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甕中捉鱉,收編黑山

字數:7631   加入書籤

A+A-


    晨光微露,鄴城籠罩在一層薄霧中。
    袁尚立於刺史府高台,俯瞰城內街巷。昨夜抓捕行動已經完成,崔讚、郭伏等世家主事人全部落網,消息被嚴密封鎖。城中百姓尚不知曉,依舊在晨霧中開始一天的忙碌。
    “傳徐庶、典韋前來議事。”袁尚轉身走入內室。
    不多時,徐庶與典韋聯袂而至。
    “主公,崔讚等人已被關押妥當,城內各處埋伏也已就位。”徐庶拱手行禮。
    典韋則直接道:“主公,末將已在北門布置五百精銳,隻等賊人入甕。”
    袁尚展開一幅鄴城地圖,指向北門區域:“黑山軍約萬人,若全部放入城內,恐生變故。”
    “主公是擔憂城內混亂?”徐庶問道。
    袁尚搖頭:“非也。我擔憂的是,若黑山軍察覺不對,必會拚死反抗。城內百姓恐遭池魚之殃。”
    “那就打!”典韋握緊拳頭,“末將帶人殺出去,直取張燕首級!”
    袁尚輕叩桌案:“不可。黑山軍雖為叛軍,但多為饑民所組成。我意欲收編而非剿滅。”
    徐庶眼前一亮:“主公是想…”
    “甕中捉鱉。”袁尚指向地圖,“北門外設伏兵三千,城內兩側街道架設弓弩。待黑山軍主力入城,前後夾擊,斷其退路。”
    典韋撓頭:“這不還是要打?”
    “非也。”袁尚解釋,“此乃兵不血刃之計。黑山軍入城後,發現四麵受敵,腹背受擊,必然軍心動搖。屆時我出麵招降,許以優厚條件,他們投降的可能性極大。”
    徐庶思索片刻:“主公此計甚妙。但若張燕拒不投降,死戰到底呢?”
    袁尚麵色轉冷:“那便別無選擇,隻能剿滅。不過我相信,張燕非愚人,當會識時務。”
    “主公,末將有一疑問。”典韋直言,“若收編黑山軍,他們可靠嗎?”
    袁尚微笑:“典韋所慮極是。黑山軍連家眷約有十萬人,若全部收編,確實存在隱患。”
    “那該如何處置?”徐庶問道。
    袁尚踱步至窗前:“收編後,打散編入各部,不留整建製。同時承諾同等待遇,一視同仁。讓他們真正融入我軍,成為自己人。”
    徐庶讚歎:“主公遠見!此舉不僅解決了黑山之患,還能壯大我軍實力。”
    “傳令下去,按原計劃行事。”袁尚轉身,“北門依約開啟,但城內各處伏兵務必隱蔽,不可打草驚蛇。”
    典韋拍胸保證:“主公放心,末將親自督陣,定不出差錯!”
    徐庶補充道:“我已安排人監視城內各處,一旦發現異動,立即報告。”
    袁尚點頭:“很好。典韋,你率精銳把守北門內側;徐庶,你負責調度城內伏兵;我則在中軍坐鎮,隨時應變。”
    三人商議完畢,各自去準備。袁尚獨自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北城門,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棋。
    黑山軍若能收編,冀州兵力將大增;崔家、郭家既已伏誅,冀州世家勢力將大減。此二者結合,冀州將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這裏,袁尚嘴角微揚。
    日落西山,暮色四合。
    鄴城北門外,黑山軍主力已悄然集結。張燕身著黑衣,騎在馬上,遠遠望著城門。
    “大哥,時辰已到,為何城門還未開啟?”一名黑山軍將領低聲問道。
    張燕皺眉:“再等等。崔家說亥時一刻開門,現在才亥時初。”
    又過了約一刻鍾,北門緩緩開啟。一名身著崔家服飾的人影在門內招手示意。
    張燕揮手:“傳令,按計劃行事。先鋒隊五百人,悄然入城,確保安全後,大部隊再進。”
    先鋒隊很快消失在城門內。片刻後,一名斥候返回:“大哥,城內安全,崔家人已控製了北門區域。”
    張燕點頭:“傳令,全軍入城。記住,直取刺史府,擒殺袁尚!”
