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醫獸師皇

字數:7549   加入書籤

A+A-


    石中於太虛靜地中端坐大石上,其不動如山,真我意識卻繼續著冥冥之觀想與參詳。
    他在《列仙傳》中見著關於馬師皇的得道事跡,不由天馬行空,思想起流傳於民間關於馬師皇的故事來。更是於此中故事,見解了悟到不少天道法則。
    馬師皇是古代華夏神話中黃帝的馬醫,他能於馬的形氣狀態,診斷出這匹馬的疾病,且手到病除。
    《列仙傳》上有曰:“馬師皇者,黃帝時馬醫也。知馬形生死之診,治之輒愈。後有龍下,向之垂耳張口,皇曰:“此龍有病,知我能治。”乃針其唇下口中,以甘草湯飲之而愈。後數數有龍出其波,告而求治之。
    一旦,龍負皇而去。師皇典馬,廄無殘駟。精感群龍,術兼殊類。靈虯報德,彌鱗銜轡。振躍天漢,粲有遺蔚。”
    話說古時候,有一名德才兼備的年輕人,姓蕭名曠,他飽讀詩書典籍,可謂滿腹經綸,然卻不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地去做個官老爺。卻時常簡衣縮食,到處遊山玩水,戲耍於紅塵人世。
    這一日,蕭曠又來到洛陽城,就住在了洛水附近的孝義館。這處孝義館,附近有一個亭子,名叫“雙美亭”,周圍風景還是很不錯的。
    夜間,月朗風清,蕭曠覺得無聊,就拿出隨身帶著的琴來,來到雙美亭裏彈奏。
    起初,他欣賞著月色和風景,琴聲歡快高昂,但慢慢地,他有感於人生之艱難,世道之險惡,人心之不古,琴聲也就越來越是苦悶愁腸。
    正彈奏間,忽然,聽聞有歎息聲,他因苦悶愁腸,卻未在意。很快,又是一聲歎息傳來。
    這回蕭曠停下了彈奏,轉頭朝歎息聲來處看去,亭外遠處,似乎有個人走了過來。
    不大一會兒,那人靠近了雙美亭。印原來是,一位身著古裝華麗衣裳的美人兒。
    蕭曠一個遊子,孤單寂寞難耐時,見到如此一個大美女。自然是放下琴,站起身來,施了一禮,即是問道:“在下於此亭中彈琴解悶,怕是驚擾了姑娘吧?!還望恕罪,恕罪。”
    那美人兒卻是見禮說道:“公子勿須自責,我是被你琴聲所引而來。想問一下公子,洛水有一位神女,當年陳思王(曹植是陳王?。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的第三子。他生前曾被封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有一篇賦懷念於她,你可還記得嗎?!”
    蕭曠回道:“我倒還記得!曾聽說那洛水神女,就是曹門甄氏皇後魏文帝曹丕的皇後,姓甄名宓)。
    她去世以後,陳思王曹植非常懷念,那一日在洛水,曾遇到她的魂魄。陳思王後來感慨頗多,就寫了一篇《感甄賦》。
    但是,後來覺得,甄皇後畢竟是他的皇嫂,又是一國皇後,自己這樣懷念甄皇後不合適,就把《感甄賦》改成了《洛神賦》,是這樣的吧!?”
