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遼東收入囊中 六
字數:5609 加入書籤
按說劉珪這個體量的軍閥不至於讓當朝執政如此上心,可是別人不知道當事人心裏的酸味有多重,要不是玄武池訓練離不開本人參與,曹操恨不得馬上返回許昌實施計劃。一個月後玄武池訓練事宜安排停當,曹操從鄴城返回許都,顧不上休息馬上召集宗正寺、尚書台討論授予劉珪縣侯這件事。
本來曹操心裏挺煩荀彧,人品不咋地卻總裝忠臣的樣子,可是當麵見到本人卻恨不起來。平心而論沒人願意做偽君子,夾在道義和利益之間虛偽一生,可世道就是這樣困難,想生存壯大就不能憑個人的意願行事。
荀彧是個優秀的政治家,草創初期就跟著曹操打天下始終不離不棄,兢兢業業的打理後方的一切,沒有荀彧的付出就沒有現在的大好局麵。官渡決戰有多危險曹操比誰都清楚,麵對生死抉擇人家到底選擇了曹操,就這一條就足夠原諒所有汙點。
曹操覺得自己過於小人行事,麵對荀彧心中甚至冒出一陣愧疚,大手一揮算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這一生對不起誰都必須對得起荀彧。莫名又有一陣擔憂,自己這性格比較乖張,就怕以後衝動做出不好的事,可別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呀。
曹操心思不在正事上,底下眾人卻吵成一鍋粥,潁川集團對於封侯選擇集體失聲,此時他們已經要回了淮南,南陽豫州淮南連成一片,隻要跟自己地盤無關他們全然不在乎,反倒是曹係和世家兩方起了爭執。
海內專家鴻都校長,大漢的智囊劉琰學術上實踐夥伴,侍中楊眾第一個出言反對:“縣侯豈能輕易授予,當下不外二三人,劉威闊何功勳獲此殊榮。”
過去袁紹封劉珪鄉侯不作數,等到打完烏桓曹操才重新承認,這等於已經給了封賞,實在沒有理由再加縣侯。雖說鄉侯和縣侯都有封地,但是縣侯有侯國,通常封到哪個縣就在封地設立封侯國。
現在有封邑的縣侯除了曹操武平縣侯,張繡是宣威縣侯和平陽縣侯雙侯爵位,段煨這位大軍閥才是鄉侯。司徒趙溫塊七十了,為國家為人民操勞一輩子仍是亭侯,荀彧這麽大的功勞也才是萬歲亭侯,剩下如李通臧霸等基本都是列侯。
“討遼東是功勞也該封賞,怎麽能說沒有?”程昱麵色不善反駁楊眾。
“那也該是漢昌侯,中山郡望哪怕是冀州也行,封到幽州不合規矩。”宗正寺丞劉禎代表宗正寺表示異議。
整個宗正寺都感覺哪裏不對,宗室封縣侯也行,可怎麽也不該封到昌平,張繡就是例子,並州人封並州地。大宗正劉艾也鬧不明白,中山有現成的空地不封做什麽一定要封到外地。
“丞相是沛國郡望不也封到冀州嗎,要結合功勳所在。”賈詡說的也有道理,在哪裏騰飛就封在哪裏,曹操是豫州人不也封在冀州了嗎?
“那也該選遼西一處與新昌二則其一,昌平毫無道理。”冷不防司馬朗插了一嘴。
眾人紛紛朝後望去,司馬家還是跳出來了,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有人暗自冷哼有人麵露疑惑,你曹操就是心下冷哼幾人之一。
程昱懟人絲毫不客氣:“柳成給他殺空了,其餘地方都是烏桓人,拿牛奶當俸祿?”
遼西地區還有一個遼東屬國,烏桓人雖然被吞並了,可是名義上屬國還在,漢朝大臣又沒犯錯,封到鳥不拉屎的外國是幾個意思?
