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高敖曹勇猛驚敵 高歡勢起定乾坤

字數:12407   加入書籤

A+A-


    最可笑的是幽州刺史劉靈助。
    這人癡迷術數,靠著給爾朱榮算命得了賞識,混了個幽州刺史的官位。
    如今爾朱氏勢大,他卻掐指一算,竟算出爾朱家要完蛋。
    “天意如此,我劉氏當王!”
    劉靈助一拍大腿,當即糾集人馬,自稱燕王,還嚷嚷著要給舊主子攸報仇。
    他搬出些神神叨叨的讖語,忽悠幽、瀛、滄、冀四州的百姓。
    愚民們信以為真,紛紛投奔。
    沒多久,劉靈助便帶著這幫人南下,占了博陵郡的安國城。
    河北大使高乾兄弟早前奉朝廷之命在冀州招兵買馬,這事被爾朱兆知道了。
    爾朱兆心裏犯嘀咕:“這倆兄弟怕是要造反!”
    於是派監軍孫白鷂去冀州,假稱調兵,實則想趁機除掉高乾兄弟。
    高乾可不是傻子,一眼看穿了爾朱兆的詭計。
    他冷笑一聲:“想陰我?沒門!”
    轉頭就聯合前河內太守封隆之,突襲信都,一刀砍了孫白鷂。
    高乾擁立封隆之掌管冀州,又給死去的子攸皇帝辦喪事,全軍披麻戴孝,誓要討伐爾朱氏。
    “劉靈助不是自稱燕王嗎?
    咱們跟他聯手!”
    高乾派人送信,表示願意聽劉靈助調遣。
    消息傳到殷州,爾朱羽生坐不住了。
    他心想:“這幫反賊,必須趁早滅了!”
    於是率兵突襲信都。
    高乾剛在城頭站定,探子慌慌張張跑來:“報——爾朱羽生大軍已到城下!”
    高乾眉頭一皺:“這麽快?”
    這時,高敖曹正在府裏喝酒,一聽敵軍來了,酒碗一摔:“怕什麽?幹他!”
    他連盔甲都來不及穿,抄起長槊,翻身上馬,隻帶了十幾個親兵就衝了出去。
    城下,爾朱羽生正得意洋洋,心想:“信都這幫人,肯定嚇得不敢出來。”
    誰知城門一開,高敖曹如猛虎下山,直衝敵陣。
    他手中長槊翻飛,所過之處,敵軍紛紛倒地,竟無人敢擋!
    親兵們見狀,也殺紅了眼,個個以一當百。
    爾朱軍哪見過這陣仗?
    頓時亂作一團,哭爹喊娘地逃命。
    高乾在城頭看得熱血沸騰,趕緊放下五百精兵接應。
    可還沒等他們動手,爾朱羽生已經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就跑,一路逃回殷州去了。
    戰後,百姓們紛紛議論:“高敖曹這身手,簡直跟項羽再世一樣!”
    從此,高敖曹威名遠揚,人人都說他是當世霸王。
    偏高歡突然發難,揚言要攻打信都。
    消息傳來,信都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議論紛紛。
    “高歡來勢洶洶,咱們怎麽辦?”
    有人憂心忡忡地問。
    高乾卻神色鎮定,對眾人道:“高晉州雄才大略,豈會甘居人下?
    如今爾朱氏殘暴無道,弑君虐民,正是英雄崛起之時。
    他此來必有深意,不如讓我先去見他,探個虛實。”
    封隆之的兒子子繪也讚同:“高公說得有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應對。”
    於是,二人悄悄離開信都,直奔滏口,迎見高歡。
    高歡見他們前來,心中暗喜,立刻召入帳中。
    高乾毫不畏懼,直視高歡,朗聲道:“爾朱氏暴虐無道,天人共憤,但凡有誌之士,無不思奮起反抗。
    明公威名遠播,天下歸心,若舉義兵,必能所向披靡!”
    高歡眉頭微挑,饒有興趣地問:“哦?那依你之見,我該如何行事?”
    高乾胸有成竹,繼續道:“信都雖小,卻有十萬百姓,賦稅充足,足以支撐大軍。
    若明公願舉義旗,信都願效犬馬之勞!”
    高歡聽罷,眼中閃過讚賞之色。
    他本就對高乾的膽識有所耳聞,如今見他言辭懇切,句句切中要害,更是心生親近。
    “高公此言,正合我意!”
    高歡大笑,隨即起身,拉著高乾的手道,“今日得見,真是相見恨晚!”