    黑山軍開始魚貫入城。最初幾百人進入時,城內一片寂靜,隻有零星的火把照亮街道。
    當約有三千黑山軍入城後,張燕也隨大隊進入。他騎在馬上,警惕地觀察四周。街道兩側的房屋黑黢黢的,偶有風吹動窗欞,發出吱呀聲響。
    “大哥,情況有些不對。”張燕身邊的親信低聲道,“街上太安靜了,連巡邏的兵丁都沒有。”
    張燕心中也升起一絲不安:“傳令,放慢速度,警戒四周。”
    就在此時,一支火箭騰空而起,在夜空中劃出一道明亮的弧線。
    “不好!有埋伏!”張燕大喊。
    話音未落,街道兩側的房屋上突然亮起無數火把,弓弩手整齊列陣,箭矢直指街道中的黑山軍。
    同時,城門處傳來一陣喊殺聲。回頭望去,隻見城門已被關閉,大批冀州軍隊從兩側殺出,截斷了退路。
    “中計了!”張燕臉色鐵青。
    街道中央,一隊騎兵緩緩駛來,為首一人身著華服,正是袁尚。
    “張燕將軍,別來無恙。”袁尚的聲音在寂靜的街道上回蕩。
    張燕握緊刀柄:“袁尚!你設下圈套引我入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尚搖頭:“非我設局,而是崔家請君入甕。隻不過,他們沒想到自己也成了甕中之鱉。”
    張燕環顧四周,發現黑山軍已被團團圍住,退路被斷,兩側高處盡是弓弩手,腹背受敵,處境極為不利。
    “汝想怎樣?”張燕咬牙問道。
    袁尚策馬上前幾步:“張將軍,你我無冤無仇。你受崔家之托前來,不過為求財路。如今崔讚、郭伏已伏法,你又何必為死人賣命?”
    “崔讚被抓了?”張燕一驚。
    袁尚點頭:“不僅如此,我已掌握崔家與你往來的全部證據。若執意抵抗,我大可將你等定為叛軍,誅殺九族。”
    張燕麵色陰晴不定,顯然在權衡利弊。
    袁尚繼續道:“當然,我更希望張將軍能識時務。黑山軍多為饑民,為求生存而聚。我若剿滅你等,實為不忍。”
    “你想讓我投降?”張燕冷笑,“然後再借機處死我等?”
    袁尚搖頭:“非也。我欲收編黑山軍,編入冀州軍中,同等待遇,一視同仁。”
    張燕顯然沒料到這個回答:“你說什麽?”
    “你沒聽錯。”袁尚語氣誠懇,“黑山軍勇猛善戰,若能為我所用,何樂而不為?我承諾,投降者既往不咎,編入冀州軍後,待遇與原冀州軍相同。”
    張燕沉默片刻,突然大笑:“袁尚,你當我是三歲小兒?若投降,我等性命盡在你手,何來保障?”
    張燕心中盤算著。眼下四麵楚歌,黑山軍已陷重圍,硬拚隻會徒增傷亡。但他作為黑山軍統帥,若立刻低頭,今後如何服眾?軍中那些桀驁不馴的將領定會私下議論他貪生怕死。
    袁尚凝視著張燕,捕捉到對方眼中那一閃而過的猶豫。他心下了然,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絲弧度。
    袁尚不急不躁:“張將軍若不信,可先派一部分人投降試試。若我言而無信,你大可率餘部死戰。”
    張燕思索良久,終於下令:“傳令,先鋒隊五百人放下武器。”
    一名黑山軍將領驚訝:“大哥,你真要投降?”
    張燕低聲道:“先看袁尚如何處置這五百人。若他言而有信,我等投降未嚐不可;若他翻臉無情,我們拚死一戰,也要讓他付出代價。”
    五百黑山軍士兵放下武器,被冀州軍隊接管。袁尚命人給他們送上熱食,並安排住處,絲毫沒有為難之意。
    見此情景,張燕心中的顧慮稍減。
    袁尚再次開口:“張將軍,時間緊迫。你若投降,不僅你部下得以保全,太行山上的家眷也可安置。若執意抵抗,恐怕連累無辜。”
    張燕咬牙:“若我投降,你如何安置我軍?”
