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夏主被擒國已滅 族誅慘劇終難逃

字數:8838   加入書籤

A+A-


    魏國國主一聲令下,士兵們就像一群忙忙碌碌的小螞蟻,開始一鍬一鍬地挖起深深的壕溝來,泥土四處飛濺;
    同時,他們還忙著建造堅固的營壘,木頭和石頭交錯堆砌,把平涼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那架勢,明擺著是要打一場持久的硬仗。
    日子就像流水一樣,一天天悄悄地溜走。
    一個多月的相持下來,城裏的杜幹等人早就累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一點精神頭兒都沒有了。
    他們每天望著城外的魏軍,心裏那個焦急啊,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個不停。
    他們聽說赫連定已經戰敗,逃往上邽去了,沒法來救他們了,心裏更是拔涼拔涼的,絕望得要命。
    大家湊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裏全是無奈。
    終於,有一天,他們實在是撐不住了,隻好打開城門,向魏國投降。
    那城門一開,魏軍就像潮水一樣湧了進來。
    魏將豆代田一馬當先,騎著高頭大馬,率軍衝進平涼城。
    他眼睛一掃,就把夏宮裏的那些後妃給俘虜了。
    接著,豆代田又在監獄裏找出了奚斤等人,把他們像拎小雞一樣拎了出來,一並交給了魏國國主。
    國主一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他大搖大擺地進城安撫百姓,還設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那宴會上,好酒好菜擺得滿滿當當,香氣直往鼻子裏鑽。
    國主端起酒杯,對著奚斤就說:“奚斤啊,你的命可真大!
    多虧了豆代田,你才撿回一條命。
    來,你應該跪著給豆代田敬酒,才能報答他的恩情。”
    奚斤一聽,哪敢違抗命令啊?
    隻好捧著酒杯,顫巍巍地跪在豆代田麵前,請他喝酒。
    豆代田站起來,豪爽地一飲而盡,那酒香在嘴裏回蕩,他滿意地點點頭。
    這時,國主又命令釋放夏國的皇後,讓她在宴會上勸酒,還給豆代田斟酒。
    那夏後啊,愁眉不展的,淚光閃閃,看起來可憐極了。
    豆代田看了,心裏暗暗生憐,覺得她也挺不容易的。
    他忍不住站起來,對著國主稟告說:“陛下,她也是一位國母呢,您能不能稍稍顧全她的顏麵?”
    國主一聽,微笑著打趣道:“豆代田,你是不是看上她了?
    那好吧,我就把她賜給你吧。”
    豆代田一聽,喜出望外,連忙出座拜謝,那臉上笑得跟花朵兒似的。
    酒宴結束後,他就帶著夏後離去,享受美人去了。
    那夏後跟著豆代田,心裏雖然有些忐忑,但想到能有個依靠,也就安心了許多。
    第二天,豆代田又接到詔書,一看,原來是晉封為井陘侯的旨意,還加授了散騎常侍、右衛將軍之職。
    他拿著詔書,手都抖了,心裏那個激動啊,就像中了大獎一樣。
    他既得到了美人,又受到了寵愛和榮耀,走在街上,那腰板都挺得直直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真是喜氣連連,前所未有啊!
