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也許是最難的一科?
字數:6125 加入書籤
就在劉平和簡雍兩人的腳下,酌君酒樓一層,幾個操著襄陽口音的年輕士子也在小聲交談,看模樣這幾人應該還是親戚。
“原來仲子先生真來成都了啊?”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踮著腳看著外麵的熱鬧,笑著說了一句。
“士元,不要妄議先生。”一旁年長一些的人皺著眉頭說了一句。
“知道了。”其貌不揚的年輕人聳聳肩,滿不在乎的坐回來。
兩人對麵坐著一個有些緊張的年輕人:“你們兩個攛掇某過來,若是被家裏知道了,那就遭罪了。”
“怕什麽?大兄擋著呢。再說了,你對你那妻子不好奇嗎?”被稱為士元的年輕人語調輕鬆的說道。
這三人分別是龐林、龐統兩兄弟,以及他們倆的堂兄弟龐野(其實是龐山民,龐德公的兒子,但是隻有山民兩個字,感覺不符合此時的命名習慣,杜撰了一下)。
劉德然:沃妮馬,我呢?!我呢?!我問你,我呢?!
他們兄弟三個之所以跑來成都,是因為龐野要成親了,妻子是諸葛亮的二姐。三人商量了一下之後,打算先來偷看一下諸葛亮的二姐是個什麽樣的人。
“士元,你莫要亂說。”龐野有些不好意思。
龐林卻岔開話題道:“都什麽時間了,怎麽孔明還沒來?莫不是沒收到吾等的信?”
“等著吧。”龐統無所謂的說道:“某好羨慕孔明啊!”
龐林看著龐統這個模樣,有些無語。自家弟弟之前一直都挺好的,性格內斂,不愛說話,也不張揚,行事規矩。
不知道怎麽了,一夜之間性情大變,變成了如今這個模樣。
其實龐林不知道,這就是龐統的本性使然。看他後麵的操作就知道了,去給周瑜奔喪,轉一圈就認識了一大堆朋友,這種人怎麽可能是個悶葫蘆。
“羨慕孔明什麽?”龐林心知肚明的問道。
他其實也羨慕諸葛亮,畢竟諸葛亮現在才多大啊,就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雖然從品級上看,諸葛亮不咋樣,但實際上呢?那可是漢王丞相的佐官,可以參與到天下大勢當中的。
“還用說嗎?”龐統攤手:“某也想去德安公的班房。”
“那你參加科舉唄?”龐野說道:“這不是還能報名的呢嗎?”
龐統聞言一亮,道:“這可是山民兄你說的哦,某去也。”
說完他就要起身。
龐野連忙攔住他:“你來真的啊,士元?”
“你以為某跟你鬧著玩呢?”龐統早就打定主意了。
陪龐野看媳婦那是順路的,其實是打算順路參加個科舉。之前他就想參加了,但是家裏人不願意。
家裏不願意的原因龐統也很清楚,不外乎就是這科舉影響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嘛。但是龐統不在乎,他覺得家裏就是想多了,就眼前這個情況,世家怎麽想根本沒什麽意義。
現在劉平還願意在規則裏玩,如果劉平不願意了,世家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死。
就是最後劉平的結果也不會多好就是了。
“不是,士元,你該不是一開始就這個打算吧?”龐林反應過來了。
“嘿嘿。”
“你嘿嘿什麽啊?!”龐林有些頭疼:“你可要想清楚,考中了要是跑了,你可就得罪了漢王。”
“考中了為什麽要跑?”龐統反問道:“某可是要考狀元的。某打聽過了,狀元包進德安公的班房。”
龐林沉默了。
龐野這個時候開口說道:“士元的才能,考中個狀元倒是沒什麽問題。”
“你還說這種話?”龐林要抓狂了。
“你覺得士元不行?”龐野問道。
龐林又沉默了。
龐統見狀,道:“行了,就這麽說定了,某去報名啦。”
“你等等,某與你同去!”龐林連忙跟上。
龐野愣了一下,道:“那某怎麽辦?某也去!”
