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榮華照當年 二

字數:4418   加入書籤

A+A-


    建安十四年注定多事,關羽絕北道效果顯著,曹仁餓的受不了放棄江陵全軍逃回襄陽,路上遭遇關羽窮追猛打,前去接應的李通在激戰中不幸身亡。聽到消息曹操唏噓不已,李通是曹操陣營的合夥人之一,是少有的能獨當一麵的高級將領。丁衝、張繡、李通三人先後離世,僅存張燕苦哈哈的守在真定。
    放下憂傷的曹操不表,劉琰日子過的也很苦悶。當時曹軍駐紮在渭河南岸,劉琰原本想渡河南下賴在曹操軍隊裏不走,趕到渭河北岸才發現渭河被封鎖,渡船都集中在南岸劉琰無法渡河。等戰事結束封鎖解除,趕到渭河南岸曹操早就回許昌了。
    劉琰想去長安投靠夏侯惇也做不到,災民成群結隊阻攔道路死活不讓劉琰離開,打仗與否災民都要吃飯,再說今年冬季怎麽熬過去?戰爭打完當權者拍拍屁股就走,偌大一個爛攤子沒有人管可不行。
    劉琰想管卻發現有心無力,單獨一個屬國運來那點完全不夠開支,唐翔停止運送物資段煨也愛搭不理,幾次給夏侯惇求援也如石沉大海沒有回應。、
    不多久史路來到黃白城,他帶來梁王一行到達美稷的消息。幾乎同時段煨和唐翔的救災物資也抵達黃白城,兩人的使者傳來相同的話,想物資不中斷就看你怎麽做。
    “還有臉問我的腿傷好沒好!”劉琰賭氣一般甩下唐翔的書信:“燒馬你說,除了去美稷我還有的選嗎?”
    “司隸校尉應該給予幫助才是,夏侯惇怎麽會置之不理呢?”史路眉頭緊皺,始終思量不通夏侯惇的想法。
    劉琰深吸一口氣:“關中遭災隴西可沒絕收,他要保證有足夠的糧食打隴西,想是趁秋收之前夏侯淵就要開打。”
    “他們愛打不打,關鍵是災民沒您不行,就算想去美稷也無法動身啊。”史路忽然發覺失言緊忙補救:“這幫人心裏就沒有百姓,咱們想管也管不到他們。”
    提起救災劉琰難得輕鬆,經過徐庶打理一段日子,不論軍隊還是物資都可以說井井有條。劉琰心裏拿楊修做過比較,楊修是天才型選手,拿出百分之一的天賦就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難題。也正因為他是天才,一貫孤傲不願意勞心費力,想要他費力去解決最後的百分之一非逼到火燒眉毛不可。
    而徐庶屬於秀才類型,全憑用百分之百的努力解決所有困難。徐庶或許沒有楊修聰明,但是他靠勤奮踏踏實實做事。就整體的組織能力而言徐庶還要強一些,一個人就把方方麵麵都安排好,劉琰和史路反倒整天沒事可做。
    不能說誰誰比誰優秀,要看放在什麽位置,徐庶是個稱職的地方牧守,事無巨細全給安排的明明白白;楊修則適合通觀全局出任九卿,大方向擺明白具體事情交給能人去做。
    說到底還是出身經曆決定人格有區別,劉琰心中感概,抬手指點華麗的帳幕:“楊修能坦然接受,徐庶寧願和災民在一起。”
    這頂帳篷過去是大漢丞相指揮所,是曹操特意對弄塌“宮殿”做出的補償,除了用於軍事指揮的物品之外,其他一樣不少連實木地板都留下來。帳幕比氈房豪華很多,竟然還隔出獨立的臥室和廁所。
    史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反倒琢磨起梁王這件事,他有太多問題要問,首先一點就想不明白,沒有曹操首肯段煨等人的官位如何認命下來。
    史路不了解官場內情劉琰可一清二楚,曹操架空中央不假,然而丞相不是什麽事都管,眼下大漢有兩套行政班底,丞相霸府在鄴城主要精力放在軍權上。
    由於曆史原因皇帝在許昌沒動,那一畝三分地還是尚書台做主。雖然行政命令需要請示鄴城霸府,可是別忘了荀彧還是尚書台老大,許昌還有無數公卿權貴,鄴城忙不過來也不用每件事都請示,至少宗正寺的人事安排不需要請示霸府。
    親王國的官員任職主要通過宗正寺安排,理論上講宗正寺任免官職僅需要皇帝點頭,公文在尚書台走個形式就可以,不需要審核蓋章。
    在東漢親王國中,如果有太傅那麽則由太傅兼任國相,國相管民政,中尉管軍隊,郎中令管理衛士,以下諸如車仆、大夫、謁者、禮樂、醫工等部門和中央相差不大。親王國職務不比地方官油水少,很多人趨之若鶩。
    過去趙彥給劉琬要官,金錢開路打通宗正寺的關係,順帶劉琰也成了宗正寺的常客。劉琰對宗正寺熟門熟路,沒少通過宗正寺賣官鬻爵,很容易猜到段煨當官的過程。皇帝在朝會上提一嘴想給梁國換換人,荀彧這個“忠臣”大概率連是誰都不問就會點頭,之後在尚書台走個形式發出去,行文的封條都未必拆開。
