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這不是普通的比賽
字數:9494 加入書籤
托爾森從文件包裏掏出新一期的《執法公報》,翻到西奧多的那篇文章,遞給胡佛局長:
“西奧多這篇文章從預算角度入手,以他在費爾頓時期偵破的案件為例,比較了通過傳統的調查方式,跟他發明的特殊調查方式所需的預算。”
“最極端的案例,比如西奧多在費爾頓破獲的這個鄰居因起爭執失手殺人,後她女兒又為母親複仇,把凶手連同她兒子都殺了的這個案子。”
他翻到後麵,指著表格中的前兩個案子給胡佛局長看:
“這是兩起案件,西奧多隻是跑了兩趟現場,消耗了幾張指紋板跟一點碳粉,哪怕是在,一共也沒花出去10美元,案子就順利告破了。”
“這兩個案子換成其他警員調查,至少也要幾百甚至上千美金的預算,而且可能還要占用至少兩名優秀警員一兩個星期的時間。”
“如果要對這三名死者的社會關係進行調查,可能還要發動巡警進行走訪,那樣消耗的人力就更大了。”
胡佛局長笑不出來了。
他已經明白托爾森要說什麽了。
“根據我們對去年的犯罪統計來看,各地犯罪率都在上漲。”
“大多數警局都處於人手不足狀態之中。”
“把案子交給西奧多,不僅能將所需要花銷的預算縮減為原來的幾十乃至上百分之一,還能把被案子拖住的警員釋放出來,用在其他地方。”
托爾森又指了指西奧多的那份專機申請報告:
“西奧多在報告裏說未來可能會有源源不斷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案件。”
“他說的可能真的會成真。”
胡佛局長皺起眉頭。
托爾森還在往下說:
“這第一個案子是已經被費爾頓警局列為Cold Case的,西奧多接手後很快就偵破了。”
“這對那些沒有解決Cold Case能力的地方警局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他看向胡佛局長:
“如果我是一個小鎮子的警長,看到這篇文章後,即便不會送現案過來,至少我會先把那些Cold Case寄過來試試。”
“就算沒被偵破,頂多也就損失一點郵費而已。”
“萬一能成功偵破,還能提升破案率。”
“我猜等6月的《執法公報》發往全國各地後,很快西奧多就能收到來自各地的Cold Case了。”
“尤其是那些偏僻的地方。”
胡佛局長‘哼’了一聲:
“他不就喜歡Cold Case嗎?”
托爾森遲疑了一下,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他很擔心西奧多會因為Cold Case而遭遇挫折。
現案沒能偵破,一路拖下來,被主辦警員判定為無調查方向後,才會成為Cold Case。
Cold Case往往意味著困難。
西奧多此前的破案率是100%,萬一遇到一個困難的案子,一時沒能偵破,很可能會備受打擊。
胡佛局長敲了敲那份申請專機的報告:
“他都敢來要專機了,是該打擊一下了。”
“否則下次他就要上天了!”
他嘴上說的不客氣,眉頭卻皺得緊緊的。
客廳裏陷入短暫的沉默之中。
胡佛局長敲了敲桌子,叮囑托爾森:
“要是真有地方警局給他寄案子,他如果想去,就讓他去。”
托爾森有些吃驚地看向胡佛局長:
“可是白宮跟CIA那邊,還有馬修·J·戴倫……”
他還記得清楚,當初為什麽硬要把西奧多從費爾頓招回
胡佛局長臉色變換,然後重重地‘哼’了一聲:
“我不讓他去,他就不去了嗎!”
托爾森看著老友臉上無奈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出來。
胡佛局長看向他。
托爾森忙收斂笑容,換上一本正經的表情向胡佛局長提建議:
“也許你應該先試試,萬一他真的聽你的,不去了呢。”
胡佛局長瞪了托爾森一眼:
“試什麽?讓他再往窮鄉僻壤跑嗎?”
