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全國推行,星火燎原
字數:2672 加入書籤
開春後,一道聖旨傳遍大江南北:皇帝正式頒布《新均田墾荒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均田政策,優先選擇災荒嚴重、土地兼並突出的地區。
陸錦棠升任欽差大臣,總領全國推行事務。
消息傳來,舉國震動。支持者歡欣鼓舞,反對者暗流湧動,但江南州的成功先例擺在那裏,誰也不敢公然違抗。
陸錦棠很快製定了詳細的推行計劃:將全國分為六個大區,每區派遣得力官員坐鎮,從江南抽調有經驗的吏員和農技骨幹前往指導,建立嚴格的巡查和糾偏機製,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楊明汐則忙著擴大種苗鋪的規模。依托藥局的配送網絡和普惠園的分支,“楊家種苗鋪”迅速在全國各地紮根。
她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在空間的環境模擬區裏培育適合的良種:給北方準備耐旱的穀種和粟種,給南方準備耐澇的稻種和薯種,給貧瘠山區準備抗逆性強的豆種和蕎麥。
梅亭州成了她的左膀右臂,帶著一隊農技骨幹,奔波於各個種苗鋪之間,指導當地農民選種、育苗、耕作。
普惠園的孩子們也長大了不少,春桃已經能獨當一麵,負責整理和分發楊明汐從空間裏帶出來的“知微簡”,將裏麵的農技知識翻譯成通俗易懂的小冊子。
“梅大哥,你看這西北的土壤,堿性太重,普通的穀種怕是長不好。”春桃拿著一份土壤樣本,皺著眉頭對梅亭州說。
她跟著楊明汐學了幾年農技,已經能看出不少問題。
梅亭州拿起樣本聞了聞,又用舌頭舔了舔,眉頭緊鎖:“確實是鹽堿地。我記得楊東家說過,她的書冊裏有改良鹽堿地的法子,還研製了專門的耐鹽堿種子。”
他立刻讓人快馬加鞭去江南報信。
楊明汐接到消息後,馬上在空間裏啟動環境模擬區,模擬鹽堿地環境,篩選出幾種抗鹽堿的穀種進行加速培育,又根據“知微簡”上的記載,配製出改良土壤的“營養劑”。
半個月後,梅亭州收到了楊明汐送來的種子和營養劑。他按照說明書,指導西北的農民在地裏撒上營養劑,再種下新培育的穀種。沒過多久,綠油油的禾苗就從鹽堿地裏鑽了出來,讓當地百姓驚歎不已。
“楊家的種子真是神了!連鹽堿地都能種出糧食!”
“這均田令真是好啊,不僅分田,還教我們怎麽種好田!”
百姓們的讚歎聲傳遍了西北大地,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加入到均田墾荒的行列中來。
然而,全國推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在甘北地區,一些大地主表麵上遵守均田令,暗地裏卻用劣質土地換走了好地,還勾結地方官,虛報墾荒麵積。
陸錦棠巡查到這裏時,發現了貓膩,當即下令重新丈量土地,將弄虛作假的地主和官員一並嚴懲,震懾了當地的歪風邪氣。
在西亭府山區,氣候潮濕,病蟲害嚴重,剛種下的秧苗頻頻出事。
楊明汐接到消息後,立刻在空間裏培育抗病蟲害的稻種,同時根據“知微簡”上的知識,編製了《病蟲害防治手冊》,讓梅亭州帶著手冊和新種子趕去指導。
沒過多久,山區的稻田裏又恢複了生機。
在北方邊境,天氣寒冷,無霜期短,農作物生長困難。
楊明汐在環境模擬區裏反複試驗,終於培育出一種早熟耐寒的麥種,讓北方的百姓也能在有限的生長期裏獲得收成。
就這樣,陸錦棠在朝堂上運籌帷幄,打擊阻撓勢力,規範政策執行;楊明汐在田間地頭攻堅克難,培育良種,傳授農技。
夫妻二人一內一外,相輔相成,讓均田令這顆種子,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轉眼又是一年秋收時節。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金黃的稻浪、飽滿的穀穗、碩大的土豆、飽滿的豆莢,堆滿了農家的糧倉。流民們紛紛回遷,荒蕪的土地變成了良田,沉寂的村莊恢複了生機。
楊明汐站在京城普惠園的試驗田裏,看著孩子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技骨幹交流經驗,臉上滿是欣慰。
這些孩子,有的來自江南,有的來自西北,有的來自江南,他們都曾是無家可歸的孤兒,如今卻成了傳播農技的火種。
“楊東家,您看這是我們北方培育的耐寒麥種,產量比去年又提高了一成!”一個來自北方的年輕農技員,興奮地向楊明汐展示著新培育的麥種。
“楊嬸嬸,這是我們江南的耐澇稻種,您看這穗子,多飽滿!”一個江南來的小姑娘,捧著稻穗跑過來,臉上帶著驕傲的笑容。
梅亭州站在一旁,看著這熱鬧的景象,對楊明汐道:“東家,您看,咱們的種子已經在全國各地紮根了,咱們的農技也傳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