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劉裕率軍破賊兵 盧循遁逃番禺危

字數:6565   加入書籤

A+A-


    且說那徐道覆,率領著戰船如蛟龍出海,連成一片,氣勢洶洶地直撲劉道規的前鋒部隊而來。
    兩軍相遇,即刻交鋒,江麵上頓時殺聲震天。
    劉道規的軍隊,個個如猛虎下山,憑著一股銳氣,勇猛衝殺。
    他們手持長槍,身披鎧甲,在戰船上左突右衝,毫不畏懼。
    但徐道覆的兵力實在太強,戰船如林,士兵如潮;
    劉道規的軍隊雖勇猛,卻還是退多進少,漸漸有些抵擋不住。
    徐道覆見狀,更是興高采烈,指揮著戰船步步緊逼,想要一舉殲滅劉道規的部隊。
    他站在船頭,揮舞著手中的令旗,大聲呼喊著:“兒郎們,給我衝啊!
    今日定要活捉劉道規!”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從側麵殺出一支奇兵,原來是劉遵率領的援軍趕到了。
    劉遵的艦隊如同一把鋒利的刃劍,猛地插入了徐道覆的艦隊之中,將其衝成了兩段。
    徐道覆顧前顧不了後,顧後顧不了前,頓時慌亂起來。
    劉遵與劉道規見狀,立即合力夾擊。
    他們指揮著戰船左右穿梭,萬箭齊發,殺得賊兵人仰馬翻。
    一時間,江麵上鮮血染紅了水麵,屍體漂浮得到處都是。
    經過一場激戰,斬殺敵兵一萬多人,淹死的更是不計其數。
    徐道覆見勢不妙,慌忙逃回湓口。
    江陵城中的百姓聽說賊兵被打敗了,都紛紛走出家門,歡呼雀躍。
    江陵又安定了下來。
    劉裕在京都聽到江陵無事的消息,心中大喜。
    他深知賊黨尚未完全剿滅,於是決定親自率領劉藩、檀韶等人南下討伐。
    他留下劉毅監管太尉府,負責內部事務,自己則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各路軍隊剛出發不久,就接到了王仲德的捷報。
    原來,王仲德已經趕跑了悍賊範崇民,奪回了南陵城。
    劉裕看了捷報,心中更是高興。
    他立即命令軍隊逆流而上,前往南陵城與王仲德會師。
    大軍一路行進,很快就到達了南陵城。
    劉裕與王仲德等人相見,彼此寒暄了幾句後,便決定繼續進軍雷池。
    他們在雷池駐紮了幾日,見賊兵遲遲不來,便又繼續進軍到大雷。
    這一天,黎明時分,劉裕正在船樓中休息,突然有士兵來報:“大將軍,賊兵來了!”
    劉裕聞言,立即從床上躍起,親自登上船樓,向西眺望。
    隻見江麵上戰船連綿不斷,橫貫江心,不知道有多少艘。
    那些戰船高大如樓,船上旌旗飄揚,士兵們手持兵器,嚴陣以待。
    劉裕看了,卻麵不改色,心中早已有了計較。
    他立即命令步兵騎兵去西岸屯兵,囑咐他們準備好火具,等時間一到就放火。
    然後,他親自舉起軍旗戰鼓,大聲呼喊道:“兒郎們,賊兵來了!
    今日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給我衝啊!”
    晉軍將士聽了劉裕的號召,個個奮勇爭先,戰船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前衝去。
    右軍參軍庾樂生卻乘船徘徊不前,似乎有些膽怯。
    劉裕見狀,立即怒喝道:“庾樂生,你為何不前?
    莫非是怕了賊兵?”
    庾樂生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劉裕大怒,立即命令斬首示眾。
    這一斬,頓時讓晉軍將士們心中一凜,他們更加奮勇地向前衝去。
    萬箭齊發,射向賊船。
    那些箭矢如同雨點一般落在賊船上,射得賊兵們紛紛倒下。
    加上順風順水,波浪滔天,晉軍的戰船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把賊船逼到了西岸。
    岸上早已列好步兵,他們手裏拿著火具,紛紛向賊船拋去。
    那些火具落在賊船上,瞬間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刹那間烈焰騰空,滿江都紅了。
    賊船大半被燒毀,賊兵們嚇得四處逃竄。
    有的跳入江中淹死,有的被火燒死,有的被晉軍將士殺死。
    一時間,江麵上慘不忍睹。
    盧循、徐道覆兩個賊頭見狀,更是倉皇逃走。
    他們帶著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逃回尋陽。
    在尋陽稍作休整後,他們又逃往豫章。
    他們深知晉軍勢不可擋,於是決定在這裏豎起密密的柵欄,阻擋晉軍的進攻。
    那些柵欄用粗大的木頭製成,一根根緊緊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賊兵們在柵欄後麵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晉軍的進攻。
