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拓跋燾計破北涼城 北涼餘孽終被平滅
字數:6004 加入書籤
魏帝在西郊整軍備戰,那場麵,真是壯觀極了,軍隊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他下了一道詔書,說要親自出征打仗。
這消息一傳出來,全國上下都轟動了。
大家都知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個有膽有識的君主。
原來,拓跋燾得知北涼主沮渠牧犍心裏藏著小算盤,就決定給他來個突然襲擊,趁他還沒準備好,一舉攻下北涼。
六月裏,拓跋燾從平城出發了。
走之前,他把朝廷的大事交給了侍中、宜都王穆壽和太子拓跋晃,讓他們輔佐朝政。
穆壽和拓跋晃都知道這是個重要的任務,一點都不敢懈怠。
拓跋燾想得還挺周全,他怕柔然趁火打劫,就命令大將軍、長樂王嵇敬和輔國大將軍、建寧王拓跋崇領兵2萬,屯駐在漠南,嚴防柔然來犯。
這樣一來,北魏的防線就穩固多了。
同時,拓跋燾也沒閑著,他讓公卿們起草了一份檄文,列數了沮渠牧犍的12項罪狀,勸他識時務者為俊傑,親自帶著群臣遠迎魏軍。
那檄文寫得鏗鏘有力,看得人都熱血沸騰。
轉眼間就到了七月,拓跋燾率軍從雲中渡過黃河,抵達了上郡屬國城。
他一到那裏,就開始部署分派各軍,那指揮若定的樣子,真是讓人佩服。
他派拓跋健、拓跋素和劉絜為前鋒,分兩路同時進發,這戰略部署,真是妙極了。
拓跋燾還命令拓跋丕和杜超為後備軍,平西將軍源賀為向導。
源賀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是南涼宗室後裔,在姑臧附近相當有影響力。
他一聽拓跋燾要攻北涼,就主動請纓,表示願意為拓跋燾去招降姑臧附近的四個鮮卑族部落。
拓跋燾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當即就答應了。
八月裏,北魏的前鋒部隊進展順利,拓跋健更是繳獲了北涼牲畜共二十餘萬頭。
這消息一傳回來,全軍上下都歡呼雀躍,士氣高漲。北涼主沮渠牧犍一看形勢不妙,就派出他的弟弟沮渠董率領一萬人馬,在城南出城迎戰北魏軍。
可是呢,北涼軍一看北魏軍那陣仗,心裏就慌了神,望風而潰。
沮渠董一看大勢已去,就逃進姑臧城躲了起來。
這時候,劉絜卻犯了個糊塗。他聽信了占卜人的預言,說繼續追擊會有不祥之兆,就召回軍隊沒有乘勝追擊。
這可把拓跋燾氣得不輕,但他也沒多說什麽,畢竟大戰在即,不能因小失大。
沒過多久,沮渠牧犍的侄兒沮渠祖竟然翻越城牆投降了北魏軍。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沮渠祖一投降,就把沮渠牧犍的底細都向拓跋燾匯報了個一清二楚。
拓跋燾一聽,心裏更有底了。
再說源賀,他也沒閑著,成功招撫了他祖父的舊部。
這樣一來,北魏的勢力就更壯大了。拓跋燾看時機成熟,就集中全力攻城。
那攻城戰打得叫一個激烈啊,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終於,到了九月,沮渠牧犍的另一個侄兒沮渠萬年也率領自己的部眾投降了北魏。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沮渠牧犍一看這形勢,心裏就徹底涼了半截。
姑臧隨即被北魏拿下,沮渠牧犍也被俘虜了。
拓跋燾下令解開沮渠牧犍的繩索,還以禮相待。
這舉動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但拓跋燾心裏明白,他這麽做是有原因的。
他要用自己的仁德來感化北涼的百姓和將士,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歸順北魏。
拿下姑臧後,拓跋燾下令向地方各郡宣布消息。
這消息一傳開,各族胡人投降北魏的又有幾十萬。
他們一看北魏這麽強大,又這麽仁德,都紛紛表示願意歸順。
雖然北涼地方實力猶在,但那些勢力都是各自為政,形不成合力。
拓跋燾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他命令北魏的將士們乘勝追擊,把這些勢力一一拔除。
北涼基本宣告滅亡了。
拓跋燾站在姑臧的城頭上,望著這片曾經屬於北涼的土地,心裏感慨萬千。
他轉身對一位將領說:“接下來我們該怎麽做?”
