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出使

字數:4814   加入書籤

A+A-


    或許是見趙延年年輕,或許是見趙延年沒有繼續反駁,態度還算端正,段仲的態度也緩和了些,說起了剛才來送行的儒生們。
    他說那些人都是飽學之士,受先賢教誨,對眼下的世道憂心忡忡。這幾年天子不斷對外用兵,惹得匈奴人接連報複,邊關將士辛苦,百姓遭殃。山東大水,便是上蒼示警。可惜天子一心隻想複仇,根本不顧及這些,身為天子身邊的親信,應該及時進諫才對。
    他說了半天,趙延年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沒留下什麽印象。
    他隻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覺,段仲的官雖然不大,隻是一個博士,官秩六百石,和自己一樣,但他的誌向可就大多了,不僅是封不封侯的問題,他還想做帝師,指導天子怎麽理政。
    不得不說,這似乎是所有儒生的執念。
    從古至今,儒生都想做帝王師。
    當然也有個別例外的,直接做了皇帝。
    趙延年表示無感,他不是儒生,也對儒學沒什麽興趣。之所以沒有反駁段仲,除了口才不行之外,更是懶得反駁。
    打嘴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值得他花時間。
    找了個理由,他離開了段仲,保持距離,讓耳根清靜。
    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離開雞鳴塞,進入沙漠。
    正值寒冬臘月,塞外北風呼嘯,嚴寒刺骨,更有飛沙撲麵,一張嘴就是一口沙子。就算沒沙子,那一口冷風入腹,也能讓人半天緩不過勁來。
    段仲徹底閉上了嘴巴,趴在車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趙延年有經驗,早早穿上了王君曼準備的厚厚冬衣,再加上年輕,火力旺,倒是不怎麽在意。
    其他的隨從來自四麵八方,既有西北邊郡的,也有長安本地的,還有一些來自山東,看到眼前荒無人煙的沙漠,都有些沉默,悶著頭往前走。
    休息的時候,有人提出了疑問,這麽荒涼的地方,怎麽還有人生活?
    話音未落,段仲就接過了話題,這裏本來就是貧瘠之地,既不能耕種,也不能放牧,爭之無益。就算是當年的秦軍,也不會深入此地,所以出塞作戰得不償失,絕非明智之舉。
    趙延年本想反駁他,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這次出使的明麵任務就是勸降,而不是進攻,段仲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
    如果他能說服右賢王,讓右賢王也相信這是漢朝的想法,那就更好了。
    何必逞一時口舌之快呢。
    見無人反對,段仲更加激動,越說越興奮,站起身來,準備多說幾句。他剛開口,突然有人驚呼。
    “匈奴人。”
    所有人聞聲看去,段仲也不例外。他張著的嘴巴也忘了閉上,當即喝了一口冰冷的西北風,嗆得咳嗽起來,那些儒家經義也被咳得無影無蹤。
    隻有趙延年坐著沒動,漫不經心的瞥了段仲一眼,強忍著笑意。
    幾個匈奴遊騎,就嚇成這樣,到了右賢王麵前,你還敢說話?
    其他隨從已經拿起了武器,準備迎戰,氣氛有點緊張。有一個隨從手臂酸軟,幾次用力,都沒能完成上弦,還險些讓弓抽在臉上,急得哭了起來。
    趙延年暗自歎息。
    這都不用裝了,直接就是慫貨啊,也不知道天子是從哪兒找來的這些人。
    不過也說不定,天子很可能隻指定了正使、副使,其他人是段仲自己招募的。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
    看這些人的樣子,不像是宮裏的郎官。
