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被上了一課

字數:5138   加入書籤

A+A-


    錢守庸升任延綏巡撫的消息如一陣疾風,迅速在官場與軍隊中傳開。此時的錢守庸把巡撫衙門設置在了延安府的府城膚施縣城內今陝西省延安市)。此時巡撫衙門熱鬧非凡,送禮求見者如潮水般湧來,將大門堵得水泄不通。
    李明聽聞此訊,心中暗喜。他深知錢守庸如今身為延綏巡撫,手握重權,在延綏兩地儼然如同土皇帝,自己軍隊一直以來頭疼不已的軍餉和糧草問題,這下或許能迎刃而解。李明從庫房裏隨便挑了兩件古玩字畫,裝入大箱子,派四個士兵抬著,前往錢守庸位於膚施縣的府邸。
    到了府邸門口,人潮湧動,送禮之人滿臉諂媚地等待通傳。李明這邊四個士兵抬著大箱子,引得旁人紛紛側目。通報後,那身為錢守庸老家遠房親戚的心腹門房,一聽是李明求見,想起從錢守庸那隱隱聽聞李明與自家老爺關係非比尋常,不敢怠慢,趕忙小跑著進去通報。
    錢守庸正在廳中應付一眾訪客,聽聞李明來了,心中一緊,臉上卻立刻堆滿笑容,忙對眾人道:“實在抱歉,各位稍等片刻,本官有要事需先與李將軍商議。”說罷,匆匆出門迎接李明,身後還跟著他的心腹李師爺。
    錢守庸將李明迎進書房,屏退左右,笑著說道:“李將軍大駕光臨,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李明笑著擺擺手,示意士兵將箱子放下,說道:“錢大人如今高升,可喜可賀啊。我這不過是略備薄禮,聊表寸心。”李明心中暗想,自己確實隻是帶了點薄禮,就兩個不知道值不值錢的字畫。
    錢守庸忙不迭點頭:“將軍客氣了,您能來,便是給足我麵子。不知將軍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李明也不再拐彎抹角:“錢大人,如今你我合作已久,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您按照約定,基本上保證了我五千人馬每月四成軍餉按時下發,這點我很感激。但這糧草供應,實在是時斷時續,量也根本不夠用。如今我這五千大軍人人都有馬,糧草消耗比朝廷原額大了好幾倍。您現在當了巡撫,可得給我想辦法解決一下這糧草難題。要是我這軍隊因為糧草問題出了岔子,影響了戰力,恐怕對您也沒什麽好處,您說呢?”
    錢守庸聽出了李明的話外之音,明白兩人如今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李明若出了事,自己也別想好過。他眉頭緊皺,轉身與旁邊的李師爺小聲商議起來。
    李師爺思索片刻,湊近錢守庸耳邊說道:“大人,李將軍軍中家屬眾多,安置他們確實能解決燃眉之急。而且,這些家屬安頓下來後,周邊若還有其他流民,或許會受吸引也來依附,一同開墾荒地。如此一來,既能解決李將軍軍隊的錢糧消耗,又能以點帶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流民安置問題,還能增加日後的賦稅。而且,行軍時沒了家屬拖累,軍隊行動也更便捷,家屬有了穩定的生活,也能減少行軍打仗帶來的風險,安全上更有保障。”
    錢守庸微微點頭,覺得此計可行,便轉身對李明說道:“李將軍,方才我與李師爺商議了個法子。聽聞貴軍隨軍家屬不少,我看可以給你們劃撥些拋荒土地安置家屬,讓他們自行耕種,這樣一來,想必能減少不少錢糧消耗,也免得行軍時家屬拖累速度,家屬安全也更有保障,您意下如何?”
    李明眼睛一亮,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隨即說道:“錢大人,這辦法確實不錯。不過,既然是為了讓我軍安心打仗,那家屬耕種土地的產出收入,是不是得給我們免稅呀?我們在前方給朝廷打仗,也得有個安定的後方不是?”
