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顧安的玫瑰(十二)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A+A-


    在顧安心中暗自嘀咕時,阿爾弗雷德繼續他的解釋:
    “學生們不僅對那些才能卓越的同學感到自卑,對已經畢業的學長們也有著同樣的情緒。”
    阿爾弗雷德試圖揣摩學生們的心理,故作深沉地說:
    “我是否真的能像前輩那樣取得輝煌的成就?我的未來會如我所願嗎?”
    顧安有些無奈地看著阿爾弗雷德,覺得他這樣擅自揣測學生們的心理,顯得有些做作。
    為了讓解釋更加生動,阿爾弗雷德舉了一個極具代入感的例子:
    “約書亞,假設你的父母分別是北大和清華的畢業生。
    你的爺爺奶奶是複旦畢業的,
    你的叔叔姑姑是浙大和上海交大的,
    你的表哥表姐們要麽是高考狀元,要麽是天才免試入學。
    現在,滿懷信心的你,來到了清華少年班。
    你非常努力,但你的成績卻隻能排在中下遊。
    約書亞,如果是你,你會有什麽感覺?”
    顧安被問到時,隻覺得這個例子讓人感到窒息。
    阿爾弗雷德指出:
    “約書亞,拉德利的學生們和你有同樣的感受。”
    “他們從小就享有最好的教育資源,擁有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但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期望。”
    接著,阿爾弗雷德略帶諷刺地說:
    “拉德利這所學校本身也是矛盾的。”
    “一方麵,作為一個教育機構,拉德利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它不會偏愛或優待家世顯赫的學生,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和發展空間。”
    “另一方麵,作為階級固化的產物,拉德利的骨子裏是冷酷的,深諳資本主義社會的競爭、剝削和等級差異。”
    顧安突然想起阿爾弗雷德曾經對他說過的話:
    “約書亞,你希望學校幹預的,恰恰是這所學校流傳至今的傳統。”
    “學校不僅不會幹預,反而會極力鼓勵這一傳統的延續。”
    阿爾弗雷德最後總結道:
    “約書亞,這就是拉德利和拉德利學生們的底色。”
    “拉德利和中國的學校、拉德利的學生和中國的學生相比,表麵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大區別,但本質上卻截然不同。”
    “這是不同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造成的根本性差異。”
    聽到這些,顧安在心裏默默歎了口氣,這真是一場不那麽令人愉快的談話。
    阿爾弗雷德拍拍手,讓顧安集中注意力。
    “搞清楚了這些底層邏輯,接下來,我們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拉德利的校園之星是怎麽回事。”
    顧安打起精神來,正題來了!
    阿爾弗雷德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其實,最初的校園之星,和普通的男生沒什麽區別。”
    “穿著男裝,舉止得體,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精英’形象。”
    “約書亞,一群猛獸被限製在一個圈子裏,自然會爭鬥不斷以爭奪群體地位。”
    “同理,在拉德利這個鬥獸場中,最優秀的那個就會成為群體的領頭狼,即所謂的king。”
    顧安疑惑地問:“king?不是校園之星嗎?”
    阿爾弗雷德搖搖頭:
    “校園之星是近代官方化後的名稱。”
    “直到校方發現,這個king在學生們之間的威望可以很好地幫助管理學生,換個書麵的說法——榜樣的力量。”
    “於是,校方正式賦予了這個被推舉出來的學生以‘校園之星’的稱號。”
    “這個星就是北極星,是拉德利學生們奮鬥的風向標、領航者。”
    顧安驚訝地發現,這才是自己設想中的校園之星。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那滿牆的畫像。
    那些穿著華麗的少年們仿佛在注視著他,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
    顧安轉過頭看向阿爾弗雷德:“那後來為什麽會變成這樣?”
    阿爾弗雷德的目光變得深遠,仿佛在回憶一段塵封的曆史:
    “這一切,要從一位特殊的校園之星說起。”
    阿爾弗雷德輕聲說道:“拉德利曆史上第一位女裝校園之星——艾薩克·溫斯頓,也是一個隱秘的性別認知障礙患者。”
    顧安愣住了:“性別認知障礙?”
    阿爾弗雷德點了點頭:“是的。艾薩克從小就覺得自己應該是個女孩。”
    “但在那個年代,性別認知障礙並不被社會接受,尤其是在上流社會。”
    “他的家庭無法理解他,甚至試圖通過嚴厲的教育來‘糾正’他。”
    “最後,他&39;康複&39;了,來到拉德利,並成為了校園之星。”
    “在成為了無冕之王後,他放飛了自我,開始以女裝示人。”
    顧安指出:“老師、學生們不覺得奇怪嗎?”
    阿爾弗雷德歎口氣:“時也運也。”
    “美法在17781783年間因獨立戰爭結為緊密盟友。”
    “約書亞你學習繪畫史就會發現,在那個時期,法國貴族男性追求華麗的著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美人痣、假發、蕾絲、刺繡、高跟鞋這類今天的女性化元素風靡一時。”
    “當時的美國上流社會深受法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法國貴族那種華麗、女性化的裝扮風格。”
    阿爾弗雷德還特別提到了,當時盛行的一種類似裙子的褲裙,普爾波萬和朗葛拉布。見作者有話說)
    隨後,阿爾弗雷德繼續說道,
    “艾薩克抓住了這個機會,假借法國貴族的風尚,開始以女裝示人。”
    “他聲稱,這是一種對藝術的追求,對美的表達。”
    顧安聽得入神:“那學校和學生們的反應呢?”
    阿爾弗雷德笑了笑:“一開始,大家隻是覺得這是一種有趣的嚐試。”
    “畢竟,艾薩克的外貌非常出眾,他的女裝打扮不僅不突兀,反而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學生們雖然覺得新奇,但並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甚至有一些學生為了好玩,也開始嚐試女裝。”
    “尤其是那些肌肉發達的男生,他們的滑稽打扮反而成了校園裏的一種娛樂。”
    顧安忍不住笑了出來:“那後來呢?”
    阿爾弗雷德聳了聳肩膀:
    “18世紀歐洲尚未形成嚴格的‘男性陽剛女性陰柔’二元對立觀念。”
    “男性優雅gaanterie)被視為一種美德,柔弱、精致的形象反而被認為是‘文明’的體現。”
    顧安歪了歪腦袋,好像還真是這樣的。
    阿爾弗雷德:“後來,連續幾任校園之星都像艾薩克一樣,外貌極其優越,女裝打扮不僅不顯得突兀,反而讓他們更加耀眼。”
    “慢慢地,大家開始把這類校園之星稱為‘玫瑰’,象征著他們的美麗、獨特。”
    喜歡東方美人在美國請大家收藏:()東方美人在美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