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家結盟

字數:5666   加入書籤

A+A-


    整體來說,如今的手工業可以分成五個部分。
    冶鐵業、紡織業、漆器、製瓷業和造船業。
    先說冶鐵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技術,一是水力鼓風技術,一是炒鋼技術。這兩項技術並不是格物司發明的,但是格物司進行了革新。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這也使得劉備勢力的鐵產量和鋼產量、質量都有了不少的進步。
    但是優勢並不是很大,沒有達到代差。還是要等田行他們的研究,不然的話純靠革新,有點兒難。
    此時冶鐵技術最好的地方,其實是南陽。這也是為什麽,劉表入荊州的時候,南陽被袁術占著,他也拿不回來。
    因為整個天下最好的鐵礦、鋼、冶鐵師傅、鑄造師傅都在南陽。袁術占了南陽之後,是不可能給劉表的。
    但是現在成都也已經迎頭趕上了。並且在規模上,也超過了南陽,成為此時的天下第一。
    對於冶鐵業,劉平沒啥具體的要求,就一點,產量逐年上升就行。因為此時鹽鐵酒是官府專賣的,隻要產量能跟上就行。
    剩下的就不一樣了。
    紡織業尤其是重中之重。可以這麽說,紡織業是整個手工業內,劉平最為看重的。這是最直接的,可以提升百姓收入的行業。
    此時的絲織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能夠織出各種精美的絲綢織物,如錦、綾、羅、綺等。這些絲綢產品不僅質地柔軟、色澤鮮豔,而且圖案精美,甚至出現了可以定製圖案的技術高超的女工。
    放眼整個大漢來看,絲織業的產地分布廣泛,以青州、冀州、益州等地最為發達。青州的臨淄和冀州的襄邑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設有專門的官營作坊。
    就像成都的錦官城一樣。
    劉平其實想的是,開辦相應的培訓班或者工廠,培訓熟練工人。但這個想法現在不現實。前文說過,如今最重要的其實是開墾更多的耕地。
    在現有的生產力條件下,哪怕是女性,在勞動時的作用,也比之前的男性勞動力要強。
    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也因此,劉平隻能選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鼓勵百姓在家織布,工具、原材料都由官府提供,織出來的布匹可以直接找當地官府兌換現錢或者口糧。
    其實跟養雞仔鴨仔是一個道理。
    也可以這麽說,養雞養鴨也好,鼓勵百姓織布也好,都有一個很樸素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女性的生產力。因為這種活基本上都是家中女子在做。
    女性的生產力提高之後,社會地位一定會相應的提高的。
    後世的女權,劉平覺得就很離譜。很多女權人士的言論,壓根不遵守基本的客觀規律,永遠都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
    平權的前提是責任平等。
    放到如今來看,女性地位想要提高,那就把她們的生產力提高,讓她們能夠賺到錢,比什麽宣教都來得好用。
    再一個就是漆器。這個劉平其實不是很了解,但是這東西在漢朝算是個日常用品。
    漆器在此時應用廣泛,包括飲食器具、家具、文具、工藝品等。由於漆器製作成本較高,主要為貴族和富人所使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漆器的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彩繪、鑲嵌、針刻等。彩繪漆器以紅、黑等顏色為主,繪製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如人物、動物、花卉等,線條流暢,色彩鮮豔。鑲嵌漆器則采用貝殼、玉石、金屬等材料,鑲嵌出各種圖案和紋飾。
    咋說呢,這東西就是奢侈品。此時劉備勢力官營的漆器,主要還是供應對外貿易上,對內則隻有一小部分,都是高官們在用。
    大多數都是劉備賞賜的。
    這個行業,技術性很強,基本上都是師傅帶徒弟。如今的年產值在十億錢左右,利潤大概在兩成。
    之前就是歸攏了當地的漆器老師傅們,並沒有具體的規劃。第二個五年計劃肯定就不行了,想要規模化,就必須規範化,隻有這樣才能拉低成本,提高利潤。
    最好能把價格直接打下來,讓漆器走入尋常百姓家。
    這東西好看,實用,耐用且防水防潮。這些個達官貴人,買來就是用來看的,根本就是浪費。
    製瓷業就不用說了,從有了瓷器之後,這就是一直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
    此時的瓷器主要是青瓷。
