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中都陷落

字數:2535   加入書籤

A+A-


    崇禎八年正月,中原大地寒風凜冽,枯黃的草木在朔風中瑟瑟發抖。此前,五省總督陳奇瑜因車廂峽誤放義軍遭革職,洪承疇隨後被任命為五省總督,他尚未完全掌控局勢,高迎祥、張獻忠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便如洶湧怒潮,衝破河南防線,一路向東奔襲。王鐵牛作為高迎祥麾下最為勇猛善戰的悍將,亦率部隨大軍一同進發,其麾下士卒雖剛從車廂峽脫困不久卻依舊士氣高昂,在進軍途中擔任先鋒,為義軍披荊斬棘。
    鳳陽作為明朝中都,雖承載著朱元璋“龍興之地”的榮耀,卻因承擔著黃陵維修、為軍官種田、幹私活等各種亂七八糟的事兒,多年疏於軍備,城牆也斑駁殘破,四千餘守軍多為老弱病殘,欠餉已達八個月之久,很多人餓的隻能賣兒賣女,毫無戰鬥力可言。義軍一路馬不停蹄火速穿過汝寧府地界,輕而易舉地攻陷潁州後,將目標直指鳳陽。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鳳陽城內闔家團圓、張燈結彩,守軍沒有料到起義軍行軍會如此迅速,因此對於城外的防備鬆懈至極。清晨,大霧彌漫,能見度極低,仿佛老天爺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蒙上一層神秘的麵紗。張獻忠敏銳地抓住這一絕佳戰機,親率精銳騎兵,借著大霧的掩護,悄無聲息地逼近鳳陽城牆。與此同時,王鐵牛也奉高迎祥之命,率部急行軍趕往鳳陽南麵的定遠縣,在官道旁設伏,防止駐紮在滁州的明軍得到消息前來增援,截斷了鳳陽守軍最後的希望通道。
    此前早已偽裝成商販、車夫、流民混入鳳陽城內的義軍將士,在城中四處潛伏,隻等城外號角響起,便裏應外合。
    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號角,張獻忠的騎兵如離弦之箭,向鳳陽發起猛烈攻擊。他們騎馬迅速靠近城牆,彎弓搭箭向城頭值守的明軍射去。幾十個身手矯健的孩兒兵在李定國此時應為張定國,為便於閱讀直接寫為李定國)的帶領下向著城頭拋出飛抓,當然隻有十幾個人成功,大部分沒有抓牢掉了下來。李定國此時也僅僅十歲不到,但天生神力,身材高大,他用力拽了幾下繩索見沒問題後,就大喝一聲:“兄弟們,跟我上!進城殺官兵、搶大戶!”而後,一馬當先,借著城下弓箭的掩護向城頭攀爬而去。
    城牆上的明軍本就不多,隻有十幾個值哨的,早已軍心渙散——為了養家糊口,他們早將鎧甲典賣換錢,身上僅穿著破舊的單衣,手中鏽跡斑斑的兵器在寒風中搖晃,手上都是凍出的膿瘡。麵對如狼似虎的義軍,這些士卒雙腿發顫,恐懼在他們心中蔓延。而城內潛伏的義軍聽到信號也揭竿而起,四處縱火,濃煙與喊殺聲交織,本就人心惶惶的城頭值哨明軍瞬間陷入混亂,扔下兵器扭頭逃下城牆。待李定國等十幾個靈巧的孩兒兵爬上城頭後,才驚奇的發現,不僅攀爬的過程中沒有遇到絲毫抵抗,而且此時城頭上也沒有一個守軍,隻留下十幾件破兵器在地上。他們也顧不得許多,趕快衝進城門樓合力轉動絞盤放下吊橋,隨後衝下城,打開城門。張獻忠見城門已開,大刀一揮:“兄弟們,隨我進城殺光貪官,搶光富戶,女人、錢財隨便搶。衝啊!”
    鎮守鳳陽的鳳陽總兵朱國相此刻滿臉通紅,他揮舞著手中的腰刀,身後是二十餘名手持精鋼長刀、身穿鑲鐵棉甲的家丁,他們在街巷中來回驅趕逃兵。這位平日裏克扣軍餉、中飽私囊的將領,此刻卻意外地沒有帶頭逃跑,而是選擇堅守城池。或許他也知道中都鳳陽陷落這麽大的一口鍋,除了自己沒人能背的動。即使自己今天跑了,明天也會被朝廷緝拿下獄,最終逃不了菜市口的一刀。“都給老子站住!後退者斬!”朱國相的吼聲中帶著破音,他的貂皮披風被火光照得發亮,腳下踩著被家丁斬殺的逃兵屍體。但在義軍的內外夾擊下,明軍在狹窄的街道上擠作一團,彼此推搡踩踏,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朱國相被潰逃的士兵衝得東倒西歪,身邊的家丁在憤怒的明軍暗中偷襲下接連倒地,他絕望地看著四處奔逃的部下,最終絕望地揮劍自刎。其餘守軍或跪地求饒,或在混亂中被踩死,短短半個時辰,鳳陽城便被攻破。
    朱國相死後,鳳陽知府衙門很快也被占領。鳳陽知府顏容暄混亂之下眼珠一轉脫下官袍,弄髒衣服和頭發,鑽進大牢,妄圖喬裝成獄中囚犯蒙混過關,卻被隨後攻入獄中的義軍小頭目一眼就識破“你個白白淨淨的胖子,怎可能是囚犯?說,你到底是誰?”旁邊被催科抓起來的一個老農指著他道:“他就是狗知府!抓住他!別讓他蒙混過關!”起義軍小頭目聞言大怒:“好你個狡猾的貪官,竟敢騙到老子這。看我不砍了你!”可憐顏大知府就在這個陰暗潮濕的地牢之中被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起義軍小頭目當場被處死。
    徹底控製住鳳陽城後,張獻忠策馬來到城外,望著宏偉的皇陵,眼中滿是怒火與不屑。他命人點燃火把,熊熊烈火瞬間吞噬了皇陵樓殿,濃煙直衝雲霄,這座象征著大明王朝氣運和龍脈的建築在火海中化為灰燼。張獻忠在廢墟之上,豎起“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大聲宣告著對明朝統治的挑戰。
    三日後,高迎祥率領王鐵牛等部趕到鳳陽,與張獻忠會合。高迎祥與張獻忠等人在鳳陽城中激烈商討下一步計劃,高迎祥憑借其豐富的作戰經驗,提出趁明軍尚未集結兵力,迅速分兵擴大戰果的建議。最終,義軍決定分兵行動,繼續他們的反明大業。消息傳至京城,崇禎帝驚聞皇陵被毀,悲痛欲絕,身著素服,哭告太廟,並下令“減膳撤樂”。鳳陽之戰,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身上,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明朝統治的腐朽與衰落。甚至很多讀書人都在私底下談論大明“龍脈被毀”之事,古代人對龍脈、風水、氣運之說一直很是迷信,此後不少官員、將領對待起義軍的態度開始了轉變,開始逐漸有被俘的將領、文官主動投降起義軍,甚至有個別屢試不中的秀才主動從賊。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