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崤函古道
字數:5272 加入書籤
第23章 崤函古道
“益州防務?”劉平有些詫異的看著劉備。
劉備頷首,道:“對啊,益州防務的問題,你怎麽安排的?”
戰前準備、動員工作是很繁瑣的,因此劉備其實還沒有啟程。今兒個一早就找到了劉平,倒也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就是聊聊天而已。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益州防務的話題。
“沒什麽安排啊。”劉平很自然的說道。
劉備驚呆了,道:“你認真地啊?”
“這話說得,這種事兒某還能開玩笑不成?”劉平開口說道:“益州各郡,基本上都四到五千的郡兵,其中有三分之一身著皮甲,還有至少一隊,也就是三百人身著鐵甲。”
“就這個戰鬥力,有什麽好安排的。”
劉備聞言一愣,開口說道:“郡兵也有三成披甲?”
“是戰兵淘汰下來的。”劉平解釋道:“如今咱們全軍著甲,雖然大多數是皮甲。但其中也有兩成的士卒身著鐵甲。有些甲胄用的久了,工部那邊就回收,修修補補就送給郡兵用了。”
“這麽富了嗎?”劉備很是意外。他雖然知道家底厚,但是隻是知道總數,但是也沒想到竟然富裕到了這個地步。
全軍著甲,最差都是皮甲。
“二十年來,吾等光從胡人、羌人以及那些西域人那邊,各種牛皮、羊皮等收了不知道多少了。這些皮革收回來優先供應的就是軍隊,這麽多年全軍披甲很正常啦。”
劉平隨意的說道。
劉備點點頭,然後又道:“按照計劃,十一月吾等就會出兵,眼下正在調動兵馬,糧草輜重那邊怎麽說?”
“第一批糧草輜重已經調配完成了,足夠支撐兩路大軍,打到來年開春的。”劉平開口說道:“後續第二批糧草會集中到長安、上庸兩地。若是戰事順利,會移到函穀關和武關,支撐兩路大軍進攻洛陽。”
“如此甚好。”劉備滿意的點點頭。
......
左路大軍,右都督張飛為主帥,軍師賈詡。總兵力五萬,其中三千重騎兵,一萬輕騎兵,步卒三萬七千人,步卒中刀盾兵兩萬人,槍兵一萬人弓兵五千人,張飛護衛隊兩千人。
麾下戰將包括馬岱、楊庚、饑指累祖、閻行、楊秋、馬玩、張橫、成宜、程銀、薑囧、尹豐、傅安、楊興等。
十一月初十,張飛親率左路大軍,走崤函古道攻打函穀關。
崤函古道,全長一百五十公裏。古道沿途自然環境複雜。道路多穿行於山穀之間,兩側高山聳峙,遮天蔽日,導致光線昏暗,行軍時視野受限。道路狹窄崎嶇,多為未經修整的土石路麵,雨後泥濘不堪,給行軍和物資運輸帶來極大困難。
且山中植被茂密,常有猛獸出沒,增加了行軍的不確定性與危險性。此外,由於地形原因,此處易形成局部小氣候,時而狂風大作,時而暴雨傾盆,給軍隊行動造成諸多不便。
在軍事對抗中,崤函古道是絕佳的防禦陣地。占據有利地形的一方,可憑借兩側高山設置伏兵、堆積巨石、挖掘陷阱等,對進攻方進行阻擊。
崤函古道中斷,一處險要地段。奉命騷擾張飛大軍的盧韜,就在高處觀察著。
函穀關守將朱驍得知張飛大軍來襲之後,便想著可以借助崤函古道騷擾、阻攔張飛大軍。殺傷如何不重要,但可以消耗張飛大軍的士氣和鬥誌。
於是,朱驍點齊三千精兵,交由麾下猛將盧韜率領,趕赴崤函古道執行騷擾阻擊任務,同時叮囑朱睿、鄒靖、嚴綱三人嚴守函穀關,不可輕易出戰。
盧韜領命後,帶著這三千精兵迅速出擊,來到了此處。他指揮士兵們在古道狹窄處堆積巨石,設置鹿角,挖掘陷阱,隨後又挑選出兩百名弓弩手,埋伏於兩側山坡之上,隻等張飛大軍到來。
“將軍,您說咱們這能成嗎?”盧韜躺在一塊石頭上麵,嘴裏叼著一根稻草,他跟前一個親兵小聲嘟囔著。
盧韜給他一個腦瓜崩,道:“打出去咱們多少費點兒勁,但是依托函穀關守住還是沒問題的。”
“不是說要剿滅反王嗎?光防守能行啊?”親兵不理解。
盧韜撇撇嘴,道:“你也跟了某這麽多年了,怎麽腦瓜子不好使呢?剿滅反王?想都別想了。還有別什麽反王不反王的,要叫漢王。”
“三爺,您這什麽意思?”親兵有些懵。
盧韜開口說道:“老大不是跟著漢王呢嗎?成都咱也是去過的,漢王的兵咱都見過了。”
“很厲害?”
“這麽跟你說吧,就這一次的伏擊,咱們把這些石塊啥的推下去,弓箭手射幾波就跑路。”
“這可不像您啊。”親兵有些意外。
他對自家這三爺可是清楚的很,那是真的天不怕地不怕,勇猛無敵。今兒個聽他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要慫了?
