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黃白先生

字數:9785   加入書籤

A+A-


    《列仙傳》有雲:“安期先生者,琊阜鄉人也。賣藥於東海邊,時人皆言千歲翁。秦始皇東遊,請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度數千萬。
    出於阜鄉亭,皆置去,留書以赤玉舄一雙為報,曰:“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
    始皇即遣使者徐市、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輒逢風波而還。
    立祠阜鄉亭海邊十數處雲。寥寥安期,虛質高清。乘光適性,保氣延生。聊悟秦始,遺寶阜亭。將遊蓬萊,絕影清泠。”
    所言意思是“安期先生是琊阜鄉人。在東海邊賣藥,當時人都說他是千歲老人。秦始皇東遊,召見安期生並與他長談了三天三夜,賜給他黃金和玉璧估計有幾千萬。
    安期先生走出阜鄉亭,寶貝都放在亭內,留下一封信與一雙赤玉鞋作答,信上寫道:“幾年以後到蓬萊山找我。”
    秦始皇就派使者徐市、盧生等幾百人乘船下海,還沒到蓬萊山,就遇大風大浪而被迫返回。
    後來人們在阜鄉亭和海邊建了十幾處祠堂。空空渺渺安期生,除卻塵累氣高清。順應時光隨心性,保持和氣延壽命。寄言點悟秦始皇,留下珍寶阜鄉亭。將遊仙境蓬萊山,蒼茫大海滅蹤影。”
    從古至今利用道門之術行騙,混跡江湖者多多,受騙上當者亦是不計其數,如此種種,皆因紅塵凡世之人,無有真正了解過道法之玄,又生出不德之貪欲所致。
    如安期先生德行者,乃是真正擁有道玄神通的大修士,他與始皇帝一番暢談,雖獲財富無數,卻是個視金銀錢財為平常飲食的修士。至於後來人們如何評價於他,自不在他所慮之範圍內。
    江湖上有丹客騙局,其核心是假稱自己會煉金之術,誘騙他人錢財。而所稱這些煉金術的共同點,都是需要“銀母”越多越好,即投入大量金銀作為“本錢”,入多得多。
    然後或仙人跳,或是調包,或是尋機溜之大吉,將受害者本錢一卷而去。[在《杜騙新書》《初刻拍案驚奇》等書裏,乃至於到民國時期都還有記載]
    丹客行騙原理,大同小異,主要是通過把銀子先燒成粉末和鉛汞等混合作一團,使人看不出來那是銀粉,然後將這種銀粉進行熔煉,自然可以煉出銀子。
    其實是用銀子煉銀子,沒有任何玄奧意義可言。但他們就是通過此種粗鄙方法,附會說是道教傳說中的“燒汞為銀”術,使人相信自己會煉丹,煉金,煉銀之術。從而吸引富有之人投下資財,詐騙人家錢財。
    明朝唐伯虎,曾寫詩了一首嘲諷詩“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慣說會燒銀。自家何不燒些用?擔水河頭賣與人。”有關“鉛鐵為金,死汞為銀”之事。即是所謂的點石成金煉金術,說這純屬於是騙術的一種。
    且不說煉銀煉金的方法是否存在,即使存在,修道者乃是要性命雙修的,一個滿腦子錢財的人,是修不成真道術的。