    二人促膝長談,從天下大勢到行軍策略,越說越投機。
    高歡甚至親切地稱呼高乾為“叔”,以示敬重。
    夜深了,高歡仍意猶未盡,幹脆拉著高乾同榻而臥,繼續商議大事。
    第二天,高歡先派乾歸為先鋒,自己則率大軍向東緩行。
    這一日,先鋒部隊遇上一人,乘著一輛簡陋的露車,車上載著素箏和濁酒,徑直來到軍前投遞名刺,自稱要見高公。
    軍吏傳報上去,高歡略瞥一眼名刺,見是“南趙郡太守李元忠”幾個字,不由嗤笑:“這人是個酒鬼,見我做什麽?”
    說完,既不召見,也不拒絕。
    元忠在外等了片刻,不見回應,便自顧自下車,席地而坐,斟酒撕肉,自飲自嚼。
    一連飲了幾大杯,他抬頭對軍吏道:“聽聞高公招攬豪傑,我才特來拜見。
    如今連‘吐哺迎賢’的禮節都沒有,可見他慢待賢士。
    罷了,還我名片,不必再報了!”
    軍吏隻得再報高歡。
    這次,高歡終於命人引他進來,但態度依舊冷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元忠不以為意,從車上取來酒和箏,一邊飲酒,一邊彈箏,隨後放聲長歌。
    一曲終了,他直視高歡,道:“天下大勢已明,公還要為爾朱氏賣命嗎?”
    高歡淡淡道:“我的富貴皆因爾朱氏而來,豈敢不盡忠?”
    元忠搖頭歎息:“拘泥小節,算什麽英雄!”
    狂態盡顯,倒有幾分像三國時的禰衡。
    他又問:“高乾兄弟可曾來過?”
    高歡不動聲色:“未曾。”
    元忠眯眼一笑:“公此言是真,還是假?”
    高歡微微冷笑:“趙郡醉了。”
    說罷,便命人扶他出去。
    元忠卻不肯起身。
    這時,長史孫騰上前勸道:“此君乃天賜良才,公切勿錯過。”
    高歡這才重新與他交談。
    元忠慷慨陳詞,說到天下局勢,竟至哽咽流淚。
    高歡也不由動容。
    元忠趁機獻策:“河北之地,冀、殷二州最為關鍵。
    殷州城小,又缺糧草兵器,難成大事。
    不如先取冀州,高乾兄弟必傾心歸附。
    屆時,殷州可交給我來謀劃。
    一旦冀、殷聯合,滄、瀛、幽、定諸州自然臣服。”
    高歡聽罷,猛然起身,握住元忠的手,鄭重致歉,將他留在帳下。
    兩人暢談數日,高歡最終決定派元忠去圖謀殷州,自己則率軍直趨信都。
    高歡的大軍壓境,隆之和高乾兄弟倆一合計,幹脆打開城門迎接。
    這倆人原本跟著劉靈助混,如今見高歡勢大,立刻改換門庭,毫不拖泥帶水。
    高敖曹正在外麵攻城掠地,沒參與他哥高乾的決策。
    聽說兄長居然主動投降,頓時火冒三丈,拍案罵道:“堂堂七尺男兒,竟學婦人開門迎敵?丟人!”
    他二話不說,派人給高乾送去一條女人穿的布裙,諷刺他膽小如婦。
    高歡早就聽說高敖曹勇猛善戰,是個難得的猛將,便有心拉攏。
    他派長子高澄親自去見敖曹,見麵就行晚輩大禮,恭敬道:“家父久仰將軍威名,特遣我來拜見,願與將軍共謀大業。”
    敖曹見高澄態度謙卑,心裏舒坦了些,哼了一聲:“你爹倒是識相。”
    最終,他跟著高澄一同去見了高歡。
    高歡對敖曹格外禮遇,好酒好肉招待,言辭間盡是推崇。
    敖曹見他如此看重自己,心裏的不滿漸漸消了,便也安下心來。
    高乾和隆之原本是劉靈助的部下,如今投靠高歡,自然要和舊主劃清界限。
    劉靈助得知二人叛變,氣得直跺腳,卻無可奈何。
    此時,北魏朝廷也盯上了劉靈助,派大都督侯淵和驃騎將軍叱列延慶率軍討伐。
    靈助擅長占卜,掐指一算,自信滿滿地對部下說:“三月末,我軍必能攻入定州!”
    侯淵行軍至固城,和叱列延慶商議對策。
    延慶眯眼一笑,道:“劉靈助此人迷信占卜,不如將計就計。”
    於是,侯淵故意放出風聲,說大軍要西進關中。
    靈助聽聞,哈哈大笑:“果然天助我也!他們一走,定州就是我的了!”
