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綏山桃主
字數:9908 加入書籤
《列仙傳》有雲:“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在峨嵋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複還,皆得仙道。故裏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雲。
木可為羊,羊亦可靈。靈在葛由,一致無經。爰陟崇綏,舒翼揚聲。知術者仙,得桃榮。”
葛由,是古華夏民間傳說中的一位神仙,他好刻木作羊,後來入了綏山,終生不再複出。
傳說葛由入綏山後飛升成仙,有飛仙橋因此得名。
《搜神記》裏也有說:“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作羊賣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複還,皆得仙道。故裏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
話說這仙人葛由,他的身世可不簡單,其乃胡人,自幼在蜀地羌族部落生活,可謂是地地道道純純正正的蜀羌人。
那時候,正值周成王(姬誦?~前1021年)姬姓,名誦,岐周今陝西省岐山縣)人。
周朝第二位君王。周武王姬發與王後邑薑的兒子,太師薑子牙的外孫。
姬誦即位初期,因年紀尚幼,由叔父周公旦攝政,平定三監之亂。
姬誦在位時,遷都於洛邑,作為天下的中心,即“宅茲中國”的功績。
他大封諸侯、派兵東征、製禮作樂,鞏固了西周王朝的統治。
姬誦與其子周康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史稱“成康之治”。
公元前1021年,姬誦因病駕崩,史稱周成王。)當政。
而葛由這人,有個特別的愛好,也可說是獨特技能。那就是他喜歡用木頭來製作成羊兒。
且他的手藝,那叫一個精湛,製作出來的木羊,簡直跟真的是一模一樣,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活過來一般。
葛由經常會把自己製作的木羊拉到集市上去賣,他的木羊實在是太逼真了,所以每次都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圍觀與搶購。大家都對葛由的手藝讚不絕口,他的名聲也因此越來越響亮。
有一天,葛由不知怎的,突然騎著自己製作的大木羊,大搖大擺地回了蜀地。
要知道,詩仙太白曾有首詩,描述了蜀道之艱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
由此詩之境可以看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唐·李白)
葛由這一舉動,可把蜀地的人們給驚喜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有如此神奇的事情!有個老羌人,竟然騎著自己製作的木羊入了蜀地!
而那些聽說過葛由之名的蜀地王公貴族們,聽聞葛由騎木羊入蜀來,更是像著了魔一樣,紛紛化身成為葛由的熱血粉絲,一路上緊緊跟隨著他,想要看看他到底要去哪裏。看看自己是否也有仙緣,能否得道成仙!
就這樣,蜀地便出現了一副奇葩景象。葛由騎著木羊,後麵跟著一群狂熱的追隨者,浩浩蕩蕩地向著綏山進發。
蜀地之綏山,與那聞名遐邇的蜀山一般,也是一座神秘的仙山,它位於峨眉山西南,高聳入雲,無邊無際,立在蜀地西南,仿佛與天地相連。
據說,那些追隨葛由進入綏山的人,最後都得到了自己成仙的機緣。他們在綏山中修煉久久,最終都超凡脫俗,成為了一個個仙人。
正因為如此,後來,民間就流傳起了這麽一句諺語:“如能得綏山仙人指點,哪怕不能成仙,也能成為一方豪傑。”
這句流傳話語,雖然有些誇張成份,但也充分地說明了,當時葛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以及綏山的那種神秘和令人向往之情景。
據有知其根源的路人說,葛由本乃是周朝時期的一個羌族胡人,其在世修行期間,主要活動時期為周成王在位之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周成王,乃西周之第二任君主,亦是聲名赫赫的周武王之子。
葛由必是曆經過商末周初,那一段鬼泣狼嚎,修士如下餃子一般隕落階段的,甚至有可能,他直接參與過武王伐紂之役。
雖然封神榜上無有其名,但依然可見,葛由嶄露頭角的痕跡,木牛流馬,運送糧草,可算是最佳工具了!隻是他全身而退後,是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有道高人。
要知道,史上最早出現葛由所製之木羊,與後世諸葛武侯所造之木牛流馬,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武王伐紂,封神大戰,豈會少了這般的神兵利器!?從此處看來,葛由應與諸葛武侯或是許師,師出同門,畢竟法不外傳,法不輕傳是古時主流意識。
葛由在帶領其鐵粉隱居綏山之後,據傳最終所有追隨他的人,皆是得成正果,羽化登仙而去的。可見葛由的道法自然,高深莫測了!
