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建安五年年末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劉德然啟程前往南州,,預示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整個勢力將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持續不斷地積蓄力量,靜靜蟄伏,等待那風雲變幻中屬於自己的絕佳時機。
建安三年,成都城在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中,悄然邁向了年末。休沐日的前一天,劉平懷揣著諸葛亮整理的詳盡資料,鄭重地向劉備匯報目前整個勢力的綜合情況。這份匯報涵蓋了軍事、內政、財政等諸多關鍵領域的數據匯總,每一個數字都凝聚著劉備勢力一路走來的努力與拚搏。
“目前,咱們在冊的士卒總數已然達到了三十萬人。” 劉平清晰地吐出這個數字,劉備聽聞,不禁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之色。
“三十萬?” 劉備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似乎想要確認自己沒有聽錯,緊接著開口詢問道,“這其中包括各地的郡兵嗎?”
“自然包括,” 劉平耐心解釋道,“這裏麵涵蓋了郡兵,還有後勤部的屯田兵,總共加起來是三十萬。畢竟,三十萬純粹的戰兵,以咱們目前的實力,實在難以負擔。”
劉平深知,莫說是當下劉備勢力所掌控的這些地盤,即便日後成功定鼎天下,在不影響整體發展的前提下,也需曆經數年休養生息,才有能力供養起三十萬戰兵。
當然,若要不計後果地爆兵,短期內劉備勢力也並非無法支撐起三十萬戰兵。然而,這無疑會對勢力後續的長遠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巨大打擊。
除非能夠篤定一場戰役便能徹底扭轉乾坤,否則,劉平絕對不會輕易做出這種孤注一擲的決定。
“那這數量也相當可觀了。” 劉備輕聲喃喃自語,思緒仿佛飄回到了過去,“初平年間,黃巾之亂爆發,大漢當時總共才投入了三十萬出頭的士卒。而且,其中大部分還都是郡兵……”
劉平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說道:“目前來看,咱們養活這三十萬人還算比較輕鬆。戰兵主要集中部署在涼州、荊州和南海部這三處。”
稍作停頓,劉平又補充道,“不過,南海部那邊的情況較為特殊,接下來需要做出部分調整。南海部的大部分士卒將轉入屯田,陸軍僅留下一半。與此同時,我們計劃組建水師。”
“水師?”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開口問道,“南州雖然水網密布,但如今內部尚未完全穩定,有必要專門單獨建立水師嗎?”
“有必要。” 劉平語氣堅定,認真解釋道,“擁有南州後,咱們便擁有了寶貴的出海口。我提議在南州建立水師,其主要目的是應對海上作戰。想象一下,若我們能從南州乘坐海船出發,便可順著海路一路抵達東海、渤海。屆時,便能從東邊登陸揚州、徐州、青州等地。”
劉備瞬間便領會了劉平的意圖。一旦南州水師成功建立,日後無論是進攻交州、揚州,還是與曹操作戰時,南州水師都能從海上悄然偷襲敵軍後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無疑將極大地拓展劉備勢力的戰略空間和作戰維度。
“可以。” 劉備略作思忖後,果斷表達了自己對這一計劃的認可。
隨後,劉平又依次將農田耕種情況、糧食產量、稅收等諸多內政方麵的詳細數據,一一向劉備做了全麵匯報。等到所有事項都匯報完畢,夜幕已然悄然降臨,窗外的天空早已被繁星點點所籠罩。
“接下來,我們隻需穩步推進各項發展即可。不過,荊州那邊需要給予一定支持,後續要持續不斷地強化荊州的軍事力量,以此防備孫堅和曹操的威脅。” 劉平目光堅定,語氣沉穩地說道。
劉備聽到此處,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遠在涼州的張飛,開口詢問道:“那涼州那邊的情況又當如何應對?”