    哪知侯淵暗地裏挑選精銳騎兵,趁著夜色疾馳突襲,直搗靈助大營。
    靈助還在睡夢中,忽聽帳外殺聲震天,慌忙起身,卻見敵軍已殺到眼前。
    “不好!中計了!”
    他驚呼一聲,還未來得及拔劍,就被一刀斬下首級。
    侯淵提著靈助的腦袋,快馬加鞭送入定州城,正好是三月最後一天。
    靈助的占卜隻算對了一半——他確實“入”了定州,可惜是腦袋被人送進去的。
    魏廷剛剛平定靈助之亂,又盯上了冀州這塊肥肉。
    為了穩住高歡,朝廷假惺惺地封他為渤海王,召他入朝。
    “哼,又想騙我?”
    高歡冷笑一聲,對心腹段韶說道,“爾朱氏那幫人,表麵一套,背後一刀,我若真去洛陽,怕是連骨頭都不剩!”
    段韶點頭:“主公明鑒,爾朱世隆、爾朱兆這些人,個個手握重兵,專橫跋扈,哪會真心容得下我們?”
    高歡眯起眼睛:“不急,先讓他們得意一陣子。”
    此時的洛陽城裏,爾朱氏一族權勢滔天。
    爾朱世隆升任太保,把持朝政;
    爾朱兆統領十州兵馬,坐鎮並汾;
    爾朱天光加封大將軍,獨霸關右;
    爾朱仲遠更是囂張,調任大梁後,又兼兗州刺史,貪婪殘暴,無法無天。
    “大人,這家的田產……”
    手下指著地圖,諂媚地湊近爾朱仲遠。
    “嗯,就說他們謀反!”
    仲遠懶洋洋地揮揮手,“男的丟河裏喂魚,女的充作奴婢,財產全歸我!”
    東南的百姓苦不堪言,私下裏咬牙切齒:“這惡賊,遲早遭報應!”
    可麵對爾朱氏的強權,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高歡這邊,卻不動聲色地積蓄力量。
    他廣招賢士,操練兵馬,安撫百姓,暗中準備與爾朱氏一決高下。
    “主公,朝廷又派人來了,催您入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斛律金匆匆進來稟報。
    高歡嗤笑一聲:“告訴他們,邊境不穩,我得鎮守冀州,沒空去洛陽!”
    朝廷無奈,隻好再退一步,加封他為大都督東道大行台,兼領翼州刺史。
    “哈哈!”
    高歡大笑,對眾將說道,“爾朱氏這是怕了,未戰先怯,敗象已露!”
    手下紛紛附和:“主公英明!爾朱氏氣數已盡!”
    果然,爾朱氏內鬥不斷,日漸衰敗。
    而那位傀儡皇帝魏主恭,又能有什麽作為?
    不過是個任人擺布的庸主罷了!
    高歡的野心越來越大,再加上手下大將斛律金、庫狄幹,以及他的小舅子婁昭、姐夫段榮,都在旁邊煽風點火,慫恿他起事。
    “爾朱氏暴虐無道,天下人恨之入骨,此時不討伐,更待何時?”
    斛律金握緊拳頭,眼中燃著怒火。
    “是啊!”
    庫狄幹拍案而起,“咱們六鎮子弟,豈能任人宰割?”
    婁昭也附和道:“姐夫,民心可用,機不可失!”
    高歡沉吟不語,但心中已有計較。
    他先是偽造了一封爾朱兆的書信,謊稱要把六鎮人發配到契胡部落當奴隸。
    消息一傳開,人心惶惶。
    “聽說上頭要把咱們送去當苦力?”
    一個士兵低聲問同伴。
    “可不是嘛!”
    同伴咬牙切齒,“這日子還怎麽過?”
    高歡見軍心浮動,又假造並州軍令,聲稱要征調他們去討伐步落稽人。
    他調集了一萬士兵,親自送行。
    郊外寒風凜冽,士兵們列隊待發。
    高歡站在高處,眼中含淚,聲音哽咽:“我與諸位同是六鎮子弟,情如手足。
    可如今……”
    他頓了頓,繼續道:“此去西征,戰死是一死;
    延誤軍期,又是一死;
    若被發配異族,更是生不如死!”
    士兵們聽了,紛紛握緊兵器,眼中怒火燃燒。
    “橫豎都是死,不如反了!”
    有人大喊。
    “對!反了!”
