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漢卷 總結

字數:4933   加入書籤

A+A-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反秦烽火燃遍四方。劉邦,這位出身泗水亭長的豪傑,乘勢而起,憑借卓越的用人智慧與果敢的決策,在楚漢相爭中脫穎而出,於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定都長安,開啟了西漢王朝的曆史篇章。
    建國伊始,劉邦麵臨著內憂外患的複雜局麵。為迅速穩定政權,他在政治製度上采用郡國並行製。一方麵,繼承秦朝郡縣製,保證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控;另一方麵,分封同姓及異姓諸侯,冀以藩屏漢室。然而,異姓諸侯勢力漸大,對中央構成威脅,劉邦遂通過一係列手段,如偽遊雲夢擒韓信、誅殺彭越等,翦除異姓王,鞏固中央集權。同時,大封同姓王,試圖以血緣紐帶維係劉氏江山。
    在官僚體係構建上,漢初基本沿襲秦製,設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但為適應統治需求,也進行了一些調整,注重選拔人才,網羅了如張良、蕭何、曹參等一批能臣,為國家治理奠定基礎。
    曆經秦末戰亂與楚漢相爭,漢初經濟凋敝,民生艱難。為恢複經濟,劉邦采取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十五稅一,後減至三十稅一,減輕農民負擔,鼓勵農桑。同時,抑製商業發展,對商人征收重稅,限製其社會地位,以確保農業的基礎地位。
    到了文帝、景帝時期,休養生息政策進一步深化。文帝躬行節儉,減少宮廷開支,停止諸多勞民傷財的工程。景帝繼續推行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如修建漕渠、龍首渠等,促進農業生產。這一時期,商業也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有所發展,“文景之治”使社會經濟迅速複蘇,人口增長,倉廩充實,為漢朝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漢初文化領域,因秦末戰火與“焚書坑儒”的破壞,呈現出凋零之態。但隨著社會漸趨穩定,文化開始複蘇。在思想上,黃老之學盛行,其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與當時休養生息的政策相契合,為漢初政治提供理論支持。同時,儒家思想也在悄然發展,陸賈著《新語》,向劉邦闡述“逆取順守”“文武並用”的治國理念,開啟了儒家思想融入漢朝統治思想的進程。
    在學術傳承方麵,漢朝積極搜集整理先秦經典。伏生傳《尚書》,濟南人田何傳《易》,為文化傳承保留火種。文學領域,散文以賈誼、晁錯為代表,其文章針砭時弊,氣勢磅礴,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漢武帝劉徹即位後,誌在改變漢初以來的政治格局,強化中央集權。在地方治理上,頒布“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歸郡統轄。這一舉措巧妙地削弱了諸侯國勢力,使其無力與中央抗衡。同時,設立刺史製度,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一名,負責監察地方官員與豪強,加強對地方的監督。
    在中央,為削弱丞相權力,設立內朝,由皇帝親信組成,參與決策,外朝丞相權力被架空。用人製度上,推行察舉製,選拔人才不再局限於門第出身,孝廉、茂才等科目為國家選拔了眾多優秀人才,如董仲舒、公孫弘等,充實了官僚隊伍,為國家治理注入新活力。
    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的矛盾激化,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多次出擊匈奴,取得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漠北之戰等重大勝利。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遠遁,“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基本解除匈奴對北方邊境的威脅。
    在拓展疆域方麵,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將嶺南地區納入版圖;在西南地區,通過軍事與外交手段,使西南夷歸附,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同時,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係,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也為漢朝的經濟文化發展帶來新機遇。
    為支撐大規模軍事行動與國家建設,漢武帝推行一係列經濟改革。在貨幣製度上,改革幣製,統一鑄造五銖錢,規範貨幣流通,增強國家對經濟的控製。實行鹽鐵官營,將鹽鐵生產與銷售收歸國有,增加財政收入,同時抑製富商大賈勢力。均輸平準政策通過調節物資運輸與物價,穩定市場,防止物價波動過大。
    此外,算緡、告緡政策打擊了富商大賈隱匿財產的行為,將商業資本納入國家財政體係。這些經濟改革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部分商人利益,但有效充實了國家財政,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堅實的經濟保障。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儒家思想確立為官方正統思想。在長安設立太學,以儒家經典為教材,培養國家官吏,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這一舉措不僅統一了思想,增強了民族凝聚力,也推動了儒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在文學藝術領域,漢賦成為主要文學形式,司馬相如、揚雄等賦家的作品氣勢恢宏,辭藻華麗,展現了大漢的盛世氣象。史學領域,司馬遷著《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大視野,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時期的曆史,開創紀傳體通史先河,成為中國史學的經典之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武帝之後,西漢政治格局逐漸發生變化。漢元帝劉奭即位後,寵信宦官弘恭、石顯,外戚與宦官勢力開始崛起。宦官與外戚相互勾結又相互鬥爭,掌控朝政,政治日益腐敗。石顯專權期間,排斥異己,陷害忠良,如丞相蕭望之被迫自殺,正直之士難以在朝廷立足,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
