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相鄰勿擾

字數:5191   加入書籤

A+A-


    功參造化,任自然,法隨言出,盡應心,道行高遠,實在身,千玄萬幻唯獨一,個中滋味另乾坤。
    石中觀想參詳聖人經典,於《道德經》第八十章節中,理解感悟出,聖人從多個維度進行的深入探討之天道。
    此章節中,聖人為修者描繪了一個理想家國的狀態。其中蘊含著老子對於紅塵世道的社會治理、民眾生活以及家國關係的深刻見解。
    聖人老子,通過“小國寡民”的場景設定,構建出一個理想的紅塵世道社會模型。
    在這個模型之中,家國的規模並不大,人口也較為稀少,民眾擁有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方式。
    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而是隻滿足於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香甜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安適的住所和歡樂健康的風俗。
    此種生活方式,體現出了聖人老子“知足常樂”的哲學思想,也反映出了他對時局社會,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現實,所出之深刻反思。
    聖人老子,於此一章節中,再次強調了“不爭”和“無為”的理念。對於紅塵世道社會,哪怕退行至原始部落社會,民眾隻要甘心於美食衣著,安居樂業,知足常樂。勝於爭搶掠奪,暴力征戰,火拚刀屠。
    聖人提出,即使有先進的武器工具以及強大的軍隊,也不應過度去使用,而是應該讓民眾保持一種自然樸素、和諧共生的生活狀態。
    此種思想,體現出了聖人老子對於權力的審慎態度,以及對於過度幹預和控製的警惕。
    聖人認為,真正的治理管控,不是通過強製和暴力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引導和教育,讓民眾自覺自發去遵守的道德規範,以此實現紅塵世道社會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和諧共生。
    聖人老子通過“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場景描述,表達出了他對於紅塵世道中,家國與家國間的國際關係一種理想狀態。
    聖人所希望的是,各國之間能夠保持和平與穩定,避免戰爭和衝突,讓民眾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和平帶來的福祉,隻要民眾安平樂道,知足常樂,國家民眾之間,甚至是老死不相往來,又有何妨!
    聖人這種思想,在當今現時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提醒修者要珍惜和平、維護穩定,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國際間爭端和衝突,護衛天道和平。
    石中從個人感悟的角度看,認為老子在這第八十章中所闡述的理想國狀態,雖然難以實現,但其中蘊含的美好品質和價值觀念卻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就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不爭不搶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於和平與穩定的追求等等。這些品質和價值觀念,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紅塵世道社會大環境。
    同時他也深刻體會到,聖人老子思想的深遠影響和現實意義。
    要知道,寰宇時光線圈裏,包絡萬象無數,當今時,這紅塵世道社會之中,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不斷深入,人類所麵臨的是越來越多的挑戰與機遇,稍不留神人類世界,紅塵世道毀於一旦,非是那虛言假話,傳謠胡論。
    在如此大環境背景下,作為一個修行者,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踐行老子的道德思想,以應對複雜多變的紅塵世道社會環境和人生機遇與挑戰。
    石中通過觀想參詳,學習領悟聖人老子的大智慧,初見把握住自己的天道方向和真我價值追求,他於此,以期實現個人的成長和天道成就進步。
    《道德經》第八十章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乘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其中之意是“小國家,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於人力的武器工具也不去使用。人們皆是畏懼死亡而不遠行遷徙。雖有車船,卻沒有地方使用。雖有軍隊,也沒有地方部署。讓人們再用結繩記事的辦法,以其飲食為甘甜,以其服飾為美好,以其居處為安逸,以其習俗為快樂。鄰國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雞鳴狗叫聲相互可以聽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來。”
