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針鋒相對

字數:4887   加入書籤

A+A-


    第260 章 針鋒相對
    趙佶望著眉頭緊皺的童貫,麵帶不悅地說道:“怎麽,童愛卿可是不願意?”
    童貫聽了,趕忙回過神來,拱手抱拳說道:“官家恕罪,微臣隻是在想其中的利害關係。如今武大人依舊忠心於官家,並未露出反意,官家隻是忌憚他在軍隊中的權勢,要的隻是武大人放棄軍權而已。”
    趙佶聞言微微頷首:“不錯。如今武植對朕依舊忠心,隻要他放棄軍權,朕依舊對他信任有加。”
    童貫聞言,眼珠一轉,心中想到了一個辦法,既能夠應對趙佶的命令,又不會得罪武植。
    “官家,其實微臣心中有一個辦法,能夠兵不血刃地讓武大人放棄軍權。”
    趙佶聽到童貫之言,眼神一亮:“哦?不知是何辦法?童愛卿快快道來。”
    童貫趕忙道:“官家,如今龍衛、捧日、天武、虎翼這四支禁軍,已擴充至我大宋立國之初的滿員編製。每支禁軍人數多達五萬有餘,四支禁軍算下來,足足有二十萬將士,數量著實龐大。”
    “官家明日早朝不妨提出,如今國庫空虛,實在難以負擔如此龐大軍隊的開銷。告知武大人,朝廷隻能供養兩支禁軍,其餘兩支朝廷則需進行裁撤,否則要自行他法,武大人必定會權衡利弊,做出對局勢有利的抉擇。”
    趙佶聽到童貫所言,沉思片刻,微微點頭:“童愛卿此法雖然不能徹底使武植放棄軍權,不過隻要此計成功,便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使武植放棄兩支禁軍的掌控,此計甚妙!”
    他目光投向童貫,臉上笑意盈盈,說道:“童愛卿,既然如此,明日早朝朕便讓人按此計行事。倘若計策順利,童愛卿可是首功一件呐!”
    童貫聞言,臉上綻出笑容,趕忙抱拳說道:“官家過譽,微臣不過是盡忠職守,為官家分憂罷了。”
    可童貫此時心底卻暗自腹誹,以他對武植的了解,就裁軍之事,武植決然不會同意。不過此事的後續發展如何,都與自己無關了,隻要不讓自己得罪趙佶和武植兩人,那便是萬事大吉。
    而一旁的趙佶已在準備明日的謀劃,他揮了揮手示意童貫離去,童貫見此,抱拳領命後退出了殿外。
    等童貫離去,趙佶立刻吩咐內侍傳召戶部尚書唐格。
    唐格接到趙佶傳詔後匆匆趕來皇宮,進到禦書房中拱手對趙佶說道:“不知官家召微臣前來有何要事。”
    趙佶開門見山,直言道:“當下禁軍人數過多,國庫不堪重負,明日早朝,你出麵提議削減禁軍人數。”
    唐格聽聞,臉上閃過一絲詫異。身為戶部尚書,他對國庫收支了如指掌,雖說國庫眼下不算充盈,但維持現有禁軍的供給倒也勉強能夠支撐。
    他不明白趙佶為何突然有此提議,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身為文臣,削減軍隊開支對朝堂財政和自身職責而言,確實是件好事。權衡之下,他拱手抱拳,領命應下。
    翌日早朝,垂拱殿內,武植將四支駐守在京畿之地的禁軍調動事宜匯報完畢後,便回歸了自己的位置。
    此時,帝座上的趙佶目光看向了戶部尚書唐格。唐格見此,連忙跨步出列,拱手抱拳對趙佶說道:“官家,微臣有事啟奏。”
    趙佶麵上閃過一絲喜色,開口說道:“唐愛卿,有何要事,直言便是。”
    “官家,當下我大宋禁軍數量龐大,尤其是龍衛、捧日、天武、虎翼這四支軍隊,每支兵力足有五萬之眾。每日光是糧草供給,便耗費甚巨。”
    他微微停頓,目光不動聲色地望向了武植,繼續說道:“微臣忝任戶部尚書,主管國庫收支,如今國庫儲備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開支。懇請官家斟酌削減禁軍人數,以保國庫充盈,維持朝廷各項事務平穩運轉 。”
    唐格話音一落,作為戶部左侍郎的錢即聞言便想出列反駁,卻見武植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錢即當即止住身形。剛剛邁出的腳又收回了隊列中。
    上首的趙佶聽聞唐格所言,臉上瞬間堆滿了佯裝出的吃驚神色,提高音量道:“什麽?竟已到了國庫難以供給禁軍的地步?”
    說完,他還煞有介事地長歎一聲,滿臉憂慮,隨後緩緩將目光投向下方站於前列為首的武植,和聲問道:“武愛卿,你身為左丞相,又兼任樞密使,如今朝廷禁軍數量委實過於龐大。此事關乎軍國要事,不知武愛卿有何高見啊?”
    武植聽到趙佶的詢問,麵色平靜,拱手說道:“官家,我大宋軍隊的確龐大,特別是駐紮在各路的軍隊,如今將近百萬之數。可以削減各路駐軍,但龍衛、捧日、天武、虎冀四支軍隊乃是為了將來收複燕雲十六州擴疆之用,萬萬不可削減。”
