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鹽歸晉陽,鐵心暗起
字數:4624 加入書籤
“休想!”
校尉咬牙喊道,“有種你們就攻城!土堡雖小,也能撐到援軍來!”
薛萬徹正等這句話,他猛地踹了馬腹一腳,黑馬再次躍起。
“給老子砸!把能燒的都燒了,留著這些破爛也是占地方!”
騎兵們立刻從馬背上解下火折子,有人往土堡的茅草頂上扔火把,有人則去點燃散落的鹽筐。
幹燥的茅草遇火就燃,很快,滾滾濃煙裹著鹽粒的腥氣衝天而起。
堡裏的采鹽兵慌了神,紛紛往地窖裏鑽,校尉想攔都攔不住。
“將軍,差不多了。”
李孝恭湊近薛萬徹,低聲道。
“煙火起來了,遠處的烽燧該看見了。再鬧下去,等王猛的人來了,怕是不好收場。”
薛萬徹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土堡的頂已經塌了半邊。
地上的鹽磚也被踩得不成樣子,終於滿意地點點頭。
“撤!”
他臨走前又對著堡牆放了一箭,箭頭擦著校尉的耳朵釘在木梁上。
“告訴王猛,想在太原地界討飯吃,得先問過我薛萬徹!”
騎兵們像來時一樣呼嘯而去,隻留下滿地狼藉。
校尉癱坐在堡牆根,看著被燒黑的鹽堆,氣得發抖。
半個時辰後,就在附近的羅成終於率軍趕到。
領頭的羅成看著斷旗杆和散落的煙火材料,突然冷笑一聲。
“這些狗東西,倒是會演戲。”
他讓人清點損失,卻發現采鹽兵一個沒死,隻是被嚇壞了。
鹽磚雖損失不少,但主力沒傷 —— 顯然對方是故意留了餘地。
“傳信給王都督。”
羅成望著太原方向揚起的煙塵,“除了這裏發生的事,再加一句。”
“李建成可能要對我們動手了!”
......
薛萬徹的騎兵押著八十車鹽磚往太原方向行進,車輪碾過凍土的聲響在山穀裏回蕩。
每車鹽磚碼得整整齊齊,表層還沾著井陘關特有的青灰色泥土。
“將軍,這鹽的成色真不錯。”
親衛用刀尖挑開一塊鹽磚,白花花的斷麵在陽光下泛著晶亮的光。
“比咱們太原府庫的鹽細膩多了,聽說井陘關的鹽場是用溫泉水熬的,自帶一股暖意,冬天醃肉不容易凍壞。”
薛萬徹勒住馬韁回頭看,鹽車組成的長龍在山路上蜿蜒,像一條銀光閃閃的長蛇。
他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牙。
“等運到晉陽,世子肯定高興。”
“這八十車鹽,夠太原軍吃很長一段時間了,省下來的錢剛好能多打幾千副甲胄。”
李孝恭騎馬跟在後麵,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玉佩。
他知道這鹽場對雙方意味著什麽 。
井陘關以西的鹽礦屬露天沉積礦,表層鹽霜厚達三尺。
鎮山軍采用 “日光曬鹽法春夏兩季每月能產鹽五千石,僅一月產量,便足夠供應鎮山軍半年軍需。
小課堂:五千石鹽換算之後大概便是648噸鹽,按照士兵日均食鹽需求量15克計算,這642噸便可供應近12萬人一年的需求。
鎮山軍雖然隻有5萬人,但考慮到軍隊中戰鬥人員與輔兵後勤、民夫等)的比例約為 13,所以20 萬人以上才是 5 萬甲士配套輔兵後的總規模。
按此計算,一月產量,滿足鎮山軍半年軍需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而太原軍的鹽主要來自河東鹽池,需經汾水漕運。
一旦遇上汛期,運鹽船往往要在河灣裏堵上半月。
去年冬天就因為鹽價暴漲,差點引發軍營嘩變。
“薛將軍。”
李孝恭忽然開口,語氣帶著幾分不經意,“你說王猛會不會在鐵礦上做文章?”
他抬手往東北方向指了指,“井陘關以北的沙河縣有座赤鐵礦,礦脈綿延十裏。”
“去年鎮山軍在那兒建了三座熔爐,每月能出五萬斤生鐵。”
“咱們若能把那鐵礦也拿過來,打造兵器就不用再看河東鐵匠的臉色了。”
薛萬徹眼睛一亮,“鐵礦?那敢情好!”
“鹽能下飯,鐵能打槍,要是都攥在手裏,王猛那老東西就得跪下來求咱們!”
他勒轉馬頭就要往沙河方向去,卻被李孝恭攔住。
“將軍別急!”
李孝恭壓低聲音,“世子隻讓咱們取鹽場,貿然動鐵礦會顯得咱們貪得無厭。”
“不如先把鹽運回去,等世子賞了功,咱們再提鐵礦的事。”
“到時候就說鎮山軍在鐵礦裏藏了兵器,想偷襲太原,咱們是‘被迫反擊’。”
薛萬徹恍然大悟,拍了拍李孝恭的肩膀。
“還是你想得周到!等這事成了,我請你喝晉陽最好的汾酒!”
兩人說話間,遠處的烽燧再次升起了求援的煙火,三股黑煙在湛藍的天空中格外醒目。
李孝恭望著煙火淡淡一笑 。
這場衝突,烈度剛好夠李建成向李淵報捷,又剛好夠王猛“隱忍不發”。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若是再來一場,不知王猛會如何應對......
消息傳回晉陽,李建成立刻寫了奏報,添油加醋地說。
“鎮山軍強占鹽場,我軍被迫反擊,小勝一場,奪回鹽利”,差人快馬送往長安。
緊接著,他拿起案上擺著的三塊鹽磚,用手指刮下一點鹽末,放進嘴裏咂了咂,眉梢都揚了起來。
“果然是好鹽,比河東鹽池的鹹三分。”
他把鹽磚推給裴寂,“裴長史嚐嚐,有了這鹽場,咱們太原軍的糧草就能省下一大筆。”
裴寂拿起鹽磚掂了掂,眉頭卻越皺越緊。
“世子,這鹽磚邊緣有日曬的痕跡,分明是鎮山軍精心晾曬的成品。”
“王猛經營鹽場許久,怎麽會讓咱們輕易得手?依老臣看,這是他故意丟出來的誘餌。”
“誘餌?”
李建成嗤笑一聲,“管他是不是誘餌,現在重要的是這八十車鹽磚到了晉陽!”
正說著,帳外傳來腳步聲。
李孝恭帶著一身寒氣走進來,肩頭還沾著未化的雪粒。
“世子,邯鄲的情況都了解清楚了。”
李孝恭躬身行禮,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興奮。
“鎮山軍的采鹽隊被咱們打散了,工具全砸了,他們的校尉哭著向王猛求援,聽說王猛在邯鄲氣得摔了茶碗,卻愣是沒敢派兵追。”
李建成哈哈大笑:“我就說他不敢!孝恭,你立了大功,想要什麽賞賜?”
李孝恭抬起頭,眼神裏閃著“赤誠”的光。
“世子若真要賞,就賞末將一隊親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