    錢守庸麵露難色,說道:“李將軍,這畢竟是朝廷的土地,若完全免稅,實在不好交代。而且周圍還有諸多官紳富戶看著呢。這樣吧,你們象征性地交三成賦稅,我再暗中給你們返回來兩成,實際隻需要交一成,您看如何?”
    李明搖頭道:“不行啊,錢大人,必須全免。我們軍隊為朝廷出生入死,這點要求並不過分。”
    錢守庸轉頭與李師爺再次低聲商量了一番,而後說道:“李將軍,要不這樣,你們先按三成賦稅繳納,繳納之後,我暗中再將其折算成銀兩返還給你部。如此,運送賦稅的糧車往來,眾人皆見你部依法交稅,可為周邊地主鄉紳起示範帶頭作用,顯示朝廷賦稅政策一視同仁,而私下返還銀兩,亦不會被察覺。”
    李明思索片刻,覺得可以接受,便點頭同意。然而,李明畢竟經驗不足,未曾想到其中暗藏玄機:每到官府收稅時,糧價往往處於最低穀,此時將糧食折算成銀兩,實際上是吃了虧的。
    緊接著,李明又嚴肅地說道:“錢大人,官府必須保證他們的安全,不能讓他們受到旁邊官紳大戶的欺壓,官府內部也不能隨意為難他們。”
    錢守庸連忙滿口答應:“李將軍放心,回頭我就派李師爺去告誡那些周圍的地主鄉紳,也會叮囑當地官府,讓他們多加關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明又說道:“錢大人,雖說家屬安置能減少些錢糧開支,但如今糧食還是遠遠不夠用。您看能不能再多劃點拋荒土地,我好招募些流民去開荒種糧,這樣產出的糧食便能補充軍糧。既然是為了補充軍糧,這稅能不能免了?”
    錢守庸一聽,眉頭皺得更緊,苦著臉說道:“李將軍,你這可就為難我了。上頭對賦稅抓得極嚴,我這巡撫也得按規矩辦事啊。這些年陝西連年災荒,朝廷稅收本就吃緊,我好不容易才穩住局麵。若對這些流民免稅,我實在沒法向上麵交代,弄不好我的烏紗帽都得丟了。”
    李明不以為然,反駁道:“錢大人,我這軍隊可是在前線為朝廷出生入死,風裏來雨裏去,就盼著後方糧草充足。多劃些地讓流民種糧,產出的糧食不也能充實邊防嗎?怎麽就不能免稅呢?”
    這時,一直站在錢守庸身後的李師爺插話道:“李將軍,話雖如此,但朝廷法度森嚴,賦稅乃國家根本。若是開了這個先例,其他地方效仿,那朝廷的賦稅從何而來?往後各項事務又該如何運轉?”
    李明看了李師爺一眼,說道:“李師爺,我也理解朝廷難處,但我這軍隊的糧草問題迫在眉睫。我招募流民開荒種糧,不僅能解決軍隊糧草,說不定還能讓這一片地方繁榮起來,於國於民都有利,免稅又何妨?”
    錢守庸擺擺手,說道:“李將軍,你說的雖有道理,但免稅之事絕無可能。這樣吧,咱們各退一步,少交點稅,你看如何?”
    李明堅定地說:“錢大人,不是我不肯退步,實在是軍隊糧草壓力太大。我認為還是免稅為好,不然這流民恐怕也不好招募。”
    錢守庸有些著急,提高聲音說道:“李將軍,你得體諒我呀!我這巡撫也有巡撫的難處,不征稅我無法交差,可要是不幫你,你軍隊糧草不足,打起仗來失利,我這巡撫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李明沉默片刻,說道:“錢大人,那依你之見,交多少稅合適?”