    唐格聽聞武植所言,心中一緊,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武相此言差矣!如今各路駐紮的軍隊,大多是由各路自行籌備物資。可龍衛、捧日、天武、虎翼這四支軍隊卻不同,他們的一切供給,皆依賴朝廷國庫,每日消耗巨大。要削減軍隊數量,當務之急理應從這四支軍隊入手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旁邊的右相韓忠彥、副相趙挺之、蔡京三人見狀,臉色閃過笑意,也紛紛說道:“唐大人所言不錯,武相,削減軍隊,便從這四支軍隊入手最為合適。”對於削弱武植權力的事情,他們三人都樂意為之。
    帝座之上的趙佶,不動聲色地將朝臣們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暗自滿意,微微點頭後,目光徑直看向武植,和聲說道:“武愛卿,誠如你所言,這四支禁軍肩負抵禦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的重任。若將它們全部撤銷,自然是不妥當的,可不削減,如今國庫難以承受。”
    “依朕看,除了已經北上滄州的虎翼軍,和駐紮在西京河南府的天武軍,這兩支禁軍的糧草,依舊由朝廷供給。至於剩下的龍衛軍和捧日軍,愛卿能否斟酌一番,將其適當削減呢?”
    武植見此,輕歎一聲,他聽著趙佶的話語,看著朝中群臣的反應,知曉這趙佶是忌憚自己的權柄了,想要削弱自己在軍隊中的掌控權。可如今,武植已向著權臣之路邁進,根本不可能放棄對軍隊的掌控。
    他抬目望向趙佶,拱手抱拳說道:“官家,這四支禁軍關係到今後抵禦遼國和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百年大計,怎可輕易削減?此事,微臣不同意。”
    趙佶聽到武植不同意削減禁軍,頓時臉色難看,而朝中群臣見此,也都紛紛默不作聲。
    “武卿,如今國庫空虛,削減禁軍乃是為了維持朝廷開支,此事至關重要,難道你想讓朝中百官都無俸祿可發嗎?”
    “官家,如今西北、江南之地,其所駐守的大軍,基本皆由各路自行籌備,難道我大宋國庫現今連供給這四支禁軍的糧草都拿不出了嗎?還是說,官家要把國庫中的錢財拿去修道呢?”
    帝座上的趙佶原本還強裝平靜,可聽到武植這番話,頓時怒火攻心,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嗬斥道:“大膽武植,別以為你身為朝中左相,朕就不敢處罰你。國庫空虛,關乎社稷根基,乃是天大的事,豈容你如此兒戲?”
    武植卻神色坦然,不卑不亢地拱手說道:“官家息怒,臣絕無兒戲之言。龍衛軍與捧日軍乃是我大宋禁軍精銳,是收複燕雲十六州的關鍵力量。如果削減,日後想要恢複戰力談何容易?臣並非不顧國庫艱難,隻是收複失地乃祖宗遺願,國家大義在前,此時退縮,日後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趙佶怒目圓睜,手指著武植,氣得渾身發抖:“你……你這是強詞奪理!國庫空虛,連軍餉都發不出,拿什麽去收複失地?難道要讓將士們餓著肚子上戰場嗎?”
    望著趙佶和武植的爭執,作為殿前司都指揮使的童貫麵色苦淽。如果再讓他們爭執下去,必定會撕破臉皮。
    想起武植掌握的龐大力量,童貫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他急忙拱手抱拳說道:“官家、武相,還請聽微臣一言。”
    趙佶聽到下方童貫出聲,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對著童貫說道:“講。”
    而武植也默不作聲地退回了隊列之中。
    童貫先是望向文臣前列的武植,又緩緩抬頭看向端坐在龍椅之上的趙佶,心一橫,雙手抱拳,硬著頭皮說道:
    “官家與武相各有考量,爭執下去也難有定論。依微臣愚見,往後朝廷隻負責供給虎翼軍和天武軍這兩支軍隊的糧草,至於龍衛軍和捧日軍的糧草,國庫不再承擔。”
    他看向武植繼續說道:“倘若武相不願裁撤這兩支軍隊,那就煩請武相自行設法籌備糧草。如此一來,既不會削減軍隊戰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庫壓力。”
    說完,童貫望向武植和趙佶,小聲詢問道:“不知官家和武相意下如何?”
    趙佶聽了童貫的話,目光望向武植,臉上浮起一抹冷笑。他心裏清楚,龍衛、捧日兩支禁軍十萬將士,每日耗費的錢糧堪稱天文數字。
    哪怕武植身為左相,要籌備這大軍糧草,也是難如登天。隻要斷了國庫的供給,武植最終除了自行削減兵力,別無他法。
    念及此處,趙佶冷哼一聲,開口說道:“武植,此事就依童愛卿所言。往後國庫隻供給虎翼、天武兩軍,至於龍衛和捧日,既然你執意保留,那便由你自行想辦法籌備糧草吧。”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