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爾朱驕縱赴宮宴 子攸智設鴻門局

字數:11919   加入書籤

A+A-


    元顥從轘轅關南逃,一路奔至臨潁。
    此時他身邊隻剩零星幾個隨從,狼狽不堪。
    臨潁縣的小卒江豐遠遠望見,眼珠一轉,心生一計。
    他上前攔住元顥,故作恭敬道:“殿下遠來辛苦,不如到寒舍歇息片刻?”
    元顥早已精疲力竭,見有人收留,不疑有他,點頭道:“好,帶路。”
    誰知一進門,江豐臉色驟變,猛地抽刀砍向元顥。
    元顥大驚,還未來得及反抗,便已身首異處。
    江豐提著血淋淋的首級,冷笑道:“亂臣賊子,死不足惜!”
    消息很快傳到洛陽。魏主子攸早已抵達北邙山,正由中軍大都督楊津清掃宮禁,召集百官迎駕。
    眾臣跪伏在地,涕淚橫流:“臣等無能,致使逆賊猖獗,請陛下治罪!”
    子攸擺擺手,淡淡道:“諸位忠心可鑒,何罪之有?”
    他隨即入主華林園,頒布大赦令,並大肆封賞功臣。
    爾朱榮加封天柱大將軍,爾朱兆為車騎大將軍,元天穆升任太宰。
    北歸將士及隨駕文武,皆官升五級。
    宮中放出三百名宮女,又賜下數萬匹綢緞,按功行賞。
    朝堂之上,臨淮王元彧戰戰兢兢地跪伏請罪:“臣曾依附逆賊,罪該萬死!”
    子攸微微一笑:“亂世之中,身不由己,朕不追究。”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坦然麵對新朝。
    安豐王元延明站在府中,臉色陰晴不定。
    妻子低聲問:“王爺,我們該怎麽辦?”
    他長歎一聲:“元顥已死,我若留在洛陽,遲早被人清算。”
    妻子急道:“那……我們逃?”
    元延明咬牙點頭:“對,逃!去梁朝!”
    當夜,他帶著妻兒悄然離京,一路南奔。
    可惜,流亡的日子並不好過。
    沒過幾年,元延明便病死在江南,再也沒能回到故土。
    爾朱榮在洛陽待了幾天,便啟程返回晉陽。
    臨走前,他做了兩件事:一是派都督賀拔勝鎮守中山,二是命令統軍侯淵剿滅葛榮的餘黨韓樓。
    轉眼到了第二年,關中一帶又鬧起了匪患。
    萬俟醜奴橫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
    此時,他正率兵攻打岐州,還派手下大將尉遲菩薩從武功南渡渭水,一路攻城略地。
    賀拔嶽接到軍報,立刻帶著一千輕騎,日夜兼程趕去救援。
    可等他到了岐州,尉遲菩薩已經攻下城柵,收兵回營。
    賀拔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對手下將士說道:“這尉遲菩薩狂妄自大,我們得引他上鉤。”
    於是,他親自帶兵到敵營前挑戰,故意露出破綻。
    尉遲菩薩果然中計,冷笑道:“區區千騎,也敢來送死?”
    他率輕騎追擊,一路追到渭南。
    賀拔嶽早已在山間設下埋伏。
    見敵軍進入包圍圈,他一聲令下:“放箭!”
    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尉遲菩薩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生擒活捉。
    士兵們押著他來到賀拔嶽麵前。
    賀拔嶽打量著他,譏諷道:“名字叫‘菩薩’,怎麽一點神力都沒有?”
    尉遲菩薩臉色鐵青,無言以對。
    此戰大勝,降卒上萬,關中匪患終於平定。
    醜奴聽說大將菩薩兵敗被殺,心裏一涼,趕緊帶兵退守安定城。
    另一邊,賀拔嶽和爾朱天光的軍隊在岐州會合,故意放出風聲:“夏天快到了,天氣太熱,不適合打仗,等秋涼了再進軍。”
    醜奴信以為真,對手下說:“既然他們不打了,咱們也歇歇。”
    於是解散士兵,讓他們回家種地,隻在險要處留了些哨卡防守。
    誰知爾朱天光、賀拔嶽和侯莫陳悅三位都督,趁著夜色突然發兵,一舉攻破大營。
    他們抓了不少俘虜,卻一個不殺,全放了回去。
    其他哨卡的守軍聽說主寨已破,紛紛投降。
    天光率軍長驅直入,直奔安定城。
    醜奴這才慌了神,手下兵散將逃,哪還有人守城?