    他想著,以後一定要好好幹,報答國主的恩情,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而赫連定呢,隻能無奈地被稱作元緒公了。
    這稱號,對他來說,就像是個諷刺,提醒著他曾經的輝煌已不再。
    平涼被攻下後,長安一帶又歸魏國所有。
    國主可沒心思管他怎麽想,留下巴東公延普鎮守安定,鎮西將軍王斤鎮守長安,自己則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返回平城。
    那隊伍,長得一眼望不到頭,旗幟飄揚,馬蹄聲震天響。
    此時,夏國國主赫連定僅據守上邽,大部分故土已經失去。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心裏明白,東方是難以收複了。
    但他不甘心,打算開辟西方領土,以圖東山再起。
    隴西地區有個西秦國,是鮮卑種族的後裔。
    這西秦國,起初是苻秦政權的一部分。
    苻秦敗亡後,乞伏國仁就占據了涼州、臨洮、河州等地,自稱大單於,還兼任秦、河二州牧,那威風,可是一時無兩。
    乞伏國仁去世後,他的弟弟乞伏乾歸繼位。
    乞伏乾歸可是個厲害角色,他占領了隴西地區,自稱秦王,曆史上都稱之為西秦。
    他坐在寶座上,望著臣子們,心裏滿是雄心壯誌。
    可好景不長,乞伏乾歸後來被侄兒乞伏公府刺殺。
    雖然乞伏公府也是個狠角色。
    但他做夢也想到,他很快又被人殺了。
    刺殺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乞伏乾歸的兒子乞伏熾磐。
    這乞伏熾磐,的確是有能力的君主,他吞並了南涼的禿發氏部落,勢力更加壯大。
    不過,當乞伏熾磐傳位給兒子乞伏暮末後,西秦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乞伏暮末真是個苦命的君主,他繼位後,西秦與北涼多次交戰,軍隊疲憊不堪,財物也匱乏得要命,眾叛親離。
    終於,乞伏暮末走投無路了,隻好向魏國乞降。
    他寫下降書,派使者送去魏國,心裏滿是無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魏國國主一看降書,笑得見牙不見眼,立即派遣將領前往迎接。
    乞伏暮末焚毀了城池和寶物,火焰燒得天空都紅了。
    他率領一萬五千名部民,向東行進。那長長的隊伍,人們臉上充滿疲憊和無奈。
    當他們經過上邽時,正好遇到想要向西擴張的赫連定。
    赫連定一見,心裏大喜,立即出兵攔截。
    他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指著乞伏暮末的隊伍大喊:“給我攔住他們!”
    乞伏暮末哪敢交鋒,隻能退守南安。
    南安城,城牆斑駁,看起來就有些年頭了。
    赫連定命令叔父赫連韋伐率軍逼近,並將南安城圍住。
    那軍隊像鐵桶一樣,把南安城圍得水泄不通。
    城裏無糧,人們開始自相殘殺。
    秦國的侍中出連輔政、乞伏國祚,以及吏部尚書乞伏跋跋等人,見勢不妙,紛紛翻越城牆,投奔夏國。
    乞伏暮末走投無路了,他坐在宮殿裏,望著空蕩蕩的屋子,心裏滿是絕望。
    最後,他隻好走出城門,向赫連定投降。
    於是,夏將赫連韋伐押著乞伏暮末,一路塵土飛揚,將他們送往上邽。
    乞伏暮末麵色黯然,身後的乞伏氏宗族五百餘人,個個被綁得結結實實,眼神中滿是絕望。
    到了上邽,赫連韋伐將這些俘虜全部獻給赫連定。
    赫連定看著這些曾經的敵人,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他下令對他們施以嚴刑,那場麵,慘不忍睹。
    哀嚎聲、求饒聲此起彼伏,但赫連定卻不為所動,全部屠殺,一個不留。
    鮮血染紅了土地,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
    赫連定卻似乎並不在意這些,他還有更大的計劃。
    他驅使著秦國的十餘萬百姓,從治城渡過黃河。
    那黃河水洶湧澎湃,百姓們被趕入河中,哭聲、喊聲震天響。
    赫連定意圖奪取北涼的領土作為根據地,他認為隻要有了這片土地,就能東山再起。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就在他滿心歡喜地計劃著未來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措手不及。
    吐穀渾王慕璝,竟然發動三萬精騎,前來襲擊!
    說起這吐穀渾,也是鮮卑的一個分支。
    他們的遠祖名叫穀吐渾,是晉初鮮卑都督慕容廆的庶兄。
    原本居住在遼西地區,後來遷徙到陰山,再傳到孫子葉延時,便用祖父的字作為姓氏,因此國號也叫吐穀渾。
    吐穀渾的國力在葉延之後逐漸壯大,又經過三代,傳到了阿豺手中。
    阿豺是個有雄心壯誌的君主,他占據了並州、氐族和羌族居住的地方,麵積有數千裏之廣。
    他自稱驍騎將軍、沙州刺史,那威風,可是一時無兩。
    阿豺有二十個兒子,他們個個身強力壯,英勇善戰,在吐穀渾國裏那是出了名的。
    阿豺看著這麽多兒子,心裏明白,對他們的教育可不能馬虎。
    他琢磨著,得想個辦法讓兒子們明白團結的重要性。
    眼瞅著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阿豺知道時候不多了。
    於是,他把兒子們都叫到跟前,讓他們每人獻上一支箭。
    兒子們雖然心裏犯嘀咕,不知道老爹這是要幹啥,但還是紛紛從箭筒裏抽出一支箭,遞了上去。
    不一會兒,阿豺麵前就堆了二十支箭。
    阿豺又喚來了同母的弟弟慕利延,讓他過來折斷一支箭。
    慕利延走過來,輕輕鬆鬆地就把那支箭折斷了,臉上還帶著一絲笑意,好像在說:“這有啥難的?”