    眾人齊聲呼應,聲震四野。
    高歡故作猶豫:“造反?這可是大逆不道啊!”
    “將軍!”
    一個老兵跪倒在地,“咱們隻信您!
    您帶咱們幹吧!”
    高歡歎息一聲:“你們可記得葛榮?
    他擁兵百萬,卻因軍紀渙散,最終敗亡。
    若要我帶領你們,必須嚴守軍令,不得欺壓漢人,違者——斬!”
    “遵命!”
    萬人齊聲高呼,聲如雷霆。
    高歡見軍心可用,便殺牛犒賞三軍,在信都起兵。
    但他仍不敢公開打出討伐爾朱氏的旗號,隻是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李元忠起兵圍攻殷州,派人勸說高乾帶兵響應。高乾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元忠兄既有此意,乾自當效力。”
    他對著使者拱手,臉上堆著笑,“我這就去殷州助戰。”
    轉身卻對親信低聲道:“備馬,我要去見爾朱羽生。”
    單騎入城,高乾直奔刺史府。
    爾朱羽生正在廳中踱步,見他來了,眉頭一皺:“高將軍此時前來,莫非是為李元忠之事?”
    “正是。”
    高乾神色凝重,“元忠來勢洶洶,末將特來與使君商議守城之策。”
    羽生不疑有他,拉著高乾走到地圖前:“依你看,該如何布防?”
    高乾假意指點:“此處當設伏兵,那邊需加強巡邏......”
    說話間,右手已悄悄按上劍柄。
    二人並肩出城巡視。行至僻靜處,高乾突然拔劍,寒光一閃——
    “你!”
    羽生瞪大眼睛,捂著胸口倒下。
    高乾擦淨劍上血跡,冷笑道:“爾朱氏的好日子到頭了。”
    他提著羽生首級與李元忠會師。
    城頭守軍見主將已死,頓時亂作一團。
    “降者不殺!”
    高乾高舉頭顱,聲如洪鍾。守軍紛紛棄械。
    安頓好殷州防務,高乾馬不停蹄去見高歡。
    一進大帳,就把血淋淋的首級往地上一扔。
    “大哥,事成了!”
    高歡盯著首級看了半晌,突然拍案大笑:“好!幹得漂亮!”
    笑聲戛然而止,他猛地捶胸:“既然如此,咱們就反了吧!”
    當即任命李元忠為殷州刺史,又修書一封,曆數爾朱氏十大罪狀,派人送往洛陽。
    洛陽城中,爾朱世隆接到奏表,臉色陰晴不定。
    “丞相,高歡這......”
    侍從欲言又止。
    世隆將奏表揉成一團:“燒了。”
    轉頭對左右道:“傳令下去,就說高歡謀反,命兆將軍、仲遠將軍即刻發兵討伐!”
    消息傳到晉陽,高歡正在校場點兵。
    探子來報:“主公,爾朱氏四路大軍齊發,號稱十萬之眾!”
    將士們聞言騷動。
    高歡卻大笑:“來得正好!”
    他躍上點將台,聲若洪鍾:“傳令三軍——”
    “第一營守東門,第二營守西門......”
    一道道軍令擲地有聲。
    最後他拔出佩劍,直指蒼穹:“讓爾朱氏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北地雄獅!”
    校場上頓時響起震天喊殺聲。
    戰鼓隆隆,旌旗獵獵,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忽有一人滿身喪服,跌跌撞撞衝到軍營門前,高聲求見高歡。
    守門士兵見他神色悲愴,不敢怠慢,連忙通報。
    高歡接過名帖一看,眉頭一皺,立刻揮手道:“快讓他進來!”
    那人踉蹌入帳,一見高歡,便“撲通”跪倒在地,放聲痛哭。
    高歡見他如此悲切,也不由得眼眶一紅,親自上前攙扶:“快起來說話。”
    那人仍淚流不止,哽咽道:“我一家百餘口,全被逆賊所害!
    聽聞明公舉義兵討賊,我不顧一切趕來,隻求追隨左右,報仇雪恨!”
    高歡聽罷,重重一歎:“你家世代忠良,竟遭此毒手,實在可恨!
    我起兵正是為了誅滅奸賊,還天下一個公道!”
    他拍了拍那人肩膀,堅定道:“放心,蒼天有眼,逆賊必不得好死!”
    那人感激涕零,重重叩首:“明公大恩,我萬死難報!”
    高歡點點頭,當即下令:“好!從今日起,你便任行台郎中,隨我共謀大事!”
    那人再拜謝恩,眼中燃起複仇的火焰。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