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型農場

字數:5213   加入書籤

A+A-


    翌日傍晚,天色漸暗,屋內燭火搖曳。
    劉平端坐於飯桌主位,不一會兒,陳棱在侍從引領下,踏入堂屋。隻見陳棱身著一襲洗得有些發白卻幹淨整潔的布衫,身形略顯單薄,麵龐青澀,眼神中透著質樸與拘謹。
    他踏入屋內,先恭敬地向劉平行了一禮,而後緩緩走到飯桌旁,拉過一條板凳,小心翼翼地坐下,屁股僅挨著板凳邊緣,好似生怕坐得太過安穩會有失禮數。
    晚宴開始,陳棱吃飯時動作極為小心,每一口飯都細嚼慢咽,舉止間盡顯局促。劉平隨意開口問道:“平日裏都讀了哪些書?”
    陳棱聽聞,忙放下手中碗筷,腰杆瞬間挺直,盡管神色緊張,聲音卻條理清晰地回應道:“學生才疏學淺,僅粗略研讀了七經。不過,因姐姐的緣故,對丞相您所著的《德安新書》反複誦讀了多遍。”
    言罷,目光中隱隱透著對劉平的敬仰。
    劉平微微頷首,接著又問:“那你心中可曾想過做些什麽事?”
    提及此事,陳棱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原本緊繃的身體也稍稍放鬆了些,說道:“學生對工部的格物司極為向往,一心想去那裏。”
    “哦?” 劉平不禁眉頭一挑,麵露詫異之色。在整個劉備勢力中,眾人皆知格物司雖有諸多功績,卻在權力架構中地位不高。
    當下,劉備勢力裏權力最大的衙門當屬丞相府、戶部衙門和都督府。即便不在這三大衙門之列,其餘六部之中,也有眾多令人豔羨的好職位。然而,陳棱卻偏偏鍾情於格物司。
    劉平不禁追問道:“說說看,為何唯獨對格物司這個衙門感興趣?”
    陳棱臉上泛起一抹紅暈,略帶羞澀地說道:“學生自幼便對各類工具充滿好奇,聽聞格物司匯聚了眾多能工巧匠與學識淵博的前輩,一心想去那裏,跟隨前輩們學習鑽研。”
    劉平心中大為意外,著實沒想到竟有如此之人。
    其實,他有所不知,多年來,以他為首的一批重視工匠的高層,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工匠的社會地位。
    在百姓眼中,一門手藝向來是傳家的根本保障,如今工匠的地位又得到提升,使得這一職業愈發吃香。毫不誇張地說,此時醫者與百工的地位,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劉平思索片刻,微笑著問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去格物司從最基層的小吏做起,你可願意?”
    陳棱聞言,臉上瞬間綻放出喜悅之色,激動地站起身來,大聲回道:“多謝丞相恩賜!”
    對於劉平而言,將陳棱安排進格物司不過是舉手之勞。當晚晚宴結束,陳棱便起身告辭。他在成都雖有住處,隻是條件簡陋,僅有簡單的床鋪與幾件生活用具,但好歹能遮風擋雨。
    待陳棱離去,夜幕深沉,屋內燭火依舊。蟲娘與劉平相對而坐,蟲娘輕啟朱唇,與劉平聊起了給陳棱尋覓佳偶的話題。
    她眉眼間滿是溫柔,輕聲說道:“夫君,我想著給弟弟尋個好人家的女子,也不求大富大貴,隻盼那女子品性良善,能與弟弟安穩度日。”
    正說著,皇甫黛君款步走來,恰好聽到蟲娘談及陳棱的婚事。她當即接口道:“這事兒交給我便是,我定能給陳棱尋一個極為合適的女子。”
    劉平瞧她這般積極上心,心中暗自思忖,想來皇甫黛君是打算從皇甫家的旁支中挑選一位女子許配給陳棱,如此一來,便能將陳棱牢牢地綁在自家陣營,日後好為豹奴等人效力。
    劉平對此雖未多言,但心中也覺得,提前為豹奴培植助力,倒也不失為一種長遠打算,隻是這般做法,多少顯得有些雙標了。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劉平如往常一般前往班房。踏入班房,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人竟是董川,這讓他頗感意外。
    劉平熱情地將董川引入自己的辦公室,待二人分賓主落座後,劉平開口問道:“子遊,今日怎麽有空來我這兒了?”
    董川起身,恭敬地拱手行禮道:“丞相,後勤部如今已趨於穩定,今日特來向您匯報工作進展。”
    劉平微笑著說道:“你呈上來的卷宗我已看過,此次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
    董川謙遜地回應道:“丞相過獎了,這都是同僚們齊心協力的功勞。後勤部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依舊是軍屯,我們經過商議,打算擴大軍屯規模。”
    劉平聞言,好奇地問道:“擴大規模,人手方麵可充足?” 董川微微一笑,說道:“此次與以往的模式有所不同。”
    “哦?詳細說來聽聽。” 劉平頓時來了興致。
    董川接著說道:“近些日子,我與工部多有交流。據工部所言,以他們如今研發的大型農業生產設備,完全能夠做到讓十幾個人便可料理數千畝,甚至上萬畝的耕地。”
