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四季輪回係江湖
字數:6302 加入書籤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四季輪回係江湖
一、元日新桃
大年初一的晨光漫過祠堂的瓦簷時,淩羽正往門框上貼春聯。紅紙金字在雪光裏閃得耀眼,是念北用稚嫩的筆跡寫的“太平歲月”,筆畫歪歪扭扭,卻透著一股子蓬勃氣。
“當心些,”蘇瑤扶著梯子底座,棉鞋在凍硬的青磚上蹭出細微的聲響,“你去年貼春聯就摔了跤,今年可別再逞強。”她鬢角的銀發被晨光染成金芒,手裏捧著的漿糊碗冒著熱氣——是用糯米熬的,說這樣春聯能粘到明年開春。
淩羽從梯子上下來,望著門楣上的紅聯,忽然想起三十年前的元日。那時他們剛收複黑風寨,趙猛用炭筆在門板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福字,說“有總比沒有強”。“若雪說今早帶舞龍隊來,”他往凍紅的手上哈氣,“念北要當龍頭,說要比鎮上的龍燈還威風。”
蘇瑤往門環上掛紅燈籠,燈籠穗子掃過她的手背。“王誠當年總說,”她笑著搖頭,“等天下太平了,要寫副最好的春聯,用金粉寫,貼在長安的朱雀門上。”
巷口傳來鑼鼓聲,白若雪騎著匹棗紅馬領頭,身後跟著二十多個披紅掛綠的鄉親,舞龍隊的綢緞在雪地裏拖出長長的紅痕。“淩叔,蘇瑤姐!”她在馬上揚鞭,銀飾在發間晃出細碎的光,“念北的龍頭帽戴反了,還不肯摘呢!”
念北果然頂著個反戴的龍頭帽,被幾個孩子簇擁著跑來,虎頭棉鞋在雪地上踩出梅花狀的印子。“太爺爺快看!”他舉起根纏著紅綢的木棍,“我是真龍天子!”
淩羽笑著把他攬進懷裏,帽簷上的絨毛蹭得下巴發癢。“比你奶奶當年強,”他捏了捏孩子凍得通紅的鼻尖,“她第一次舞獅,把獅頭套反了,鬧了整年的笑話。”
白若雪翻身下馬時,腰間的玉佩撞出清脆的響——那是當年淩羽在洛陽玉器行給她挑的,說玉能養人。“柳依姐在藥鋪給街坊們送福袋呢,”她往祠堂裏張望,“說送完就來吃蘇瑤姐的餃子。”
柳依帶著藥鋪的學徒們趕來時,每個人手裏都捧著個布包,裏麵裝著艾草、朱砂和糯米。“這是驅邪的福袋,”她把布包分給眾人,指尖沾著點朱砂,“當年在黑風寨,咱們就是靠這個過的年,說能保平安。”
學徒小石頭捧著碗餃子,吃得滿嘴是油。“柳依師傅說,”他含糊不清地說,“淩爺爺當年單槍匹馬闖敵營,就帶著這樣的福袋!”
淩羽望著院子裏嬉鬧的孩子,舞龍隊的鑼鼓聲震得簷角的冰棱簌簌往下掉。他忽然看見趙猛的遺孀站在人群後,正往供桌上擺著碟醬蘿卜,紅得像團火。“趙嫂子,”他走過去,“今年的蘿卜還是這麽脆。”
老婦人笑了,眼角的皺紋裏盛著晨光“當家的托夢說,惦記著你這口呢。”
供桌上的斷刀旁擺著四副碗筷,是給趙猛、王誠他們留的。蘇瑤往碗裏夾了個餃子,白霧騰起來,模糊了名錄上的名字。“快吃吧,”她輕聲說,“再不吃就涼了。”
二、花燈映雪
上元節的燈籠把整條街照得像條火龍。淩羽牽著念北的手走在人群裏,孩子手裏舉著個兔子燈,紙糊的耳朵被風吹得晃晃悠悠。蘇瑤和白若雪跟在後麵,手裏提著剛買的糖畫,柳依則在藥攤前給位老人診脈。
“太爺爺,那是龍燈!”念北指著遠處翻滾的燈影,拉著淩羽往前擠,虎頭帽上的絨球蹭到了個賣花燈的姑娘。姑娘笑著遞給他盞荷花燈“小英雄,送你一盞,保佑你歲歲平安。”
淩羽接過花燈,燈柄上的竹骨硌得手心發癢。他想起二十年前的上元節——那時他們剛進駐長安,趙猛搶著給蘇瑤買花燈,結果被擠掉了隻鞋,光著腳跑了三條街,引得眾人直笑。