葛由以其巧奪天工之技藝,製作出木羊,實乃蜀地羌族少有高人也。其能登臨綏山而成仙神,足見其非凡大能之處。
蜀地的春天,總是來得格外地早。早春二月剛至,春風還帶有些許寒意,錦官城外的山坡上,卻已冒出點點的新綠。
此刻,葛由正蹲在自家那座茅屋前的院子裏,手中的刻刀,在一塊樟木上,靈巧地遊走著。木屑簌簌掉落,漸漸的,他麵前那樟木塊,顯出了一隻羊的輪廓。
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問他道:“大爹,這羊兒咋沒有眼睛呀!?”卻原是鄰居家的一小童,正蹲在旁邊,歪著腦袋在問。
葛由聞言,笑著摸了摸那孩子的頭說道:“等大爹上了漆,它自然就有眼睛了!”
葛由說話之時,音吐華語,且帶著濃重的羌人口音。他眼角的皺紋裏,嵌著常年風吹日曬所留之痕跡。
從西周歸蜀,又由羌地來到蜀中,已經生活了二十餘年。他這木工手藝是越來越精湛了!
夕陽西沉時,葛由便將完整的木羊擺放在院子中。那羊通體雪白,犄角彎曲如新月,四蹄仿佛隨時能躍動起來。
幾個路過的農人,忍不住駐足,皆是讚歎道:“葛師傅呀!你的手藝越發精進了!我們看這木羊,竟與真羊一般無二來。"
次日清晨,葛由便背著木羊,來到集市上。在集市蜀錦華彩與青銅器冷光間,那隻木羊,張顯得格外地樸素真實,似乎在招攬客人,買了吧!買了吧!好東西囉!
很快就有許多貴族家的管事圍了上來。自然是聞風而至。但聽其中一個說道:“喲謔!葛師傅,今這羊要得嘛!我為我家主人買了!”
可這時,另一個看上去更顯財大氣粗的管事,出言阻止道:“你等到起,這羊咩咩,我出雙倍價錢!歸我了!”
葛由聞言,卻是不喜,隻是搖頭道:“各位,今日不賣了!”說完,他在一幫子圍觀者詫異的目光中,輕輕用手撫過木羊的脊背,爾後突然翻身騎了上去。
更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但見那木羊的眼睛,突然泛起一道金光,四蹄竟如真羊般,邁動起來!
集市上眾人見了如此奇跡,頓時一片嘩然,奔走相告。然木羊馱著葛由,穿過驚惶而又奇哉怪也的人群,徑自朝著綿官城外跑去。
木羊飛奔且托人而去,這消息很快傳到了蜀王王宮中。
正值年輕氣盛的蜀王杜宇,此刻正在欣賞到手的一座青銅寶鼎,聞聽如此奇事,拍案而起,大聲說道:“啊!竟有如此奇事,會跑的木羊?!莫非是什麽仙家寶物?趕快追去!”
杜宇命親衛李煥,率三十六名精銳騎士,如離弦之箭衝出了王宮。
那為首的將軍,李煥,是蜀地數一數二的勇士,他們追出城外,便望著遠處山道之上,那個騎木羊的老頭身影。
此時,李煥冷然笑道:“嘿嘿!看你個羌人老頭兒,騎了隻木羊,能跑得過我們這快馬不!?”
