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官鏢合契
字數:2374 加入書籤
天啟二年四月初三至初五·西安府)
四月初三·卯時·驛馬驚鈴
西安府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前,八匹驛馬踏碎青石板晨露。陝西按察使楊慎言扶正烏紗帽,緋色官袍下擺沾著隔夜茶漬:"林總鏢頭!這三十箱證物須五日內護送完成!"
林滄溟滄浪刀鞘輕叩樟木箱,遼東火硝混著井鹽味刺鼻:"楊大人,箱底夾層用肅州火油澆封,遇顛簸恐有險情。"話音未落,澹台昭螭吻鏈卷著糖葫蘆竄過,山楂籽卡進鎖眼,驚得驛馬揚蹄長嘶。
辰時·三司會鹽
按察司後堂支起《陝西輿圖》,燕蘅蜃樓織映出私鹽網絡。錦衣衛百戶陸錚魚鱗甲下暗藏繡春刀,指尖劃過賀蘭山標記:"上月寧夏衛截獲瓦剌商隊,馬鞍暗層亦有此類銅哨。"
南宮璿璣九曲鎖旋開佛郎機銃管,鎏金簪尖挑出鍛紋:"陸大人請看,此紋與泉州月港所繳紅毛貨別無二致。"楊慎言手中茶盞突傾,普洱在潼關位置暈染開——恰合昨日兵部急遞的布防缺口。
巳時·庖屋密語
滄瀾鏢局庖屋內,胖嬸麵色陰沉,手持棗木杖,重重地敲擊著蒸籠,厲聲道:“哪個賊子偷走了五個羊肉饃!”籠屜掀開的瞬間,沈采薇手持藥杵,輕擊饃饃,陳皮汁順著饃饃的裂縫滲出,勾勒出潼關的輪廓。
阿蠻挎著竹籃,閃身進入屋內,糖蒜罐底的暗格彈開,她輕聲說道:“錦衣衛官爺說要添胡辣湯……”陸錚手持繡春刀,刀鞘穩穩地壓住罐底的圖紙,沉聲道:“小娘子這糖漬術,倒是比北鎮撫司的顯影粉更為高明。”
午時·官道伏弩
灞橋東十裏,王石頭肩扛證物箱,額頭青筋暴起,沉聲道:“官家木箱比鹽袋沉三成!”十二支鳴鏑破空之時,趙鐵錘揮舞著精鋼撬棍,如風車般旋轉,大聲喊道:“魯三斧!護住東北角的漆箱!”
魯三斧手持旱煙杆,猛擊車轅,機關齒輪哢哢作響,他高聲喊道:“萬曆四十五年抗倭,戚家軍的盾車便是這般防銃!”孫老七獨眼微眯,精鋼馬掌踢出,將卵石擊飛,石塊撞偏伏弩,竟然嵌入柳幹三寸。
未時·驛亭驗傷
灞橋驛亭內,沈采薇手持銀針,小心翼翼地探入驛丞的臂傷,沉聲道:“箭鏃淬了馬錢子,半個時辰內可致麻痹。”她取出藥玉鐲中的瓷瓶,將三七粉與金瘡藥混合,輕輕敷在創口上。
陸錚仔細驗看著繳獲的弩機,沉聲道:“這望山刻度,與去年大同府軍械庫失竊的製式弩一般無二。”林滄溟手持滄浪刀,刀鞘挑開夾層,河套布防圖赫然出現在眼前,他麵色凝重地說道:“楊大人,貴司的證物倒是包羅萬象。”
四月初四·辰時·潼關驗契
潼關衛所演武場,指揮使韓炳忠狼牙棒砸碎木箱:"他娘的!官防圖怎會藏鹽箱?"樟木板裂處,沈采薇藥杵蘸取鬆膠:"此火漆摻遼東赤鬆脂,去年方從建虜繳獲配方。"
燕蘅蜃樓織鋪展城樓,金線勾出殘缺狼頭印。陸錚飛魚服掠上箭垛,千裏鏡中黃河波濤如怒:"韓指揮,關外三十裏烽燧需增三重鹿砦!"
申時·渭南暗流
渭南渡口,尉遲星瑤短刀削斷纜繩:"這貨船吃水異常,底倉定有蹊蹺!"木甲駱駝鐵蹄踏破甲板,遼東火硝混著硫磺傾瀉入河。
林承影劍氣攪動浪濤,鳴潮劍法化出"截江式":"星瑤,這招該補入敦煌劍譜!"對岸忽起胡笳聲,十二匹河曲馬載著空鞍遁入暮色。
四月初五·酉時·長安契成
按察司密室燭火昏黃,楊慎言抖須蓋印:"這份官鏢契書,抵得洪武年十張鹽引!"林承影劍鞘壓住契紙:"滄瀾鏢局隻保貨物周全,朝堂風雲非我等可涉。"
陸錚繡春刀柄突刺契書,刀尖釘住半枚狼頭印:"九邊安危比廟堂虛實緊要!"簷角木甲雀掠過,銜來的榆錢葉飄落印泥,與布防圖殘印嚴絲合縫。
戌時·榆錢驚秋
鏢局庖屋糖蒜飄香,胖嬸拍碎紫皮蒜瓣:"天殺的!蒜膜紋路竟似輿圖河道!"阿蠻提燈細觀,潼關至賀蘭山水係在蒜膜若隱若現。
地窖深處,木甲獬豸咬碎最後箱火器,蒸汽在岩壁凝出契丹文——"雁過留痕"。南宮璿璣九曲鎖咬合聲似更漏,鎏金簪尖劃過萬曆四十五年的月港舊痕。
喜歡滄瀾琉璃錄請大家收藏:()滄瀾琉璃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