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仲國

字數:8169   加入書籤

A+A-


    “你激動什麽?”袁紹開口打斷了袁術的話“吾等不過就是問問而已。”
    一旁的曹操也跟著附和道“公路,隻是遺憾罷了,莫要放在心。.”
    “實話告訴你們。”袁術雙手環抱有些得意的說道“你們別,眼光格局太窄,就盯著這一畝三分地了?(◣_◢)”
    “什麽意思?”袁紹對袁術很了解。
    見他這個模樣,立刻意識到,袁術肯定幹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曹操也好奇的看向了袁術。
    此時袁術反而想要吊兩人的胃口,顧左右而言他。來回拉扯幾句。
    曹操和袁紹深知袁術是什麽性子,便也就隨著他去了。
    拉扯幾個回合以後,袁術眉飛色舞的說道“你們啊,真傻。你們想想,漢王是怎麽做的?”
    “玄德?”
    “劉備?”
    曹操和袁紹兩個人同時發出疑惑的聲音。
    “你們想想,漢王雖然被掣肘,但這些年他的地盤是不是一直在增加?”
    袁術一副我已看透一切的眼神說道“他一直在對外擴張啊,都為大漢打下多少領土了?咱們為什麽不可以呢?”
    曹操和袁紹兩人聽的多少有些無語。那你說為什麽不可以?咱們挨得著嗎?
    而且那是沒打過嗎?鮮卑是怎麽沒的,你心裏沒數是吧?
    看到兩人的表情,袁術就知道他們在張什麽“出海不就行了?”
    “出海?”袁紹的地盤是有出海口的,但是對出海,袁紹不太感興趣,一直也沒當回事。
    袁術點頭“不瞞兩位,某已經在東海發現了不小於大漢一州之地的島嶼,且還有數十個小島。”
    “所以你拿豫州換揚州就是為了這個?”袁紹提高了調門。
    “正是!不光如此,某計劃繼續往東,去把那倭國拿下來。”袁術說到這裏,有些興奮了“有了倭國和夷州某做一個海外之主又何妨。”
    曹操和袁紹兩個人對視一眼,都不太理解袁術為什麽會有去當什麽海外之主的想法。
    但是有一點他們很清楚,那就是袁術肯的發現了他口中所說的麵積堪比大漢一州之地的島嶼。
    其實袁術之所以有想當海外之主的想法,還是因為呂布和公孫越二人。
    說來也是巧了。夷州回大漢的船隊正好碰到了袁術派出去探索大海的船隊。
    就這麽,兩邊聯絡上了。當袁術得知呂布和公孫越兩個人在夷州上稱王的時候,先是覺得憤怒,認為這兩個人不配。
    隨後又覺得可笑,隻覺得這兩人是沐猴而冠,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最後,他覺得,好像自己也可以這麽做,而且當什麽王啊?要當咱就當皇帝。
    而恰好的是,在島上待了一段時間的呂布和公孫越兩個人實在有些扛不住這相對原始生活,想要重回大漢。
    兩邊一拍即合。
    呂布和公孫越兩人直接投靠袁術,並且把夷州也交給了袁術。
    袁術在得了夷州之後,立刻把自己想要當皇帝的事兒跟麾下商量了一下。
    自然是有很多人反對。
    到最後袁術說服了他們。他又不在大漢當皇帝,而是在夷州當皇帝,在大漢這裏他還是豫州牧,後將軍。
    並且還大肆分封。
    呂布和公孫越就不用說了,兩個人都是王爵。而且不知道袁術是不是有惡趣味。
    呂布被他封為義王,公孫越被封為忠王。
    挺諷刺的。
    到如今,袁術這邊已經派了一整個文官係統過去,還帶著大量的先進的生產技術,糧種,稻種等等。
    在夷州建立的國家,國號為仲。
    以仲為國號,也是有多方麵的考量的。
    袁術認為袁姓出自陳,而陳是舜帝之後。在上古三帝堯、舜、禹的順序中,舜排第二。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仲”代表老二,所以他以“仲”為國號,意在表明自己作為舜的後裔,所建之國是具有正統傳承的,是舜仲氏)的後裔所建立的國家。
    同時此時講究五德輪回之說。
    漢以火德自居。袁術以舜帝後裔自居,自稱為黃色的土德,火生土,以顯示其取代漢朝的合理性。“仲”諧音為“種”,有“土德”之意,與他所認為的土德承火德相呼應,象征其政權承接漢朝的正統地位。
