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千金市骨
字數:6624 加入書籤
冬日的寒風凜冽,卻擋不住新年的熱鬧氛圍。京城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俞大猷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坐上了南下的蒸汽火車,回福建老家去了。
與此同時,在這繁華的京城之中,格物學獎勵金會社的院子裏卻顯得格外安靜,隻有幾株鬆柏在寒風中挺立,仿佛在守護著這片知識的淨土。
和往年一樣,又到了每年年底審核格物獎勵金申請的日子。
衍神公李文貴身著一件厚重的黑色長袍,外罩一件深灰色的披風,從停到格物學獎勵金會社院子的馬車上下車。
他的麵容嚴肅,眼神中透著一絲不耐煩。
這個不耐煩,是源自於這幾年來,壓根就沒有讓他看得上眼的申請。每次來,都是抱著期望而來,然後帶著失望回去。
這次數多了,他就有些不耐煩了。
那些提交上來的申請,大多都是些平平無奇的東西,偶爾有幾個稍有新意的,也經不起推敲。
官宦世家的子弟們,大多靠著祖輩的餘蔭,拿著申請試圖來混個名聲;而那些普通的工匠,雖然勤奮,但受限於資源和眼界,也很難有大的突破。
李文貴心中清楚,格物學獎勵金會社設立多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知識的傳播,但真正能帶來創新的成果,卻寥寥無幾。
今年,李文貴原本也沒抱什麽希望。他隻是按照慣例,來到會社履行自己的職責。
會社的負責人早已在車邊等候,看到李文貴下來,立刻迎了上去,恭敬地行了一禮:“公爺,小的等候多時了。請隨小的來,今年的申請已經整理好了,請您過目。”
李文貴微微點了點頭,邁著沉穩的步伐,跟著負責人走進了會社的辦公房。
房間裏溫暖如春,炭火在爐子裏劈裏啪啦地燃燒著,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玻璃窗隔絕了外麵的寒冷,卻沒有隔絕明亮的光線。一張寬大的書案上,已擺放著一套精美的茶具,散發著淡淡的茶香。
“公爺,請用茶。”負責人躬身說道,親自為李文貴斟上了一杯熱茶。
李文貴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今年的申請在哪裏?”李文貴放下茶杯,語氣平靜地問道,但眼中卻帶著一絲疲憊。
“就在這個盒子裏。”負責人從書案旁的櫃子裏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李文貴麵前。
然後他打開盒子,取出一疊厚厚的申請書,恭敬地遞給李文貴:“公爺,今年的申請一共有二十份,都是經過初步篩選的。小的和同僚已經大致看過了,覺得這幾份還不錯,尤其是最上麵這份,是前首輔孫子徐元春的申請。”
李文貴接過申請書,隨手翻了翻,目光落在最上麵的一份上。他微微皺了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徐階的孫子?哼,難道就因為他是徐階的孫子,你們就對他另眼相看?”
負責人連忙解釋道:“公爺誤會了。小的們完全是按照申請的內容來篩選的。這份申請的內容確實很有新意,小的們覺得,說不定能讓您眼前一亮。”
李文貴冷哼一聲,但還是耐著性子翻開徐元春的申請。
他原本以為,這又是一份靠著祖輩餘蔭的申請,無非是些花哨的東西。然而,當他仔細一看,眼睛卻漸漸亮了起來。
徐元春竟然對蒸汽機的機械結構進行了改進,而且改進之處極為巧妙,能讓蒸汽機的效率再提高不少。這可不是簡單的抄襲或者拚湊,而是真正吃透了動能轉換和機械原理的成果。
李文貴忍不住讚歎了一聲:“好!真是好!”
他抬起頭,看著負責人,語氣中帶著驚喜:“沒想到,這徐元春竟然有這樣的本事!”
負責人見李文貴如此高興,也鬆了一口氣,連忙說道:“是啊,小的們一開始也覺得意外。看來這官宦世家的子弟,還真有幾分真才實學。”
李文貴點了點頭,又拿起其他幾份申請。這一看,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這些申請大多出自官宦世家的子弟之手,內容涉及機械、天文、算術等多個領域,每一份都充滿了新意和創新。
有的提出了新的灌溉工具設計,能大大提高農田的灌溉效率;有的對天文觀測儀器進行了改良,讓觀測數據更加精準;還有的在算術算法上有所突破,簡化了複雜的計算過程。
李文貴越看越興奮,原本對官宦世家子弟的成見,在這一刻徹底被打消了。
他原本以為,這些世家子弟大多是養尊處優,靠著祖輩的餘蔭過日子,哪裏會有什麽真正的學問。可眼前這些申請,卻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的想法。
李文貴放下手中的申請,抬起頭,望著窗外的天空。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院子裏的鬆柏上,顯得格外溫暖。
他心中感慨萬千,官宦世家的學問底蘊果然深厚,這些子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自然更容易接觸到各種知識。厚積薄發之下,雖然前幾年沒什麽成果,但是如今,終歸是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那些普通的工匠,雖然也勤奮好學,但受限於環境和資源,很難有大的突破,或者說,需要機緣或者極高的天賦才行。
“看來,我之前的想法有些狹隘了。”李文貴自言自語了一句。
然後,他回頭對負責人說道:“這些申請,確實不錯!”
負責人連忙點頭應是,心中也滿是欣慰。
他知道,這些申請能夠得到衍神公的認可,對於格物學獎勵金會社來說,是一件大好事。而對於大明的格物致知事業來說,更是意義非凡。
李文貴沉思片刻,突然抬起頭,對負責人說道:“今年的格物學獎勵金會社的最高獎賞,授予徐元春,獎金五萬兩!”
負責人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是,衍神公!”