    大美女聽聞蕭曠所說,知他確是知曉的,當即回道:“沒錯,沒錯,確是這樣的。”
    忽然大美女似乎考慮清楚了什麽事情一般,看著蕭曠,正正說道:“公子,實不相瞞,妾身就是那甄皇後之精魂,前身因羨慕陳思王的才華,與他相談甚歡,以至於使文帝發怒,將我幽禁而死。後來,我這精魂在洛水,真遇到了陳思王,也向他訴說了心中冤屈。陳思王聽完後,才寫下了《感甄賦》,後來就改成了《洛神賦》。”
    她正說著,卻是從亭外,來了一頭紮雙丫髻的婢女,在亭中鋪好了席子,放上美酒佳肴。
    甄皇後邀請蕭曠一起享用,蕭曠一個常年在外的遊子,生性就不拘禮節,自也不客氣,便是坐下就享用起來。
    甄皇後也是安坐下,接著說道:“妾身以前嫁過袁郎甄宓第一任丈夫,袁紹二兒子袁熙),他就喜歡彈琴。
    每次他彈《悲風》及《三峽流泉》時,我就總是忍不住流淚。剛才聽你彈琴,琴韻清雅,引起心中共鳴,所以還想再聽聽。”
    蕭曠聽聞這洛水神女是為其琴聲而來,便是起身到彈琴前,這次他彈的是《別鶴操》及《悲風》。
    甄宓聽了後,歎息說:“唉!你的琴聲,真是能和那蔡中郎蔡文姬父親蔡邕)相比了啊!對了,你覺得《洛神賦》好是不好?”
    蕭曠回道:“當然好啊!不然,怎麽會被昭明太子選中呢?!入選《昭明文選》。)”
    甄宓聞言微微一笑,又是自言自語似地歎息道:“唉!他描述我的舉止‘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是不是有些偏錯了呢?!。”
    蕭曠卻是問道:“但不知,陳思王的精魄,現在何處?”
    甄宓回道:“他已經投了輪回去,成了遮須國國王了!(據《太平廣記》上說,十六國時期,漢趙國皇帝劉聰,其子劉約死而複生,曾對其父說‘有人告訴我,說遮須國很久沒有國王了!等你父親來,就讓他做國王’。劉約所說的遮須國,便是陳思王精魄所在的那遮須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甄宓才說完,這時,又來了一位青衣婢女,且還引著一位仙女般的少女,一邊朝亭中走來,一邊說道:“織綃娘子來了!”
    甄宓起身對蕭曠說道:“這位是洛浦龍君的女兒,在水府中,她負責織綃,所以也叫織綃娘子。估計上麵有命令來,要召喚她去幫忙,所以她才會經過這裏。”
    蕭曠聽說織綃娘子是龍女,便來了興趣,待織綃娘子進了亭來,安坐下,雙方都認識了,他便開口問道:“聽說織綃娘子是龍君之女,而龍君什麽都不怕,就害怕鐵器,是這樣嗎?”
    織綃娘子也是個爽快的神女,她回蕭曠說道:“我龍父雖然是天生神種,然本身龍體並沒有那麽堅硬,金玉鐵石亦都能穿透龍身的!怎麽隻會怕了鐵器呢?!但凡是害人利器皆是怕了的,你還別單說龍怕了!就是蛟龍、螭龍等一概神獸,亦也是害怕這些的!”
    蕭曠好奇心大起,看了看甄宓,又轉對織綃娘子道:“我還曾聽說,雷氏曾經佩戴豐城劍,到延平津,跳下水後,那把劍就化為了龍,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張公兩龍劍的典故出自於《晉書·張華傳》。西晉豐城縣令雷煥掘雙劍即古代名劍幹將、莫邪),雷煥把幹將送給張華,隻留莫邪。且說劍會化去。後來張華被殺,幹將失落。雷煥也死了!但他的兒子雷華有一天佩戴著莫邪劍,經過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東),突然劍就從其腰間落進了水中,與早已在那水中的幹將劍會合在一起,化作了一條龍。這個傳說故事表明,張公的兩把龍劍最終合二為一,化為神物,這也預示著李白希望總有一天自己會得到明君賞識。)
    織綃娘子微笑說道:“這卻是錯了!五行之中,龍,屬於木,而劍,屬於金。金克木,而木畏金,怎麽能化為龍呢?!再說了!雷煥自己也都說了,劍會化去,那司空張華也說,劍會合二為一,都沒說變龍啊!所以,這是雷華編出來的謊言,他就是把劍落在水中找不到了!還有,這兩把劍再厲害,也是死了人才造出來的,非是祥瑞物什,不是什麽自然生成的神物,怎麽能有變龍之靈呢?!”