    此時的青瓷胎體堅硬細膩,釉色均勻,以青色為主,色澤淡雅。但是,成都的瓷器製作工藝一般,此時的揚州地區是青瓷的主要產地,如越窯等地的青瓷製作工藝相當高超,產品造型豐富,有罐、壺、碗、盤等多種器型。
    劉備這邊也能生產瓷器,但是跟越窯這邊比不了。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接下來五年,肯定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的,任務嘛自然是要交給工部的。
    造船業沒什麽好說的,剛起步。水師的任務還沒完成呢。
    當然這些都隻是大體的規劃,具體的方案,還要等到各部門開會討論之後才能定下來。
    寫寫畫畫把大概的東西定下來,已經是晚上了,劉平伸了一個懶腰,準備下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時候馬良走到了門口,敲了敲門。
    “季常,有什麽事嗎?”劉平示意馬良先進來,同時開口問了一句。
    馬良點點頭,道:“是有個事兒要匯報給您。”
    “說吧,什麽事兒?最近不是都在忙秋收嗎?秋收出問題了?今年好像沒有什麽天災吧?”劉平有些納悶。
    馬良連忙搖頭,道:“不是秋收的事兒。是這樣的,袁紹、曹操、袁術三家結盟了。”
    “什麽?三家結盟?”劉平有些意外。
    馬良繼續說道:“是的,根據酌君酒樓傳來的消息。在袁紹的倡議下,三家結盟,以袁紹為盟主。”
    “等會兒,那他們結盟的名義是什麽?”劉平打斷了馬良的話。
    “唔....興複漢室。”馬良一臉怪異的說道。
    “啊...這個...挺好的,應該的,都是大漢子民嘛...”劉平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既然他們三家結盟了,那他們的目標就隻有...江南咯?”劉平臉上露出笑容。
    “應該是如此。”馬良點點頭:“荊州牧和揚州牧,已經在商量共同守備長江的事兒了。”
    “北人不擅長操船弄舟,依托長江天塹,倒是有機會攔住這三家的聯軍。”劉平評價了一句。
    僅靠劉表肯定不行,但是加上孫堅率領的船新版本的東吳,那就有很大的機會了。當然了,現在還沒有東吳這個說法。
    “吾等該如何應對?”馬良問了一句。
    劉平搖搖頭:“沒什麽好應對的,還是內部發展為主。”
    他的回答,讓馬良有些失望,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拱手應下。
    “不過,幹看著也不合適。”劉平沉吟了一下,道:“都督府那邊肯定也收到消息了,這樣你去問一問左都督,是不是有什麽安排。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邀請他來丞相班房,或者某去一趟也可以。”
    “若是他已經有了計劃,那就回來告知與我。”
    “喏!”馬良應下來,隨後便匆匆離去。
    大概一個多鍾頭的樣子,馬良回來。
    “丞相,左都督那邊的意思是,讓江州水師待命,隨時順流而下支援荊州。這是大王那邊下達的命令。”
    劉平對此倒是不覺得意外。
    劉琦都被送到成都了,劉表又是那個態度。如今這個情況,以劉備的性格,肯定是要去幫幫場子的。
    不過劉備沒有上頭,隻是讓江州水師待命。恐怕還存著練兵的心思在裏麵。
    畢竟孫堅和劉表麾下,多的都是水師大將,讓自己人去幫幫場子,還能順帶學習一下先進的水戰技戰術,練練兵,是個好事兒。
    “那就行,這事兒就不用操心了。知會一聲工部、戶部和兵部做好後勤工作就行。最好能派一個觀察團過去。”
    “觀察團?”馬良有些迷茫。
    劉平解釋了一下:“比較複雜,但是咱們這邊可以簡單點,就一個目的,看一下他們幾家的軍事情況具體如何。比方說士兵戰力、軍備、技戰術水平等等。”
    馬良大概聽明白了,問道:“那這個觀察團,派誰去?”
    “讓都督府拿個名單出來,咱們班房這邊,你、仲達、孔明你們三個去。”
    “喏!”馬良心中一喜。
    “哦對了,你一會兒把這事兒跟他們兩個人都說一下。不過眼下他們應該打不起來,最快也得明年秋收了。”
    “知道的。”馬良倒也明白,今年是打不起來的。
    北邊三家剛剛結盟,內部磨合最少也得一年。南邊反倒簡單一些,畢竟隻是防守,而長江的防線,他們一直都在建設,拿過來就能用。
    這種情況下,曹操和袁紹兩個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冒然進攻不會有好結果的,最快也得等到明年的秋收之後。
    這裏麵不得不說一件,那就是袁術放棄長江沿岸這事兒。之前他打下來了新野、江夏等兩處地方,那都是長江北岸,依托這兩處,其實也是可以打造水師的。
    但,袁術自己給放棄了。
    至於原因嘛.....
    “你們不要說這些沒用,都答應你們了,打下來之後,某隻要揚州,豫州某都不要了,你們還在乎新野和江夏做什麽?”
    袁術正麵紅耳赤的為自己辯解著。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