由於信息閉塞,顯然他們此刻,並不知道,葛由渡人得道成仙的大好事情。
而李煥的牢騷怪話才說完,奇怪的事便發生了!任憑他們的戰馬如何奔馳,始終與前方木羊上的葛由,保持著很長一段距離。
更加詭異的是,木羊所經過的草地上,竟是開出朵朵桃花,可轉眼又凋謝飄散不見,而野草地上,卻是一點壓痕痕跡都沒有。
一行人追了三天,到了綏山腳下,李煥的戰馬突然人立而起,險些將他給掀翻在地,卻怎麽也不肯再前進半步。
一行人的坐騎亦都是如此,停在當地,有好幾個騎術較差的直接掉落下馬來,好不狼狽。待他們抬頭望去,葛由正騎著木羊,立於半山腰的雲霧中,白發飛揚,恍若神仙一般。
李煥咬牙下馬,亦吩咐一行棄馬步行,邊走邊是大聲喊道:大王有令,必須帶回木羊!否則軍法從事”。便不管不顧,帶著士兵們徒步登山而上。
但見!山勢越來越陡,桃樹卻越來越多。粉白的花瓣隨風飄舞,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甜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行人爬到半山腰上時,其中一個士兵突然驚呼大叫道:“李將軍快看!快看呀!...”
李煥聞聲,下意識的便朝他所指望去,隻見前方,葛由已然停在一株巨大的桃樹下,那桃樹高聳入雲,而那樹上的桃子,一個個大如碗口,皆是泛著金紅色的光芒。
葛由隨手摘下一顆桃子,轉身對他們一行笑道:“喲!諸位一路追來辛苦了!快來,快來,嚐嚐我栽種的這棵蟠桃,滋味如何!?”
李煥是個久經沙場的老軍人,王爺有令,他便一根筋地要完成了!他握緊劍柄,大喝道:“妖人,少耍花樣!快些把木羊交出來!否則別怪我等手下不留情麵”。
葛由聞言,歎息搖頭,將桃子往空中一拋。那桃子竟是化作一道金光,繞著士兵們轉了一大圈。而所有人頓時覺得,渾身輕飄飄的,連日奔波的疲憊,一掃而空。
葛由的聲音突然變得空靈而悠遠,似在一行人耳邊說,又似由千古傳來道:“此乃綏山蟠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吃一口可延壽百年,吃一顆可壽比南山不老鬆,登仙得道不在話下。”
士兵們聞言,麵麵相覷,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有個年輕士兵,忍不住問道:"老神仙,您真的是個上界神仙嗎?!"
葛由笑而不答,隻是念道:“作神仙神仙好,自由自在樂逍遙,縱酒放歌睡大覺。是不是神仙兒!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才知道。”
念完,他又摘下幾顆桃子,示意要分給眾人食用。
李煥心中驚疑不定。這幸福來得太突然!他望著那金光燦燦的蟠桃,又看看葛由慈祥的麵容,握劍的手漸漸鬆了。身後的士兵們更是被這仙果給吸引,眼中露出渴望之色。
一個年輕士兵小聲說道:“將軍,我們追了這麽久,不如……”。
李煥這時本想阻止的,卻見部下們已經接過了蟠桃來,且是人手一個地,大快朵頤起來。
他本覺王命在身,不好收受這般奇果,卻是鬼使神差就接在手中,猛地咬了一口,入口甘甜,桃汁水迸濺在舌尖的刹那,他忽然就明白了什麽。邊啃桃子,邊嗯嗯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個士兵擦著嘴邊的桃汁問他道:“將軍!我們還要回王宮複命嗎?!”
李煥卻是不作答,隻望著漫山遍野的桃林,又看了看遠處峨眉山上的雪頂,看見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山峰。
他忽然大笑起來,解下自己腰間的令牌扔下了山崖,出聲道:“複命!還複什麽命!我要在此修仙了道,恢複本來麵目!”
李煥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鎧甲不知何時已化作了輕飄飄的雲裳,手中的長劍也變成了一根青翠的竹杖。“這……”。
葛由對他微微一笑,說道:“世人放下執念,皆能得道成仙。”
其餘士兵們見狀,紛紛上前摘取蟠桃食用。有人大口吞咽,有人細細品味,但無一例外,他們的麵容都變得年輕紅潤,眼中閃爍起智慧的光芒。
可就在這時,山下突然傳來蜀王杜宇憤怒的喊叫聲:“李煥!李煥!你們在山上做什麽?!”