    話說五代十國時期,諸侯割據,走馬燈似的更換王朝。
    而在較為偏遠的地方,有一個姓陳的將軍,見中原地帶諸侯們打得不可開交,也想獨立稱王,然其內心猶豫不決,難以定奪。
    這一天,所轄境內,來了一名雲遊高僧,據說這位高僧,能知前世未來,善解他人災禍因果,幫助別人度劫難,解救了不少人於危難中,好多人把他奉為活菩薩供奉。
    這陳將軍聽說之後,便派人把他恭恭敬敬地請到將軍府,傾吐了心聲,讓大和尚給他算算,看看自己有沒有福氣,於這亂世中稱王稱霸。
    高僧聞言說道:“將軍可做十二年的皇帝,而且福分不淺,十二年後仍然貴不可言,獨守一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將軍大喜,他算是聽明白了,他不但可以稱王稱霸,縱使失敗了,也不會被誅殺,仍可獨霸一方。
    有這樣的好事,誰會拒絕呢!?至少可以稱孤道寡一十二年,過足了皇帝癮。於是乎,這陳將軍,選了一個好日子,豎起皇朝大旗幟,隆重登基,號稱混世魔王大皇帝。
    雖是個彈凡小國,然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地盤雖小,威嚴不可小了!成為一方土皇帝,手下自然需要一大幫文臣武將輔佐,三省六部一個都不能少。
    可沒有那麽多官員,怎麽辦呢!?那就賣官吧!一時間,舉國上下好不熱鬧,好多小官一夜之間連升三級,成為地方大員,好多有錢的商賈平頭百姓,搖身一變,成為高官大人,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個個心中皆是充滿了對前途的憧憬。
    這陳將軍,原本隻有一個正妻,如今當了皇帝,正妻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後,掌管起後宮來。
    可是,作為皇帝,怎麽能隻有一個老婆!?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配置,一個都不能少了!於是陳皇帝下旨,廣招美女充塞後宮空室,他要夜夜當新郎,天天抱新娘。
    可是,老百姓不能白送自家閨女入宮啊!再說了,一個皇帝的妃子,怎麽著也得是有頭有臉人家的女兒吧,不說全是大家閨秀吧,至少也不能是普通人家出身!?
    沒事,他有辦法!混世魔王大皇帝,招入嬪妃成群,便開始大肆封賞妃子的家人,這一下子,好多老百姓搖身一變,成為皇親國戚,國丈國舅大老爺們,開始跑馬圈地,廣建屋宇,實現自己貴不可言的境況。
    轉眼到了春節,小國皇宮裏張燈結彩,請來十幾家戲班子輪流唱戲,熱鬧非凡。
    正月初一淩晨,文武百官穿著新做朝服,伏地殿堂上,一齊叩拜,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陳皇帝自是非常受用,每人賞銀千兩,朝堂上下一個個皆大歡喜。
    早朝方罷,陳皇帝便來到後宮,妃子們盛裝粉黛,精心打扮,前來拜賀,又是另一番美好熱鬧景象。
    陳皇帝過年,興奮了十幾天,正月十五一過,年味即時消失,他覺得非常失落。想起了小時候,家裏貧窮,看著別人家放鞭炮,喜氣洋洋地吃年夜飯,家裏則是冷冷清清的,吃著粗茶淡飯,看著別家歡騰。
    那時候的他,就在心裏立下了誌向,等自己發財後,一定要熱熱鬧鬧地過大年,把失去的童年樂趣全給找補回來。
    可是,一年隻有一個春節呀!怎麽可能補回那麽多失去的童年樂趣呢!?嘿嘿!別忘了!人家現在是個皇帝了!手握大權,完全有能力多過幾個新年,找補回童年樂趣的!
    陳皇帝主意拿定,當即下旨,通告全國,即日起,每月即是一年,當過一個新年,每月的月末最後那一天,被定為春節。
    自此之後,每到月末,小國舉國上下張燈結彩貼對聯,放著鞭炮熱熱鬧鬧過大年。皇宮裏自然熱鬧非凡,大肆獎賞文武百官,紅包滿天飛,光景那叫一個好呀!!!
    要知道,他們這裏,本來是一個偏僻的地方,諸侯國主們根本沒有把它放在眼裏。
    可是,聽人說,這個小國每月過一個年,年年有餘大歡騰,隔壁的大國便眼紅了!
    哦呦!如此富饒的地方,怎麽能不據為己有呢!?於是,正是第二年的春節前夕,鄰國的大軍黑壓壓的沉兵壓境,發動了戰爭。
    混世魔王陳皇帝因為年過得過於頻繁,封賞無度,掏空了自家國庫,自是無錢打仗了!隻好開城投降,降了大國。
    降是降了!規矩不得變,降國君主麵見上國大王,坐囚車嘔吐!
    陳皇帝坐在囚車上,被押著往鄰國都城去,要麵見得勝君王,前程生死難料。
    半路上,看熱鬧的人很多,路旁站著的,赫然有那一位高僧在。
    此刻高僧眼尖,見了他來,自想著回避一二,陳皇帝卻也是個眼尖的,忽然大聲喊道:“誒!大和尚,你算得不準呀!這才一年呢!不是說還有十一年的嗎!?”
    高僧這才假裝發現囚車裏的是陳皇帝,心裏打頓時,卻是明白了過來,埋怨他說道:“你糊塗啊!一月過一個春節,本來十二年的皇帝沒跑,可你一年當作十二年過,今便完了!你的命數完全被自己所改變,這一次恐怕要活不成了啦!”
    陳皇帝聞言,嚎啕大哭起來!悔不當初。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黃幾複》宋.黃庭堅)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