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豹奴的要求
字數:5610 加入書籤
建安二年在荊州的大規模開發忙碌與奮進中落下帷幕。為彰顯對荊州發展的高度重視,劉平與劉備二人特意前往襄陽,他們在襄陽度過了連續的幾個新年,直至建安三年一月底,才踏上返回成都的路途。
回到成都後,尚未得幾日清閑,新的狀況便接踵而至。此前,一支前往扶南國的采買團隊,竟被扶南國的王子扣押在了扶南國王都。
“這支被扣押的隊伍,由采買使李培率領,他們前往扶南國旨在收購橡膠。” 諸葛亮神色凝重,語速飛快地向劉平介紹道,“去年便已進入扶南國境內,此後一直在該國境內活動。”
“扶南國的王子為何要扣押他們?” 劉平滿心疑惑,不禁喃喃自語,“按常理而言,扶南國不該如此莽撞行事。李培好歹是我大漢官員,他們怎敢如此大膽?”
“具體緣由目前尚不清楚。子龍將軍是接到了李培手下一名僥幸逃脫的腳夫的求援,才即刻向扶南國施壓。” 諸葛亮繼續說道,“同時,子龍將軍與扶南國雙方都派人說明了此事。”
“依照子龍將軍的說法,李培在扶南國王都搭救了一個年輕人,而這個年輕人竟是扶南國王子府上的逃奴。因此,李培得罪了扶南國王子,進而遭到其陷害並被扣押。”
“然而,扶南國使臣卻稱,李培擅闖闖入扶南國王子府,肆意打砸搶燒,還擄走了府上眾多人員,所以扶南國才將李培一行人拿下。”
“哦,責令他們放人便是。” 劉平神色平靜,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
諸葛亮點了點頭,問道:“此事已著手安排。隻是扶南國竟敢扣押我大漢朝廷命官,是否該予以懲戒?”
“那是自然。” 劉平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回應道,“這樣吧,告知扶南國使節,未來三年,扶南國的歲貢需翻倍。”
“遵令!” 諸葛亮領命應下。
劉平稍作思忖,又補充道:“倘若他們拒不執行,便讓子龍將軍帶兵前去自取。”
諸葛亮微微一怔,隨後委婉地勸說道:“數月前才在荊州動武,戰事剛平息不久。若此刻又與南海諸國開戰,恐非明智之舉。”
諸葛亮並非畏懼戰事,而是擔憂頻繁開戰會對劉備的聲譽產生不利影響。
“傳令徐幹,讓他近期加大宣傳力度,發動他手下的人手,在大街小巷廣泛傳播。就說扶南國欺人太甚,多年來我大漢為扶南國遮風擋雨,它卻恩將仇報,扣押我大漢朝廷命官,實在是天理難容。” 劉平神色鎮定,有條不紊地安排著。
諸葛亮聽聞此言,心中了然,拱手應道:“屬下明白。”
“嗯,子龍將軍那邊,你…… 罷了,我親自去見大王。” 劉平說著,站起身來,“此刻便去。”
由於關羽前往荊州任職,當下劉備暫時承擔了都督府的部分職能。當然,都督府的核心工作仍由關羽負責,這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增強了劉備對軍隊的實際掌控力度。不過,作為補償,關羽也獲得了荊州的行政權,各方對此倒也都頗為滿意。
當日,扶南國使臣便收到了放人以及未來三年歲貢翻倍的要求。與此同時,一支傳令兵快馬加鞭,直奔趙雲在南海的大營。
此後沒過幾日,關於扶南國種種惡行的消息,以成都為中心,如漣漪般向四周州郡迅速擴散。甚至許多中下層官員聽聞後,都義憤填膺,覺得扶南國罪不可恕。
在這般輿論氛圍下,陸續有人上書劉備,懇請嚴懲扶南國。麵對這些上書,劉備大多予以駁斥,聲稱那些不過是市井流言,不可輕信。
“近來大家都在談論扶南國,他們實在是可惡至極。” 在劉平家中,飯後蟲娘與劉平閑聊時,也提及了此事。
一旁的皇甫黛君連忙附和:“聽聞那些扶南國人皆不穿衣物,毫無禮義廉恥可言,做出這等事也不足為奇。”
啊?劉平心中大驚,沒想到徐幹的宣傳竟已離譜到這般荒誕不經的地步。扶南國人不穿衣服?且不說別的,成都城內便有不少扶南國人,就連扶南國的使節,哪一個不是衣著整齊?
這簡直是信口胡謅,關鍵是這些謠言還傳得繪聲繪色,有模有樣。流言的影響力,著實令人咋舌。
“哎呀,男女皆不穿衣服?那與禽獸何異?” 蟲娘捂住嘴巴,滿臉驚愕地看向皇甫黛君。
皇甫黛君微笑著點頭,說道:“正是如此。也多虧咱們大王仁慈,還給予他們上貢的機會。依我看,就該將他們全部驅逐出去。”
劉平聽到此處,敏銳地察覺到事態有些偏離預期。他本意隻是想讓百姓和中下層官吏對扶南國有負麵看法,可如今看來,扶南國已被嚴重妖魔化。這顯然不利於日後對其進行融合統治。
“看來得讓徐幹調整一下宣傳方向了。” 劉平暗自思忖。不過,他倒也沒有太過憂心,倘若實在無法實現融合,那就將扶南國當地土著驅趕到更南方,畢竟他看重的是土地資源,至於人口,並非不可或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夫君,你說呢?” 皇甫黛君突然轉頭詢問劉平。
“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遠非如此簡單。” 劉平微笑著回應。
皇甫黛君撇了撇嘴,嗔怪道:“就你會講這些大道理。”
劉平嘿嘿一笑,不再言語。
皇甫黛君又說道:“對了,蟲娘。給你弟弟說親的事,已有眉目了。你父母如今還在武都嗎?”
