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選擇繼承人,選帝辛錯了嗎?
字數:7374 加入書籤
不對啊!帝乙改革成功之後,最先應該處理的是西方啊!)
是啊,姬周,昆夷都造反了,他不打這兩個,打淮夷幹什麽?)
......
【看不懂帝乙操作的,回去看看商紂王,看看他的戰爭選擇。】
天幕中,帝乙九年。
浩浩蕩蕩的大軍,直接殺向了淮海流域。
南仲很費解。
“大王,跟咱們做對的西邊的諸侯,咱們內憂都沒有處理幹淨,怎麽又去攻打外部敵人?”
帝乙歎了口氣:“你說,東邊糧食產量高還是西邊糧食產量高,南邊糧食富足,還是北邊糧食富足?”
南仲想也沒想:“當然是東南啊!西北肯定不行,是個人都知道。”
帝乙拍拍他的肩膀:“這下懂了吧。”
南仲恍然大悟:“臣明白了,打東南,越打越有富,打西北越打越窮。”
帝乙對南仲說:“如果以後孤死了,你輔佐孤的兒子,一定要告訴他,先打富裕的地方,如果選擇錯誤,越努力,越失敗。”
南仲點點頭:“臣領命!”
【這一次,帝乙打淮夷了沒?沒有!】
【因為在半路上,他們遭遇了孟方的襲擊,於是,大軍隻能掉頭,跟孟方開戰。】
【大敗孟方之後,帝乙隻能班師回朝,休整軍隊。】
【第二年,也就是帝乙十年,帝乙再次揮師征伐淮夷,攻打淮夷的戰爭持續了兩年時間,從帝乙十年打到了帝乙十一年,還得到了攸國國君的支持,才得勝而歸。】
【這一戰,帝乙不僅僅解決了淮夷對於殷商的威脅,還獲得了大量的錢糧。】
【重要的是,這一戰,還是為了金道錫行。】
【銅礦資源,是殷商大周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
這一切就通了啊!)
帝乙,就是原始版本的商紂王!)
他選擇征伐的決策,都跟商紂王一樣,如果南仲真的能活到了商紂王時期成為托孤大臣,說不定商紂王的戰略決策,還真是受到了帝乙的影響。)
有句話叫做聰明的人選擇大同小異,因為他們選擇的都是通往成功的捷徑,愚蠢者的選擇千奇百怪。)
我感覺你是在內涵我。)
......
大周,
周穆王哈哈大笑。
“姬周,昆夷欺我太甚,所以孤要征伐淮夷。”
“果然,英雄所見略同。”
旁邊,美貌妖媚,帶有異域風情的西王母看著帝乙的英姿,美眸中滿是讚許。
男人,帥不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手段。
........
大明,
崇禎撓了撓頭,感覺很氣餒。
“明明盤點商紂王時,都說了,為什麽我又選錯了。”
“都說驢都不會掉到同一個坑裏麵的。”
“可我為什麽就總是掉到同一個坑裏呢?”
難道我真的沒有治國的天賦?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帝王之術我就玩的很溜。
我換臣子的速度,快到讓他們連營私結黨的時間都沒有。
相信自己,你行的,朱由檢。
“打完淮夷之後,肯定要打西邊了吧。”
崇禎再一次單押。
.........
【是不是有人以為,打完了淮夷,搞定了銅礦,接下來是不是要幹西部諸侯,打姬周和昆夷了?】
帝乙十五年,用了三年時間消化了攻打淮夷的戰爭紅利。
帝乙再次聚集王畿內的諸侯。
“姬周,昆夷,屢次翻我殷商。”
南仲一聽這話,激動的狂吼:“大王,我願意帶兵征伐西方。”
帝乙讚賞的點頭:“很好,那就由你領兵給我攻打東夷!”
南仲嘎嘎大笑:“臣鎮守西北多年,總算要報仇了,等等....打東夷?”
【對,帝乙第二戰,打東方。】
【是不是特別熟悉的操作,商紂王打東夷,再打淮夷,留著西方一直沒打,準備最後消滅。】
【帝乙呢,先打淮夷,再打東夷,還是把西方留到了最後。】
【這一次,帝乙遭遇的是,屍方!】
【甲骨文中,早期的時候,屍和人,是有一定相似的,所以,屍方,也叫人方。】
【你們可能對屍方不了解,他的強大,就是東夷薑姓也要慎重對待。】
【武丁和婦好時期,就曾經多次征伐屍方。】
【他是真正的東夷土著,土著中的大哥。】
【他的圖騰是海鳥和太陽結合的原始崇拜。】
【他們因為跟殷商長期戰爭,吸收了殷商的人祭文化,其戰力相當野蠻凶悍。】
【就是武丁婦好,也隻是戰而勝之,卻一直沒有收服,多次跟屍方大戰。】
【因此,屍方就成了殷商晚期,在東夷除了薑姓之外最大的敵人。】
屍和人是一個寫法?真的假的?)
很相似,最早的時候,甲骨文研究沒有那麽透徹,看起來就跟一個差不多,之後,學者研究多了,就能分開了。)
屍方這麽牛的嗎?武丁婦好都沒能征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怎麽說也是東夷土著中的扛把子,別把豆包不當幹糧。)
..........