以前幾次的時候,哪怕衍神公放水,最高的獎勵,他也隻是給出過一千兩。這一次,能看出這份申請真得打動了衍神公,竟然要發放五萬兩獎金!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會社,所有人都轟動了,都為之欣喜。
他們其實不知道,就真正來說,徐階孫子的這份申請,其實是不夠李文貴之前定下最高等級獎金的檔次。但是,千軍易得,一將難得。好不容易出了一份不錯的自主格物學研究成果,他願意用千金買馬骨的意思,來刺激大明朝所有人學習格物學的興趣。
這不,當格物學獎勵金會社張貼出公告,宣布徐元春獲得最高獎賞五萬兩銀子的消息時,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在京城的街頭巷尾,人們紛紛停下腳步,圍在公告前議論紛紛。
“五萬兩!我的娘啊!”一位小販驚歎道,他手中拿著的貨物都差點掉在地上。
普通人,一年也就賺個十兩銀子就了不起了,這還是有本事的。結果人家一次性就被獎勵了五萬兩,就等於普通人要幹五千年才有的錢,簡直是不可思議!
他身邊的人也附和道:“是啊,這徐元春到底是什麽來頭,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本事?”
“聽說他是前首輔徐階的孫子。”旁邊一位老者插話道,他捋了捋胡須,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不過,這獎賞是不是太重了?難道就因為他是徐階的孫子?”
“我看未必。”一位年輕的書生反駁道,他手中就拿著一本格物學的書,興奮地說道,“你們沒看到公告上的內容嗎?徐元春對蒸汽機的改進,確實有真本事。這可不是靠關係就能得來的。”
“你們不懂是吧?正好本公子能看懂一些,可以給你們講講這改進的厲害之處!”
“……”
隨著消息傳開,年前這會,大街小巷就全是在討論這格物學獎勵金的了。
這不,茶館裏更是熱鬧非凡,人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這個消息。茶館的老板也加入了討論,他一邊給客人倒茶,一邊說道:“各位,你們說這徐元春是不是真的有本事?這五萬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當然有本事!”一位常來茶館的讀書人激動地說,“你們沒看到公告上的圖示和解釋嗎?他對蒸汽機的改進,能讓效率提高不少。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創新啊!”
“那衍神公李文貴也真是大手筆。”另一位客人感歎道,“竟然真得就獎勵了五萬兩,以前的時候,還一直以為這五萬兩是個噱頭呢!”
其他人聽了,也紛紛隨之感慨。
“……”
類似這樣的討論,尤其以讀書人的圈子為最。
在京城的各大書院裏,甚至還有國子監,很多學生都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著這個消息。甚至書院的先生們也加入了討論,鼓勵學生們投身格物學的研究。
“各位同學,你們看到了嗎?徐元春的申請得到了最高獎賞,這說明格物學真的有前途。”一位書院的先生激動地說,“你們想想,如果你們也能像徐元春一樣,做出有價值的創新,也會得到這樣的獎賞。”
學生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透著興奮。一位學生站起來說道:“先生,我想研究一種新的灌溉工具,能讓農田的灌溉效率更高。我能不能得到這樣的獎賞呢?”
“當然可以!”先生鼓勵道,“隻要你能做出有價值的創新,格物學獎勵金會社一定會給予獎勵。你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去探索,去創新。”
“……”
完全可以說,榜樣的力量,真得是無窮的。
許多讀書人連年都不想過了,紛紛和各自的好友討論這個事情,甚至如果好友不在身邊的,還通過郵局寄信來交流著這個消息。互相鼓勵,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不管他們的想法如何,就好像他們努力之下,也真能得到那五萬兩的獎勵。
基於朝廷推廣識字,很多工匠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他們原本隻是靠手藝謀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格物學。但看到徐元春的成功,他們也開始躍躍欲試。
“東家,你看這公告上說的蒸汽機改進,我覺得我也能試試。”一位鐵匠對他的東家說道,“我一直對機械很感興趣,說不定我也能做出一些改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啊,你要是能做出有價值的改進,我一定支持你。”東家鼓勵道,“說不定你也能得到這樣的獎賞呢。”
要是以往,東家肯定會覺得這是瞎胡鬧,但是此時,他們的想法卻是:萬一呢?
還有那些商人,他們也看到了格物學的潛力,開始支持一些他們認為有可能會取得成就的工匠或者讀書人,讓他們盡量去格物致知。
完全可以說,這個消息,真得進一步推動了大明朝學習格物學的熱潮。
遠在鬆江府的徐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忍不住熱淚盈眶,要是知道可以這樣的話,當初何必自己伸手,以至於丟了首輔,被迫告老還鄉不說,還要背上一生的汙點。
甚至這個消息,還驚動了一直躺在溫柔鄉裏的隆慶帝,把李文貴召進宮裏去,確認這個事情。
就連隆慶帝,都有點懷疑,李文貴是不是看在徐階的麵子上才給了那麽多的獎勵金。
為此,李文貴不得不向隆慶帝解釋道:“姐夫,前麵幾年的獎勵金一直發不出去,以至於這個獎勵金都越積越多了。這一次,徐閣老孫子的這個改良,能讓蒸汽機的效率更高,換句話說,能讓蒸汽火車開得更快,讓蒸汽輪船也開得更快,對於我們大明各行各業的改進,其實是有非常大作用的,因此,我才決定頂格獎勵的!”
但是說實話,這個改良,還不是完全創新,最高也是次等獎勵金而已。但是,誰讓李文貴認為,需要千金買馬骨呢,就隻能降低點要求,便宜徐階孫子了。
隆慶帝聽了,嗬嗬笑著說道:“文貴啊,你看朕這宮中,可有格物良才?”
喜歡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