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已是懸崖百丈冰 五

字數:4423   加入書籤

A+A-


    劉曄清清嗓子再次強調,曹操和劉琰沒有任何緩和餘地,倆家必定水火不容,既然如此就該下決心徹底解決掉麻煩。
    說劉琰愚蠢不過是一句鼓勵人心的口號,大家心裏都清楚劉琰不是酒囊飯袋,至少統帥騎兵搗亂確有其過人之處。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能給我們搗亂,我們也可以給他搗亂。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鮮卑人拖住她!當初和拓跋部有過約定,若是鮮卑人達到兩萬戶可以進入內地,國家劃出地盤允許他們自治。現在鮮卑人何止兩萬戶,怕是五萬戶都有了,曹操應該履行承諾正式授予地盤。
    不光授予地盤,當地老百姓都送給鮮卑人,做奴隸也好變牛馬也罷,鮮卑人愛怎麽處理怎麽處理。可以料想,得這麽大便宜鮮卑人肯定願意為曹操效死命。
    地盤不妨選在兩處,對曹操忠誠的,比如拓跋詰汾封在上黨,遠離劉琰的打擊範圍,讓他慢慢發展終歸對曹操有利。對曹操不算忠誠的就封河東,劉琰不是總想河東嗎?那就讓鮮卑人和她死磕去吧。
    鮮卑人想反對也不成,因為咱們有充足的理由。拓跋詰汾最早投靠曹操,先襲擊劉琰,後在平城之戰對抗屬國立下功勳。樹立表率就該給他上黨地盤,別人想去上黨也可以,打劉琰立功就行。
    話說回來,等他們進入河東立足,再讓他們離開就沒人願意了。他們頂住劉琰還好說,若是頂不住想搬家,曹操還可以漫天要價。搬家就要派軍隊加入軍隊,歸曹操指揮作戰,他們有苦隻能往肚子裏吞,誰叫自己不爭氣。
    另外,鮮卑人首領不止一個拓跋詰汾,魁頭、騫曼和慕容莫拔戶都比拓跋詰汾實強。他們四個可以都封王,可操作的地方就在剩下的一個王位。
    劉曄環顧一圈麵露得意之色,不妨這樣,讓他們一起拖住劉琰不讓她順利南下,誰功勞最大誰做第五個王。如果本身有資格做王,同時功勞排最大,那麽就允許一個王位管兩部,可以預料鮮卑人必然拚死奮戰。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此後鮮卑人就算給劉琰得罪死了,隻能緊抱曹操大腿。說不準不用咱們要求,他們自己就主動加入軍隊,接受咱們指揮。
    我知道很多人對放棄土地人民這件事心裏有壓力,但是我劉曄奉勸這些人,不要忘記沒有國哪有家的道理。為了國家的偉大複興,做出犧牲的人應該感到欣喜,不願意犧牲就是與發展大計背道而馳,是國家的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當然不能簡單指望鮮卑人能拖住劉琰多久,要做好兩手準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告訴夏侯惇趁著劉琰無法抽身,消滅關中那幫殘餘軍閥,連帶搖擺不定的韋康也不能留。
    劉曄估計夏侯惇的軍事能力不足以擔當重任,建議剝離夏侯惇的兵權,三輔軍事委托趙儼,夏侯淵指揮討伐隴西。
    另外,劉琰不是給趙甯和楊秋求爵位嗎?不妨答應他,給趙甯江南亭侯授予楊秋關內侯。讓她手下的統帥沉浸在喜悅中,興許能多拖延些時間,反正都是虛名不成功也無所謂。
    劉曄講完瀟灑落座,滿堂鴉雀無聲各個目瞪口呆。沉寂好一陣,董昭第一個輕輕拍手,劈啪聲帶動情緒,隨後便是眾人如雷鳴般熱烈鼓掌。
    曹操麵露欣喜也跟著輕輕拍手,表麵看在讚同,實則他可不敢大膽往前走。內心中劉琰終歸是肘腋之患,劉珪才是腹心之害。
    曹操親身領教過幽州軍的戰鬥力,就怕兄妹倆聯手,騎兵通過塞北草原忽東忽西,搞的處處預警,烽火連年叫人頭疼。
    荀彧用生命遞上屠刀就該順勢而為,放過這次大好機必定陷入被動。如同董昭說的那樣,放過等同於默認,保皇派受到鼓舞步步緊逼怎麽處理?保皇派真跳出來還不算可怕,就怕世人覺得曹操有顧慮,間接證明曹操實力不足。
    威勢受損的程度直逼赤壁之敗,關中這顆軟蛋打完,剩下的都是硬茬子,沒有輝煌的勝利再拖延日久,那就不是人家暗中聯絡這麽簡單。到頭來還是要動刀解決,與其等對方做大還不如現在動手,越早動手對曹操越有利。
    眼瞅曹操讚同之後卻遲遲不表態,賈詡慢悠悠發言“丞相所慮者唯幽州耳。”
    “嗯!”曹操眼睛一亮,賈文和抓住重點,歸根結底就是怕幽州南下突襲。
    “幽州難治,智取尤勝強求。”賈詡卡吧著眼睛又冒出一句。