“柳依姐說前麵有猜燈謎的,”白若雪舉著糖畫追上來,發間的紅繩飄了飄,“猜對了給桂花糕,念北準能猜對。”
燈謎攤前圍著群人,老板正揭下張寫著“天下太平”的謎箋。念北踮著腳喊“是‘安’字!”老板笑著往他手裏塞了塊桂花糕,說這孩子有福氣。
柳依診完脈走過來,藥簍裏的銀針閃著微光。“張大爺的咳嗽好多了,”她往念北嘴裏塞了顆潤喉糖,“說多虧了你太奶奶的冰糖雪梨。”
蘇瑤望著遠處的城樓,燈籠在垛口連成串,像條守護城池的火龍。“當年王誠說,”她往淩羽手裏塞了塊熱乎的糖糕,“等上元節,要在城樓上掛滿燈籠,讓百姓們通宵達旦地鬧。”
忽然有人喊“舞獅來了”,人群頓時沸騰起來。領頭的獅子踩著鼓點跳上台階,嘴裏吐出幅紅綢,上麵寫著“國泰民安”。念北看得直拍手,學著獅子的樣子搖頭晃腦,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白若雪忽然指著燈影裏的個身影“那不是趙嫂子的兒子嗎?”眾人望去,隻見個壯實的小夥子正舉著盞走馬燈,燈上畫著鎮北軍殺敵的場景。“他說要像趙叔一樣當將軍,”白若雪笑著說,“去年考了武狀元,下個月就要去邊關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柳依往小夥子的方向望了望,輕聲道“我給他備了些金瘡藥,說要是想家了,就看看藥包裏的福袋。”
淩羽望著那盞走馬燈,光影裏的士兵舉著刀往前衝,像極了當年的自己。他忽然覺得趙猛就站在燈影裏,正拍著小夥子的肩膀說“好樣的”。
夜深時,眾人在河邊放花燈。念北的荷花燈剛放進水裏,就被風吹得打了個轉,漂向遠處的橋洞。“它要去找天上的爺爺們嗎?”孩子仰著小臉問。
蘇瑤往水裏放了盞蓮花燈,火苗在雪光裏輕輕跳。“是啊,”她望著燈影遠去,“它要去告訴他們,咱們過得很好。”
五盞花燈在水麵上排成串,像五顆跳動的心。淩羽望著燈影裏的眾人,忽然明白這就是最好的江湖——沒有刀光劍影,隻有這花燈映雪,笑語喧天,隻有這些藏在歲月裏的溫暖,在每個節日裏生根發芽。
三、清明雨歇
清明的雨剛停,祠堂後的山坡就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綠。淩羽帶著念北往墳地走,孩子手裏捧著束野菊,是今早在後山摘的,花瓣上還沾著水珠。蘇瑤提著竹籃跟在後麵,裏麵裝著青團和米酒,白若雪和柳依則扛著把新製的鐵鍬。
“太爺爺,趙爺爺的墳為什麽沒有碑?”念北指著座長滿青草的土堆,去年他親手種的柏樹已經長到齊腰高。
淩羽蹲下身,用手拂去墳上的雨珠。“因為他說,”他望著遠處的田野,“最好的碑,是百姓嘴裏的念想。”他想起趙猛臨終前的話——“別給我立碑,把省下的錢給孩子們買些筆墨”。
蘇瑤往墳前擺了個青團,油紙被雨水浸得發透。“王誠的墳前該添些土了,”她望著不遠處的土堆,去年的雨水衝垮了半邊,“他總愛幹淨,說墳頭要像他的書桌一樣整整齊齊。”
白若雪揮著鐵鍬培土,汗水混著雨水順著臉頰往下流。“當年在漠北,”她往土裏埋了塊新製的木牌,上麵刻著“鎮北軍戰士王誠之墓”,“他總說要葬在江南,說這裏的春天比漠北的暖。”
柳依往墳前撒了些艾草籽,是她特意留的新種。“這是趙大哥最喜歡的草,”她輕聲道,“說聞著能想起家鄉的麥香。”
念北把野菊插在每個墳頭,小手被草葉割出了道小口子。柳依趕緊從藥簍裏拿出藥膏給他塗上“傻孩子,慢點擦。”
“娘說英雄流血不流淚,”念北挺了挺小胸脯,“太爺爺當年流的血比這多得多!”
