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大義與鹽鐵的角力
字數:4313 加入書籤
初春的雪,把晉陽宮的琉璃瓦蓋得嚴嚴實實,像鋪了層翻過來的銀箔。
晉陽晉陽宮的偏廳裏,一封來自長安的書信被李建成揉成了團,扔在炭盆裏。
火苗舔舐著信紙,將 “世子久無戰功,反觀二郎定關中,已露崢嶸” 幾個字燒得蜷曲發黑。
裴寂坐在對麵,捧著杯溫茶。
看著這位世子額角的青筋突突直跳,終究還是歎了口氣。
“大郎,唐王的意思,是讓你在河北做出點樣子來。”
裴寂放下茶杯,茶蓋與杯沿碰撞出輕響。
“如今洛陽的楊侗已被裴元崢擁立為帝,改元皇泰,天下人都道他是‘隋室正統’。”
“咱們若想立代王楊侑,總得先掃平這些‘偽帝’的羽翼,你說是嗎?”
李建成猛地一拍案幾,案上的酒盞震得亂響。
“裴長史這話我懂!可王猛那廝占著眾多城池,老奸巨猾。”
“而且我多次引誘,他都不輕易出擊。”
“若是直接攻城,本世子實在是沒有必勝的把握啊!”
“世子息怒。”
王珪上前一步,手裏捧著一卷河北輿圖。
“王猛在邯鄲、鄴城一帶屯田整軍,麾下已有鎮山軍五萬甲士。”
“聽說他還在組建什麽定海軍,已初具規模,強行攻城是討不到好。”
“不如......尋些邊境的小衝突,既能向唐王彰顯咱們的‘進取之心’,又不至於把局麵鬧僵。”
魏征在旁搖頭,“王參軍此言差矣。”
“在下認為,如果要打,就必須有一擊製勝的把握。”
“王猛此人,智計超群,而且一旁還有羅藝這隻老狐狸虎視眈眈。”
“若現在隻靠太原軍動手,恐難以一舉成功。”
“而裴元崢擁立楊侗,占著東都洛陽,早已打出‘匡扶大隋’的旗號。”
“若隻是主動尋釁,豈不正中他下懷,讓他得了‘清剿叛逆’的大義名分,而我們可能也撈不到任何好處。”
魏征話音剛落,帳內便靜了片刻。
炭火劈啪作響,映得李建成的臉忽明忽暗。
魏征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得他心頭的火氣降了幾分,卻也讓那股急於證明自己的焦躁更甚。
盡管雙方早就勢如水火地打了好幾場大仗。
裴元崢斬落李元吉頭顱的那一刀,至今仍像根毒刺紮在李淵和李建成的心頭。
在聽聞李元吉死訊之時,李淵一口老血噴出,甚至喊出了。
“裴元崢......我必啖其肉!”
可這場足以燎原的仇恨,最終卻奇異地熄了火。
裴元崢在太原郡大勝後,並未乘勝北攻晉陽,反而掉頭東進,將竇建德的勢力逐出了樂壽城。
李淵在晉陽為李元吉設了百日靈堂,靈幡還沒撤下,卻嚴令邊境各軍 “不得尋釁”。
沒人說得清這“默契”是如何形成的。
或許是裴元崢掂量著河北未平,若與李淵死磕,隻會讓竇建德、梁師都之流漁翁得利 。
或許是李淵算準了關中才是根基,拿到長安才是關鍵。
若此時為報私仇與裴元崢拚個兩敗俱傷,隻會讓李密、王世充這些豺狼撲上來撕咬。
於是,洛水與汾水之間的土地上,出現了詭異的平靜。
裴元崢的鎮山軍在井陘關築起了三丈高的了望塔,塔上的斥候日夜盯著太原方向,弓弦從不離手。
李淵的太原軍則在邊境增派了三倍崗哨,每一處烽燧都堆滿了薪柴。
隻要洛陽有半點異動,煙火能在半個時辰內燒遍太行山。
偶有小股巡邏隊在交界地遇上,也隻是隔著河穀互射幾支鳴鏑。
罵幾句 “奸賊”“反賊”,便各自收兵 —— 誰都不願做那先撕破臉的人。
更耐人尋味的是李淵對大隋的態度。
江都傳來楊廣駕崩的消息時,晉陽的文官們連夜寫好了“勸進表”。
勸李淵索性稱帝,打出“唐”的國號。
可李淵當著眾臣的麵,把表章扔在炭火裏燒了。
隻道:“吾受先帝厚恩,雖遭逢亂世,卻不能忘了根本。”
他仍讓官署沿用大業年號,沒有半分逾矩之舉。
甚至在拿下長安之後,還給代王楊侑上奏疏,想要尊他為帝。
隻是楊侑還在遲疑,要不要做這個傀儡皇帝。
明眼人都看得懂,這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姿態。
李淵心裏清楚,裴元崢占著洛陽,打著 “匡扶大隋” 的旗號,早已得了不少士族的支持。
自己若此時公然反隋,豈不正中裴元崢下懷,讓他得了“清剿叛逆”的大義名分?
倒不如暫且捧著楊侑,既能穩住關中的隋臣舊部,又能讓裴元崢的 “正統” 顯得沒那麽唯一。
隻是這層窗戶紙,誰也沒捅破。
就像井陘關的風雪,明明能凍裂鐵甲,卻偏偏繞著兩軍的營寨打轉 。
仇恨的火種埋在地下,現實的算計蓋在上麵。
誰也不願先點燃那把火,卻又都在暗中磨利了刀,等著對方先露出破綻。
“大義......”
李建成低聲重複著這兩個字,嘴角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魏征,你當我不知道裴元崢打著‘匡扶大隋’的旗號?”
“可他占的是我李家的地盤,用五座空城換我......他將我太原郡五城洗劫一空,怎麽不提大義?”
王珪見他動了真火,忙打圓場。
“世子息怒,魏參軍也是擔心事態擴大。”
“隻是...... 井陘關的鹽場關係到太原的軍需,若真被鎮山軍占了去......”
“咱們的鹽價怕是要翻三倍,到時候軍中怨言必起。”
這句話恰好戳中了李建成的軟肋。
他深知父親李淵最看重軍需,若連鹽都要受製於裴元崢,別說立功,怕是還要被斥責無能。
他煩躁地在帳內踱了幾步,靴底碾過地上的炭灰,留下深深的印痕。
“魏征!”
李建成忽然停在魏征麵前,語氣帶著幾分逼問。
“照你說,咱們就眼睜睜看著王猛把鹽場、鐵礦都占了去?”
“等著裴元崢把刀架到脖子上,再跟咱們講‘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