    除此以外,還有一句讖語,對他的影響也很大。
    此時民間有有“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語,袁術字公路,他認為“塗”即“路途”,自己的名字應了讖語,是上天注定要讓他取代漢朝。
    在這種心理下,選擇“仲”作為國號,也是其認為自己順應天命,成為繼漢朝之後的正統王朝的一種體現。
    總而言之,選這麽一個國號就為了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自己勸自己,代漢這件事,是天注定的。
    當然他還有一些更加自我的小心思。一來,他是袁家嫡係行二,上麵還有個袁基呢;二來,袁術雖然想稱帝,但內心還是有些發怵的,畢竟漢帝還在,漢王又強勢,他選仲這個貨國號也有表明二皇帝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算日後夷州建國暴露了,政治上也更容易讓其他人接受。
    當然,他的小心思和小動作袁紹和曹操並不知道,隻是單純的覺得袁術既然有去海外的想法,那對他們來說,破局就輕鬆多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海權國家,對大海沒什麽執念。曹操和袁紹兩個人,對海外也沒啥興趣。
    但是兩人卻也將這事兒放在了心上。以後若是真沒有辦法了,倒是可以出海搏一搏。
    三人繼續交談著,不過基本上都是袁紹和曹操在商議,袁術已經無所謂了,隻要不耽誤自己發展仲國就行。
    ……
    夷州,準確的說現在是仲國了。依托袁家強大的實力,此時的夷州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這個時候的夷州,本身是沒有什麽文明可言的,上麵活動的人類主要還是以部落的形式。
    整個夷州有三個比較大的部落。但現在已經全沒了,早就被呂布和公孫越給趟平了。
    目前整個夷州,算上漢人,總人口也就二十萬出頭。這個人口數量,相對於龐大的島嶼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袁家人來了以後,在島嶼西側選了一個地勢平坦,靠近天然港口的地方,征發民夫修建了一座城池。
    其實他們選中的位置,跟後世台北基本上重疊。
    新城建好以後,被袁術命名為漢城,為的是讓後人銘記,他們的根是來自哪裏。
    圍繞漢城,袁家開始帶領當地土著,從漁獵的遊牧生活轉向農耕。
    “累死了。”
    漢城,仲國皇城,仲國宰相楊弘的班房內。
    吐槽累死了的人是袁術麾下部將荀正。
    荀正也勉強算是荀家人,隻不過這點兒血緣離得太遠了。隻能說兩百年前是一家那種。
    他自從來了夷州以後主要就幹一件事,那就是四處去抓野人。
    仲國的人口太少了,滿打滿算二十萬,還不如跟著劉備去西邊建國呢。
    好在夷州還有不少土著野人,漫山遍野的都是,大的幾百個人一個部落,小的可能就幾十人,甚至十幾個人一個部落。
    “這一趟勸了多少人回來?”楊弘笑了笑,問道。
    荀正攤了攤手;“忙活了兩個多月,就帶回來一千來號人。”
    “已經很不錯了。”楊弘還是滿意的。
    整個袁術麾下,對仲國的發展最為上心的人就是楊弘了。
    離了袁術誰還能讓他楊弘當宰相啊?所以,在仲國的發展這件事上,楊弘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而且他還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仲國發展起來的話,日後並非不能打回大漢,真的實現以仲代漢。
    到時候他楊弘必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帶著這種期待,楊弘也開啟了福報模式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安排人給他們登記造冊,一千多號人,正好組成一個村子。讓他們自己領姓氏,取名字。”楊弘對荀正吩咐道。
    “喏!”
