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朝廷斷糧

字數:5098   加入書籤

A+A-


    第261 章 朝廷斷糧
    聽著趙佶的話語,武植強忍住想大笑的衝動,他神色故意變得十分難看,抬眸望向趙佶,抱拳拱手說道:“微臣遵旨。”
    換做尋常丞相,要籌集十萬大軍的糧草,無疑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然而武植卻截然不同。
    當下,他掌控著西北四路、西夏全境以及江南七路廣袤之地,麾下百姓多達五千餘萬,這龐大的人口基數,便是巨大的人力與物力資源。
    不僅如此,四海錢莊在武植權勢穩步攀升的過程中,擴張之勢迅猛。如今,在大宋境內,幾乎每一座州城都矗立著四海錢莊的招牌,即便是普通城鎮,也不乏其身影。
    憑借著如此龐大的商業版圖和雄厚的財力支撐,區區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在武植眼中,不過是輕而易舉的小事。
    帝座之上,看到武植領旨,宋徽宗趙佶冷笑一聲,隨即宣布散朝。眾大臣聞言,緩緩退出了皇宮。
    樞密院白虎堂內,戶部左侍郎錢即臉色難看,說道:“王爺,這唐格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如今雖然國庫空虛,可對於四支禁軍的供養還是能夠維持的。”
    武植聽著錢吊的話語微微擺了擺手,說道:“戶部尚書唐格提出國庫空虛,此事乃是受人指使。看來本相掌握的軍權,引起官家忌憚了。”
    錢季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擔憂:“王爺,官家既然對王爺有了忌憚之心,往後怕是會處處針對您,咱們可得早做打算啊。”
    武植目光深邃,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錢大人不必憂慮,官家此舉不過是試探而已,他忌憚我的在軍中的勢力,想要削減而已。”
    等錢即離開樞密院後,武植扭頭對身旁的親衛說道:“即刻傳信盧俊義、呼延灼、花榮、楊誌、杜壆等人前來樞密院!”
    “得令!”親衛雙手抱拳,身姿矯健,快步退出白虎堂。他身上的鐵甲鱗片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在樞密院長廊裏悠悠回蕩。
    武植凝視著牆壁上高懸的《平戎萬全陣圖》,手指輕輕摩挲著樞密使印璽上精美的蟠龍紋,嘴角不自覺地泛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
    親衛的身影剛出樞密院沒多久,盧俊義、呼延灼、花榮三人便聯袂而至,進入樞密院,在白虎堂內見到了正在等候的武植。
    三人見到武植,拱手行禮後,盧俊義惱怒地說道:“王爺,這朝廷和官家當真不是東西!我們龍衛、捧日兩軍,為其平西夏,討方臘,沒想到事後竟然過河拆橋,要斷了兩軍的糧草。”
    花榮聞言,附和地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此次朝廷和官家的做法實在太讓兩軍將士們寒心了,他們這是要把眾將士往絕路上逼嗎?”
    一旁的呼延灼雖未出聲,但臉上也是怒意勃發。
    三人中,盧俊義身為三衙之中的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呼延灼身為兵部左侍郎,花榮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都是有資格參與朝會的高階武將。
    因此對於早朝之時的事宜,可謂親身經曆。散朝之後,他們匆忙回到各自衙門安排事務後,便匆匆趕來樞密院找武植。
    武植看著三人惱怒的神情,開口說道:“此次官家主要是為了削弱我在軍中的勢力,龍衛捧日兩軍將士是受到我的牽連。”
    三人聞言神情凝重,花榮騰地一聲站起來:“王爺,您為大宋南征北戰,勞苦功高。這大宋官家如此心胸狹隘。隻要王爺一聲令下,我等定會為王爺赴湯蹈火。”他雙目中閃過一絲光芒。
    盧俊義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呼延灼則輕歎一聲,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隨後拱手向武植說道:“王爺,不知今後這龍衛捧日兩軍的錢糧供給……?,您當真打算自行籌集嗎?”
    武植看著三人,麵色平靜地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我已讓親衛前去召集楊誌、杜壆等龍衛捧日軍將領前來議事。”
    臨近午時三刻,烈日高懸。楊誌、杜壆、酆泰等一眾龍衛、捧日軍的將校,步伐匆匆地來到樞密院白虎堂。
    一踏入堂內,他們瞧見武植與盧俊義、呼延灼、花榮等人早已在此,眾人神色瞬間變得嚴肅,麵容端正肅穆,行禮後,各自落座,靜候武植的吩咐。
    武植看到兩軍將校已齊,沉聲說道:“此次召集諸位前來,乃是有重要之事要宣布。從今往後,朝廷不再供應龍衛捧日兩軍的糧草。”