    曾有一個國子監監生姓潘,因人老而不呼其名,隻稱翁,皆是叫他做潘翁。
    潘翁很是富裕,他就相信煉丹術,不僅連連上當受騙,卻還是不肯後悔而棄,成了遠近聞名,是個丹客都想拿他當冤大頭。
    有一天,打遠方來了一個遊客,這人帶著一小妾和仆人來此地旅遊,每天揮霍金銀許多,又請人吹拉彈唱,又是觥籌交舉,燈火輝煌中,金迷紙醉,顯得極其富裕。
    這潘翁豔慕至極,便與之結交相識,後詢問他致富的秘密,這人酒後失智,被逼問再三,便告訴了他,自己有“九還丹”之法,可以點鉛汞為黃金,並當麵演示了一番。
    但見他將一袋粉末,倒進融化的鉛汞之中,再倒出來時,就變成了銀子。
    其實這是被熔煉過的精銀與融化之後的鉛汞雜末混作了一團,看似跟真金白銀一般,卻是假的。這就是所謂“縮銀之法”。
    潘翁信以為真,又詢問細節,丹客告訴他這種做法,需要先煉出“母銀”才行。
    而母銀必須要用真銀子煉,且銀子越多,所煉製出的母銀品質就越好。這母銀會不斷產生粉末,與鉛汞結合就化為銀子。
    潘翁十分羨慕,也想煉出屬於自己的“母銀”。丹客便一口答應下來,帶領小妾和仆人去了潘翁家中,幫他煉製“母銀”。
    那小妾十分美麗,搖曳生姿的,使得潘翁又起了色心,時常去客人住處獻上一番殷勤。
    潘翁先燒了二千斤銀母,丹客告訴潘翁,爐火需要燒上九九八十一天,中間不可停頓。
    兩人正在等候時,丹客家中卻來了人,聲稱丹客老母病危,丹客將小妾和仆人留在潘翁府上看管爐火,自回家去了。
    潘翁這時,正想對小妾下手,苦於沒有機會,巴不得他走人,於是放他去了,又自去撩撥那小妾。
    他見小妾日夜守候在爐火邊,沒個空閑時,就將看管爐火的仆人調走,停了一夜,要與小妾做成好事。
    期間小妾警告他,爐火不能停,否則母銀難成,潘翁也不管,他家境富裕,即使銀母煉不成,也不是特別要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潘翁正得意間,丹客卻是回來了,他是特意回來開爐的。可當丹客打開爐子一看,頓時大驚,聲稱是受了穢氣,走了真火,銀母已經壞了!
    丹客將小妾和仆人叫過來大罵一頓,並指責潘翁,又用鞭子抽打小妾。潘翁無地自容,跪下道歉,又出三百金賠償,丹客帶上小妾和仆人,將行李搬出,罵罵咧咧,開船走了。
    潘翁隻以為果然是自己不對,卻不知道這從頭到尾,都是丹客的圈套,那二千金也早已調包。潘翁吃了這虧,還沒想明白對方是騙子,直到後來,又被一夥丹客,用相同手法又騙了一次,提了他的銀子跑路後,才知道自己這是遇到了騙子。
    後來有一天,潘翁散遊鄰城,他正好撞上了這夥人,正要發作,這夥人卻直言不諱的告訴他,銀子早已揮霍殆盡。如今他想要回銀兩,唯一的方法便是去吃其他大戶人家。
    他們讓潘翁假扮成師父,他們全作為弟子,去另一地界上的大戶人家裏拿銀兩,然後眾人平分,才能償還了他的債。
    潘翁利欲熏心,又覺此法能騙得了自己,自然能騙過別人。便跟同去了,果然多年來的經驗,使他高談闊論間毫無破綻,真像一個煉銀行家,沒有引起對方懷疑。