淩羽望著孩子倔強的模樣,忽然想起白若雪小時候——她也是這樣,摔破了膝蓋從不哭,說要像淩叔一樣當英雄。他往每個墳前倒了些米酒,酒液滲進土裏,像在訴說著什麽。
“今年的收成好,”他對著墳頭說,“倉裏的糧食裝不下了,念北還學會了編螞蚱,比他奶奶編的好看。”
雨又下了起來,細得像牛毛。眾人往回走時,念北忽然指著天邊喊“彩虹!”隻見道七色光橋架在雲層上,一頭連著山坡的墳地,一頭通向遠處的村莊。
“是爺爺們在笑呢,”蘇瑤牽著孩子的手,“他們說,看到咱們過得好,就放心了。”
四、重陽登高
重陽的風把茱萸的香氣吹得滿山都是。淩羽拄著根棗木拐杖往山頂爬,念北像隻小猴子躥在前麵,手裏揮舞著根茱萸枝,喊著“太爺爺快點”。蘇瑤和白若雪提著食盒跟在後麵,柳依則在半山腰給位砍柴的老漢包紮傷口。
“當年在黑風寨,”淩羽喘著氣,扶著塊青石歇腳,“趙猛非要跟我比誰爬得快,結果腳下一滑,滾到了山坳裏,被酸棗刺紮成了刺蝟。”
蘇瑤往他嘴裏塞了顆棗糕,甜香混著茱萸的清苦漫開來。“王誠那時總愛背詩,”她望著遠處的雲海,“說‘獨在異鄉為異客’,結果背到一半就哭了,說想他娘了。”
白若雪提著隻烤雞追上來,油汁滴在石階上,引來幾隻啄食的山雀。“念北在山頂發現了個山洞,”她把烤雞往石上一放,“說像當年淩叔藏糧食的地方!”
山洞裏果然堆著些幹草,牆角還有個生鏽的軍用水壺。柳依認出那是趙猛的——壺身上刻著個“猛”字,是他用匕首刻的。“這是當年咱們藏幹糧的地方,”她撫摸著水壺,“趙大哥總說,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念北從草堆裏翻出個布包,打開是半塊發黴的麥餅,上麵還留著牙印。“太爺爺,這是你吃的嗎?”孩子舉著麥餅問,眼睛亮晶晶的。
淩羽的眼眶忽然熱了。那是王誠最後留下的麥餅——當年他為了掩護眾人撤退,把最後半塊餅塞給了淩羽,說“你活著,就等於我們都活著”。“是你王爺爺吃的,”他接過麥餅,小心地包好,“我們帶回去,好好收著。”
山頂的風很大,吹得人頭發亂舞。蘇瑤把帶來的菊花酒分給眾人,酒液在粗瓷碗裏晃出琥珀色的光。“敬兄弟們,”淩羽舉起碗,對著群山喊道,“敬這太平歲月!”
碗盞相撞的聲音在山穀裏回蕩,像在回應著那些逝去的魂靈。念北學著大人的樣子舉杯,酒液灑在衣襟上,笑得像朵向陽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下山時,念北趴在淩羽背上睡著了,手裏還攥著那枝茱萸。淩羽望著夕陽把眾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忽然覺得這四季輪回就是最好的江湖——春有百花,夏有蟬鳴,秋有穀倉,冬有暖爐,而那些逝去的人,就藏在這四季裏,藏在這日複一日的尋常裏,從未離開。
五、爐邊續話
除夕夜的炭爐燒得正旺,祠堂裏擠滿了人。趙猛的兒子帶著媳婦來拜年,手裏抱著個剛滿月的娃娃;王誠的侄子考上了秀才,給淩羽磕了三個響頭;柳依的藥鋪收了新學徒,是個眼神清亮的小姑娘。
念北穿著新做的錦袍,給長輩們磕頭要壓歲錢,口袋鼓得像個小燈籠。白若雪和柳依在廚房忙碌,蘇瑤則在給娃娃們發糖,淩羽坐在爐邊,聽著趙猛的兒子講邊關的故事。
“現在的邊關可太平了,”小夥子給淩羽倒了杯酒,“再也不用像您當年那樣拚命了。”
淩羽望著供桌上的斷刀,刀身的寒光映著窗外的雪。“這就好,”他喝了口酒,“我們當年拚命,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柳依端著盤餃子出來,熱氣騰騰的。“快吃吧,”她笑著說,“這是用新收的麵粉做的,比去年的還筋道。”
蘇瑤往每個孩子碗裏夾了個餃子,說吃到銅錢的人能當英雄。念北果然咬到了個銅錢,舉著歡呼雀躍,像當年趙猛吃到銅錢時的樣子。
淩羽望著滿室的歡聲笑語,忽然覺得這就是江湖的終極——不是稱霸天下,不是名垂青史,而是這爐邊的溫暖,這代代相傳的煙火,這在歲月裏慢慢流淌的平凡。
炭爐裏的火劈啪作響,映得每個人臉上發紅。供桌上的斷刀在火光裏閃了閃,像在微笑。淩羽舉起酒杯,對著名錄上的名字,對著滿室的親人,對著這輪回的四季,輕輕說了句“敬江湖,敬歲月,敬這生生不息的人間。”
窗外的雪還在下,蓋住了過往的足跡,卻蓋不住這滿室的暖,這延續的江湖。
喜歡戰神龍王淩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戰神龍王淩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