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天子南巡 18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A+A-


    申時行將青瓷碗輕輕擱在斑駁的梨木案上,碗沿與桌麵相觸發出細微的“叮”聲。
    暮色透過雕花窗欞斜斜灑入,將青磚地麵切割成明暗相間的格子,他整了整衣衫,緩步踱出垂花門,簷角銅鈴被晚風撩撥,發出細碎的聲響……
    小院中央,馮保負手而立,玄色蟒袍在暮色裏泛著幽光,見申時行出來,他立即轉身,臉上堆起笑意,雙手一拱:“申大人……陛下召見……”
    申時行忙抱拳回禮:“馮公公稍等片刻,容在下回房換上朝服。”
    馮保擺了擺手:“陛下等得心急,特意囑咐不必拘禮,申大人這便隨咱家走吧。”
    申時行卻後退半步,正色道:“君臣之禮,不可廢也。縱使陛下體恤,下官亦當整肅衣冠,方顯敬上之心。”說罷拱手一揖,轉身便要回房。
    馮保見狀,微微頷首:“申大人果然謹慎,那便請快些,馬車已在巷口候著了。”
    半炷香後,申時行身著官袍,頭戴烏紗帽,快步出了院門。馮保親自掀起馬車簾,笑道:“申大人請。”
    兩人同乘一車,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軲轆軲轆”的聲響。
    馬車行至轉角,馮保突然壓低聲音:“申大人可知,今日德王、魯王、衡王三位殿下得陛下召見……”
    申時行目光微凝,沉聲道:“下官略有耳聞。莫非陛下急召,與此事有關?”
    馮保撫須淺笑,未作回答。
    雖然昨天,他們鬧得很凶。
    可這個時候,同乘一車,倒也顯得和諧。
    “陛下南巡歸京,申大人怕是要接張閣老的班了……不過……”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在那之前,若能為陛下分憂,解了心腹大患,這首輔之位,才坐得安穩啊。”
    “心腹大患?現在的朝廷,有什麽心腹大患……”申時行眉峰微動。
    馮保湊近,一字一頓道:“宗藩。”說罷,意味深長地看向車窗外漸暗的天色,不再言語。
    而申時行聽完馮保的話後,也是臉色猛地一變。
    “畏宗藩如虎,又憐宗藩如鼠”
    對於宗藩製度問題,朝廷的官員可是從未真正的討論過。
    即便有些官員跟某地的藩王過不去,看不慣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他過不去,上奏彈劾,但……那個隻是針對一個藩王,從來沒有講過,整個宗藩製度深層次的問題。
    這個可是國策。
    可是太祖高皇帝定下來的國策。
    皇帝有魄力改變。
    很多官員也沒有魄力接手。
    更何況,問題拖得時間久了,那還是問題嗎,那不是問題了,那叫特殊國情……
    大明朝獨一份的特殊國情,是官員們無法改變的內部政治環境。
    申時行沉思片刻後,抬眼看向馮保。
    “馮公公,昨日的事情,想必馮公公是記恨我了,宗藩之事,不回京再談,反而要在濟南府談,張閣老知道了,會不高興的。”
    “哼,閣老啊,老了,他的身子骨可不比前幾年了,宗藩之事,還是需要後麵的首輔來完成了,操勞了那麽多年,您啊,也讓閣老能夠安享晚年吧。”馮保笑著說道。
    馬車在暮色中顛簸前行,申時行與馮保之間的空氣仿佛凝固著無形的張力。
    馮保指尖摩挲著袖口金線繡的蟒紋,忽然輕笑一聲:“申大人知道的事情,沒有我多,很多事情,我啊,也不敢讓陛下知道,宗藩那些佃戶百姓被逼得賣兒鬻女,坊間童謠都唱‘王府門庭深似海,白骨堆成黃金台’……”
    申時行心頭一震,指尖掐進掌心:“太祖定製,藩王食祿不治事……”
    “太祖爺哪能想到,兩百多年後宗藩人口竟有十萬之巨!”馮保突然壓低聲音,車外呼嘯的風聲裹著他的話語。
    “十幾萬人啊,各個一睜開眼睛,就朝著朝廷伸手,申大人,這些你是知道的,怎麽,你連敢跟陛下,討論一番這些事情的勇氣,都沒有嗎?”
    “好好想想吧,千古明君 碰良相,一碰碰到了三個,上一個是高文襄公,張閣老,若是您能助陛下對宗藩之事,略有調整,那你就是第三個……”
    馮保話音未落,馬車停下,車簾外傳來侍衛呼喝:“公公,行宮到了!”
    馮保利落地掀開車簾,跳下了車,而申時行也下了馬車。
    暮色裏,大明朝的日月旗幟,風中卷起獵獵旌旗,恍若凝固的血色……
    錦衣衛,禁軍守在外圍,各個身姿挺拔……
    馮保帶著申時行進入了行宮,穿過九曲回廊,繞過鎏金屏風,申時行終於見到了朱翊鈞。
    “臣申時行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賜座。”朱翊鈞說完之後,便將手中的一本名為“宗藩條例疏”的冊子放下。
    聽到朱翊鈞的話後,馮保親自搬來了一張紫檀雕花椅。
    而申時行起身,謝恩,但並未坐下。
    朱翊鈞也不再勸,喜歡站著,那就站著吧。
    “申愛卿啊……”
    “朕問你一個問題?”
    “你說,這大明朝的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申時行沒有絲毫猶豫:“當然是陛下的天下。”
    “還有呢?”
    “難不成是宗室與陛下共天下……”申時行頗為狐疑。
    “還有……”
    “士紳,讀書人……”申時行再次答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朕……隻是管理天下,並不是擁有……當年海都禦史給世宗皇帝上書,最開始的一段,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瘼一有所不聞,將一有所不得知而行,其任為不稱……”
    “朕覺得非常有道理,這治安疏,是給皇爺爺寫的,也是給朕寫的……”
    “朕是大明朝君主,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宰。正因為朕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宰,責任也最為重大……”
    “凡是有關百姓,某一方麵有所不聞,在施政中必然會因在該方麵缺少了解而出現失誤,這就是不稱職……”
    “朕不願意當一個不稱職的君主。”
    “所以朕,在南巡的途中,悄悄的離開了儀仗隊,外出微服私訪……”
    “一路見聞,朕是大開眼界……百姓生活困苦,官員畏上欺下……跟朕在奏疏中看到的天下,完全是兩個樣子……”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