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遼東收入囊中 五

字數:6145   加入書籤

A+A-


    公孫恭與兄長一樣充滿忐忑,坐在屋子中呆呆看著眼前燈火,自從白狼山一戰過後公孫康不止一次致信主動歸順曹操,可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當時就有預感曹操和劉珪可能達成某種協議,幽州這次出兵做實了曹操把遼東送給劉珪。
    通過烏桓人大家詳細了解了白狼山的具體戰況,所有人心裏都明白想與劉珪對抗太難,公孫氏隻是襄平大族,遼東還有幾十家大小士族,就算公孫氏想對抗能保證其他人也會嗎?隻要劉珪有耐心,過個三年五載遼東早晚易主。
    不是沒人勸過可大哥不聽,眼看公孫氏一族就要毀在自己這一輩手裏,公孫恭牙關緊咬暗暗下定決心,剛站起起身外界一片大亂,密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隆隆滾過。
    親兵慌裏慌張衝進來尖叫:“門!門!騎兵!幽州騎兵!”
    “不要慌張!”公孫恭出奇鎮定,幾步跨出門去高聲大吼:“傳令!放棄抵抗!”
    就在幽州大軍到達當晚,襄平北門被烏桓人騙開,潛伏在城門附近的少量幽州騎兵迅速衝進城池。守城軍士還想借人數優勢奪回來,但隨著公孫恭投降命令下達,就算不服也隻好全部放下武器乖乖看著後續幽州騎兵魚貫入城。
    幽州騎兵進城後趁夜色先搶占武庫和糧倉,也不急著和襄平守軍對戰,派出小股騎兵到處宣布投降免死。黎明時分天色方亮,全城的重要位置都被幽州騎兵控製,守城軍將見到大勢已去襄平各處全部放棄抵抗。
    這時劉珪才從容進入襄平,穿街過巷來到襄平府衙,先對公孫恭勉勵一番承諾保證公孫氏一族安全,這才叫人帶公孫康等俘虜進來說話。
    “不知我犯何罪,勞動將軍前來。”公孫康反綁雙臂被推搡進來,也不跪地求饒隻管高聲叫嚷。
    劉珪冷笑開口:“愚昧無知罪。”
    公孫康啊了一聲有些不可置信:“這也算?!將軍這是欲加之罪!我不服!”
    劉珪歪頭朝身後示意,溫恢手持符節高聲唱道:
    “度殘暴不節,康業以載凶,擁戴燕胡廢絕計貢,憑陵險遠交酬貨賄,內傲帝命恣睢海外。上受,使持節幽州刺史,鎮北將軍安城鄉侯劉珪威闊,繳功奮命討伐不臣,垂則窮邊留為巡檄。彰以,拒天關以永固,橫地軸以無窮。”
    公孫康聽完一時氣的說不出話來,搶地盤就搶地盤,剛才還大言不慚直言快語,雖然埋汰人好歹還算坦白。現在算什麽?冠冕堂皇找理由顯得你出師有名?粗重喘息平複心中怒氣,最後冒出一句:“當真不算丈夫。”
    “不丈夫?”劉珪輕歎一聲:“現實本就如此殘酷,敬你一方豪傑不想難為,此後賢弟往京師為官望好自為之。”
    公孫康兄弟和一眾降將都是一愣,大家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被鬆開綁繩,公孫康還有些恍惚,站在原地疑惑開口:“不殺我?”
    “賢弟家眷我當善待,此後襄平仍賴公孫氏。”
    說完劉珪當場任命公孫恭為幽州屯田都尉兼領襄平汶城兩縣,屯田都尉有權募兵,不但有軍權還有兩個大縣地盤,感動得公孫恭熱淚盈眶哽咽到無法言語。
    “將軍當早說,將軍當早說。”公孫康邊走邊嘟囔,胸中懊悔不已。
    送走公孫康劉珪轉頭看向陽儀和柳毅,迎著兩人熱切目光緩緩開口:“初平年間,是你二人挑唆升濟公自立為王?”
    兩人大驚失色急忙辯解:“話是公孫度那老東西說的,與我倆無關!無關那!”