    騰騰騰騰!武植話語剛落,兩軍將校紛紛站起身來。杜壆冷笑一聲,開口說道:“這大宋朝廷和皇帝當真不是東西,兩軍將士剛剛為他平定江南之亂,現如今就要卸磨殺驢了。”
    其餘將領聽聞杜壆所言,臉上的神情也都變得極為難看。
    酆泰神情激憤,大步上前,對著武植雙手抱拳道:“大人,現今大宋朝廷腐朽,官家昏庸無道,如此下去,百姓何安,將士何存?依我看,不如大人振臂一呼,帶領我們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錯!”杜壆緊接著說道:“隻要大人一聲令下,我杜壆即刻率軍殺進皇宮,定為大人取下那趙佶的項上人頭。”
    聽到杜壆和酆泰的話,一旁的盧俊義、呼延灼、花榮及龍衛、捧日兩軍的其餘將校等人,紛紛將目光聚焦在武植身上。他們神色各異,眼中既有對局勢的憂慮,也帶著一絲期待,都在等待武植的決斷。
    在這些將領當中,杜壆和酆泰原本就是追隨王慶造反的人,他們對大宋既無感情,更談不上忠誠。也許其他將校還會心有顧忌,但他二人卻是百無禁忌。
    武植抬眸,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看著眼前群情激奮的情形,不禁微微搖頭,神色凝重地開口說道:“好了,諸位稍安勿躁。大宋立國已過百年,根基深厚,哪能如此輕易就被推翻?真要走到那一步,又免不了一場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他輕歎一口氣,說道:“既然朝廷和官家不再供給兩軍的糧草,那今後龍衛捧日兩軍的錢糧就由本王來供給,還請諸位不用擔心。”
    杜壆、酆泰等將校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失望。杜壆恨恨地說道:“這般做法,實在是太便宜那狗皇帝了!”但武植既已下令,眾將校也不必多言。
    隨後,武植望向楊誌等龍衛軍將校,沉聲開口道:“此次官家及朝廷停供兩軍糧草,實乃忌憚本王在軍中的勢力,為了減少朝廷和官家的擔憂,楊將軍,稍後你們便準備把駐守在京師之中的龍衛軍撤出汴京城,移師陳橋驛,同捧日軍一同駐紮在陳橋鎮。”
    楊誌等將校聞言,抱拳領命。
    武植望著兩軍將校再次開口:“至於糧草事宜,本王會命四海錢莊從各地籌集,以供兩軍之用。望爾等將校之後好生安撫軍中將士,不可發生騷亂。”
    眾人聞言,齊聲抱拳道:“我等謹遵王爺之令。”
    待武植商議完畢,便命各將領去執行軍令。各個將領此時皆麵色陰沉地離開了白虎堂。對於朝廷停止兩軍糧草供應之事,讓這些將校對朝廷都產生了巨大的嫌隙。
    在四海錢莊內,平日裏負責主持錢莊事務的十大掌櫃,同時接到了武植下達的緊急命令:籌集可供10萬大軍使用的糧草。軍令如山,掌櫃們哪敢有絲毫懈怠。
    消息迅速傳開,大宋各地的分號也紛紛響應,即刻行動起來。一時間,各方資源朝著籌集糧草這件事匯聚。采購人員日夜奔波,四處尋覓優質的糧源;運輸隊伍馬不停蹄,將一袋袋糧食、一捆捆草料運往指定地點。
    僅僅過了短短一個月,10萬大軍所需的糧草便全部籌集完畢。這般高效的運作,哪怕是與朝廷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彰顯出四海錢莊強大的實力與執行力。
    遠在西北都護府的大都督武鬆和正在江南都護府主持事務的宗澤,也得知了朝廷停供龍衛、捧日兩支禁軍糧草的事宜。
    西北京兆府都護府內,此時作為大都督的武鬆麵色陰沉。而堂下,秦鳳路安撫使徐寧、永興軍路都總管魯智深、靖邊路都總管李珙、京兆府知府任亮、秦鳳路都鈐轄劉法等,以及統領西北之地錦衣衛的朱武、陳達、楊春等將領,此時神情皆異常憤怒。
    “大都督,朝廷怎會停止對禁軍的供給?難道朝廷就不怕引起嘩變嗎?”徐寧開口看向首位上的武鬆詢問道。
    武鬆聽聞此言,雙唇緊閉,未發一言,隻是神色凝重,微微皺起眉頭,眼中透著思索。
    一旁的京兆府知府任亮則輕輕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慶幸與感慨:“還好啊,咱們西北各軍的糧草是由西北都護府自行供應。要不然,毫無防備之下,一旦朝廷斷了糧草,那將士們可都得餓肚子,後果不堪設想。”
    其餘如李珙等將領則是若有所思,他們都從朝廷停供龍衛、捧日兩軍糧草之事,看出了朝廷對武植在軍中勢力的打壓,因此並未出聲。
    這時,一旁的魯智深開口說道:“武兄弟,那龍衛軍可是與我們一同南征北戰的袍澤,如今朝廷斷了他們糧草,是否需要我西北都護府撥付糧草前往京師?”
    武鬆聽著麾下將領的話語,終於抬頭望著眾人,緩緩開口道:“各位不必擔憂。朝廷雖停了龍衛、捧日兩軍糧草,但此事會由我大哥自行解決。我等隻要在這西北各行其職,專心整軍訓練就行。”
    頓了頓,武鬆沉聲道:“如今我西北都護府成立,可是有著重要任務的,那就是在 5 年內收複燕雲十六州。此事乃是我大哥以項上人頭和朝廷作為賭注,我等萬不可讓大哥失望啊!”
    麾下眾將神情一凜,紛紛抱拳說道:“我等定不會讓大帥失望!”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