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比金粉更亮的光

字數:2391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陸錦棠帶著查抄的經史子集去普惠園時,正撞見楊明汐蹲在蒙學的窗台下,給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梳頭發。
    那孩子手裏攥著半塊麥餅,餅渣沾在嘴角,看見陸錦棠懷裏的書箱,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曜石。
    “陸大人來得巧,”楊明汐直起身,圍裙上還沾著草藥汁,“昨日剛請了位退隱的老秀才來教蒙學,先生說這些孩子裏有兩個認字極快,尤其是那個叫小石頭的,前日教他寫‘人’字,今日竟能描出‘國’字的輪廓了。”
    陸錦棠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窗內的土炕上,十幾個孩子正圍著一張矮桌,用樹枝在沙盤裏寫字。
    最角落裏,一個穿洗得發白青布衫的男孩背對著門,肩膀微微聳動——那是前戶部侍郎的幼子,其父去年因貪墨被斬,他剛進普惠園時整日沉默,連飯都不肯多吃。
    “他前日偷偷把自己的麥餅分給了流民家的小丫頭,”楊明汐輕聲道,“孩子們的心,比誰都幹淨。”
    正說著,老秀才拿著戒尺出來,臉上卻帶著笑意:“陸大人,您送來的《千字文》正好用上,隻是……有幾本醫書被孩子們翻得卷了角,說是想認得‘甘草’‘柴胡’的字,將來幫楊姑娘曬藥呢。”
    陸錦棠失笑,剛要說話,卻見順天府的差役匆匆趕來,手裏捧著一封火漆印的急報:“陸大人,西北軍鎮八百裏加急,楊姑娘在甘州府的醫館出事了。”
    楊明汐的臉色猛地一白。
    展開信紙,字跡是醫館的學徒寫的,歪歪扭扭卻透著慌張:甘州知府的小舅子強占藥局庫房,說要改做酒坊,還打傷了兩個學包紮的軍眷婦人。
    晚兒去理論,反被誣陷“私通邊軍”,如今被暫押在府衙。
    “豈有此理!”陸錦棠捏緊信紙,指節泛白,“上月派去甘州府的醫科進士何在?”
    “進士老爺去涼州巡查分坊了,昨日才動身,怕是還沒收到消息。”差役回話時,聲音發顫。
    窗內的孩子們不知發生了什麽,隻看見楊明汐紅了眼眶,那個曾是侍郎幼子的男孩忽然跑出來,把手裏的沙盤往前一推:“楊姐姐別哭,我認得‘冤’字了,我去告訴皇上,他們欺負你!”
    陸錦棠心頭一震。他摸了摸男孩的頭,轉頭對楊明汐道:“你守著普惠園,我現在就進宮。甘州知府敢動惠民藥局,背後定有貓膩,正好借著這事,查查西北官場的積弊。”
    趕到養心殿時,皇上正在看鬆江府送來的藥苗收成賬冊。
    聽聞此事,他把賬冊往案上一放,指尖在“廉”字硯台上輕輕叩了叩:“朕早說過,毒草拔了,根須未必除淨。傳旨,讓督察院左都禦史帶著那三位醫科進士,即刻奔赴甘州府——不僅要查清庫房被占的事,還要核校西北三州的藥局賬目,看看是誰在背後伸手。”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陸錦棠帶來的沙盤上——那男孩寫的“冤”字雖歪,卻一筆一劃極認真。
    “再傳一道口諭給甘州府衙,蘇晚是朕親準的醫局提領,誰敢動她,先摘了頂戴再說。”
    七日後,甘州府的消息傳回京城。
    督察院不僅查抄了強占庫房的知府小舅子,還順藤摸出了甘州知府與邊軍糧官勾結,挪用軍餉填補藥局虧空的舊案。
    那三位醫科進士在涼州分坊的軍眷中訪得實證,連帶著揪出了兩個隱匿在藥局裏的貪腐小吏。
    楊明汐回普惠園那天,孩子們排著隊在門口等她。
    那個侍郎幼子捧著一本被翻舊的《簡易醫方》,指著其中一頁:“楊姐姐,我學會‘止血’兩個字了,以後我幫你抄醫書好不好?”
    陸錦棠站在廊下,看著楊明汐接過書,眼眶又紅了。
    遠處,太液池的紅鯉正甩著尾巴,攪碎了滿池金光。
    皇上不知何時站在他身後,手裏拿著新擬的聖旨——要在西北軍鎮設“軍民共督藥局”,讓軍眷與地方鄉紳一同看管賬目。
    “你看,”皇上指著那群圍著楊明汐的孩子,“去年他們還在陰影裏,如今也敢替人出頭了。這天下的窟窿,原不是靠咱們填,是靠這些一點點長起來的新綠,自己把縫隙撐滿。”
    陸錦棠望著蒙學窗內飄出的讀書聲,又望向西北的方向——那裏,新的藥苗該破土了。
    暮春的風拂過禦花園,柳條新抽的嫩芽上,正沾著比金粉更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