    眾丹客拿了人家的銀子,正安爐之時,大戶人家卻邀請潘翁去廳上吃席,潘翁沒有理由拒絕人家的好意,隻好跟著去了,丹客們卻是趁機溜走。
    大戶人家以為潘翁這師父在,也沒有阻止他們,直到天明時,雙方才知道上當受騙。潘翁解釋再三,說明自己的遭遇,又被這家一仆人認了出來,大戶人家怒氣衝衝之下,便將他趕了出去。
    大戶人家有錢,雖然自認晦氣,卻沒有過多為難於他,可畢竟是上當受騙,其中也有潘翁幫凶之過,就沒有給潘翁留下盤纏,將其身上值錢的全奪了去。
    潘翁無法,隻得沿途乞討回家,路上看見之前,那個自己以為有真本事的丹客小妾,卻是一青樓名娼。
    他這時都還以為隻是相貌相似之人。然那“小妾”卻主動詢問他的經曆,看在曾經相待周全的份上,贈予了潘翁回家路費。臨別時,告訴他,自己也是丹客騙局的一環,勸誡潘翁再不要相信什麽丹客。
    據說有一種煉丹之術,是用好紋銀三兩,和鉛汞朱砂等藥物一起放在爐中同煉七七四十九日,晝夜不得暫時離守。
    丹成以後,三兩可變成九兩,三兩銀本,三兩藥物,每次隻賺得三兩而已。這種方法,一年可煉四次,共可得十二兩,僅足供兩人平常夥食用度。
    然煉出來的銀子,也不能作為什麽銀母,這種方法就算是真的,費時費力,很是劃不來。
    所以又有一種騙術,叫做深地煉丹術。即置長符用砒霜雄黃諸物,和事先燒好的銀粉混合在一起,號稱是丹頭,再用真銀子作為“銀母”,燒出來就是銀子,便號稱自己會煉銀。
    有一個道士,就是用這種方法,表演煉銀術,其他人都是半信半疑,隻有一個富豪信以為真,邀請他去家中幫忙煉銀。
    道士卻說:“修行需要避開汙穢,你家中不能煉銀,在外麵偏僻之處,挖一個一丈四尺深的大坑,我就在裏麵修煉七七四十九日,這樣一百兩銀母,可以煉出三百兩來。”
    富豪就命人挖了坑,道士自進了深坑,又命人去買鉛汞辰朱砂等物來,三天就煉成了丹頭,富豪每天好吃的送著。
    道士又叫他拿來手腕粗的堅實圓木七隻,每隻三尺五寸長,作符用。還要繩索套住,每天做法。
    一個月後,道士看見富豪家人放鬆警惕,就深夜裏用繩索把銀子捆好係在腰上,七根木頭每隔二尺砸進坑壁,踩在一個上麵砸下另一個,就這樣作為階梯,逃出了深坑,不知道去了哪裏。而他讓人挖坑的目的,單隻是為了使他人放鬆警惕而已!
    古潭有一個後生姓丁名宇弘,其人聰明伶俐,騙子從來騙不到他。
    這一日,他遇到一個方士,自稱能煉丹,丁宇弘知道他是騙子,於是假裝相信,以一錢一兩騙來方士的丹頭錢,以此類推,把方士本錢全騙了來。
    方士又帶他外出采藥,路上吃飯讓他拿錢,丁宇弘卻說:“你不是會煉銀嗎?我們再煉一些盤纏,用煉出來的銀子,不就可以了。現在這些銀子是買藥用的。”
    且他嘴上十分恭敬,不斷拍馬屁,又說要學習煉丹,實際上是把銀子看得緊緊的,方士無奈,隻好又煉了三十兩,兩人平分,算起來,前前後後,方士已經花了五十兩在丁宇弘身上了。
    晚上,丁宇弘突然腹痛難忍,原來方士見哄騙他不得,便下毒來,逼迫丁宇弘交出銀子,丁宇弘無奈,為了活命,隻好把五十五兩給了方士。
    這個後生可謂是個聰明人了,可還是沒有占到方士的便宜,雖然隻虧了五兩銀子,但是身體受到了份損,又當了一路乞丐,才得回家,可見騙子的手段了得!
