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關於治理南海諸國的討論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前線的戰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傳回了成都,瞬間在整個成都高層引發了一陣歡騰。眾人紛紛彈冠相慶,畢竟這可是一場滅國之戰,且不同於之前西域那些微不足道的蕞爾小國。
單從麵積考量,扶南國在當下大漢周邊,除去吐火羅以及北麵的胡人勢力,已然是最為龐大的存在。如今,大軍已然兵臨扶南國國都,將其團團圍住,覆滅扶南國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正因如此,劉平果斷召集了六部衙門的官員齊聚丞相班房,召開一場至關重要的會議。
此次會議的核心目標,便是深入探討接下來對扶南國的治理方案。這其中,牽扯到三個關鍵部分:其一,扶南國的行政規劃,關乎如何合理劃分地域、設置各級行政機構;其二,扶南國的產業規劃,旨在依據當地資源與特色,規劃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其三,扶南國的官員搭配,即選派合適的官員前往當地,確保行政體係的高效運轉。
按照劉平心中的初步構想,扶南國、真臘郡、烏戈郡若能合並在一起,可先行整合為一個州。待日後當地人口得以充分發展,再適時拆分成兩個州。
然而,這一設想並非板上釘釘。畢竟,縱觀東南亞半島那塊區域,其麵積與人口數量,勉強能夠支撐設立兩個州。即便情況稍差,也斷然不會比靈帝年間的涼州遜色。要知道,兩個州便意味著需要配備兩套州牧府的完整編製,這其中所牽扯的政治利益,可謂盤根錯節,錯綜複雜。
毫無疑問,必定有眾多人期望將那塊區域整合成兩個州。如此一來,眾多身處成都的高官便都有機會外放任職,出任一任州牧。待積累足夠政績後,再回轉成都,往後至少也能獲封一個鄉侯的爵位。
丞相府一號議事廳內,氣氛莊重而熱烈。劉平穩穩地坐在主位之上,六部尚書、侍郎盡數到場,無一缺席。後勤部和都督府也分別派人前來旁聽,後勤部派遣的是董川,而都督府則由李誌和張賽二人前來。
劉平微微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說道:“如今,大王與南海都督已然兵圍扶南國國都,扶南國被攻克隻是時間問題。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此番召集諸位前來,正是為了商討關於扶南國的治理事宜。”
他微微頓了頓,目光掃視一圈眾人,接著補充道:“確切來講,是整個東南亞半島的治理問題。這其中,涵蓋了扶南國、真臘、烏戈,以及此前被順勢滅掉的幾個部落等諸多區域。”
實際上,其所指的範圍便是整個東南亞地區,不包括馬來西亞以及眾多島嶼。
“對於這些地方,我們若要直接管轄,必然要有詳盡的行政規劃。我的想法是,如同西域那邊一樣,設立一個新的州。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劉平拋出了自己的想法,目光期許地看向眾人。
眾人聽完之後,並未立刻發言,而是稍作停頓,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片刻後,終於有人率先打破沉默。
率先開口的是荀封,他微微欠身,緩緩說道:“我認為此方案可行。不過,就目前情況而言,那邊僅有烏戈郡的發展狀況尚可,其餘地方,大概也就扶南國國都周邊還算說得過去。因而,關於郡一級的行政規劃,我們還需仔細斟酌,慎重考慮。”
荀封的話音剛落,張肅便皺著眉頭,提出了反對意見:“依我之見,建立兩個州或許更為適宜。從麵積和人口來看,實際上都足以支撐設立兩個州。主要是若僅設一州,其地域太過龐大,況且還有山脈阻隔,極易形成尾大不掉的不利局麵。”
張肅的意思十分明確,整個南海諸國,人口至少有七八百萬之多,地域如此廣袤,北部又有高山大河橫亙其中。倘若將如此龐大的區域都交由一人管理,一旦此人稍有異心,極有可能形成割據勢力,威脅中央政權。
“單獨立一州的話,或許更便於管理吧?” 孫乾接過話茬,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南海部在,想必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而且,我們必定也會製定相應的製衡手段,吏部實在是過慮了。”
“我們切不可抱有如此想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張肅依舊堅持己見,繼續說道,“將其分成兩個州,可使二者相互製衡,如此一來,豈不是更為穩妥?”