    錢守庸看了看李師爺,說道:“兩成,不能再少了。以糧食的形式繳納,這樣也方便你直接補充軍糧。”
    李明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錢大人,兩成還是太高了。一成如何?這些流民本就貧困,若賦稅過重,誰肯來開荒種糧?”
    錢守庸連連搖頭:“李將軍,一成實在太少,我實在沒法交代。這樣吧,看在咱們多年合作的份上,一成半,這是我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李明還想再爭,李師爺在一旁勸道:“李將軍,錢大人已經很為難了,一成半的稅,既考慮到您軍隊的實際情況,又能給上頭一個交代。您就別再為難錢大人了。”
    李明思索再三,覺得一成半的稅雖然還是有些高,但眼下糧草問題急需解決,也隻能先這樣了。於是,他點頭應下:“好吧,錢大人,那就依你,一成半的稅,以糧食形式繳納。希望錢大人能盡快安排劃撥土地,我好盡快招募流民開荒種糧。”
    錢守庸見李明答應,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李將軍放心,我這就去安排。咱們齊心協力,定能把這延綏之地治理好,也能讓你這軍隊糧草無憂。”
    李明從錢守庸那裏出來後,滿心歡喜,覺得軍隊糧草問題終於有了轉機。一回到營地,他便立刻把譚師爺叫到跟前,將與錢守庸商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譚師爺一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大罵道:“將軍,您這是被錢守庸和李師爺那對狗東西給坑了呀!”
    李明一愣,忙問:“譚師爺,此話怎講?”
    譚師爺搖頭歎氣,說道:“將軍有所不知,這明朝的稅收製度裏頭門道可多了。每到收稅之時,官府故意壓低穀倉周圍的糧價,逼著農民把糧食賤賣換成銀子交稅。咱們隨軍家屬產出的糧食,拿去換成銀子再返回來,可不就相當於賤賣了糧食嘛,這一下子就得虧上一大筆。”
    李明皺起眉頭,心中已有幾分不悅,又問:“那流民交糧食呢?這總沒什麽問題吧?”
    譚師爺冷笑一聲,繼續說道:“這問題可大了去了!官府在收糧時,慣用大鬥小鬥、踢鬥這些手段。所謂大鬥小鬥,就是表麵上用正常的鬥收糧,但實際操作時,用大出正常不少的鬥稱量,這樣交上去的糧食就得多出不少;踢鬥則是在裝糧食入鬥時,故意踢一腳,讓糧食壓實,還有不少散落在地,你還得用糧食把空缺填滿,再提一腳,再填滿,這麽反複幾次才行,掉出去的糧食都算損耗歸了官府!這衙役踢鬥我是親眼見過的,都是有真手藝的,這一腳下去碗口粗的小樹當場就折了!這樣一鬥糧食實際交上去兩鬥都打不住。如此一來,流民又得多交好多糧食。”
    李明聽完,氣得臉色鐵青,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這錢守庸,竟敢如此算計我!我這就去找他算賬!”
    譚師爺趕忙伸手攔住李明,勸道:“將軍息怒啊!雖說這延綏官府錢守庸是最大的官,但您想啊,要是一點好處都不給下麵人留,下麵人做事肯定敷衍了事,那這安置家屬、招募流民開荒種糧的事兒還怎麽推進下去?水至清則無魚,咱們交糧時統一安排軍隊護送去,量這些欺軟怕硬的衙役也不敢在咱們的刀槍麵前玩踢鬥的花活,至於糧食差價、大鬥多裝點就睜隻眼閉隻眼算了,凡事差不多得了。要是真鬧起來,這些地頭蛇有的是損招惡心人,對咱們也沒什麽好處,到時候影響了軍隊糧草的供應就出大亂子了。”
    李明強壓怒火,來回踱步,深呼吸好幾次,最終長歎一口氣,說道:“罷了罷了,還是我太年輕了!就暫且咽下這口氣。但這事兒我記下了,這群蛇鼠日後若有機會,定不會輕饒他們!”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