    照水碗,這個術的出術者,姓李名星南,是江相派又一個“大師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港有富商,死前給二兒子陳皮留下幾千大洋,幾萬元股票和好幾棟洋房,足夠他溫飽終生。
    可陳皮認得兩個朋友,有一天朋友阿大突然問他借些錢去做生意,陳皮便借出了一千大洋,到了時間後,朋友阿大如約歸還。
    而朋友阿比偷偷對陳皮說:“阿大似乎賺了不少錢,一定有什麽發財的秘密”。
    陳皮被勾起了貪念,於是旁敲側擊,套阿大於酒後透露出秘密。原來阿大,在一個綽號叫“震天雷”的算命先生那裏,算過一命,才得了條發財的道。
    陳皮便與阿比一起去見那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卻不予阿比看相,說是阿比命中無財,隻將陳皮單獨留了下來。
    告訴他,自己可以算出一個人前世的財富,且能讓他在今生拿到,但事成之後,需要拿出十分之一,分給算命先生,否則必遭受咒怨之術。
    陳皮聞言,一口答應。但是算命先生第二天卻是告訴陳皮,他作法失敗了!並給陳皮看了一個水碗。
    那碗中裝的是半碗清水,往裏麵再倒水,就出現了陳皮,銀元寶和兩個鬼物的影像,隻才一現,又馬上消失不見。
    算命先生告訴陳皮,他在前世積累有財富,是可以轉化為如今財運的,但是有兩個鬼魂,因為他父親而死,這兩個鬼魂阻攔住了他的財運,並且要害死他。
    陳皮聞言,十分害怕,懇求震天雷,震天雷囑咐他,自己道行不夠,今日之事,誰也不要告訴,隻有尋找到自己的師伯王大法師,才能夠解決得掉。
    於是陳皮在震天雷的幫助下,見到了他師伯王大法師,王大法師燒了三道朱筆黃符,第一道燒後出現藍色火焰,第二道出現綠色火焰,第三道發出的是紅光,焚而不化,卻是現出一個“可”字來。
    王大法師說:“這是祖師爺答應幫忙了!”又讓陳皮將隨身大洋放進空罐中,作了法,便倒出十倍之多的大洋來,且告訴他,這隻是他前世積累的財富一點,其餘的需要用“金種”作引,作法七天之後才能收回,而在作法期間,必須遵守清規戒律。
    於是陳皮將名下存款和股票全變了現,換來三百兩黃金,和震天雷一行人,一起煉製“金種”。
    王大法師讓自己年輕漂亮的侍妾,陪著陳皮,伺候飲食,便開始煉金招財。
    七天快過去,丹爐中出現五色火焰,眼見要成功時,陳皮卻因喝了侍妾端來的參湯,忽然淫心難製,二人便在丹爐旁歡好起來,正在做好事時,隻聽得一聲巨響,門被由外麵給踢了開來。原是震天雷一行人闖進門來。
    王大法師見此情景,怒斥陳皮破了戒,汙穢神明,導致爐中金條,全部變成了泥土。
    陳皮當然不信,王大法師即打開爐子給他看。但見那丹爐之中的金條,真比原來多了十倍有餘,隻是隻有外麵一點金色還在,裏麵全是黃泥圪塔。
    王大法師要殺了侍妾,說她破壞了大財路。陳皮見狀,立即跪地求饒,且寫了封悔過書,灰溜溜返回了家。若不是,房產變現太過費時,他此時就不知蹲哪裏了!
    後來他又去找震天雷,想再尋法煉金招財。可發現震天雷早已搬走不見,就連自己的朋友阿比也沒了影。
    阿大倒是還在,但是對這一切,矢口否認,說自己根本就沒有說過,自己賺的錢,是從震天雷那裏施法賺來的。而所謂前世金條財富,純粹是胡說八道,荒謬至極。
    又勸陳皮想開些,畢竟隻舍了些錢財,人還好好的,陳皮想想,也隻好不了了之。
    他怎麽知道!王大法師,真名李星南,而朋友阿大是“生媒”,負責善後,避免受害者將事情鬧大,如果陳皮尋死,他便假仁假義的借些錢給他。
    阿比則是“媒梗”,負責搭橋牽線 ,震天雷,侍妾等人,皆是李星南假裝的王大法師助手。
    這照水碗,其實是一種民間魔術,秘密都在凸麵水晶下麵的貼紙上,偽造出個空碗的效果,隻有在一定水位下,才會隱隱顯出一些個圖像。
    而壇子裏的大洋,則是用偷龍轉鳳的魔術手法替換來的。至於五色火焰和人們施放煙花的原理差不多。
    至於丹爐破裂,那是澆水所致,金條變成黃泥,則是用安眠藥,確保陳皮睡著以後先幹下的。還有什麽符咒之法,都是些騙人的小把戲。
    民間有黃白之術,即是道教煉丹術衍變,因為假金假銀上當受騙者眾多,被丹客騙得損失慘重的上至帝王,下至平頭百姓反。道門的煉丹之術,真就成了裝神弄鬼的騙術!