他不滿地把《執法公報》合上,連同西奧多的報告也一同丟給托爾森。
托爾森把它們塞進文件包,換了個話題,說起了即將舉行的保齡球聯賽。
FBI舉辦保齡球聯賽已經有些年頭了,胡佛局長對此熟門熟路。
他一般隻在第一輪的首場跟最後一輪的末場出現,偶爾有時間時,也會選擇幾場比較感興趣的場次旁觀。
但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
今年他必然會更頻繁地到場觀看比賽。
因為今年西奧多也參加。
從西奧多上學時期,胡佛局長就從不落下西奧多的任何校園活動。
胡佛局長早早就拿到了西奧多隊伍的成員名單,並一直密切關注著他們的動向。
他對名單上的成員逐一進行分析。
他認為整支隊伍隻有隆巴迪探員是唯一即戰力,也是隊伍的唯一得分點。
伯尼跟比利·霍克看起來更像是橄欖球運動員。
克羅寧探員明顯技術不行,找他就不是為了技術,而是為了那什麽數據模型。
實驗室鼓搗出的數據模型胡佛局長也有所耳聞。
但那是那麽多人花了好幾年才搞出來的,西奧多這邊隻有兩個人,他不是很看好。
輪到伯恩探員時,胡佛局長停頓了一下,露出明顯幸災樂禍的表情。
托爾森局長也忍不住笑了:
“約瑟夫·本尼迪克特·伯恩是他們組專門安排過去的。”
“為此他們還特意給芝加哥那邊的羅納德·斯科特打過電話。”
胡佛局長對西奧多表現不滿:
“他也不想想,為什麽人事、財務跟後勤那幾個科室寧願年年墊底,也不願意從其他部門找人。”
托爾森倒不覺得這是西奧多的問題:
“沒人告訴他,都瞞著他們呢,他又沒經曆過前幾年的比賽。”
保齡球聯賽,包括其他需要團隊配合的比賽項目,剛開始設立時,就有允許從其他部門招募隊友的規則。
剛開始,FBI的探員們的思想還很樸實,加入哪支隊伍,就老老實實為哪支隊伍拚盡全力。
漸漸的事情就開始變得不對勁兒了。
有探員眼見正麵賽場打不過,開始想盤外招。
剛開始盤外招也僅限於放放水,或者比賽前一天找理由把人拉出去灌醉之類的溫和手段。
但在眾多探員們的共同努力下,盤外招很快升級。
他們把培訓跟工作中的手段全用了出來。
有的探員幹脆演都不演了,保齡球比賽時,直接把球往隊友那邊丟。
那幾年比賽簡直堪比喜劇表演,各種奇奇怪怪的手段層出不窮。
很快各科室就不再對外招募隊友了。
胡佛局長‘哼’了一聲,又點評了西奧多的技術。
他對西奧多的表現不抱任何希望。
據他所知,西奧多隻在學生時代打過網球,而且還打的不錯。
胡佛局長最後總結,認為西奧多的這支隊伍可能連季後賽都進不去。
…………
6月1日是兒童節。
可惜FBI並不放假。
今天的報紙一如既往。
頭版是關於《政府雇員通訊安全與監督法案》的罵戰。
西奧多掃了兩眼,發現罵戰已經脫離了法案本身,直接變成了人身攻擊。
他把報紙翻到次版,這裏因阿波羅計劃也吵得不可開交,並且因阿波羅計劃的政治屬性,罵戰比頭版還要激烈。
翻到第三版,上麵刊登的全都是明星八卦文章。
西奧多對這個也不感興趣。
他繼續往後翻,後麵的內容越來越獵奇,其魔幻程度堪比某被他收購的三流小報。
想到三流小報,西奧多看了伯尼一眼。
伯尼正跟比利·霍克湊在一起,翻看那本《執法公報》。
《執法公報》采用雜誌的標準裝訂形式,有封麵、目錄和頁麵編碼,其內部文章還包含照片、圖表等視覺元素。
這是一本刑偵執法領域的專業雜誌,刊載內容以執法技術研究、案例分析、專業發展、政策解讀為主,專業性非常強。
它的主要受眾是全美各地的執法機構、警長、警官等專業人士,而非普通市民。
普通市民想看也沒有渠道訂閱。
西奧多的文章被放在第一篇,翻過目錄就是。
文章不算長,兩人很快就看完了。
伯尼發出感慨:
“難怪你說很快就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案子寄過來。”
他晃了晃雜誌,將末尾的預算及人力消耗圖表展示給西奧多看:
“看到這個表格,換做我是警長,我也會給你寄案子試試。”
“尤其是那些Cold Case。”
他想到西奧多之前說過的話:
“看來以後我們真的要經常跟Cold Case打交道了。”
西奧多搖了搖頭:
“暫時不會。”
兩人一起看向他。
西奧多指了指伯尼手中的雜誌:
“《執法公報》郵寄到得州至少要七天。”
“一些偏僻小鎮,可能還要更久。”
他算了算,做出判斷:
“收到各地寄過來的案子可能要下個月了。”
比利·霍克好奇地問西奧多:
“像紐約,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應該很快吧?”