    阿豺沒說話,又讓慕利延把剩下的十九支箭捆成一束,再試著折斷。
    慕利延這下可犯難了,他雙手握住那束箭,使出吃奶的勁兒,憋得臉紅脖子粗,額頭上還冒出了汗珠,可那束箭就是紋絲不動。
    阿豺看著兒子們,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可要好好看看,這些箭啊,孤單的時候,容易折斷;
    但聚集在一起,就難以摧毀了。
    這就像我們吐穀渾的國力一樣,隻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共同保衛國家!”
    兒子們聽了阿豺的話,都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老爹的用心。
    阿豺欣慰地笑了笑,然後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就這樣,一代梟雄阿豺便去世了。
    吐穀渾國王的位置,由他的大兒子慕璝繼承。
    慕璝也是一位善於變通的、有能力的君主。
    他繼承王位後,繼續與宋朝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他隔三差五地就向宋朝進獻奏表,宋朝皇帝一看,心裏高興,就封他為隴西公。
    這隴西公啊,可不是個小封號,那可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才能得的。
    慕璝心裏明白,光與宋朝交好還不夠,他還得跟其他勢力拉拉關係。
    於是,他又派遣使者,帶著厚禮,去魏國建立聯係。
    魏國國主一看吐穀渾的使者來了,心裏也是樂開了花。
    他知道吐穀渾的國力不弱,能與他們交好,對魏國來說也是件好事。
    於是,魏國也封慕璝為大將軍,還賜給他不少好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慕璝得到魏國的封號後,心裏那是美滋滋的。
    他想著,有了宋朝和魏國的支持,他的吐穀渾一定能更加壯大,以後誰也不敢欺負咱們了。
    這天,慕璝在吐穀渾的王宮裏,正跟大臣們商量事兒。
    突然他聽到一個震撼的消息:夏國國主赫連定竟然向西進軍了!
    慕璝一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立刻召集將領們,商量對策。
    最後決定派遣慕利延等人,率領著三萬鐵騎,沿著黃河風馳電掣般趕去攔截。
    黃河邊,夏軍正在渡河。
    士兵們手忙腳亂地劃著船,河水嘩嘩作響,濺起一片片水花。
    突然,慕利延一聲令下:“衝啊!”
    三萬騎兵如潮水般湧來,發起猛攻。
    夏軍毫無防備,頓時亂成一團。
    有的士兵被洶湧的河水淹死,有的被騎兵砍殺,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赫連定也狼狽不堪。他在水中掙紮著,好不容易爬上了岸,卻已經累得氣喘籲籲。
    他環顧四周,隻見敵軍騎兵已經越過黃河,追了上來。
    他心裏一緊,轉身就跑。
    可是,他哪裏跑得過那些身經百戰的騎兵?
    不一會兒,就被七手八腳地活捉了。
    慕璝看著囚車裏的赫連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心想:“哼,看你還這麽囂張!”
    隨即,他派遣侍郎謝太寧,押送赫連定到魏國。
    魏國國主拓跋燾聽到這個消息,大喜過望。
    他下令將赫連定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同時,為了嘉獎慕璝的功勞,他加封慕璝為西秦王,還賜給他無數珍寶和土地。
    慕璝心裏那個美啊,覺得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然而,這赫連定的弟弟赫連昌,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他背叛了魏國,向西逃跑。
    很可惜,他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河西軍將領的追殺。
    最後,他被擊殺在荒郊野外,子弟們也被一一捕獲,全部誅殺。
    夏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國度,經曆了三代國主後,至此徹底滅亡。
    赫連勃勃的子孫,也幾乎被誅殺殆盡,無一幸免。
    夏的政權已經滅亡了,上邽這個地方卻被氐族的首領占據了。
    他自稱是雍州、涼州、秦州三個地區的軍事都督,並且還派兵去窺探漢中,想和宋朝挑起事端。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想要了解具體情況,且待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