    他們心中雖然害怕,但也知道這是最後的防線,如果失守,就再也沒有退路了。
    劉裕率領晉軍追到豫章,看到賊兵在左裏豎起了柵欄,心中冷笑一聲。
    他深知這些柵欄雖然堅固,但也不是無懈可擊。
    他立即命令將士們準備攻城器械,準備一舉攻破柵欄,消滅賊兵。
    晉軍將士們聽了劉裕的命令,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快到柵欄前時,忽見劉裕手中那麵威風凜凜的軍旗竿,竟無緣無故地“哢嚓”一聲折斷了,旗竿沉入水中,濺起一圈圈漣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將士見狀,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惶恐不安之情溢於言表。
    劉裕卻麵不改色,心中暗自思量:“此乃天意乎?
    昔日覆舟山一戰,軍旗竿亦曾折斷,而後我大敗賊兵。
    今日此景,莫非亦是吉兆?”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高聲對眾將士道:“諸位莫慌,從前覆舟山那一仗,軍旗竿也折了,現在又這樣,打敗賊兵無疑了!”
    此言一出,眾將士雖心中半信半疑,但見劉裕神色堅定,士氣也為之一振。
    劉裕隨即換了一麵嶄新的軍旗,繼續督戰攻城。
    隻見那柵欄在晉軍的猛烈攻擊下,搖搖欲墜,終於“轟”地一聲被攻破,晉軍如潮水般湧入。
    賊兵們雖拚死抵抗,但怎敵得過晉軍的勇猛?
    有的被刀劍刺穿,鮮血噴湧;
    有的見勢不妙,投水自盡,水麵上泛起一片片殷紅。
    一時間,喊殺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慘不忍睹。
    最終,賊兵死亡達一萬多人,盧循乘著一艘小船,狼狽逃竄,其餘的賊兵大多投降了。
    劉裕大軍得勝歸來,一路凱歌高奏,回到了雷池。
    安帝聞訊大喜,特派侍中黃門等官員,帶著禦酒佳肴,到郊外迎接慰勞。
    劉裕進宮後,安帝當麵加以獎賞,授予他大將軍揚州牧的職位,還賜了二十個儀衛,以示恩寵。
    劉裕卻連連擺手,堅決推辭道:“盧循、徐道覆尚未被誅殺,我怎能安心接受封賞呢?
    待我將這二人擒來,再領陛下厚賞不遲。”
    安帝見他如此忠誠耿直,隻好收回成命,心中卻對劉裕更加敬重。
    再說那盧循,雖然逃得性命,但心中卻如刀割一般。
    他收集散兵遊勇,尚有不下萬人,一路逃回番禺。
    徐道覆則退守始興,始興還算幸運無事,番禺卻早已經被晉軍占領了。
    晉將軍孫處、沈田子等人,從海道悄然襲來,如同天降神兵。
    番禺城雖有賊兵把守,但因連日來戰事頻繁,早已疲憊不堪,加之毫無防備,竟被晉軍鑽了空子。
    那日,孫處等人率軍突然襲擊,恰逢大霧彌漫,五米之外便難辨人畜。
    晉軍將士們摸黑前行,悄無聲息地接近了番禺城。
    等他們四麵登上城牆時,城裏才驚覺過來,慌忙中怎能對敵?
    賊兵們頓時亂作一團,奪門逃散者不計其數,許多腿短跑得慢的,都成了晉軍刀下之鬼。
    孫處安撫舊民,捕殺賊頭親信黨羽,手段雷厲風行。
    他率兵謹守城池,全城都安定了下來。
    百姓們見晉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都紛紛出城迎接,感激涕零。
    孫處又派沈田子等人,分別攻打嶺表各郡。
    沈田子英勇善戰,所到之處,賊兵望風而逃。
    依次收複各郡,捷報頻傳。
    盧循在逃亡途中,聞聽老巢被攻破,心中驚慌萬分。
    他深知番禺一旦失守,自己便失去了最後的根據地。
    於是,他連忙率軍飛馳攻打番禺,企圖奪回失地。
    孫處獨自堅守城池,麵對盧循的猛烈攻擊,他毫不畏懼。
    雙方相持不下,戰況異常激烈。
    孫處身先士卒,親自登城督戰,晉軍將士們見主將如此英勇,更是拚死力戰。
    且說劉藩、孟懷玉分別追剿盧循、徐道覆。
    孟懷玉一路追擊徐道覆,直逼始興。
    他率軍攻破城池,與徐道覆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最終,徐道覆力戰不敵,被孟懷玉陣斬於城下。
    劉藩則進入粵境,正好遇到沈田子。
    兩人相見甚歡,劉藩見沈田子英勇善戰,心中大喜。
    他分軍給沈田子,囑咐道:“沈將軍,番禺城危急,你速速前去救援,務必保住城池不失。”
    沈田子領命而去,他率領精銳之師,星夜兼程趕往番禺。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量:“盧循賊子,你竟敢攻打番禺,我沈田子定要讓你有來無回!”
    欲知沈田子如何救番禺,且看他如何運籌帷幄,率軍與盧循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