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民心如秤,童言為證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A+A-


    最大的那個男孩,站在臨時搭起的台子上,拿著一張紙大聲念:“這是我種的稻子,有三十粒米,能煮一碗飯。等收了,我要給爹娘留一半。”
    底下的百姓聽得眼眶發熱。
    這些孩子,以前都是吃不飽飯的孤兒,如今卻能驕傲地說出自己種的糧食能煮多少飯。
    一個老農顫巍巍地走上前,摸著一個小女孩手裏畫的稻田,畫上的稻穗沉甸甸的,用歪歪扭扭的字寫著“家”。
    “好孩子,這稻子......能長這麽好?”
    小女孩用力點頭:“楊嬸嬸說,隻要好好照顧它們,就會結很多很多糧食,就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人群裏響起一片啜泣聲,隨即變成了雷鳴般的掌聲。
    民心這杆秤,在孩子們純真的話語和茁壯的禾苗麵前,終於徹底傾向了均田令。
    就在這時,京城傳來消息:
    皇帝親自下旨,斥責彈劾陸錦棠的官員“不明實情,妄議朝政”。
    並將陸錦棠奏報的張文茂等人兼並土地、勾結官吏的罪證公之於眾。同時,皇帝下令調派一支禁軍進駐江南,“保護新政,安撫百姓”。
    消息傳來,江南州的天空仿佛都亮了。
    張文茂閉門不出,那些暗中作梗的地方勢力也銷聲匿跡。
    陸錦棠站在州衙的高樓上,望著下方奔走相告的百姓,對身邊的楊明汐道:“陛下這是給我們撐了腰。”
    楊明汐望著遠處金黃的稻田,輕聲道:“不是陛下給我們撐腰,是百姓自己站穩了腳跟。”
    秋收前的最後一場雨,淅淅瀝瀝下了三天三夜。
    停的那天清晨,楊明汐習慣性地進入空間查看種苗,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得說不出話來。
    空間裏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已經看不到邊界的空間,此刻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外擴張,邊緣的迷霧像潮水般退去,露出大片大片肥沃的黑土地,甚至還有起伏的坡地和一座小小的山丘。
    中央的靈泉不再是一汪小水潭,而是化作一個小水庫。連接著條清澈的溪流,蜿蜒流淌在田野間,溪水泛著淡淡的金光,散發出濃鬱的生機。
    她之前住的那間茅屋,已經變成了一座雅致的小院,院裏不僅有儲藏室,還有一間寬敞的屋子,裏麵靠牆立著一塊瑩潤的玉璧,上麵隱隱有流光閃動。
    以前的大屏幕,現在變更高大上了。
    更奇特的是,空間裏的時間流速似乎變得不一樣了——靠近溪流的那塊地裏,剛種下的蔬菜種子已經發芽、長葉,眼看就要成熟,而另一邊的試驗田,卻還是正常的生長速度。
    “這是......“楊明汐震驚不已,下意識地喊道,“守一?”
    一個蒼老而清晰的聲音在空間裏響起:“吾在此。”
    楊明汐循聲望去,隻見溪流邊站著一位身著古樸衣袍的老者,麵容清臒,眼神深邃,周身散發著溫和而強大的氣息。
    這是老者第一次以如此清晰的形象出現在她麵前,上一次還是一個模糊的身影。
    “守一,這位是管家嗎?還是......”楊明汐看向站在老者身旁的守一,笑嗬嗬的問。
    “空間在成長。”守一微微一笑,聲音裏帶著欣慰,“托你的福,江南州數萬百姓因均田令和你的種苗而重獲生計,他們的希望與感激匯聚成強大的願力,觸發了空間的第二次蛻變。”
    楊明汐這才明白,空間的變化竟與百姓的福祉息息相關。
    守一帶著她來到老者的身旁,“這位是空間的守護管家,我們首先是聽你的指令做事情,你沒有安排的時候,我們聽管家的吩咐,這是空間管家!”
    守一語無倫次的介紹著老者。
    楊明汐沒有出聲,但是卻在觀察著老者,但是他的氣息太強大,楊明汐看不出深淺。但是並不妨礙楊明汐抱大腿。
    她上前深深鞠了一躬,“歡迎管家的到來,以後這裏就要辛苦管家了!”
    老者笑了笑,“叫我管叔就行,這是分內之事,不辛苦!”
    守一拉著楊明汐邊走邊看,指著那些新出現的地貌:“這片黑土地適合種植穀物,坡地可以培育果樹,那座山丘蘊含特殊礦物,能改良土壤。
    溪流的水不僅能加速生長,還能提升作物品質。至於時間流速,你可以自行調節了,隻需集中意念即可。”
    他指著小院裏的玉璧:“這是"知微璧",能記錄你培育的所有作物數據,還能儲存農業知識。隨著你傳播的農技越來越廣,它會解鎖更多功能。”
    楊明汐走到玉璧前,伸手觸摸,冰涼的玉麵上立刻浮現出她之前培育的江南貢稻的信息:生長期、產量、抗逆性......一目了然。
    而以前大屏幕上麵的功能鍵,則變的小小的,隻占據小小的一個角落。
    她心中驚歎,這簡直是一座移動的農業寶庫!
    “前輩,……管叔,空間的成長,真的全靠......百姓的願力?”
    “正是。”管家的神色變得嚴肅,“此空間本就是天地間"生民為本"的念力所化,唯有真正惠及蒼生,解決他們的溫飽之困,才能不斷成長。反之,若因你之故,導致民生凋敝,空間也會隨之萎縮,甚至崩塌。”
    楊明汐心頭一凜。
    管家繼續說道:“此次蛻變,既是獎勵,也是考驗。你以前的種種作為,隻能說明你有種植好這個空間的能力,而後麵的事情,就看你能把這個空間發展成什麽樣子了?為此,我要與你定下三條"空間新政"。”
    他伸出一根手指:“其一,"萬民契"。空間的穩固與你的功績掛鉤,受益的百姓越多,生活改善越大,空間便越強。你要時刻銘記,手中的力量來自於民,當用之於民。”
    第二根手指:“其二,"育才田"。你需在這新開辟的土地上,專門培育適合江南乃至各地水土的本土化良種。不可依賴外來貢種,要讓百姓能自己留種、繁種,真正掌握生存的根基。”
    第三根手指:“其三,"薪火傳"。你要將空間裏的農技知識,係統地傳授給百姓,尤其是年輕人。普惠園的孩子是好苗子,梅亭州那些懂農務的護衛也可以培養,讓他們成為傳播農技的火種。”
    楊明汐認真聽著,每一條都記在心裏。這些要求,與她和陸錦棠推行均田令的初衷不謀而合。
    “我明白了。“她鄭重地點頭,“我會做到的。“
    管家點點頭,身影漸漸變得透明:“空間的潛力無窮,能否解鎖更多奧秘,就看你如何踐行這"新政"了。”說完,便徹底消失在溪流邊。
    楊明汐站在廣闊的空間裏,看著眼前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