將領想了想,問道:“陛下,是先安撫百姓,還是直接整頓吏治?”
拓跋燾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們要先安撫百姓,讓他們感受到北魏的仁德。
然後,再逐步整頓吏治,選拔賢能之士來治理這片土地。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鞏固這場戰爭的勝利果實。”
將領們一聽,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知道,拓跋燾是個有遠見卓識的君主,他說的話一定是有道理的。
在姑臧城內,拓跋燾召集了北涼的原官員和將領們開會。
他看著他們,語氣平和地說:“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心裏可能還有顧慮,擔心北魏會對你們不利。
但我要告訴你們,北魏是個包容的國度,我們歡迎所有願意歸順的人。
隻要你們誠心誠意地為北魏效力,我拓跋燾絕不會虧待你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位原北涼的官員站出來,有些猶豫地說:“陛下,我們北涼和北魏的風俗習慣不同,我們擔心會難以適應。”
拓跋燾笑了笑,說:“這你們就不用擔心了。
北魏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度,我們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
隻要你們不違反北魏的法律,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按照你們自己的方式來。
而且,我還會派一些官員來幫助你們,讓你們更快地適應北魏的生活方式。”
將領們一聽,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拓跋燾是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人。
他既然放出了話,那肯定是說到做到,絕不含糊。
且說沮渠牧犍的那幾個弟弟,無諱、宜得、安周,原先各自守著沙州、酒泉、張掖這些地盤,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可魏軍一來,就像一陣狂風掃過,他們嚇得跟丟了魂似的,四處逃竄。
要說這無諱,還算有點骨氣,他收攏了一些殘兵敗將,又回到酒泉,打算跟魏軍再拚一拚。
魏國皇帝聽說了,哼,你小子還挺有種,行,那就再派永昌王健帶兵去會會你。
無諱一看,魏軍大軍壓境,心裏也犯嘀咕,這仗怎麽打?
想來想去,還是投降算了,保命要緊。
魏國皇帝也挺大度,封無諱為征西大將軍,還給了他個酒泉王的帽子戴戴。
另外,那個萬年小子也被封為張掖王,算是皆大歡喜。
本以為這事就這麽定了,大家相安無事。
可誰知道無諱心裏又起了小算盤,開始不老實了。
魏國一看,你這家夥,剛給了你甜頭,你就又想搞事?
行,那就再派鎮南將軍尉眷去收拾你。
無諱這回是真沒辦法了,糧食都吃光了,士兵們也餓得前胸貼後背。
沒辦法,隻好跟弟弟安周一起跑,一直跑到了鄯善。
鄯善王比龍一看這架勢,嚇得腿都軟了,心想:這哪是來打仗的,簡直就是來搶地盤的。
連城都不要了,撒腿就跑。
無諱兄弟倆就這麽輕輕鬆鬆地占了鄯善的城,心裏那個美呀。
後來,無諱和安周又轉悠到了高昌,還派手下汜雋去宋朝上表,想求得宋朝的支持。
宋朝一看,行,你小子還挺會找靠山的,那就封你個征西大將軍、河州刺史、河西王,還讓你都督涼、河、沙三州的軍事。
這封賜可夠豐厚的,無諱心裏那個樂嗬。
可誰知道,無諱這家夥命不長,沒多久就病倒了,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
他弟弟安周就接了他的班,繼續享受宋朝的封賜。
但好景不長,後來柔然一來,就像一股狂風卷過,把他們給吞並了。
安周心裏那個苦啊,但也沒辦法,隻能認命。
再說萬年,他後來被調到冀、定二州當刺史,本想著能好好幹一番事業,結果卻因為謀反的罪名,被賜死了。
這人生啊,真是無常,昨天還是風光無限的刺史,今天就成了階下囚,最後還丟了性命。
說到牧犍父子,他們留在平城,本來挺老實的,規規矩矩地過日子。
可誰知道突然被魏人告發了,說他們私藏毒藥,意圖不軌。
這罪名一扣,那可就完了。
魏國皇帝一聽,大怒,立即派司徒崔浩去賜死牧犍。
沮渠氏宗族幾百人就這麽被誅殺了,真是慘啊。
魏國皇帝已經滅掉了北涼,黃河南北都歸魏國所有。
隻剩下一個氐王楊難當還占據著上邽這一小塊地方,但看他那架勢,也免不了最終滅亡的命運。
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誰又能說得準呢?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