    蕭曠此時麵對兩個大美女,又皆是鍾靈神秀的仙子,那顆好奇心大動不已,接著問道:“我還聽別人說!梭木能化龍,有這回事嗎?!”
    織綃娘子也不煩他,有問必答道:“梭屬於木,龍也屬於木,梭能化龍,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蕭曠就是一根筋,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又道:“在一些故事中,我曾聽說,龍喜歡吃燕子肉,喝燕子血。有這回事嗎!?”
    織綃娘子答他道:“當然沒有這回事了!龍乃是自然神物,神物飛天起,體內清虛在,飲食自也是清虛無洉的。如果吃了肉喝了血,還能算是神物嗎?!既不是神物,還能飛在天上,藏在雲氣之中嗎?!其實呀!喜歡吃燕子肉,喝燕子血的是那種邪惡的蛟龍,或者大蜃一類,它們喜歡吃肉飲血,又看到人間重視燕子,不肯捉打燕子,就想嚐嚐燕子,又怕人們厭惡它們,所以編排出這些話來,散布於人間。這謠言,就是梁朝那四公造就出來的。”梁朝四公,是指南朝梁武帝時期,四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他們都說過許多關於龍的類似神話和傳說故事。)
    蕭曠聞言,恍然大悟,逐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那真龍有什麽愛好嗎!?”
    織綃娘子覺得這蕭曠甚是可愛,哪來這麽多問題,微笑回他道:“真龍確實愛好睡覺。大睡的話,可能一覺千年,小睡的話,也有個三五百年來。有時候,真龍睡著了!鱗甲之間都會落滿塵土,鳥兒糞便中種子落在身上,就會長成一棵棵大樹。
    因為龍睡得太久,以至於身上長了許多大樹,成了一片龍形樹林。所以,有些地方,當時可能一直是光禿禿的一片,幾百上千年後,忽然便成了樹林,可能那下麵就是有大龍睡臥。
    可龍一旦醒來,自會抖落掉身上的樹木與塵土,騰空飛馳而去,那一片地帶,可能就是山崩地裂。不知道的人,往往會說是地震了!
    真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長的時候,萬雲隻是鱗甲片,小縮的時候,自可藏於須彌芥子裏。所以這人世間,很多尋龍者,怎麽可能找得到龍呢?!”
    蕭曠聽得織綃娘子解惑,心中大多疑問得解,很是興奮,他接著問道:“龍既然如此神奇,是世間少有的神種,可我怎麽聽人說,龍也會生病呢!?且《列仙傳》上說,龍生病以後,還找過馬師皇治療呢!”
    織綃娘子聽聞他問起這事,又見天色尚早,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話說的是,一天,一條龍從天而降,請馬師皇醫病。馬師皇用藥針刺了它的口腔唇齒,又讓龍服用了甘草湯。龍口的病治好了!便騰飛而去。自此以後,常有神龍或是從天上,或是從海裏,前來向他求醫。
    後來,一條身披金鱗的神龍,降下雲端。馬師皇騎上龍背,飛升上天而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織綃娘子說完故事,點評說道:“這都是因為,馬師皇本就是位修真高人,修有所成,當飛升上界,便有神龍來接引而去。
    他又是個非常有同情心的人,看到人間生眾都有痛苦,便是專研精修,為他們退病去苦之法。
    尤其是對於馬,因為他覺得,馬所要做的事太多太疲勞。不僅象牛一樣幫農人拉貨耕地,還能讓將士騎馳上戰場,又能拉起戰車、運送糧草,拉著投石機攻城略地。有時候,它們會被人們宰殺了吃掉。如此不惜生命的奉獻,卻還要受病魔所折磨,馬師皇不忍心天道如此,所以飛升後,還是常常下界,專門給馬兒看病。他治好的馬,足有上萬匹之多,實在是功德無量的能士。”
    蕭曠一根筋的毛病是改不了了!他緊接著問道:“那麽,他為何會給龍看病呢?!龍為神種,怎麽又會有病來!?”