    他隻好棄城逃跑。賀拔嶽帶兵緊追不舍,一直追到平涼,把醜奴團團圍住。
    這時,副將侯莫陳崇大喝一聲:“讓我來!”
    他單槍匹馬衝進敵陣,直取醜奴。
    兩人交手不到三個回合,醜奴就被他一把拽下馬,活捉了。
    侯莫陳崇高舉醜奴,大喊:“賊首已擒,投降不殺!”
    敵軍頓時潰散。
    天光乘勝進軍高平。
    蕭寶夤是醜奴的太傅,還想負隅頑抗。
    天光把醜奴押到城下,對守軍喊話:“你們的主子都抓了,還守什麽?投降吧!”
    守軍一看,果然紛紛丟下武器,打開城門,把蕭寶夤綁了送出來。
    關中就此平定。
    醜奴和蕭寶夤被押送到都城,綁在閶闔門外示眾三天。
    最終,蕭寶夤被賜死,醜奴被斬首。
    宇文泰的崛起與爾朱榮的專權
    宇文泰曾隨軍討伐元顥,立下戰功,被封為寧都子。
    後來,他又跟隨賀拔嶽入關,平定了萬俟醜奴的叛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主元子攸賞識他的才能,提拔他為征西將軍,兼管原州事務。
    宇文泰治理關隴一帶,對待百姓寬厚仁慈。
    百姓們感激不已,私下議論道:“要是早點遇到宇文大人,我們怎麽會跟著造反呢?”
    這番話,無意中為日後北周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然而,朝廷的局勢卻並不平靜。
    爾朱榮屢次平定叛亂,功勞越來越大,權勢也日益膨脹。
    他雖然駐守在外,卻能遙控朝政,甚至在宮廷內外安插親信,監視魏主的一舉一動。
    魏主元子攸並非昏庸之輩,他勤於政務,一心想整頓朝綱。
    一天,他與吏部尚書李神雋商議改革選官製度。
    恰在此時,爾朱榮推薦了一個人擔任曲陽縣令。
    但此人資曆不足,被李神雋駁回。
    爾朱榮得知後,勃然大怒,直接繞過朝廷,擅自調換了人選。
    李神雋又驚又怕,隻得主動請辭。
    爾朱榮趁機安排堂弟爾朱世隆代理吏部,進一步掌控朝政。
    隨後,爾朱榮又提出一項計劃——調派北方武將鎮守河南各州,以鞏固自己的勢力。
    魏主深知此舉會加強爾朱榮的兵權,堅決不肯答應。
    太宰元天穆奉命出鎮並州,臨行前,他特意去見了爾朱榮。
    “天柱大將軍立下大功,位居宰相,若想更換天下官吏,陛下也不該拒絕。”
    天穆對爾朱榮說道,“何況隻是調動幾個州官,陛下為何不答應?”
    爾朱榮冷笑一聲:“陛下怎麽說?”
    天穆歎了口氣:“陛下說,若天柱不把自己當臣子,他自然得聽您的;
    可若還認自己是臣子,怎能隨意任免百官?”
    爾朱榮聽完,臉色陰沉。他握緊拳頭,心中憤恨難平。
    與此同時,宮中也不安寧。
    爾朱皇後性情善妒,稍有不滿,便對魏主發怒:“天子是我家立的,憑什麽獨斷專行?
    我父親當初就該自己登基!”
    魏主冷冷回道:“若你父親真做了皇帝,你不過是個公主,哪還能統領六宮?”
    爾朱世隆也心懷不滿,私下抱怨:“兄長若早登帝位,我何至於連個王爵都撈不到?”
    魏主內外交困,既要應付權臣,又要忍受皇後的跋扈,整日鬱鬱寡歡。
    城陽王元徽的王妃是魏主的表妹,侍中李彧則是魏主的姐夫。
    這兩人仗著皇親身份,深得魏主信任。
    一日,元徽對魏主進言:“陛下,爾朱榮權勢滔天,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李彧也附和道:“是啊,他表麵恭敬,實則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魏主沉默良久,終於點頭:“朕何嚐不想?