殷商,
武丁婦好對視一眼。
“屍方,還沒有消滅?”
“我們還是不行啊,沒有滅掉或者馴化屍方。”
“對啊,就差那麽一點點。”
下麵,丞相傅說嘴角抽了抽,你們兩位夠了啊,真想把殷商幾百年的事情都做完嗎?
也給後人留下一點功業啊。
.........
天幕中,
帝乙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征伐屍方。
大戰了三個月。
最終,殷商得勝,班師回朝。
可這一戰,帝乙也是慘勝,以至於,帝乙最後打的朝政崩潰,被冠上了殷益衰的評價。
屍方呢,還是活的好好的,成為了商紂王時期的大敵。
畫麵中的音樂,變得哀婉蒼涼,帝乙逐漸也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他不想躺在床榻上,硬撐著病體,審視著自己的繼承人,三個兒子。
大兒子微子啟,二兒子微仲衍,以及最疼愛的幼子,子受。
“孤要把成湯的基業交托在你們手中,都說說,你們如何治國?”
帝乙問。
微子啟說:“父王,我覺得,應該尊祖宗之法,結交權貴,擴大人祭,我們先祖就是推行了人祭之法,才讓四方之民不敢反抗。”
帝乙眼神滿是厭惡,又是一個屁股坐在了貴族這裏的,如果生在殷商早期,也許你還能當商王,可是現在時代變了。
他又期待的看向了剩下兩個兒子。
二兒子微仲衍,想了想說:“人祭是需要廢除的,父王之所以能夠比王祖強,是因為得到了底層奴隸的擁戴,他們才勤勞耕作,稅賦增加,兵卒效死。”
恩,不錯!
帝乙示意繼續,“說說你的國策。”
微仲衍想了想說:“靠道德約束,隻要我們自己不用人祭,諸侯們就會因為我們的德行高,而爭相效仿,百姓們就會被我們的道德感化,願意擁護我們殷商。”
帝乙:????!!!!
對,這個時期,儒家的這種思想已經有了,包括周公旦等一些先行者,都有了這種理念,周公旦隻是政策的實施者,一個政策到了實施階段,說明理論早就成熟了。
就跟商紂王使用嚴刑峻法一樣,這種思想早在他祖爺爺武乙時期就誕生了。
帝乙表示很費解。
這時候,子受冷笑一聲:“如果道德感化有用,還要湯律幹什麽?”
微仲衍很生氣:“三弟,不用道德感化,用什麽?”
子受呲牙:“當然是武力,誰敢不服,殺!”
微仲衍:“怎麽殺?”
這時候,虎豹園中有一隻猛虎跑出來,子受見狀,直接撲了過去,抓住老虎的嘴巴,怒吼一聲:“給我開!”
猛虎發出了一聲淒厲的慘叫,竟然硬生生的被子受撕成兩半。
南仲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王子之力,生撕虎豹!”
帝乙大喜:“孤決定了,立子受為太子。”
微子啟臉色暗淡,微仲衍不服說:“父王,為什麽要選三弟,我的國策才是對的。”
“你怎麽對了?”帝乙皺眉。
微仲衍說:“我這是用道德去限製鬼神,比子受那個用律法鎮壓要高級得多。”
帝乙不聽。
最後選擇了少子,也就是子受,未來的帝辛,作為繼承人。
【那麽問題來了,帝乙的三個兒子,代表著當時三種觀念。】
【第一種,姬昌,周武王姬發的治國觀念,屁股坐在權貴這邊,來維持王朝的統治。】
【第二種,就是周公旦使用的,用道德去感化,讓權貴自願自覺的放棄人祭,從而完成一次深化改革。】
【第三種,就是商紂王用的辦法,強勢廢除人祭,不準其他人使用人祭,減少人祭的數量,並且把人祭的祭品最大規模的使用貴族,激發底層的力量。】
【商王帝乙選擇繼承人,錯了嗎?】
【選擇一:肯定錯了,選其他人,殷商還能繼續存活。】
【選擇二:沒錯,不改革,還不如滅了算了,商紂王的殷商,雖死,但也推動了文明的前進。】
咱們拋開事實不談,我覺得帝乙錯了。)
兄弟,你直接拋開事實都不談了,還談什麽?)
我是說,第二種啊,你們可能不知道,博主為了吹商紂王,就強行認為第二種,這種周公旦的改革方向是錯的。)
沒看出來,我覺得周公旦的本來就是錯的啊,不作為,說句實在話,你知道古代有種罪名叫做瀆職嗎?就是你占著茅坑不拉屎。)
放屁,什麽瀆職,周公旦那是為了限製神權,他是用道德去限製鬼神。)
我的媽呀,儒家,還敢限製鬼神,鬼神是什麽,在儒家嘴裏就是至高無上的天意,你給我說儒家限製鬼神,我沒聽錯吧。)
你們都不了解周公旦,真的。)
博主,趕緊出來,這裏有人為了吹周公旦,連儒家準備限製鬼神的話都能說得出,出來辟謠啊!)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今天吃了藥,感覺好了點,趕快起來碼字,醫生說,我不能吃太甜,太酸,還有辣的刺激的,茶,咖啡,飲料,酒,冷的,太硬的,油膩的都不能吃,我感覺我過年要受罪了。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