    “為臣不忠當真該誅。”說完下令將兩人斬首抄沒家產,望著兩人背影劉珪眼中閃過一抹怨毒,掃視眾將口中喃喃自語:“賣主求生直名主諱,不義之徒隻誅其身當真便宜。”
    徐邈拱手上前:“小人無節,喜思其與,怒思其奪。”
    “夷族。”劉珪微笑開口,說完看向瑟瑟發抖的公孫恭:“聽聞遼東有石炭?”
    “襄平西大梁水南岸確有露天石炭。”公孫恭說完咽了口唾沫急忙補充:“還有鐵,也是露天就在新昌。”
    劉珪長哦出聲,上前輕輕拍打對方肩膀:“一路走來為何不見采掘?”
    “農耕尚且人力不足,這采掘一事便耽誤了。”
    “你家與扶餘關係匪淺,那就先打高句麗,奴隸和肉食不就都有了嘛。”劉珪嗬嗬笑出聲。
    “從西安平沿馬訾水可直抵國內城,水運輜重暢通無阻,至於紇升穀等城可緩緩圖之。”公孫恭急著建言獻策好凸顯自己的重要,說完發覺好似忽略些什麽趕緊拱手:“我家與扶餘不過敷衍耳,主公討之公孫一族必當前鋒。”
    劉珪坐下麵露欣賞:“城池好說,當下首重人口。先不急,來年再四出抄掠,孩兒們殺搶慣了,不好一下都打沒,總要為子孫留些玩物。”
    看似不經意話語說得公孫恭一身冷汗,看向東方天空一片陰霾,心中不免為高句麗,扶餘兩國近百萬生民悲哀。
    劉珪回到座位正色傳喚一聲:“寇樓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呼喚寇樓敦立刻上前跪地叩頭聽候派遣。
    “去一趟樂浪,你就在那作郡守吧。”
    聽著劉珪漫不經心認命,寇樓敦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樂浪是個十縣大郡,自己搖身一變成了兩千石高官,手下官員一大把。而且皇權不下縣,屬吏認命須郡守承認,這意味著今後寇樓敦家族再也不是草原遊牧朝不保夕,今後也會是門生成群故吏遍地的豪門望族。
    “內個誰,能臣氐是吧,帶方就交給你了。不要怕,給你們安排能人作助力,隻要不出亂子一切都好說。”
    能臣氐也是激動莫名,帶方也有九個縣不比樂浪差,隻要高官得做駿馬得騎至於日常庶務躲遠點兒就好,出了亂子也好甩鍋。
    劉珪緩緩掃視難樓和護留葉兩人,見這兩人絲毫不為所動一副任憑安排的樣子,不由暗中點頭:“烏桓部曲設兩都尉,都是萬戶就你倆了。”
    兩人不喜不悲叩頭謝恩,蘇仆延眼見幾人高官兵權各得所求,不免垂頭喪氣站在一旁,這時劉珪朝他揚了揚下巴:”蘇仆延我的老朋友,你怎麽不太高興呀?“
    蘇仆延可不敢有怨言,可是話還的回:”沒,沒不高興。”
    劉珪始終保持微笑:“大家都有事可做,你想做點什麽?”
    “隻求做個富家翁。“
    “那可不行我的老朋友,你白身回家叫我的麵子往哪裏擱?”
    蘇仆延有些發懵,抬起頭想在劉珪臉上找出些蛛絲馬跡,隻看了一眼立刻低下頭,直視貴人算不敬掉腦袋都有可能。
    劉珪顯得很隨意,笑著朝阿羅盤努了努嘴:“他暫時借給你,去趟三韓,不服就殺,事成了你就在那做都護,記得多收稅。”
    所有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都護是什麽職務沒人管,隻知道今後就是三韓的土皇帝。所謂扯虎皮做大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還不是想要什麽有什麽。蘇仆延當然明白,滿麵紅光大禮跪拜口稱萬歲,劉珪哈哈大笑連連擺手卻難掩得意之色。
    曹操看到精彩處連連拍手,全部看完手都拍紅了,同時也很驚異,劉珪真是什麽都敢寫。看著末尾劉珪親筆寫下一行“明公自知莫外傳揚”的留言後,曹操更是仰天哈哈大笑,口裏不住念叨:“誠不欺我。”
    笑過之後又忐忑起來,有能力、有野心、懂人情、明事故、實力強,劉珪本身就是宗室門閥出身,理所當然甘願做舊門閥的忠實鷹犬,怎麽看都很危險啊。心裏煩悶輕聲呼喚奉孝、奉孝,話音剛落想起來人已經不在了,心裏莫名泛起酸楚,擦幹眼角淚水,強打精神起身來回踱步。越想越亂始終沒個章程,仰頭歎息一聲不想了,郭嘉說過對付劉珪找賈詡,曹操認為一個陰謀家或許不夠,直接高喊叫賈詡程昱一同來見。
    “這劉威闊今後當如何應對。”曹操沒有給兩人看戰報,隻是省略其中不適合公開處,將剩餘詳細講述一遍,既然劉珪都囑咐了這點誠信曹某人還是有的。
    “可封王,且不急於一時。”賈詡麵色從容拱手應對。
    “什麽?”曹操心說這什麽餿主意,扭頭看向程昱希望從他身上得到共鳴。
    程昱手托下頜沉思一陣:“先封縣侯,內地遼東各一且看其應對。”
    曹操擺手打斷:“二位,二位先生,你們在說什麽?”