    然而術業有專攻,道法得自然,道士沉迷煉丹,對冶金和化學學術還是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貢獻值的。
    唐代,就有一種廣泛流傳於民間傳說的藥金,在國境內被稱之為大唐金,在國境外被稱之為成弼金。
    故大唐金,又名成弼金、大唐成弼金。而成弼,其人本是唐太宗時期的一冶鑄師,被召入宮中,點銅數萬斤,煉作“大唐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太宗最後雖未能獲得大唐金配方,但解決了其財政危機,且其藥金進了國庫,後傳至國外,被天竺人奉為珍寶神物。
    而這樣的藥金,曆代以來不止出現過一種。究其本質,皆是一種砷銅合金,是砒霜,雄黃等物與銅產生化學反應,產出的或黃或白的合金體,外表與金銀極為相似。
    在古代那樣的時空環境下,這些偽金,以當時的科技檢測手段,是很難檢測得出真假來的。在一時間段內,被當做真正的黃金使用,無可無不可。
    即使後來這個概念為人們所熟知,品相好的藥金其價值依然被人們所認可。如此這樣的手段,在古代那個時空環境下,稱之為真正的點石成金術,也不為過吧!
    華夏道教,早期煉丹術分為金丹術和黃白術,後來因為要與內丹術相區分,又將金丹術稱為外丹術,所以煉丹術也稱外丹黃白術。
    黃者指黃金,白者指白銀,煉製黃金、白銀的方術,即是稱為黃白術。道教中的黃白也稱藥金、藥銀,即假金銀。
    黃白術的源頭,如是追溯,可到漢武帝時期。一些個方家術士為了煉製“黃金”,做了很多的嚐試與實驗,為後來化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和積累了經驗。
    方家術士所記錄的藥金銀,光是目前文獻記載,可查到的就有數十種之多,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別名或隱名。
    藥金、藥銀作為一種用丹藥製成或金石礦物和草木藥煉製而成的產物,其煉製、服食的本質,最初是出於延年益壽的目的,爾後才發展為,實現長生不死的一種追求。
    方家術士即方士,他們妄圖通過服食金石礦物,從中獲得其不死不滅的特性,從而實現自己的永生。
    到唐代時,方士煉製藥金藥銀的目的,發生了偏轉遷移,更多的是為了求得外財,致富腰囊。
    這一俗世化的任性追求。作為了華夏古代即生的道教外丹黃白術產物。不知危害了多少人來。然藥金,卻也是道門科技研究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
    安期先生,曾在東海賣藥,一幹就是千歲有餘,故人們才叫他“千歲翁”。
    秦始皇東遊時,聽說了他的事跡,與之相遇,相交談話過後,賞賜了他數千萬的黃金玉璧。
    秦始皇本就是一個追求永恒長在的帝王,他讓徐福入海尋藥之事,也是因此而起。
    然安期先生吞服黃金之事,並非就與秦始皇所賜黃金有關。他所服赤黃金也可能是指“赤金”。
    而此種赤金,也叫“離巳金”,是用第六返神砂和鹽花合煉製成的一種藥金。吞服之後是否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卻是無從去知曉了!
    一切皆是時光荏苒中,歲月如梭去所致的無法確定性,作為後世生人,隻要知道華夏悠遠曆史長河中,有這麽一門道術玄通,可待諸位精研深究便是。
    寥寥安期,虛質高清。
    乘光適性,保氣延生。
    聊悟秦始,遺寶阜亭。
    將遊蓬萊,絕影清泠。
    (《列仙傳讚·安期先生》?晉.郭元祖)
    喜歡成道天書請大家收藏:()成道天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