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陸錦棠走到她身邊,遞給她一束剛割下的稻穗:“陛下的旨意到了,讓我們秋收後回京述職,準備在全國推廣均田令。”
    “是該回去一趟了,四個月前就說我祖父不怎麽好了,本來都要回去了,結果七叔過來說是沒事,再加上確實這邊也忙著,就沒有回去了,我都想他們了!”楊明汐拿著稻子,有些惆悵的看著遠方,喃喃自語。
    “是呢,回吧,祖父他們年紀大了,多回去陪陪她們吧!”陸錦棠握住楊明汐的手,兩人一起拿著沉甸甸的稻穗,目光堅定。
    楊明汐接過稻穗,金黃的稻粒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她仿佛看到,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處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處處都有百姓的歡歌。
    而她的空間,也將伴隨著這盛世圖景,繼續成長,孕育出更多的希望與生機。
    梅亭州和他的弟兄們,普惠園的孩子們,還有千千萬萬掌握了農技的百姓,都將成為這希望的傳播者,讓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楊明汐想回家的願望,又落空了,因為江南州的冬天突然來了,感覺剛剛秋天,轉眼就已經到了隆冬。
    江南州的冬天來得早,卻沒往年那般蕭索。
    雪落下來時,覆蓋了金黃的稻田,也覆蓋了農戶們新蓋的糧倉。
    往年這個時候,流民們早已拖家帶口四處乞討,今年卻不一樣,家家戶戶煙囪裏都冒著煙,孩子們穿著厚實的棉襖在雪地裏追逐打鬧,嘴裏唱著新編的童謠:“分了田,領了種,秋收穀滿倉,娃娃笑聲響......”
    楊明汐裹著厚厚的披風,站在普惠園的曬穀場上,看著孩子們幫著農戶們翻曬糧食,臉上凍得通紅,卻笑得格外燦爛。
    春桃已經能熟練地使用算盤,正在幫李老漢計算今年的收成。
    “夫人,您看這張家莊的賬,畝產比去年足足翻了一倍還多!”
    梅亭州手裏捧著一本厚厚的賬冊,凍得鼻尖通紅,語氣卻難掩興奮。他身後跟著幾個長山村的守衛,如今都成了農技骨幹,負責各個村落的收成統計。
    楊明汐接過賬冊,上麵密密麻麻記著各村的田畝數、播種量、收獲量,字跡雖不工整,卻透著一股子認真勁兒。
    最讓她欣慰的是,那些標注著“本土優化種“的地塊,產量普遍比用江南貢稻的地塊高出一成多。
    “這是咱們自己培育的種子第一次大規模收獲,能有這個成績,不容易。”楊明汐感慨道。
    去年秋天那場鹵水風波後,她便在空間的“育才田”裏加急培育適合江南水土的本土稻種,梅亭州帶著弟兄們在試驗田裏反複試種,不知熬過多少不眠之夜,才有了今天的豐收。
    “可不是嘛。”梅亭州憨厚地笑了,“李家莊的李老漢,今年收的糧食除了交賦稅,還餘了兩擔,特意送來一袋新米給您嚐嚐,說要不是您,他這輩子都不敢想能有自己的糧倉。”
    正說著,李老漢提著一個沉甸甸的米袋,顫巍巍地走了過來,身後跟著他的小孫子,手裏捧著一束剛摘的臘梅。
    “楊掌櫃,陸大人,嚐嚐俺家的新米!”李老漢把米袋往地上一放,解開繩子,雪白的米粒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這可是用您培育的新種子種出來的,熬粥黏糊糊的,可香了!”
    楊明汐連忙讓人接過米袋,又摸摸孩子的頭:“好孩子,這臘梅真好看。”
    李老漢看著曬穀場上堆積如山的糧食,眼圈一紅:“楊掌櫃,俺活了六十多年,就沒見過江南有這麽好的收成。以前租地主的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還不夠交租子的,現在......”