    賈詡這才發覺有人沒跟上思維,略微組織下語言開口解釋:“封烏桓王,絕其逐鹿中國之根。此前應許其侯,選遼東則意不在內,不妨全其誌委以專斷塞北。若擇內地。。。。。。”
    “我料其必選遼東,待二三年直授烏桓王。”程昱眼中精光閃爍立刻接口。
    曹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說實話不怕劉珪來打就怕內外勾連,這個計策好就好在你一個胡人國王有什麽資格問鼎中原?漢室宗親也沒用,天下人隻會認為你帶著一群胡人統治中國,那世家大族的利益誰來保證,你說你能保證也得有人信不是。
    事情明擺著,功勞最大的就是你身邊的胡人,朗朗神州傻子才讓胡人騎到頭上作威作福。就算你騎兵強悍又怎樣,內地河網縱橫塢保成群,要論守城怎麽看曹操軍隊都比你強。現在還不是後世人人向錢看的晉朝,自前漢世宗孝武皇帝以來漢軍俾睨四方,視周圍一切戎狄如土雞瓦狗,放著曹操不選去投奔胡人失心瘋了不成?
    現在天下大亂還有很多正事沒做,幽州燕山以南我給你是因為防不住,同樣的你也守不住所以咱倆都不放一兵一卒。要滅你大軍得出塞作戰,我承認你騎兵很強,但戰爭比拚的到底還是實力。
    實力就是你打敗我十次我仍舊能繼續作戰,但你卻一次都不能失敗,論拚消耗不是咱打不過你,隻是精力有限我不願意出塞跟你沒完沒了的掰扯。
    有了計較曹操頓時麵色一喜,但轉念一想又收斂笑容:“使其內地遼東二選又是何意?”
    既然篤定劉珪會選擇遼東,那幹嘛不還脫褲子放屁讓他從中選擇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逼智者明擇於外,誘貪者深陷於內耳。”程昱點頭解釋。
    曹操點頭表示明白了,作為一個強力軍閥所做一切都會被過度解讀,全天下都知道你誌在攘夷,那你必須也隻能選擇遼東。選擇內地肯定不行,有遼東你選內地什麽意思?想逐鹿中原唄?稍加引導就會形成輿論風暴,外有強大輿論內部必生不穩。
    給他選擇純粹是在挖坑,曹操有些期盼劉珪選擇內地了,彼時隻要稍加調略興許能從內部瓦解,就算一時不能瓦解也可以埋下嫌隙種子,他日若是交戰那操作空間就大了。
    “他日有需再封烏桓王,若推辭奏請陛下強授即可。”程昱說完微微一笑,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可惜沒拿羽扇沒法慶祝,不然非扇碎它不可。
    曹操咧嘴狠狠吸口涼氣,盯著地麵自言自語:“族出中山,或是冀州他郡,該擇何地?”
    “昌平。”賈詡仍舊雲淡風輕。
    曹操盯著賈詡眼珠轉動幾圈,突然鼓掌大笑:“憲和此計甚妙。”
    昌平是劉珪龍興之地,對他來講有深刻含義,這個時代是個人就迷信,經常麵對生死搏殺的軍閥更是如此,麵對昌平縣侯必然糾結不舍。昌平卡在邊疆和內地之間,劉珪選昌平繼續龍興?還想龍興到哪裏?要是皇位就太好了,怎麽煽動輿論是曹操一方的拿手好戲,就等劉珪選擇錯誤好施展拳腳。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