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強渡黃河

字數:2994   加入書籤

A+A-


    李明成功剿滅李自成這股細作後,按照與眾將商議的對策,當即安排譚師爺代自己向延綏巡撫錢守庸修書一封。信中,李明說了高迎祥義軍的最新動向,要求即刻率部出征,以將起義軍阻攔在陝西境外,保住府穀縣流民安置的成果。
    錢守庸收到書信,剛瀏覽幾行,臉上便浮現出大喜之色。在他看來,若李明能成功堵截義軍,無疑是為他的政績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當下,他不假思索,大筆一揮,迅速批複了李明的請求。其實他也知道就是自己不批,李明也會去阻擊高迎祥的,隻是要個手續合法而已。錢守庸批複李明之後,又下令給李明增撥一千兩開拔銀、三百石軍糧,當然了這些都沒出庫就,早就被錢大人給貪墨了,隻是借機平賬而已。李明這邊這,錢守庸啥德行李明再清楚不過了,一看批複上的錢糧就明白咋回事兒,問都沒問,立刻投身於緊張的軍事部署之中。他深知府穀城地理位置關鍵,是陝西邊境的重要屏障。經過與譚師爺、蘇懷玉、滿天星等人商議後,他決定留下鳥銃兵千總阿玉,命其率領六百鳥銃兵鎮守府穀。這六百鳥銃兵皆是阿玉親自挑選、精心訓練的精銳悍婦,作戰能力強。
    李明將阿玉喚至營帳,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兩人臉上交錯。李明看著阿玉,目光中既有信任,又飽含關切,說道:“阿玉,府穀城的安危就全仰仗你了。這六百弟兄跟隨你,定要堅守城池。如今陝西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流民遍地,也就咱們府穀這一地能讓流民暫時安身,高迎祥的狡詐難測,你務必事事小心,不可掉以輕心。”
    阿玉微微仰頭,眼中滿是深情,柔聲道:“將軍放心,阿玉定不辱使命,願以死守護府穀。隻是將軍此去,凶險萬分,戰場上刀劍無眼,阿玉實在憂心。將軍一定要多加小心,平安歸來,阿玉……阿玉盼著與將軍早日重逢。”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帶上了一絲哽咽。
    李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情不自禁地輕輕握住阿玉的手,說道:“阿玉,你的心意我知道。你在府穀,要照顧好自己。待有一日安定了這天下蒼生,我便與你共享太平。”
    阿玉微微點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李明深吸一口氣,鬆開阿玉的手,轉身大步走出營帳。他翻身上馬,望著整齊列隊的左、右、中、後各營約4800名戰兵,以及後營500餘名輜重兵,神色威嚴地大聲喊道:“弟兄們,高迎祥逆賊意圖侵犯我府穀,裹挾走這數萬剛剛安定下來的流民百姓,破壞我們這段時間的努力成果。我李明絕不答應!我們全軍將士也絕不會答應!今日,我們出征,定要將高闖逆賊截住,保我府穀百姓安康!出發!”
    大軍如洪流般向東進發,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揚起漫天塵土。
    三日後,大軍正在行進途中,一名斥候快馬加鞭趕來,神色匆忙地稟報道:“將軍,大事不好!高迎祥等人已改變方向,朝著河曲縣進發了!”
    李明聞言,眉頭緊鎖,立刻詢問:“距離河曲縣還有多遠?我們與高迎祥相距幾何?”
    斥候喘著粗氣答道:“河曲縣距離高迎祥大約兩日路程,縣外有黃河阻攔。而我軍距離高迎祥約三日路程。”
    李明沉思片刻,若派人通知河曲縣,途中必定會遭遇高迎祥大軍,繞路不僅危險,而且時間上來不及。他心中暗道:河曲縣畢竟屬於山西,不歸自己管轄。於是,他咬咬牙,下令道:“按原計劃行軍!”
    兩日後,高迎祥率領張獻忠等大小二十幾路義軍來到黃河岸邊。望著滔滔黃河水,眾人皆是一臉茫然與無奈。原來,義軍斥候的情報出現了偏差。河曲縣城內雖無常駐官兵,然而河曲縣縣令張天德多次與義軍交手,憑借頑強的防守保住了縣城,在實戰中積累了一定的軍事經驗,手下的衙役兵丁也鍛煉得稍有軍事素質。義軍向陝西進發時,張天德並未放鬆警惕,早早便派馬快衙役遠遠偵察義軍動向,恰好發現了義軍向河曲縣城轉進,趕忙回去稟報。
    此時,山西總兵王國梁正率領鎮標營在附近山區剿匪。張天德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急忙修書向王國梁求援,並承諾會提供大軍所需糧草。王國梁接到求援信後,立刻展開地圖研究,發現河曲縣內的黃河是絕佳的天然屏障,可有效阻擊義軍。於是,他當機立斷,率領鎮標營迅速趕往黃河邊布防,作為總兵直屬部隊,王國梁的鎮標營裝備有明朝當時最先進的火器紅衣大炮三門。河曲縣領張天德曉得唇亡齒寒的道理,也率領縣內衙役、書吏、鄉紳、民壯、鄉勇千餘人,拿著長矛、獵弓、棍棒等武器前來助陣。
    高迎祥、張獻忠等義軍首領站在黃河邊,望著對岸嚴陣以待的官兵,不禁愁容滿麵。高迎祥為了給在場的各位義軍首領一個交代,臉色一沉,厲聲斥責高一功:“你是如何偵察敵情的?如此重要的情報都能出錯,險些誤了大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一功心裏明白,這不過是高迎祥在眾人麵前做做樣子,於是順水推舟,趕忙認錯:“盟主息怒,是小弟疏忽了,這就嚴懲那偵查不力的斥候小隊長。”說罷,他示意手下將一名所謂“偵查不力的斥候小隊長”五花大綁、塞上嘴拉了出來,然後當場砍頭示眾。實際上,這人是他們不知從何處抓來的流民,臨時拉來頂包做戲。
    在場的各位義軍首領皆是老江湖,心裏都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紛紛假意勸慰高迎祥:“盟主莫氣,戰場之上什麽意外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如今想辦法渡河才是關鍵。”
    眾人聚在一起商議對策,如今後麵有李明大軍緊追不舍,前方又有官兵憑借黃河天險阻擊。根據斥候的回報,李明所部看起來兵強馬壯,人人騎著馬,斥候猜測可能是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實則大部分是騎馬步兵,但義軍斥候並不知情),實力不容小覷,實在不宜招惹。思來想去,眾人覺得唯有收集小船、製作木筏,強行渡過黃河這一條路可走。
    高迎祥長歎一聲,說道:“事已至此,隻能如此了。可惜,這次轉進河曲縣太過匆忙,沒來得及派遣細作仔細探查虛實,導致各位首領跟我一起陷入這險境。都是我這盟主無能啊!”眾首領紛紛再次“勸慰”高迎祥不要過於自責。高迎祥做完姿態後下令:“傳我命令,義軍各營即刻著手收集船隻、製作木筏,準備強渡黃河!”各營首領紛紛領命回去布置。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