    他抹了把眼淚,“現在俺家不僅有吃的,還能給娃攢點學費,讓他去普惠園讀書,跟著您學本事。”
    楊明汐心裏暖暖的,正想說些什麽,卻見陸錦棠帶著幾個吏員匆匆走來,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喜色。
    “阿汐,好消息!”陸錦棠快步走到她麵前,聲音裏帶著激動,“陛下收到我們的奏報了!江南州今年的賦稅比去年增加了三成,流民回遷的有五千多戶,開墾荒地兩萬多畝......陛下龍顏大悅,說要親自嘉獎我們!”
    他手裏拿著一份抄錄的聖旨,上麵寫著“江南試點,成效卓著,民心安定,國庫充盈,實乃均田之功,陸氏錦棠、楊氏明汐,功不可沒......”
    周圍的百姓和孩子們聽到消息,都歡呼起來。有人放起了鞭炮,劈裏啪啦的響聲在雪地裏格外清脆。
    楊明汐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感覺到一陣熟悉的悸動,與空間相連的意識裏,仿佛有什麽東西在悄然生長。
    夜深人靜時,楊明汐悄悄進入空間。眼前的景象讓她驚喜不已。
    經過秋收的洗禮,空間變得更加穩固壯闊。
    原本朦朧的邊緣徹底清晰,露出大片肥沃的黑土地,一條靈泉溪流蜿蜒其間,溪水比以前更加清澈,流淌時發出悅耳的叮咚聲。
    溪邊的坡地上,長滿了各種珍稀的草藥,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那座小小的山丘也清晰起來,上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色晶體,閃爍著微光。
    最讓她驚訝的是,小院旁邊多了幾個奇特的區域。一個區域籠罩在薄霧中,裏麵時而飄雪,時而下雨,仿佛能模擬不同的天氣。
    另一個區域擺放著幾個晶瑩的玉缽,裏麵盛著從山丘上采集的白色晶體,正慢慢融化成液體,
    還有一個區域,靠牆立著幾塊玉簡,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守一,管叔前輩?”楊明汐輕聲呼喚。
    管叔的身影在靈泉邊顯現,比上次更加清晰,眼神中帶著欣慰:“江南豐收,萬民安樂,願力匯聚,空間自然隨之成長。”
    “這些新出現的區域是......”
    “是空間為助你推行新政而解鎖的新功能。”守一指著那片薄霧區域,“這裏是"環境模擬區",你可以根據需要模擬不同地域的氣候環境,加速培育適應各種環境的良種。”
    他又指向那些玉缽:“山丘上的白色晶體是"靈蘊晶",蘊含著豐富的微量元素,融化後製成"營養劑",隻需極少量,就能顯著提升作物的抗病性和品質。”
    最後,他拿起一塊玉簡:“這些是"知微簡",裏麵儲存著優化後的種植知識,你可以通過它快速掌握,再傳授給他人,能省不少力氣。”
    楊明汐拿起一塊玉簡,觸手溫潤,一股信息流瞬間湧入腦海,裏麵詳細記載著如何在鹽堿地改良土壤、如何在高寒地區培育耐寒作物,條理清晰,通俗易懂。
    “太好了!”楊明汐喜出望外,“有了這些,我們就能在更多地方推廣均田令了!”
    管叔點點頭:“空間的成長與你的功績相輔相成。如今江南初捷,但全國還有許多百姓掙紮在溫飽線上,你的路還很長。”
    他的眼神變得嚴肅,“記住,空間的力量雖強,終究隻是輔助,真正能改變天下的,是民心,是那些渴望好日子的雙手。”
    楊明汐鄭重地點頭:“我明白。”
    管叔的身影漸漸淡去:“去吧,用你的智慧和雙手,讓更多土地長出希望。”
    空間裏隻剩下楊明汐一人,她走到環境模擬區,集中意念,想要模擬北方的幹旱環境。
    隻見薄霧中瞬間變得幹燥炎熱,地麵甚至出現了裂紋。
    她拿出一些耐旱的穀種,小心翼翼地播撒下去。
    “明年,定要讓北方的百姓也能豐收。”她在心裏默默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