    劉平眉頭一皺,麵露疑惑之色:“嗯?此事我竟從未聽聞。”
    種地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從土地翻耕、播種,到灌溉、防蟲、收割等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眾多勞動力的參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如今翻土、播種、灌溉等環節,借助畜力、風力、水力等已能解決七八成的工作,但防蟲與收割方麵,仍需大量人力勞作。十幾個人想要料理幾千乃至上萬畝耕地,聽起來著實有些不可思議。
    董川見狀,趕忙解釋道:“丞相有所不知,如今翻土、播種等工序,依靠畜力、風力、水力等已基本能夠實現。而工部最新發明了一款畜力收割機,極大地提升了收割效率。”
    畜力收割機?劉平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工部竟能有如此新奇的發明,著實讓人覺得有些離譜。
    董川見劉平麵露疑惑,便詳細介紹起這畜力收割機:“此款畜力收割機,主要由機架、傳動裝置、切割裝置、輸送裝置等部分構成。機架采用堅硬的木材打造,以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固。”
    “傳動裝置方麵,利用牛、馬等牲畜拉動齒輪組,將畜力轉化為動力。齒輪組由精心鍛造的金屬製成,通過巧妙的組合,實現動力的高效傳遞。切割裝置安裝在機架前端,由鋒利的刀片構成,刀片呈鋸齒狀,以增加切割力。”
    “當牲畜拉動機架前行時,齒輪組帶動切割裝置高速運轉,如同鋒利的鐮刀一般,將農作物整齊割斷。輸送裝置則位於切割裝置後方,由皮帶和滾輪組成。被割斷的農作物通過皮帶輸送至後方,方便後續的收集與整理。”
    “如此一來,原本需要大量人力進行的收割工作,借助這畜力收割機,便能大幅減少人力投入,提高收割效率,從而實現十幾個人料理大片耕地的設想。”
    基本原理劉平是都聽明白了,但是他沒想到董川竟然也能說得如此清楚明白,看樣子是下過功夫的。
    這東西,適合大規模種植使用。簡單來講,這玩意應該用在農場。普通老百姓用這個也不是不行,但那是建立在這種新式收割機徹底普及之後了。
    換而言之,這又是農業生產力的一大進步。
    也虧得工部那群人,竟然能一直藏著掖著,劉平估計他們是想先讓後勤部嚐試一下,徹底完善之後再拿出來報給丞相府和漢王府。
    “此物堪稱鎮國神器啊。”劉平給了一個極高的評價,隨後問道:“既然你找過來,肯定還有其他的要求吧?”
    董川笑著說道:“某的想法是,建一片至少五千畝的農田,先試一試。問您要地方的。”
    如今的所有耕地都是有主的,哪怕是剛開墾出來的也是如此。軍屯那邊雖然也在開墾土地,但基本上都是以營為單位在做事,農田並沒有連成片,而且那也是軍隊的產業,直接征收也不合適。
    董川想的就是單獨劃一片地方,讓他試驗一下建立這種大型農場合不合適。
    劉平聽到他這個要求,卻有些犯難。在他看來,幾千畝算什麽大型農場啊,怎麽也得萬畝起步。但是上萬畝連在一起的耕地,此時可不好找。倒不是大漢沒有這種地方,而是劉備治下沒有。
    事實上,整個華夏,最適合建立大型農場的也就那麽幾個地方。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內蒙古高原和此時新疆地區以及長江中下遊平原。
    這些地方除了內蒙古高原以外都有有足夠的肥沃土壤以及水資源來建立大大型農場。內蒙古高原則適合建立大型牧場。
    如果考慮到隻是種糧食、開墾難度。那麽其實隻有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這兩個選擇。
    很不巧,這兩個地方都不在劉備的實際控製內。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地方。
    長安東邊白鹿原地區。此時的白鹿原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可有效避免水患。土壤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而且視野開闊,便於對農場進行管理和防禦。
    白鹿原一直達到長安城西,範圍廣闊,有足夠的空間建立大型農場。
    “可以,白鹿原地區如何?那裏應該足夠你建一個至少五千畝的農場了。”劉平對董川說道。
    董川聞言大喜,道:“足夠了,莫說五千畝,便是五萬畝也有了。”
    “那就行。”劉平點頭:“還需要你們先開墾,另外注意一下.....”
    劉平想說注意環境保護,防止水土流失,話到嘴邊又頓住了。就現在人類的生產力水平,那點兒生產生活的活動屬實對的大自然沒啥影響。
    “沒什麽,注意安全就是了。”
    董川雖然覺得劉平本意不是如此,但也沒有多問。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