劉平聞言,神情認真地對劉備說道:“一旦戰事全麵開啟,大王您需親自趕赴長安坐鎮指揮。”
劉備聽後,微微點頭。在關乎勢力發展的大戰略問題上,他始終對劉平的眼光深信不疑。既然劉平提出讓他前往長安坐鎮,他必定會毫不猶豫地聽從安排,肩負起這份重任。
“既然如此,我已然心中有數。” 劉備神色從容,堅定地點點頭。
時光匆匆,轉瞬便到了建安四年。這一年,劉備勢力迎來了諸多振奮人心的發展成果。勢力範圍內的耕地總麵積成功突破三億畝,更為幸運的是,當年風調雨順,實現了大豐收。有史以來第一次,平均畝產突破了四石。這一斐然成績,不僅為劉備勢力的糧食儲備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極大地增強了整個勢力的經濟實力。
同年,劉備勢力對內部軍事力量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調整。除了郡兵和屯田兵之外,其餘的戰兵被重新整合,一共組建了四個實力強勁的兵團,分別為益州兵團、涼州兵團、荊州兵團、南海兵團。
益州兵團總兵力達三萬人,兵種配置豐富多樣。其中包括三千重步兵,他們身披厚重鎧甲,手持利刃,宛如堅不可摧的鋼鐵壁壘;三千輕騎兵,行動敏捷,機動性強,能夠在戰場上迅速穿插,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水師一萬人,憑借精湛的水戰技巧,掌控著水域的製霸權;步卒一萬四千人,構成了兵團的堅實主體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兵團統帥自然非漢王劉備莫屬。重步兵統領由陳到擔任,他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對重步兵的訓練和指揮極為精通;輕騎兵統領為吳懿,其騎術精湛,擅長率領騎兵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水師統領胡軫,熟悉水戰之道,能夠靈活指揮水師應對各種複雜的水上作戰環境;步卒統領則有四人,分別是廖化、吳班、高翔、傅彤,他們各自率領一部分步卒,在戰場上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軍中長史由荀彧擔任,他智謀過人,善於謀劃全局,為兵團的戰略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持;軍司馬由後勤部董川兼任,負責協調兵團內部的軍事事務和後勤保障工作;軍師則由劉平兼任,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敏銳的戰略眼光,為兵團的作戰行動出謀劃策。
涼州兵團,總帥為張飛。兵團總兵力五萬,其中三千重騎兵,一萬輕騎兵,步卒三萬七千人,步卒中刀盾兵兩萬人,槍兵一萬人弓兵五千人,張飛護衛隊兩千人。
重騎兵由張飛親自統領,輕騎兵統帥為馬騰,副手則是馬超,父子二人皆擅長騎射,在他們的帶領下,輕騎兵戰鬥力極強。剩下步卒則各有統帥,一營兵力在三千到五千人不等。
兵團中的戰將人才濟濟,包括馬岱、楊庚、饑指累祖、閻行、楊秋、馬玩、張橫、成宜、程銀、薑囧、尹豐、傅安、楊興等,他們各個武藝高強,作戰經驗豐富,為涼州兵團的強大戰鬥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軍中長史為賈詡,軍司馬法正,軍師楊永。
荊州兵團,統帥自然是關羽。他是荊州兵團的靈魂人物。兵團總兵力最高,足有八萬之眾。其中水師三萬,他們熟悉荊州水域的地理環境,水戰經驗豐富;騎兵一萬,在關羽的帶領下,騎兵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弓兵一萬,剩下四萬則是刀盾兵和槍兵,構成了兵團的主要作戰力量。
水師統領黃祖,他在荊州水域經營多年,對水戰有著豐富的經驗,其下還有劉磐、鄧選、習珍等人輔助,共同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力量。騎兵由關羽親自率領,麾下還有關索、關興、周倉等人輔助,他們在關羽的指揮下,衝鋒陷陣,銳不可當
弓兵統領則是荊州降將黃忠,他箭術超群,有百步穿楊之能,除了他之外還有趙累、糜芳二人協助管理弓兵隊伍;剩下的步卒統領則包括樊伷、士仁、陳式、嚴顏、吳蘭、泠苞、黃權、馬忠、龐羲、高沛、楊懷、劉璝等,他們各自率領一部分步卒,在戰場上協同作戰。
軍中長史荀衍,軍司馬王甫,對軍事事務有著深入的了解,能夠準確地傳達軍令,協調各部隊之間的行動。軍師則是年輕的龐統,他智謀過人,才華橫溢,是劉平推薦給關羽的。
南海兵團,統帥趙雲。兵團總兵力與成都兵團一樣,隻有三萬人。其中水師兩萬人,他們將成為南海兵團在海上作戰的核心力量;弓兵三千,步卒七千,構成了兵團的陸地作戰基礎。
水師統領由趙雲兼任,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水戰也有著獨特的見解。除了趙雲之外,南海兵團還有夏侯蘭、範金生、範長、範旃、張邵、王兵、李培、陽高等人,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南海兵團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軍中長史李參,軍司馬蔡翔,對軍事訓練和作戰指揮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有效地提升兵團的戰鬥力,軍師董輝,擅長分析戰場形勢,為南海兵團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專業的戰略指導。
整個南海兵團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同時各級軍官基本上都是這幾年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並且大多數都是大漢永存的成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南海部已然成為大漢永存在軍事方麵的重要基本盤。
當然,這四大兵團並非劉備勢力的全部兵力。除了這四大兵團之外,還有四個由成都直轄的工兵團,一共有四萬人。他們負責軍事工程建設、武器裝備製造等重要任務,為整個劉備勢力的軍事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此外,各地郡兵、屯田兵加在一起還有十幾萬人馬,他們在維護地方治安、保障農業生產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年,成都迎來了第三次科舉。這一次的科舉製度相較於之前有了重大變革,考生需要從縣試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曆經層層選拔,最終才能參加在成都舉行的會試。更為重要的是,即便考生不屬於劉備勢力範圍內也無需擔憂,隻需隨便找一個縣參加縣試即可。這一舉措極大地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為劉備勢力招攬了來自各地的優秀人才。
建安五年,劉備勢力繼續蓬勃發展,耕地總麵積成功突破三億兩千萬畝,總兵力也穩定在三十五萬。此時,荊州、南州兩大兵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磨合,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戰鬥力,成為了劉備勢力向外拓展的重要軍事力量。
建安五年末,南州第一艘海船正式下海試航。這艘海船凝聚了此時頂尖的造船工藝,長二十五米,寬九點五米,排水量近四百噸,載重量兩百噸,人員編製八十人。
在滿員、滿補給的情況下,它可以持續航行三十天。在經過一係列嚴格的測試之後,劉平立即讓工部加急建造,力求在明年能夠讓南海水師順利列裝。
同時,劉平鄭重地將這艘海船命名為洛陽號,這個名字承載著劉備勢力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和宏大抱負。
第二卷·完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