這一番爭論,恰似高層對於東南亞行政規劃分歧的一個典型縮影。一部分人認為,設立一個州即可,如此能夠集中力量,推動各項事務的開展;另一部分人則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擔憂若僅設一州,州牧權力過大,加之山川阻隔,極易滋生割據勢力,危及政權穩定。
雙方你來我往,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都試圖以理服人,說服對方。這一場激烈的辯駁,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中午,卻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劉平瞧了瞧天色,見時間已然不早,便輕輕敲了敲桌子。
眾人聽到聲響,紛紛停下爭論,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劉平。
劉平揉了揉微微發痛的眉心,緩緩說道:“諸位的想法,我已然明晰。這樣吧,我們暫且先按照一個州的編製來進行規劃,集中力量,先將基礎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待五年之後,再將其分成兩個州。諸位意下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既然劉平已然發話,眾人自然不好再行反對。於是,接下來的討論便聚焦於更為具體的行政劃分事宜。
首要任務便是為新設立的這一個州確定名稱。經過一番短暫而熱烈的討論,眾人最終決定將其命名為南州。
確定州名之後,緊接著便是南州內部郡級行政規劃的討論。這一環節相對而言較為順利,烏戈郡和真臘郡的歸屬自不必多言。扶南國的三座主要城市將作為郡城,連同周邊區域各自成郡。同時,在烏戈郡南部,再新設一個郡。
如此一來,整個南州,從一開始便規劃為六個郡。尤其是除真臘和烏戈之外的南方四郡,占地麵積極為廣闊,甚至比荊南四郡還要大出許多。
南州南部四郡的名字也相繼確定下來,分別為扶南郡、望南郡、臨海郡、向漢郡。丞相府和都督府中,均留存有整個南海諸國的地形圖,這些地圖皆是多年來,眾多探子深入各地,精心搜集匯總而來的。
到了下午,眾人便依據地形圖,將南州南部四郡的管轄範圍明確劃定下來。隨後,便進入到州行政班子的搭建環節。
也就是說,需要為南州配備一名州牧,一名刺史,一名治中,一名功曹從事、一名督郵,一名主簿。需注意的是,在劉備勢力範圍內,刺史僅擁有監察權,並無行政權。
這六位主官的人選,無疑是重中之重,必須要確定下來。至於其餘各級官員,則由他們各自組建自己的下屬班子,再上報給吏部進行審批。
“對於一州之內的主要官員,我們今日在此隻是初步商討個大致方向,具體人選,還需大王最終拍板決定。但我們必須提前謀劃,先行布局。如此,待大王班師回朝之時,我們便能迅速啟動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劉平再次開口強調道。
這一環節,無疑是重中之重,也是眾人最為關注的核心利益所在。
就以南州州牧這一關鍵職位而言,目前有資格角逐的,也就寥寥數人。
在座的劉平、荀封,無論從身份地位,還是能力威望來看,都具備足夠的資格。然而,劉平身為丞相,肩負著統籌全局的重任,自然不可能外放出去擔任州牧。相較之下,荀封倒是可以考慮一試。
除了他們二人之外,其餘較為合適的人選,也屈指可數。
其一為諸葛玄,他的身份地位、聲望以及能力,均足以勝任。前往南州擔任一任州牧,對他而言亦是可行之舉。
當然,以諸葛玄的情況,其政治生涯的上限,大概率也就是州牧這一職位了。一來,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二來,他過往的功績相對不足。諸葛玄自加入劉備勢力之後,在入蜀之時,主要擔任後勤方麵的重要官員,負責為大軍調配物資,保障後勤供應。
入蜀之後,諸葛玄成為劉備的幕僚官,較少參與具體事務的執行,直至翰林院建立,他才投身於修書工作之中。
其二是劉元起,他的能力或許有所欠缺,但其身份地位更是非同一般,作為劉備和劉平二人的長輩,劉德然的親生父親,倘若他前往南州任職,即便是戰功赫赫的趙雲,在他麵前也需謙遜幾分。
其三是劉德然,從諸多方麵綜合考量,他是目前最為合適的人選。然而,問題在於,劉德然此刻正掌管著後勤部。
若他前往南州出任州牧,後勤部便需要提拔一位新人來接手。按照劉平的設想,劉德然可再任職幾年,待董川徹底成長起來,有能力接手後勤部之後,再安排劉德然前往地方曆練,積累更多的治理經驗。
其四是李參,他能力出眾,堪稱一等一的人才。此前雖因某些原因受到牽連,被下放到地方擔任郡守,但以當下的局勢來看,將他召回,委以主管南州的重任,亦無不可。
即便他不適合擔任南州州牧,也可考慮讓他接手劉德然在後勤部的職位。畢竟,李參是劉平的心腹之人,也可作為董川日後接手後勤部的過渡性官員。
當然,六部尚書們從資曆和能力方麵來講,也都具備擔任南州州牧的資格。一時間,眾人對於這些關鍵職位的人選,各有考量,心中暗自盤算,會議室裏再次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氣氛也隨之變得微妙起來。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