    認命段煨算宗正寺職權範圍之內,蒙混過關好解釋,劉琰想不通的是,趙甯以秉忠將軍的身份擔任公主家令這件事。
    正常來講千石侯爵可以象征性的擁有家令,但隻是管家一類的職務。長公主府邸的家令才能兼職任官職,一般在出嫁後授予親族長輩。劉琰不是長公主,連公主的門都摸不到,趙甯以將軍位擔任家令明顯逾越。
    別看秉忠將軍是個不起眼的雜號,那也是國家級榮譽稱號,認命將軍需要至少班亞九卿的級別推舉,皇帝認可後下聖旨,太尉過頭遍篩子,禦史中丞過第二遍。政審沒問題輪到尚書台審核蓋章,在大朝會討論通過,最後交給太常寺登記造冊,到這才可以說正式授予。
    曹操任命將軍也要走這個流程,當然丞相開口必然能通過。當前三公被曹操取締沒有太尉過頭遍篩子,禦史中丞這一關怎麽過去的?尚書台沒反對,大朝會上也沒人反對?趙甯在朝廷裏沒有關係,那麽誰是推薦人?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造假,是整個朝堂一起搞事情。
    史路輕撚胡須若有所思:“授予一個家令還算勉強,大不了說行文謄抄錯誤,給您增祿五百石公主家令改侯爵家令,可是為什麽要拜將軍位?這說不通啊?”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劉琰也鬧不清楚這裏麵有什麽彎彎繞。
    劉琰手裏的軍隊其實不少,宇文部騎兵、曹性大弓手,河東一幫雜七雜八都算上也有馬步七八千人。讓趙甯管的就是這些嫡係軍隊,第一步上書表奏趙甯擔任議郎用以提高身份,第二步也是想求個將軍位名正言順帶兵。
    趙甯這個將軍有名義上的統兵權,手下有多少軍隊全看任命多少個別部司馬。他不會管兵也不用他管兵,當著外人麵趙甯腰杆直就足夠。
    至於其他軍隊劉琰不敢想,也沒能力去想。梁國實控地區有三處,內地王府十幾個衛士從沒打過仗,幫工幹活是把好手,讓他們對付盜賊腿肚子都哆嗦。
    屬國軍隊倒是多,自從呼延氏掌握大權劉靖想調動都未必痛快,劉琰有心思掌握得先問呼延氏願意不願意;屬國還有琢磨空間,雍州段煨想都不要想,身為梁國中尉人家連屬國兵權都惦記,不會平白無故聽別人調遣。
    所以說還是該走朝臣授將軍位這條路,即便走不通也不該授予公主家令,這樣反而讓趙甯身份尷尬,裏外說不通。
    “未必是多此一舉。”徐庶大步走進來端起水壺牛飲,幾大口下肚晃晃空水壺再次開口:“某判斷當是陛下一力成全。”
    劉琰將自己的杯子遞過去:“元直的意思是說跳過親王國?”
    徐庶沒敢接劉琰的水杯,深施一禮後微笑點頭:“公主家令僅為仆長,拜秉忠將軍後方有資格行軍令職權。”
    “趙秉忠確實擔任過中護軍,可是親王沒有任何理由任命中護軍,再說這和授予公主家令有什麽相幹?”史路沒明白這裏麵的彎彎繞。
    中護軍的曆史由來已久,陳平就擔任過類似職務。他不是將軍號也不是官名,是個總領全軍的職務。赤壁之戰前一年曹操將軍隊職務細分,中護軍韓浩和中領軍史渙正式成為軍隊最高指揮官。領軍職務直屬霸府,護軍則成為各地軍團的副職,通常在前麵冠以某某護軍。
    侯爵和親王都不能認命中護軍,劉琰的散騎不能開幕,自然也沒有資格認命。可以說劉琰過去認命中護軍有些鬧著玩,主要是管理內部,外人是否買賬無所謂。問題在於將來,退一步說天下紛擾皇權不穩,劉琰以親王身份任命趙甯都督中外,段煨和南匈奴不會認可,說不定還會笑話趙甯扯虎皮做大旗。
    還有一處說不過去,公主家令和議郎都是六百石,一個是朝官一個是王佐官,其實地位都差不多,關鍵在將軍名號上。所以說皇帝想劉琰拿到兵權給議郎就行,沒必要要授予不相幹的家令,公主家令有什麽權利都督親王國軍隊?趙甯得聽公主的命令,公主又和劉琰有啥關係?外臣管理劉琰的親王國軍隊怎麽都講不通。
    劉琰也覺得硬捧趙甯欠考慮:“燒馬說的對,兵權不是憑虎符或印信能得到,要管理王國軍隊起碼名分上得挑不出毛病。”
    徐庶微笑點頭:“拜議郎需經尚書台,顯然那一關過不去,走宗正寺門路授予公主家令也是無奈之舉。這些都不重要,當下公子唯慮一樣。”
    劉琰史路一起探身:“哪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