“哎?真的嗎?是哪家的姑娘?” 蟲娘眼中瞬間綻放出喜悅的光芒,顧不上劉平,趕忙坐到皇甫黛君身旁。
劉平見狀,悄然退出房間,徑直前往苦齋。苦齋依舊如往常那般靜謐安寧,劉平隨手拿起一本書,在躺椅上坐定,悠然翻閱起來。這是鄭玄的著作,且是手稿,由於部分內容仍記錄在竹簡之上,一本書占據了不小的空間。
這可是珍貴的原本。格物司那邊雖有完整的印刷本,但劉平覺得這種原始手稿極具收藏價值,便向鄭玄討要。好在鄭玄為人豁達,毫不吝嗇地將其贈予了劉平。
如今,劉平讀書是為了彌補自身的短板 —— 對經典著作的生疏。此前便已計劃,接下來劉平定會撰寫一本蘊含自己全部思想的著作,如同孔子做《春秋》,老子寫《道德經》那樣。
不過此時並非諸子百家那樣,大家各抒己見,想怎麽玩都行。眼下他必須要在儒家的體係內,將自己的思想給包裝起來。
這段時間,他已經找到了自己可以包裝的馬甲了,那就是李悝的思想。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就能開始著手去寫了。
一個完善的思想理論或者說哲學理論,需要完整的邏輯線條。他現在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隻能繼續學習、實踐。
本質上是找到一個路徑,去認識世界。解決一個本質的認知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問題。
劉平正沉浸於鄭玄的手稿之中,忽而察覺到門口有動靜。他抬眸望去,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輕聲說道:“行了,都進來吧。”
話剛落音,隻見豹奴領著小豆子等一眾孩子魚貫而入。獅奴和虎奴坐在小推車裏,被兩個姐姐笑嘻嘻地推著,那模樣十分可愛。
“嘿嘿,父親,兒子有件事兒想跟您商量商量。” 豹奴臉上帶著一絲羞澀,扭捏地對劉平說道。
劉平對著兩個女兒揮了揮手,和藹地說道:“來,你們倆推著獅奴和虎奴到這邊來。”
豹奴見此情景,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不自覺地摸了摸鼻尖,囁嚅道:“父親.....”
“有什麽事就直接跟為父說,下次可別再拉著你這些姐姐、妹妹和弟弟們當‘擋箭牌’了。” 劉平看穿了豹奴的小心思,語氣中帶著幾分寵溺。
豹奴見自己的小伎倆被父親識破,倒也沒覺得有多難為情,索性直截了當地說道:“父親,兒子想要習武。”
“想學那就去學唄。” 劉平一臉疑惑,心想這有何不妥。
豹奴聞言,不禁一愣,眼中滿是驚訝,問道:“您真的不反對?”
“為父為何要反對?” 劉平愈發不解,神色認真地說道,“你身為劉家子孫,理當文武雙全,為父又怎會阻攔你。倒是你這一提,提醒了為父,是時候給你尋覓一位武藝高強的師父了。”
“啊,兒子還以為您會像娘親一樣反對呢!娘親一直心疼兒子吃苦,所以堅決不同意我習武。” 豹奴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你娘?” 劉平微微皺眉,瞬間明白了皇甫黛君的心思,她終究是心疼兒子在習武過程中吃苦受累。
“習武之事,為父自會妥善安排,你不必擔憂。”說罷,劉平將目光轉向小豆子和另一個孩子,溫和地問道:“你們兩個小家夥,要不要也習武啊?”
小豆子歪著腦袋,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脆生生地問道:“習武之後,我能打贏糜嚴嗎?”
“不用,糜嚴交給我來對付就行!” 豹奴一聽,連忙搶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逞強。
劉平聽得一頭霧水,滿臉疑惑地問道:“糜嚴是何人?”
“他是學社裏的同學,和姐姐在同一個班級。” 豹奴解釋道,“他自己學習成績比不上姐姐,心裏不服氣,就老是針對姐姐,找她麻煩。”
劉平著實沒想到,自己如今竟要處理起孩子們之間的小矛盾了。更讓他費解的是,竟有人膽敢欺負小豆子。畢竟,小豆子身為劉家子女,即便孩子們不懂事,難道他們的家長也不懂事嗎?
更何況,豹奴在孩子們當中可是公認的 “孩子王”。
劉平心中湧起一絲不滿,目光略帶責備地看向豹奴,說道:“你和你姐姐不是在同一個學社嗎?怎麽能讓別人欺負你姐姐呢?”
“糜嚴他家很有錢,出手大方,拉攏了不少同窗和他一夥。而且他已經開始習武了,我現在確實打不過他。”
豹奴滿臉不服氣,胸脯一挺,信誓旦旦地說道,“不過,隻要我開始習武,假以時日,肯定能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