    隻是他手握兵權,稍有不慎,反受其害。”
    侍中楊侃、膠東侯李侃曦、仆射元羅等人也參與密謀,商議如何除掉爾朱榮。
    然而,爾朱榮並非毫無察覺。
    他酷愛打獵,無論寒暑,從不間斷。
    每次狩獵歸來,他都會畫一幅《縛虎圖》獻給魏主,並附上奏章:
    “臣不忘武功,日夜練兵,隻為替陛下掃平北方胡人,南下統一江淮。”
    他還特意提到:“參軍許周曾勸臣受九錫之禮,但臣自認功績不足,已將他斥退。”
    魏主看完奏章,心中冷笑:“表麵謙遜,實則傲慢至極。”
    但他仍提筆批複,言辭懇切:“愛卿忠心為國,朕心甚慰。”
    其實這不過是虛與委蛇,以假應假罷了。
    會爾朱後懷孕九個月,眼看就要生產。
    爾朱榮上表請求入朝,想趁機探望女兒。
    洛陽城裏,城陽王元徽等人暗中商議:“若爾朱榮真敢進宮,正好埋伏刀斧手,一刀結果了他!”
    可李侃曦卻搖頭:“爾朱榮狡猾,必有防備。
    不如先殺他的黨羽,再派兵抵擋。”
    兩種意見爭執不下,魏主元子攸猶豫不決。
    然而,密謀的消息卻悄悄傳開了。
    中書侍郎邢子才等人怕受牽連,紛紛逃出洛陽。
    爾朱世隆也聽到了風聲。
    他眼珠一轉,寫了封匿名信,貼在自家門上:“天子欲殺爾朱榮!”
    隨後,他派人揭下信,快馬送給爾朱榮。
    爾朱榮看完,哈哈大笑,隨手把信扔在地上:“世隆膽小如鼠!誰敢動我?
    我單騎入京,看誰能傷我一根頭發!”
    妻子在一旁勸道:“洛陽局勢不明,還是別去了。”
    爾朱榮大手一揮:“怕什麽?
    我手握重兵,誰敢造次!”
    他執意南下,帶著精銳將士直奔洛陽。
    妻子放心不下,也隨行而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直抵洛陽城下。
    魏主早就想殺爾朱榮了。
    可一想到天穆還在並州手握重兵,他就不得不按下殺心。
    “陛下,這些日子您對臣格外厚待,臣實在惶恐。”
    宴席上,爾朱榮醉醺醺地說道,“外頭總有人說您疑心臣,想要臣的命。”
    魏主心裏一緊,臉上卻堆滿笑容:“愛卿多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朕還聽說有人造謠,說你要害朕呢。
    這種閑話,聽聽就算了。"
    爾朱榮聽了,哈哈大笑,心裏頓時踏實不少。
    從那以後,爾朱榮進宮時隻帶幾個隨從,連兵器都不帶。
    魏主見他這般毫無防備,反倒猶豫起來。
    城陽王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陛下,就算爾朱榮現在不反,將來也難說。
    這種人留著就是禍害!”
    魏主點點頭:“愛卿說得對。”
    他當即下詔,召天穆入朝,打算把兩人一網打盡。
    爾朱榮渾然不知危險臨近。
    朝中那些善於逢迎的官員,整天圍著他拍馬屁。
    “大將軍功高蓋世,陛下遲早要賜您九錫之禮!”
    “是啊,說不定還要禪讓帝位呢!”
    爾朱榮聽得眉開眼笑:“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一個術士湊上前,“昨夜天象顯示,長星入中台,這是改朝換代的吉兆啊!”
    另一個趕緊補充:“並州城上紫氣繚繞,這是上天預示,您就要飛黃騰達了!”
    爾朱榮被捧得飄飄然,整個人都輕快起來。
    他背著手,在殿中踱步,臉上寫滿了得意。
    這些諂媚之言,就像蜜糖一樣,讓他完全放鬆了警惕。
    爾朱榮有個女兒,嫁給了魏主兄長的兒子——陳留王元寬。
    爾朱榮曾指著元寬對人誇口:“我這女婿,日後必有大用!”