“你懂個屁。”盧韜吐槽了一句。
“將軍,前麵五裏處發現了反王先鋒軍,大概五千人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崤函古道,左路大軍先鋒大將乃是馬岱。他率領五千刀盾兵在前,距離主力大概二十多裏地的位置。
崤函古道狹窄,大軍是鋪不開的,一路這麽往前摸索。馬岱不光要開路,還要排除兩邊可能存在的伏兵。
幾個斥候從山腰摸過來,層層匯報之後,見到了騎在戰馬上的馬岱。
“將軍,前麵大概五裏地,發現了伏兵,就在山坳兩側。”
馬岱聽了之後冷笑一聲,道:“猜也猜到了,吩咐左右,小心戒備,吾等繼續向前。另外,分兵兩千,從左右翻山摸過去。”
“喏!”副將領命抱拳。
大軍繼續前行,很快就進入了盧韜的設伏地點。
盧韜見敵軍來勢洶洶,立刻下令弓弩手萬箭齊發。但馬岱早有準備,幾乎在盧韜下令的一瞬間,馬岱麾下刀盾手就結陣,依托盾牌抵擋住了第一波箭雨。
馬岱一邊揮舞著長刀,撥打著箭矢,一邊大聲呼喊:“兄弟們,不要畏懼,衝上去!”
言罷,馬岱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盧韜此時也不猶豫,率人也衝了下去。他雖然不想死戰,但也不可能真的就意思一下就走,畢竟也是將門虎子,還是想要展示一下的。
馬岱如離弦之箭般衝在最前方,手中長刀閃爍著凜冽寒光,他身姿矯健,不斷撥打著飛來的箭矢。盧韜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催馬向前,手中長槍猛地一抖,槍尖如靈蛇般刺向馬岱。
馬岱察覺到淩厲槍風,側身一閃,長槍擦著他的鎧甲而過。馬岱趁勢揮刀,刀光一閃,直劈盧韜脖頸。盧韜反應迅速,急忙將長槍一橫,“當” 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擋住了這勢大力沉的一刀,雙臂卻被震得微微發麻。
兩人你來我往,盧韜槍法精妙,虛實相間,時而直刺馬岱咽喉,時而橫掃其坐騎。馬岱則刀法剛猛,每一刀都帶著千鈞之力,砍向盧韜的要害部位。盧韜心中暗自驚歎:“這馬岱聽都沒聽說過,竟然有如此武藝!”
馬岱也在心中思忖:“這盧韜槍法詭異,不可小覷。”
戰至酣處,盧韜瞅準馬岱揮刀的間隙,長槍如閃電般刺向馬岱胸口。馬岱來不及躲避,危急時刻,他猛地用刀身一擋,長槍刺在刀身上,發出刺耳的摩擦聲。馬岱借力向後一躍,與盧韜拉開些許距離。盧韜哪肯放過機會,雙腿一夾馬腹,長槍連續刺出,槍影重重,如梨花暴雨般籠罩住馬岱。
馬岱左擋右格,身上的鎧甲被劃出幾道深深的痕跡,但他毫不退縮,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精湛的刀法,一次次化解盧韜的淩厲攻勢。
此時,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雙方士兵也陷入了激烈的混戰。馬岱麾下的刀盾兵與盧韜的伏兵相互廝殺,鮮血染紅了古道。馬岱一邊與盧韜戰鬥,一邊留意著戰場局勢,見己方士兵在人數上占據優勢,心中稍安。而盧韜則有些焦急,他知道自己帶來的兵力有限,不能在此久戰。
盧韜突然虛晃一槍,佯裝不敵,拔馬便走。馬岱以為他要逃跑,大喝一聲:“哪裏走!” 催馬緊追不舍。盧韜見馬岱中計,暗中握緊長槍,待馬岱追到近前,猛地轉身,長槍全力刺出,目標直指馬岱咽喉。
馬岱萬萬沒想到盧韜會來這一招,躲避已然不及,他下意識地將長刀一橫,擋在身前。長槍重重地刺在長刀上,巨大的衝擊力將馬岱震得險些落馬。馬岱穩住身形,心中湧起一股怒火,怒吼道:“好賊子,竟敢耍詐!” 說罷,揮舞著長刀,再次衝向盧韜。
兩人又激戰了數十回合,依舊難分勝負。盧韜心中明白,再這樣下去,自己必敗無疑。此時,他看到己方士兵漸漸抵擋不住馬岱大軍的進攻,敗象已現。盧韜咬咬牙,決定撤退保存實力。
他虛晃一槍,脫離了與馬岱的纏鬥,率領殘軍且戰且退,向著函穀關方向撤去。同時發出暗號,讓之前就預備好的人馬,從兩側推下巨石,阻攔馬岱。
馬岱望著盧韜離去的背影,眼中滿是不甘,卻也無奈,此時巨石滾落,莫要說追擊了,大軍都難以前行。
不過好在之前安排從左右兩邊摸過去的兄弟們,將盧韜麾下的伏兵也吃掉了七七八八。盧韜雖然跑了,但也就帶走了不過幾百殘兵罷了。
“把道路清理出來,咱們繼續向前。”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