司馬郎還要講話,卻被董芬打斷:“伯達列席之身,不可妄言。”
司馬朗是司空主薄,曹操作為會議主持他才有資格列席記錄,這時他也覺察到自己莽撞,加上董芬埋怨的語氣,幹脆閉口不再爭辯,最後曹操一錘定音給劉珪昌平縣侯和新昌縣侯二選其一。
封縣侯是大事,讓劉珪親自來受封就是個笑話,隻能朝廷派有排麵的大臣去敕封,輪到人選又出了問題。重要職務在身的人天天都有事幹不能接這個活兒,閑著的不是官位不夠就是沒有爵位。
有人建議前宗正、現任光祿大夫年愈古稀的劉鬆去,他既是宗親又是鄉侯排麵足夠,可去家一問老頭正在養病。曹操大為光火,親自去探望確實病的不輕,老人家強行北上怕是多半回不來了。現在就剩下董芬和楊眾,曹操是一百個不願意他倆去,暗自後悔丁衝怎麽就給毒死了,賈詡悄悄提出安排個副使曹操這才勉強同意。
選來選去落到董芬頭上,董芬麵色一苦,聲稱吃壞了肚子一直拉稀實在無法成行,大家都能理解,劉珪殘暴嗜殺都傳揚遍了,柳城京觀還立在那,說錯話惹怒他再給宰了,朝廷肯定不會管。大夥都以為是裝病,去人家一看是真生病都拉黑水了,董芬是真豁得出去,肉放臭連蛆一起直接生吃,不竄血就算命硬。
現在隻剩下楊眾了,見大家全都指望自己楊眾心裏這個慌啊,走私說斷就斷沒準兒劉珪正記恨。這還算小事,過去趙家傳出過話,和劉琰有關係就得送命,當時楊眾還嘲笑世人無知竟然相信鬼話,現在笑不出來了,跑去狼窩虎穴誰特麽知道前途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溫倒是閑著可沒有人敢找他,大家都拉不下臉楊眾也一樣,曹操已經放話就你了,不去也得去。楊眾可沒有董芬豁得出去,沒別的辦法躲在家裏推三阻四一味拖延,還是司馬朗去拜訪談了幾個時辰才不情不願的上路。
路上楊眾還想拖拖拉拉,可副使郗慮不幹,本來兩個月路程一個月就到,楊眾都快折騰散架了卻敢怒不敢言,曹操事先囑咐過要的就是突然,趕在有人通風報信之前到幽州宣旨,不給劉珪思考反應的時間。昌平隆重的歡迎儀式讓楊眾心裏的忐忑稍微放下一點兒,麵見劉珪時也不敢托大,規規矩矩甚至有些諂媚。
“昔日家子在許,當感謝閣下照撫。”
劉珪覺得楊眾年過半百堂堂公卿,行為舉止有些禮貌得過分,隨便嘮嘮家常想讓客人不要拘謹。至於走私的事楊眾就是表麵一層偽裝,真正大佬誰都惹不起,走私那事兒我既然不提就是翻篇了。
不說還好,說完楊眾嚇得跪地叩頭淚流不止:“在下忘情之處還望將軍寬恕。”
劉珪臉色不太好,心說你提這檔事做什麽?因為你這老小子占了便宜,閻誌最想宰了你,不過話說回來,天下有真才實學的人多了去了,沒你楊眾從中周旋,我妹妹不可能進鴻都當直講,更別說著書立傳名揚海內。我妹妹也算沒少撈好處,各取所需罷了。
我妹妹跑路又不怨你,聽表弟莫熙說她跟劉靖過小日子,到現在都不聯係我。再說郭嘉都給你們毒死了還這麽大反應做啥?現在楊眾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跪在麵前請罪,再計較到顯得多餘。
劉珪上前扶起楊眾好言勸解一番,好說歹說楊眾總算是不哭了。既然人家沒有宰殺的意思楊眾也想起正事,趕緊招呼設立香案筵席,當著幽州一眾文武宣讀聖旨。
聽完劉珪很是激動拿著聖旨反複觀看,死死盯著昌平縣侯幾個字心髒狂跳不已,楊眾身旁有副使在不便開口,看著劉珪就要說出昌平兩字幹著急沒辦法。
眼看劉珪站起身剛說出昌字,田豫走上前拱手道:“主公,昌平不詳。”
“昌平背山麵淵實屬險地。”劉放也跟田豫一樣胡亂找借口,反正就是別選昌平,使者在這裏總不能當麵揭穿這是陰謀吧。
“身處山中不見山。”徐邈也反應過來,明白劉珪當局者迷,但事出倉促也找不出什麽適合借口。
“昌盛平公之城,靠山麵景傍水臨道,聚風大起之象,形勝用武之地何來不詳?興於斯旺於斯傳於斯達於斯,左右齊聚上下歸心何來不適?”