    織綃娘子與甄宓,皆是被他這種執著勁兒給逗樂了!識綃娘子輕笑道:“上天看馬師皇有仁者之心,便是讓龍吃了火岩,使龍嘴唇口齒生了病來,也是以此檢驗一下,馬師皇的本事。馬師皇不僅徹底治好了龍病,還使神龍更加強大,天帝看到之後,覺得他的本事不錯。從此以後,經常就有龍生著怪病來,求馬師皇治病。馬師皇本事高,總是能把龍身治得好好的!
    天帝大喜,就讓神龍在他飛升那天,馱馬師皇飛升上天去了!到了天庭,封他做了個萬獸仙神,專門為神獸治理身體,解除病痛。所以說,龍不是生病了!那是故意如此,是受命於天,試驗馬師皇的!”
    蕭曠終於是解了心中無數疑惑一般,大感受教,他心悅道:“難怪馬師皇作為黃帝的馬師,會飛升上天,原來竟是如此啊!”
    甄宓看他們聊得很歡快,一直在給她們斟酒,遞果子,三人邊飲邊談,都很是盡興。
    蕭曠自然覺得今天的奇遏很是不錯,即是說道:“蕭曠能在這裏,遇到兩位神女,真是三生有幸。現在方才知道,難怪這個亭子,叫做雙美亭,原來是因為二位神女的緣故。”
    他們談天說地,一聊就聊了很久,不知不覺時間很快過去,這時已經雞鳴五更了!
    甄宓和織綃娘子遇到蕭曠這種能談會道的文人雅士,也是話題比較投機,眼見東方露出了魚白色,雖然有些戀戀不舍,可是也要回到水府中待著了。
    兩人忍不住吟詩一首,贈予蕭曠。他也跟著作了一首詩回贈。
    離別之時,甄宓拿出一顆夜明珠,一個翠羽,送給了蕭曠,且說道:“陳思王《洛神賦》文中,有一句‘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就是說的這兩件寶貝。我帶著也沒什麽用處,就送給你吧!權當是陳思王對你的一點心意好了!”
    織綃娘子見了,也拿出一匹她已織成的輕綃,送給了蕭曠,對他說道:“這是我親手所織的輕綃,原材料具都產自於水府中,世上沒有這等寶物存在。你可以把它拿去賣給外邦胡人,切記,低於一萬兩銀子,不要賣了!我這寶貝,就算扔掉或者埋藏在地下,也不能便宜賣了他人。”
    蕭曠也不推辭,一一收下這些東西之後,執禮謝了兩位神女賜教。
    甄宓神女又對蕭曠說道:“我知道你是一位雅士,品德高尚,才華橫溢,雖然比不上陳思王,但比一般世人高了許多。而所謂‘曲高而和寡,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所以你和世人多有些格格不入,這也是你不肯做官的原因。依我看,你當出世修行,清心寡欲,時間久長了,許會有驚喜來。且你放心,我們會暗中幫助於你的。”
    說完之後,甄宓和織綃娘子,以及那些婢女,都緩緩飛起來,很快消失在茫茫的洛水之中。
    蕭曠這時卻是一個機靈,醒轉了來,發現是一場大夢。
    然待他看到那石桌上的明珠,翠羽以及輕綃絹匹時,他自又明白了此夢非是彼夢來。
    後來他把輕綃賣給了一個胡人,所得一萬二千兩銀子,盡數分給了窮人,他還是像從前那樣遊山玩水,不問世事。隻不過,他不在人間行走,隻在嵩山、泰山等高山有仙之地中去修仙訪道。
    再後來,起初的幾年,尚還有些朋友們,偶爾能見到蕭曠,遊曆在名山大川之仙山洞府間,但十年之後,就再也沒有人看到過蕭曠了!
    有人說蕭曠,其實就是馬師皇的一世輪轉,是他來這人間試驗場的又一次修行經曆。而那陳思王,也是他的一世輪回,皆都是為了前世緣,今生了來。
    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陽吟殺倚樓人。
    錦江風散霏霏雨,花市香飄漠漠塵。
    今日尚追巫峽夢,少年應遇洛川神。
    有時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唐.韋莊)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