西奧多再次搖頭:
“紐約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的警局一般不會向FBI求援。”
“大城市的警局有足夠優秀的警探,也有充足的預算跟警力。”
“隻有偏遠的小鎮人手不足,才會把Cold Case寄給我們。”
比利·霍克想西奧多確認:
“也就是說,從下個月開始,我們可能要頻繁前往偏僻的小鎮了?”
西奧多點點頭。
伯尼轉移話題,問兩人:
“你們倆什麽時候有時間?”
“我們該為比賽做準備了。”
“七天後就是第一輪比賽,我們應該會被排在那天。”
比利·霍克插言:
“早上布萊克過來問我們手上有沒有案子。”
他來的早,布萊克來問時,伯尼跟西奧多都還沒來呢。
伯尼給兩人解釋:
“布萊克是在統計每支隊伍隊員的工作情況,好進行賽程安排。”
比利·霍克恍然大悟:
“我們剛結束一個案子,剩下的都是些文案工作,應該會把我們排在8日那天。”
他有些懊惱:
“我們還一次都沒訓練過呢,早知道我應該跟他說我們手上的案子正在緊要關頭,讓他把我們排在後麵好了!”
“別的隊伍肯定都是這麽說的!”
伯尼告訴兩人,他昨晚跟隆巴迪探員還有伯恩探員聊過,他們也一致認為應該盡快開始訓練。
隆巴迪探員跟他們一樣,也是剛剛才結束一個案子,正在做收尾,時間非常充裕,隨時都能參與訓練。
伯恩探員那邊剛接到一個新案子,可能有些麻煩,但他確認短期內都有時間參加訓練。
三人商議一番,決定今晚就去杜邦保齡球中心訓練。
伯尼去樓上通知隆巴迪探員,伯恩探員跟克羅寧探員,今天下午下班後要訓練的消息。
西奧多則聯係第三分局的托馬斯警探,詢問驗屍報告的情況。
幾分鍾後,托馬斯警探把電話打了過來,一如既往的不緊不慢:
“我幫你問了,驗屍報告是昨天下午出來的,今天早上已經送去郵寄了。”
頓了頓,他又問比利·霍克:
“我剛剛看到郵遞員過來收包裹了,你們要自己過來拿嗎?還是等郵寄過去?”
“要是過來拿,我幫你們把報告拿出來。”
“不過我待會兒要出去,可能沒辦法等你們,報告就放在我桌子上,你們過來自己拿走吧。”
西奧多不想花時間等驗屍報告,選擇自己去拿。
伯尼回來後,三人驅車前往第三分局。
路上,伯尼說起了光頭消防員:
“我在樓上遇見邁克爾了。”
比利·霍克以為說的是海岸警衛隊的邁克爾·安德魯斯少校,再聯想到他們手上的案子,神色有些古怪:
“不會又有屍體從河上漂下來了吧?”
伯尼糾正他:
“我說的是邁克爾·弗朗西斯·凱利。”
西奧多想了想,想起一顆光頭,問伯尼:
“他打算留在FBI當顧問了?”
伯尼看了他一眼:
“恐怕讓你失望了。”
“他跟我說,消防局針對他的調查已經結束了。”
“他已經回到13號消防站了。”
西奧多有些失望,又問:
“他還在建立火災事故檔案庫嗎?”
伯尼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他沒跟我提起過說,我也沒問。”
比利·霍克問起了光頭消防員的近況。
此前光頭消防員因縱火者案件的緣故,遭到了不少同事的排擠。
比利·霍克有過海軍陸戰隊的生活經驗,很清楚這種排擠並不是結束調查就能消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