    對當地土著的教化上,楊弘設計了一整套的辦法。第一步就是讓這些土著有漢姓,取漢名,說漢話。
    經過和袁術的討論以後,他們給這些土著定了五個可以選的姓氏。
    田,孫,胡,陸,劉。
    其中田,孫,胡,陸都跟袁一樣,出自陳姓。最後的劉,就不用多說了。
    當然土著了教化不是那麽容易的,想要成功至少需要兩代人。
    而且至少也要兩代人,仲國在人口上才能跟大漢一個貧窮的郡差不多。
    比方說沒有被劉備統治之前的武都那種。
    但袁術也好,楊弘也好,肯定不會隻是死磕這些土著。
    他們計劃,從大漢運人過來。甚至不需要其他的人口,隻是把包括袁家在內的,所有袁術麾下文武家裏的奴仆,佃農,護衛等都送到夷州也行。
    這些人加起來有多少呢?接近五萬人。
    再吸收點兒流民,從孫堅,劉表,士燮那裏買點兒奴仆,山越俘虜啥的。
    湊個十來萬人沒問題的。
    人口基數能達到三十來萬,再以夷州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十年之內就能取得一個非常不錯的結果。
    楊弘暢想著未來的時候。仲國的義王,絕世猛男呂布,此時正在夷州東岸。
    他,遭遇到了襲擊。
    不過這個襲擊讓呂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襲擊他的人,看著跟野人差不多,個頭很矮,估計最高的都不到他胸部。
    如果不是這些人手持武器而且穿著衣服,他都以為自己是被野猴子襲擊了。
    “這些人哪來的?這看著也不像夷州土著啊?”
    呂布拿著一柄長劍,隨意的應對著進攻,好奇的問一旁的高順。
    高順搖頭;“不知道,嘰裏呱啦的也不知道說啥呢。”
    “別打死,帶回去讓楊弘看看,他們讀過書,知道的多。”呂布吩咐道。
    “嗯。”高順答應下來。
    呂布一行人,來這邊不是執行什麽任務。純粹是呂布自己閑的無聊,以尋找野人的名義,帶著高順的等人出來散心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他也沒帶多少人,除了呂布和高順之外,就隻有一支十幾人的護衛。
    而圍攻他們的人,大概五百來號人。
    兩人說話間,那是根本沒把這五百人放在眼裏,說抓就抓。
    實際上,也不怪他們如此。
    圍攻他們的五百來人,連像樣的金屬武器都沒有,而且個頭又矮小,實在是沒什麽戰鬥力。
    反觀呂布這邊。
    呂布和高順就不用說了,都是當世猛男,放到哪個時代都是能當猛將兄的。
    而隨行護衛兩人的,也不一般,是高順訓練出來的陷陣營,別的不說那基本上都是八尺有餘的身高。
    也就是說一水的一米八幾的壯漢。
    打起來,就是虎如群羊,還是一群老虎。
    將這些人打趴下,捆成一列,往漢城去。一路上還死了不少,到漢城的時候還剩下四百多人。
    把人交給楊弘,在問了一圈以後,還是袁家一個不起眼的門客看出來了這些人是倭國人。
    準確的說,是聽出來了。袁家這位門客,會一些倭國的語言。
    經過極為艱難的翻譯,才搞明白情況。
    這批人是要去大漢的。但是因為風浪的原因偏離了航線。好在他們船隊有人知道夷州,就想在夷州中轉,補充下淡水和物資。
    然後他們就遇到了呂布一行人。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這八個字,就說明了,呂布光猛,賣相也是上上之選。
    他們襲擊呂布一行人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如此偉岸猶如神明一般的男子,應該獻給他們的女王。
    此時倭國還處於彌生時代,也是母係社會向父係社會轉換的時代。
    就跟之前的扶南國一樣,隻不過扶南靠近大漢,靠著大漢不要的三瓜兩棗也能發展生產力,更加快速的進入父係社會。
    呂布聽到袁家門客的翻譯以後,臉都氣黑了。他呂布是什麽人物?一個小小的倭國女王能配上自己?
    當個洗腳婢都要看這倭國女王成色如何。
    “彼其娘之。都殺了,都殺了。”呂布不耐煩的說道。
    楊弘忙安撫道“義王息怒。義王息怒。雖然其行可誅,但這也是因為義王你乃當世英雄,不然的話他們又怎能生出這一個想法?”
    “你說的有點兒道理,但想也該死。”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