    張騫當初就說過,他出使月氏時,大部分隨從都是自己招募的,並非朝廷安排。
    這也算是大漢特色了。
    漢朝使者團,在整個華夏外交史上都是極為獨特的存在。
    段仲一邊咳嗽,一邊招呼人保護他。
    幾個隨從趕了過去,將段仲圍在中央。因為擠在一起,兵器相撞,清脆作響,更加劇了緊張的氛圍。
    趙延年這次沒忍住,笑出聲來。
    “你們這麽緊張幹嘛?不就是幾個遊騎嗎?”趙延年站了起來,拍拍衣擺。“走吧,繼續前進,現成的向導來了,不會迷路了。”說完,牽過戰馬,一躍而上,輕踢馬腹,向前輕馳而去。
    段仲回過神來,連忙招呼眾人出發。
    車馬喧囂,跟著趙延年向前走去。
    這一次,段仲沒有搶到趙延年前麵去,一直跟在後麵。
    兩個身影,遠遠的立在天地之間,見趙延年等人緩緩走來,其中一騎迎了過來。
    來到麵前,那人勒住坐騎,打量了一下趙延年等人。
    “天武士?”他有些遲疑,盯著趙延年,看了又看。
    趙延年脫了風帽,微微頷首。“我就是趙延年。”他隨即又伸手一指段仲的馬車。“這位是我大漢的使者段君,奉漢家天子之命,前來拜見右賢王,有大事相商。”
    匈奴人笑了起來,拉下帽子,露出光亮的髡頭。“又是使者?你們漢朝的使者還真是多吧,前麵的還沒走,後麵的又來了。”
    趙延年很意外,之前已經有使者團來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天武士親自來,卻是第一次。”匈奴人拱拱手。“天武士,請隨我來。右賢王和王子經常提起你,這次總算是如願了。”
    趙延年很尷尬,看看匈奴人,又看看段仲。
    段仲的臉色也很難看,陰著臉,一言不發。
    趙延年又好氣又好笑,給那個匈奴人使了個眼色。
    匈奴人會意,哈哈一笑,很隨意地向段仲拱拱手。“大漢使者,請隨我來吧。”
    段仲這才緩了臉色,作威嚴狀,點了點頭,示意車夫出發。
    車夫揚起馬鞭,馬車緩緩啟動。
    匈奴人陪在趙延年身邊,熱情的介紹起情況。
    自從去年趙延年三人出塞,大殺四方後,他在匈奴右部就成了真正的名人。見過他的,沒見過他的,都喜歡聽他的故事。不少人編了唱詞,到處傳唱,引得各部落都知道草原上有一個天武士,都想見他一麵。
    這其中最著迷的就是撐犁阿裏格希佗王子。
    他甚至模仿起趙延年打扮和動作,堪稱第一迷弟。
    匈奴人的熱情讓趙延年無所適從,又有些感動。
    他仿佛又找到了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會合了同伴後,匈奴人快馬加鞭,趕回王庭報告。
    這裏離王庭還有四五百裏,按趙延年一行的速度,至少要走三天。
    留下的匈奴人叫烏讚,是個年輕人,也就二十出頭。
    他不像同伴那麽健談,但眼中透出的崇拜更加純淨。他寸步不離的跟在趙延年身邊,有問必答,卻對段仲沒什麽耐心,一開口就惡聲惡氣,一副不爽的模樣。
    趙延年很好奇,忍不住問了一句。“最近有很多使者來嗎?”
    “有,隔三岔五就有一批,少的十幾人,多的上百人。不過假的多,真的少。”
    趙延年更好奇了。“假的多?”
    “嗯,大半是生意的,扮作使者,方便行走。他們運來一些中原的貨物,換取草原上的皮毛。做生意原本也不是不行,可是他們要的價格太高了,我們匈奴人吃了大虧。”
    烏讚忍不住咒罵了幾句。“不過最壞的還是真使者,他們到處說單於被天武士殺怕了,連長城都不敢進。如果我們不肯投降,天武士就要殺過來,到時候浚稽山也要修長城,不準匈奴人出入。”
    烏讚回頭看了段仲一眼,眼神陰冷。“右賢王很不高興,宰了好幾個,將他們埋在浚稽山下,讓他們看著浚稽山,卻永遠也到不了。”
    段仲感覺到匈奴人的眼神不善,卻聽不懂匈奴話,連忙讓人轉譯。
    趙延年看得清楚,段仲聽完翻譯後,臉色瞬間煞白。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