副使刑隅躬身施禮開口辯駁,且理由非常充分,不談其他隻說龍興之地,僅憑這一點誘惑實在太大。
劉珪與閻柔交換眼神,後者也是一臉迷茫,緩緩搖頭示意聽勸別要昌平,連閻柔都勸阻不由得使人警覺起來,可滿腦子都是昌平龍興實在糾結不舍。
魏翱搖著團扇緩緩走出來:“不然,此地與往昔已大不同,北堵燕山南淵火騰,往來塞道沽水無光。實乃地火明夷之象,初登於天後墜入地,利艱難貞大不祥。”
昌平跟以前不一樣了,城裏鍛爐天天冒煙,洗煤髒水搞得河流都變的漆黑,道路狹窄往來運輸鐵礦的大車時常堵塞無法通行,因此不再適合稱作旺地。
魏翱一個個走過眾人笑意不減:“昌平暗落旭日升遼,我主炎火丹圭大乾至剛,遼陽處望平之南,天水雙衝糾匯還海,不克訟食舊德複即命,元吉安貞橫堵劉琰,白君慎別。”
不選昌平也不要新昌,就是不買你麵子,我們單獨選遼東郡遼陽縣。魏翱看似在說風水,其實當著郗慮麵毫不客氣把什麽都點透了:兩條河爭奪一片坦途,爭來爭去最後都進大海。不想和你爭鬥保住現有就夠,你要想鬥也是做無用功,反反複複最終還是這個形勢,還是別琢磨沒用的,劉珪吉利了你們才能安貞。
特意提醒一下,我這邊把劉琰給堵住了,明白跟你說,慎重思考劉琰和流言有啥區別吧,魏翱特意靠近郗慮在耳畔輕聲說道:“轉告曹公莫欺北境無人。”
郗慮沉吟思索一陣,目光隨之一凝,沒等再開口楊眾先嚷嚷起來:“遼陽好,本侯先回去,遼侯且安待陛下禦批。”
楊眾巴不得趕緊走直接接受了條件,皇帝才不管什麽遼陽新昌肯定會批準,人家都看出來陰謀曹操再掰扯也沒有意義,郗慮深深凝望一眼幽州眾將,拱手告辭返回許縣複命。
“橫堵我妹做甚?”劉珪聽完眾人解釋已經明白過來,隻是覺得魏翱多此一舉,都是假話完全沒必要拿妹妹說事。
魏翱麵色凝重躬身施禮:“方才無一句虛言,地水出師正阻火雷姤風,姤應天征大凶中國非輔命大遼不克,待他日自見分曉。威闊若誌北,此生當內勢遼陽外實候城元亨大善。”
堵我妹妹也是實話?這些老道神神叨叨總是說一半留一半,聽不懂也懶得問。侯城就是後世的沈陽,大家商量過原本也是計劃以玄菟郡候城為新的治所,方便對東北各民族用兵。
劉珪還有些沒緩過神,剛才說我此生那我的後代呢,不行趁這老道沒去長白山武裝打劫趕緊問問:“請教伯陽,我兒劉邁當如何?”
魏翱好似早有準備,伸出團扇朝東北遙指:“遼郡北去濱水雙城,赤縣紅峰固北通遼,嫡脈化金世王永傳,此天意非人力可欺。”
劉珪聽完當場就泄氣了,遼東北方就是科爾沁草原,饒樂水和烏俟秦水兩條河流在草原裏匯聚成遼河,那地方建有兩座城用來越冬和物資周轉。
一個在烏俟秦水附近,城池選址地點挨著一座大大的紅色石頭山,當年挖溝的時候出土不少玉豬龍,有文化的人一看就不讓繼續挖,就說這是祖宗舊址先民遺存,隨意挖掘破了中國氣運遺臭萬年。當時全都給嚇壞了誰都不敢再碰,還是魏翱親自去重新選址,新址距離原址很近,這次戰戰兢兢總算沒挖出玉豬龍城池這才蓋起來。
另一個在西遼河南岸,城池規模要大很多,建造過程很平穩,沒那麽驚心動魄。按照魏翱的說法等於一杆子給劉珪一脈支到科爾沁草原,還說是天意無法改變,劉珪能不鬧心麽,特麽的老子忙活一輩子再回頭後代都變遊牧了!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漢末小人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