    袁尚直言:“打散編入各部,不留整建製。但我保證同等待遇,軍法麵前人人平等。”
    張燕沉默良久,終於長歎一聲:“罷了。既然如此,我願投降。但有一條,我要親眼看著我的兄弟們安置妥當。”
    袁尚點頭:“此事易辦。張將軍可隨我一同安排。”
    就這樣,在袁尚的策略下,黑山軍主力一萬人不戰而降。袁尚立即派人前往太行山,安撫黑山軍家眷,承諾妥善安置。
    三日後,刺史府大堂。
    袁尚與張燕對坐,茶香嫋嫋。
    “張將軍,太行山上的黑山軍家眷已開始陸續遷下山。我已在鄴城西郊辟地安置,保證有房有地,不愁吃穿。”袁尚說道。
    張燕感激地點頭:“袁刺史仁義。我黑山軍雖為叛軍,但多為饑民所迫。刺史不殺之恩,我等沒齒難忘。”
    袁尚擺手:“張將軍言重了。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非你等之過。如今你我既為一體,當同心協力,共保冀州安寧。”
    張燕猶豫片刻,問道:“刺史打算如何安排我等?”
    袁尚直言:“黑山軍將分批編入冀州各部,每營不超過百人。軍餉、裝備與原冀州軍相同,升遷也一視同仁。”
    張燕點頭:“這很公平。不過,我軍將士多為山民,不諳軍紀,恐有衝突。”
    袁尚胸有成竹:“無妨。我會安排老兵帶新兵,循序漸進。軍法麵前人人平等,違者必懲,但也不會苛責。”
    張燕釋然:“如此甚好。不知刺史打算如何安置我?”
    袁尚微笑:“張將軍驍勇善戰,我欲任命你為軍中郎將,協助典韋訓練新兵。”
    張燕大喜:“多謝刺史信任!末將必當竭力效命!”
    冀州軍中郎將可統領數千兵馬,負責冀州軍事布防,戰時出征。張燕原本隻是黑山軍首領,被朝廷四處圍剿,遭人嫌棄。
    如今袁尚招安他,還任命其為冀州軍中郎將。這不僅讓張燕擺脫草寇身份,擁有正規地位,他自然欣喜若狂 。
    袁尚起身,拍了拍張燕肩膀:“張將軍,冀州需要你這樣的猛將。往日恩怨,一筆勾銷。從今往後,你我一心,共創大業!”
    張燕起身拜倒:“末將願追隨刺史,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袁尚扶起張燕,心中已有定計。黑山軍的收編,不僅解決了一大隱患,還為冀州增添了大量兵力。加上崔家、郭家等世家勢力被鏟除,冀州已然成為自己的堅固基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張燕離去,徐庶進入大堂。
    “主公神機妙算,一舉解決黑山之患,實乃大手筆!”徐庶讚歎道。
    袁尚搖頭:“此乃不得已而為之。黑山軍若為外人所用,冀州危矣。如今收編他們,既除隱患,又得人力,一舉兩得。”
    徐庶問道:“主公接下來有何打算?”
    袁尚走到地圖前,指向冀州各地:“崔家、郭家既除,其產業、田地盡歸官府。我意將良田用於屯田,安置流民;工坊則繼續生產,但改善工人待遇;商鋪歸入商會,統一管理。”
    徐庶驚歎:“主公此舉,等於徹底改變了冀州格局!”
    袁尚點頭:“非我所願,實乃形勢所迫。冀州若要安寧,必須根除世家把持一切的弊端。”
    徐庶憂慮道:“如此大刀闊斧,恐引起其他州郡世家反彈。”
    袁尚胸有成竹:“無妨。我自有應對之策。”
    徐庶正欲回應,一名親兵匆匆進入:“主公,洛陽來信!”
    袁尚接過信件,仔細閱讀,麵色逐漸凝重。
    “何事?”徐庶問道。
    袁尚將信件遞給徐庶:“十常侍已得知冀州平定黑山軍之事,正在朝中大肆宣揚我擅自用兵、結交叛軍之罪。”
    徐庶急道:“這可如何是好?”
    袁尚冷笑:“無妨。我早料到他們會如此。”
    他走到案幾前,提筆寫下一封回信:“傳令下去,整理黑山軍投降始末,連同崔家、郭家勾結叛軍的證據,一並送往洛陽,交予家父。”
    徐庶恍然大悟:“主公是要以攻為守,反將一軍!”
    袁尚點頭:“十常侍若要借此事發難,我便將崔家、郭家勾結叛軍的罪證公之於眾。到時,誰是忠臣,誰是國賊,自有公論。”
    徐庶讚歎:“主公高明!”
    袁尚放下筆:“傳令典韋,加緊訓練此次收編的黑山軍。無論朝中風雲如何變幻,我冀州當自強不息,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