    曹操突然想起一件往事,當眾來了個習慣性戰術後仰“奉孝曾有言,北境長久之策當問計文和,奈何諸事繁雜老夫倒忽略此事。”
    說著曹操探手相請“請先生教老夫何謂智取。”
    “並無長久之策,若論成全北境二十年平和,在下當有一謀。”
    曹操鄭重拱手“請教先生。”
    “請授紙筆。”賈詡不想當眾說出來,幽州和中原藕斷絲連,有所防備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等紙筆擺好賈詡拾起筆,沒來由瞥了司馬懿一眼,一撇之後便低頭動筆。劉珪封侯時賈詡就斷定雙方必然決裂,從此之後一直關注幽州態勢,對於如何應對心中早有腹稿,洋洋灑灑兩千餘字一蹴而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策略就兩條斷生路,引民亂。
    幽州騎兵強在甲胄,幽州八千鐵騎人人重甲,上馬衝陣下馬攻城來去如風弓弩難傷。說到這些甲胄就不得不說幽州的手工業,而發達的手工業又離不開豐富的礦產資源。
    遼東的煤礦和鐵礦大部分都在露天,開采容易冶煉也方便,自從劉珪封了遼陽縣侯,便將治所遷移到候城,以這裏為基地開發遼東的煤炭和鐵礦。然而受限於幽州勞動力不足,產能一直提不上去。
    勞動力正是賈詡要說的重點,相比於礦產,農業產出不足則是幽州麵臨的另一個困境。曆經幾十年戰亂加之天災不斷,幽州百姓十不存一。即便這樣,還是有很多百姓遭到擄掠充作部曲奴隸。
    這就要說到幽州的體製,幽州執行胡漢分治政策,政府僅控製農耕地區的漢人百姓,胡人則以部曲的形式劃歸軍事貴族集團。軍事貴族靠軍功起家,有敵人要打,沒有敵人創造敵人也要打,戰爭不分冬夏,急迫需要漢人種糧以滿足作戰需要。
    搞的目前幽州到處都有奴隸,士族家的部曲也是奴隸,隻不過待遇好一些。人口經常被劉珪家族和軍事貴族擄掠,幽州百姓心懷怨恨,當地文官集團也有強烈不滿。自由民被擄掠,賦稅一年少過一年,我們這些官員還怎麽治理地方?
    另一方麵,劉珪高舉攘夷大旗,大量的內地士族慕名投奔,舉族遷徙到幽州定居。幽州不缺土地,有大量的空地授予新來的內地士族安家。這些士族來到幽州卻發現空有土地卻沒有自有民,招募不到足夠的部曲開發土地。
    內地士族撇家舍業駐守邊關,報效國家的同時也要家族重新立足,無法完全開發新土地家族發展受限。尤其是頭幾年全靠吃老本,很多家族出現新生人口勞動力卻沒有增加,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滑。
    隨著內地遷徙數量逐年增加,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十年過去大家看清楚,困難的原因全在奴隸製度上。根據可靠情報,前往幽州的外來士族和幽州文官集團聯合起來,解放奴隸的呼聲越來越高。
    解放奴隸好處很多,單從財政角度上看廢奴政策就必須盡快執行。官員需要賦稅養活,戰爭支出也要政府負責一部分,連軍事貴族的奢靡開支都要政府來報銷。奴隸占據人口比例過大,導致政府收不抵支難以維持。
    明爭暗鬥不可避免,鬥爭過程文官集團始終處於下風。原因是軍事貴族已經成型,他們不可能讓渡自身利益來迎合政府,就算劉珪有心解放奴隸也很難辦到,因為他的家族自身就是軍事貴族的一員。
    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願意撕破臉,眼見節流不可行那就隻有開源,寄希望於外來財富能夠緩解內部的矛盾。北方的窮苦牧民沒什麽油水,貿易就成了開源的不二選擇,陸路貿易主要對象是冀州,然而道路難走關卡又多,經濟上很難和海貿相媲美。
    幽州臨海不缺海船,而且貿易航線早就存在,不但沒有關卡收過路稅,其中江南航線能獲利十倍不止。此後遼東的近海貿易逐年擴大,慢慢成了幽州重要的財源支撐。
    曹操即便知道江南航線存在也無力阻止,因為唯一擁有海軍的管氏給曹操打廢了,為了抑製管氏鹹魚翻身,曹操還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海貿存在致命的缺陷。幽州海貿有兩條航線,一條是生存命脈青州航線,另一條是補充來源江南航線。
    喜歡漢末小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末小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