原來,蜀王久等不見人回報,在王宮中坐立不安。直到月過中天,才有個樵夫打扮的人前來報告道:“大王,我看見李將軍和一眾士兵們,都在那綏山上,與葛由圍坐於桃樹下,談笑風生,他們的身邊,祥雲繚繞,瑞氣環流。
杜宇聞言大怒,罵道:“好你個李煥,竟敢率兵私逃,不遵我號令,這是要謀反不成,都給我去死吧!”
於是乎,杜宇親率大軍,前來綏山界,欲剿滅違抗他王命的李煥一行。
可當他親自帶兵追了上來。氣喘籲籲地爬到半山腰,卻就見自己的將軍和士兵們,一個個神采奕奕,身上竟有仙氣繚繞。自然而然就發問而出。
“大王”李煥轉身,朝蜀王深深一揖。爾後道:“這山中自有我等的仙緣,你我不如一同留下來!好生修行,圖個長生久遠。”
"荒謬!”杜宇大怒道:“你們都被這妖人蠱惑了不成!”說完,他拔出佩劍,直指葛由道:“來人呀!給我將他拿下!”
然而,身後的士兵們卻麵麵相覷,無人上前一步。他們望著滿山的桃樹和那些已經脫胎換骨的同伴,心中的凡塵俗念早已動搖了!
這時葛由歎了口氣道:“唉!名利如浮雲,你又何必執著呢!?”
杜宇身為王侯,俗世念頭奇重,他冷笑道:“少在此裝神弄鬼!”自揮劍朝著葛由便刺去,可劍鋒還未觸及人家,他整個人便被一陣清風托地而起,輕飄飄地落在一株桃樹下。
他不由驚訝,錯愕地發現,自己的王冠不知何時已滾落在地,而手中握著的,不是寶劍,竟是一朵盛開的桃花枝。“你……”
葛由不再與他多言,轉身騎上木羊,朝山頂上更高處飄然而去。他的身影漸漸隱入雲霧之中,隻留下一陣清朗的笑聲在山間回蕩。
李煥和士兵們相視一笑,似乎又領悟了什麽!紛紛盤膝而坐,閉目調息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蜀王杜宇跳下那桃樹來,呆立了良久,終於是想通了什麽一般,長歎了一聲“唉!罷,罷,罷”便是拾起地上的一個蟠桃,輕輕咬了一口。
從此,蜀地少了一個王侯和一幫子兵將,綏山上卻多了妁幾位仙人來。
山下民眾奇怪的是,明明看著不高的山,大軍所入,卻是就不見了!再後來,連蜀王杜宇也迷失在了山間桃林之中。
後來蜀地便流傳起一首民謠“綏山蟠桃甜如蜜,吃得一口忘歸期。不求金印不求官,隻願長作采桃人。”
至於葛由的下落,有人說是,看見他騎著一隻木羊,上了峨眉金頂。也有人說是,看見他化作桃林中的一縷清風,常在綏山暢行,渡化迷途有緣人。
隻有一點,是十分確定的。那就是,每年春季,綏山上的桃花開得特別豔,偶爾山腳下,還能撿到栩栩如生的木雕小羊,隻是再沒有人能讓他們動起來罷了!
多年以後,有個牧童,他在綏山上迷了路,就遇見個白發老人,老人請他吃了顆桃。
那老人還告訴他說:“想當年,我刻木為羊,本是想告訴世人,萬物有靈。皆可升級造化,可惜世人隻能看見奇技淫巧,卻看不見其中道法自然。"
牧童回家之後,對村子裏的人講起這事來,大人們卻都說,他這是在山上做了個白日美夢而已!
隻有同村私塾老先生聽了之後,若有所思,第二天,他就在學堂黑板上畫了隻木羊,給孩子們講起了這個騎木羊的人,上綏山的神話故事。
從此"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的諺語,世世代代相傳。
而每到桃花盛開時節,總有人會仰望綏山上,期待自己能遇見,那個騎木羊的老人。
吃上一口,可延年益壽。吃上一顆,便能得道成仙的綏山蟠桃。
災木作羊,賣之都市。
騎而入蜀,綏山之趾。
峨眉參雲,玉壘蒸霞。
彼姝相隨,同駕芝車。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