    這話傳到魏主耳中,更添猜忌。
    一天夜裏,魏主夢見自己持刀,一根根削斷自己的手指。
    驚醒後,冷汗涔涔,心中不安。
    他召來心腹元徽和楊侃,將夢境告知。
    元徽沉吟片刻,道:“蝮蛇咬手,壯士斷腕。
    陛下此夢,正是此意。
    若能當機立斷,必能轉危為安。”
    魏主眼神一沉,心中已有決斷。
    恰在此時,天穆奉召入京。
    魏主便借機設宴西林園,邀爾朱榮一同作陪。
    席間,爾朱榮忽然提議:“近來朝臣疏於騎射,陛下不如率五百精騎出獵,以振軍威。”
    魏主表麵應允,心中卻冷笑:“這是要試探朕的兵權?”
    宴罷,魏主獨坐殿中,眉頭緊鎖。
    次日,他密召中書舍人溫子升,問道:“當年王允殺董卓,若赦免涼州部眾,是否不會招致反撲?”
    子升謹慎答道:“赦免餘黨,或可平息禍端。”
    魏主沉默良久,忽然抬眼,目光如刃:“朕的心思,你應該明白。
    有些事,明知凶險,也不得不為。
    若隻誅首惡,寬恕從犯,或許能免後患。”
    子升心頭一震,低聲道:“臣明白。”
    魏主微微頷首:“去準備赦文吧,時機一到,即刻動手。”
    子升躬身退下,殿內隻剩魏主一人。
    窗外風聲漸緊,仿佛預示著一場風暴將至。
    天剛蒙蒙亮,元子攸就急召爾朱榮和元天穆入宮赴宴。
    明光殿內,楊侃帶著刀斧手早已埋伏多時。
    這哪是什麽宴席?分明是場鴻門宴!
    “陛下今日怎麽突然設宴?”
    元天穆在進宮路上低聲問道。
    爾朱榮不以為意地擺擺手:“天子設宴,咱們做臣子的隻管赴宴就是。”
    兩人入殿落座,酒過三巡。
    爾朱榮忽然放下酒杯:“臣突然想起府中還有要事...”
    元子攸強作鎮定:“愛卿這就要走?”
    “改日再來陪陛下盡興。”
    爾朱榮說著已經起身。
    楊侃等人從東階衝上來時,二人已經走到庭院中央。
    埋伏的士兵麵麵相覷,竟不敢輕舉妄動。
    看著爾朱榮揚長而去的背影,元子攸手中的酒杯“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廢物!都是廢物!”
    年輕的皇帝在空蕩蕩的大殿裏咆哮。
    城陽王元徽匆匆趕來,見狀連忙屏退左右。
    “陛下息怒,”元徽壓低聲音,“爾朱榮今日逃過一劫,必定起疑。
    咱們得另想辦法。”
    元子攸頹然坐下:“還能有什麽辦法?
    他手握重兵,朕這個皇帝...”
    “臣有一計。”元徽湊近耳語,“就說皇後早產,誕下太子...”
    “胡鬧!皇後才懷孕九月!”
    元徽卻胸有成竹:“婦人早產實屬平常。爾朱榮驕橫慣了,絕不會起疑。”
    此時的爾朱榮正在陳留王府喝得酩酊大醉。
    “今日那宴席透著古怪,”元天穆給他斟酒,“陛下突然...”
    爾朱榮大笑打斷:“你多慮了!
    那小皇帝能掀起什麽風浪?”
    說著又灌下一大杯酒。
    三日後,元徽急匆匆趕到爾朱榮府上。
    隻見這位權臣正和元天穆對弈。
    “大喜!天大的喜事!”
    元徽一把扯下爾朱榮的帽子,手舞足蹈,“皇後誕下太子,陛下請太師即刻入宮道賀!”
    爾朱榮醉眼朦朧:“這麽快就...”
    “太醫說是早產,”
    元徽搶著說,“陛下特意囑咐要太師第一個抱太子呢!”
    這時宮裏的傳令官也到了,站在門口高喊:“請太師速速入宮!”
    元天穆皺眉想說什麽,爾朱榮已經搖搖晃晃站起來:“走!去看看咱們的小太子!”
    二人剛踏進宮門,就聽見身後“轟”的一聲——宮門重重關上了。
    元天穆猛地拉住爾朱榮:“太師,情況不對...”
    可惜為時已晚。這對權傾朝野的叔侄,就這樣一步步走向了明光殿。
    他們不知道,這次等待他們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