三人急匆匆地跑出去。
二樓,簡雍看著酌君酒樓一樓跑出來三個年輕人,笑著對劉平說道:“你看,那幾個年輕人如此著急,恐怕是去聽宋衷講學的。”
“正常,畢竟是海內大儒。”劉平無所謂的看了一眼。
“話說回來,你不去聽聽嗎?”簡雍又道。
劉平搖頭:“不聽,你又不是不知道,對經典,某力有不逮啊。”
聽到劉平這話,簡雍哈哈大笑起來,然後低聲說道:“誰能想到,聞名天下的劉平劉德安竟然對經史子集說出來力有不逮四個字。”
劉平摸了摸鼻子,道:“在努力了。”
“你真要自己訓詁經典?”簡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表情很是嚴肅。
劉平點頭:“其實就誦讀來說,某已經沒問題了,至少去考明經科,能拿個頭名。翰林院那些修好的書籍,某也都一一看過了,其實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會背就是會注釋?”簡雍覺得劉平這個腦回路很難理解。
“你不懂。”劉平笑了笑道:“某自有自己的辦法。”
“倒也是,反正你總是有些奇思妙想,那某就不問了。”簡雍擺擺手,道:“王累那邊還在調查,目前還沒什麽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急,不急。”
“好。”
......
蔣琬被董川臨時抓來頂崗,本來他是要去聽宋衷講學的,結果被董川拉來了後勤部。
“現在就讓某接觸政務?”蔣琬有些驚訝:“這合理嗎?”
董川笑著說道:“沒關係,就是一些雜務,反正你肯定能考中,早點熟悉也行。而且這些你做的工作也不涉密,沒問題的。”
“是什麽?”聽到董川這麽說,蔣琬放心了不少。
“做一些數據計算工作。”董川指了指一堆卷宗道。
“好!”
蔣琬沒再多問,答應下來就開始工作。
董川是真的欣賞蔣琬,隻不過蔣琬終究跟他不一樣。
理性來說,董川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知道自己不光是後勤部的侍郎,更是農家出身官員的表率,也是百姓出身官員的魁首。
是的魁首。
如今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員,已經偷偷結社了,他就是魁首。這事兒他報給了劉平,劉平也是默許的,並且讓他們以黨派的形式結社,還要把黨派綱領都弄出來。
隻不過董川還沒搞清楚,這個黨派和結社有什麽區別。
劉平也沒有多講,隻是告訴他先把組織架構建立起來再說後麵的。
蔣琬在忙著的時候,董川回到了自己的班房。
整個後勤部,目前有三個侍郎,二十個員外郎。之所以有這麽多員外郎,主要是因為後勤部的雜事太多了。
後勤部的員外郎,有十三名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員。
他們也是董川最為堅實的政治班底,這都是劉平為董川籌劃的。
“侍郎,目前後勤部的所有工作已經理順,按照五年規劃,後勤部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就是整頓軍備。”
說話的是王永。
王永旁邊則是孫盛,他們兩個也跟著董川來了後勤部。楊沛如果不是卷入了之前的案子,應該也在這裏。
可惜,現在楊沛被發配到了烏戈郡,當縣令去了。
“整頓軍備,吾等需要負責的部分是糧草。”董川沉吟了一下說道:“如今軍屯的情況,都統計出來了嗎?”
“已經統計出來了。”孫盛道:“但有個問題,基本上都是糧食,其他的草料很少。”
“問題不大,能解決。”董川對這個不覺得有什麽:“先跟兵部協調一下,他們每年會征收,有部分是要交接給後勤部的。”
“喏!”
“對了,結社的事情,要做一些改變。”董川想到了劉平的要求,對王永和孫盛兩個人說道:“改成黨吧,你們說取個什名字好呢?”
“黨?”王永懵了一下:“結黨?”
“營私?”孫盛腦子一抽接了一句。
董川和王永兩個人一起白了孫盛一眼。
“取名就完事了,哪這麽多話。”董川道:“取個寓意好一些的名字。”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就叫始新吧?”孫盛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不行!”
“胡鬧!”
王永和董川兩個人同時否決了這個不過腦子的建議。
這個時候,王優走了進來,道:“商量什麽呢?”
他也是結社的一員。
董川幹脆把劉平的要求給他們說了一遍,聽完了之後,王優開口說道:“這...吾等商量什麽?你直接去問丞相,讓丞相給起個名字啊。”
王優不理解的看著董川。
這事兒,還用自己想嗎?自己想合適嗎?
“啊?”董川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王優的意思:“是某想差了,某今日去找丞相問問。”
“今年科舉,如吾等一樣的考生,有超過五百人了。”王優笑著說出來。
“今年有能考中前三十的嗎?”董川問了一句。
“有些困難。”王優歎了一口氣,道:“其實從第二科開始的時候,就沒幾個人了。今年更難,吾等出身還是底蘊不夠啊。”
董川對此也沒什麽好辦法,也清楚就靠劉平這十來年的努力,不可能是世家大族上千年積累的對手。
“任重道遠啊。”董川喟然長歎。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