年冬天過,小燕子出了窩,能飛了!也給他家含來一顆西瓜籽。
    春天一來,老大高興地把西瓜籽給種上了!自然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這一棵嫩苗之上,盼望著它能象老二那個瓜秧一樣,結出個金娃娃來。
    嘿嘿!這西瓜苗,也還不錯,雖然他一天到晚一門心思盼星星盼月亮,隻管看著瓜秧生長。瓜秧卻如他心願結山了個瓜,瓜個子兒倒也還挺大挺大的!
    八月十五終於到來了!他心裏一直惦記著自己的瓜,生怕被別人給偷走了!於是,不等這瓜子再繼續長大一些,天不亮直接把瓜采摘下來,帶回了家去。
    回到家中之後,他小心翼翼地關上房門,生怕有人僭越他的財富。
    然後進屋裏去,拿出一把鋒利的好刀子,慢慢地將這個大西瓜給切了開來。
    然而,當他定睛一看之時,卻是驚訝得合不攏嘴!
    這,這,這...瓜裏麵根本就沒有什麽金娃娃!竟是藏著一個通體慘白,且幽幽冒著黑氣的骨頭娃娃!
    而且呀!這個骨頭娃娃長得,那是一副苦逼相,滿臉都是折皺,充滿了哀怨與痛苦的神情,再加上從它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幽怨之氣,讓人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感覺到,一種深深的命運多舛之感,實實在在是個“反骨仔”。
    老大看到這番情景,心中憤怒不已,直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他氣得直跺腳,嘴裏不停地喃喃自語著,如同瘋了一般,同時還用手指著那反骨娃娃,充滿怨恨地罵道:“哎呀!媽的,願本以為就算你不是個金子的,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是你啊!到底為什麽這麽苦逼呢?!連帶著別人也跟著倒了黴受了苦似的!”
    老大抱起那反骨娃娃,就朝外扔去,扔了不解恨,又把反骨娃娃砸了個稀裏糊塗,埋到了山林野地裏。
    可自從那天以後,老大真的走了背時運,他家裏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是艱難。以前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有良田幾畝,好房幾間,起碼吃喝不用愁,且偶爾還有些餘錢可以供他消遣一二。
    可現在呢!別說他家的吃喝用度了!就連基本的生計,那都成了問題。
    他家裏,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更糟糕的是,他之前吃喝嫖賭玩樂上隱,銀錢全揮霍沒了蹤影,現在走了背時運,欠下了一屁股的賭債,得賣田賣房還債,再也沒有辦法,像過去那樣放縱自己了!日子過得是一天不如一天!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二家的生活,卻是蒸蒸日上,令人羨慕嫉妒恨!越過越好,直向大富大貴人家升級。
    老大有時見了!其內心不僅未覺慚愧,去反思自省己過,而是連連自語叨叨“真是人比人氣死了人呐!”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一》唐·李白)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