    隨著政治腐敗的加劇,土地兼並問題愈發嚴重。官僚、地主、富商利用權勢大量兼並土地,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漢成帝劉驁在位時,這一問題達到頂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為應對財政危機,政府不斷增加賦稅,進一步加重百姓負擔,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同時,商業發展受到政治腐敗的影響,市場秩序混亂,富商大賈與官僚勾結,壟斷商業,阻礙經濟正常發展。經濟困境使得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為西漢的衰落埋下伏筆。
    漢哀帝劉欣即位後,試圖抑製外戚勢力,加強皇權,采取了限田、限奴婢等措施,但因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改革失敗。漢哀帝本人沉迷於男色,與董賢之間的“斷袖之癖”成為曆史典故,其荒淫行為加劇了政治腐敗,使西漢統治更加搖搖欲墜。
    漢平帝劉衎即位時年僅9歲,由王莽輔政。王莽逐漸掌握朝政大權,為篡漢做準備。他推行一些改革措施,如王田製試圖將土地收歸國有、禁止買賣,恢複井田製,但因不切實際,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失敗。公元8年,王莽廢漢孺子嬰,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綠林、赤眉等起義軍風起雲湧。劉秀,作為漢室宗親,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諸多勢力中脫穎而出,於公元25年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建立東漢後,致力於恢複和發展經濟。他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多次下令免罪為庶民,使大量勞動力回歸農業生產。興修水利,如修複黃河堤防,治理汴渠等,促進農業生產的恢複與發展。在政治製度上,加強中央集權,削弱三公權力,強化尚書台的作用,尚書台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決策與執行的中樞機構,使權力集中於皇帝手中。
    同時,劉秀整頓吏治,選拔賢能,注重考察官員的品德與能力,懲處貪官汙吏,使東漢初期政治清明,社會秩序穩定。在文化上,劉秀提倡儒學,在洛陽建立太學,設立五經博士,培養了大批人才,推動了文化的繁榮。“光武中興”使東漢出現繁榮昌盛的局麵,為東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漢明帝劉莊即位後,繼承劉秀的治國方略,繼續加強中央集權。他注重吏治,對官員要求嚴格,明察善斷,懲處了一批貪汙腐敗的官員,使政治更加清明。在經濟上,劉莊繼續推行與民休息政策,鼓勵農桑,興修水利,如修建六輔渠,灌溉農田,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
    文化上,漢明帝大力提倡儒學,派使者前往西域求佛,使佛教傳入中國,在洛陽修建白馬寺,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他重視史學,班固在這一時期編撰《漢書》,記錄西漢一朝曆史,成為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漢章帝劉炟在位期間,推行寬厚之政,廢除了一些嚴苛的法律條文,減輕刑罰。他重視農業生產,多次下令減免田租、徭役,鼓勵農民開墾荒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文化上,召開白虎觀會議,討論五經異同,並將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通義》,進一步統一思想,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然而,章帝過於寬容外戚,導致外戚勢力逐漸膨脹,為東漢後期的政治危機埋下隱患。
    東漢中期以後,皇帝大多年幼即位,太後臨朝稱製,外戚借此掌握朝政大權。皇帝長大後,為奪回權力,往往依靠宦官,與外戚展開鬥爭。如漢和帝劉肇在宦官鄭眾協助下,鏟除竇氏外戚勢力;漢桓帝劉誌依靠宦官單超等五人,消滅梁冀外戚勢力。但皇帝鏟除外戚後,又往往給予宦官過多權力,導致宦官勢力膨脹。
    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政治日益黑暗腐敗。他們賣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地方官吏橫征暴斂,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同時,他們還排斥異己,打擊正直的官員和士人,興起黨錮之禍,禁錮、殺害敢於直言的士人,嚴重破壞了東漢的政治生態。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土地兼並嚴重,加上自然災害頻發,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84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爆發。起義軍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迅速得到廣大農民響應,起義軍遍布全國。
    東漢政府急忙調集軍隊鎮壓,同時允許地方豪強自行招募軍隊,共同對抗黃巾軍。黃巾起義雖然最終被鎮壓,但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根基。地方豪強勢力趁機崛起,形成軍閥割據局麵。例如,袁紹占據冀州、青州、幽州、並州等地,曹操控製兗州、豫州等地,劉備在諸葛亮輔佐下占據益州,孫權占據江東地區。
    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揭開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後,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後,勢力逐漸壯大。220年,曹丕廢漢獻帝劉協,建立曹魏政權,東漢正式宣告滅亡。
    從劉邦到劉協,漢朝曆經四百餘年,其興衰曆程深刻反映了封建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麵的發展規律。漢朝初期的休養生息、鼎盛時期的大一統輝煌、後期的政治腐敗與社會危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曆史經驗與教訓。
    喜歡禁宮秘史:那些被史書屏蔽的吐槽請大家收藏:()禁宮秘史:那些被史書屏蔽的吐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