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補陽還五湯
字數:7070 加入書籤
"報——!陽和城八百裏加急!"
黃芪將軍展開密報時,青銅護腕在燭火下泛著溫潤光澤。這封用朱砂寫就的急報,字跡被雨水暈染得斑駁不清:"城垣開裂三丈,商道淤塞七日,糧車困於北門......"窗外驚雷驟起,案頭《醫林改錯》的書頁被風掀起,正停在"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那行朱批旁。
陽和城的城樓在暮色中宛如佝僂老者。守城老兵扶著開裂的垛口,望著城外淤塞的商道歎氣。五日前那場百年不遇的暴雨,不僅衝垮了西南角城牆,更將十二條商道變成了泥潭。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滿載絲綢的馬車深陷泥濘,駝隊鈴鐺聲裏混著此起彼伏的吆喝。
"讓開!都讓開!"滿臉橫肉的商隊首領揮著馬鞭,鞭梢掃過癱坐路邊的老嫗。突然一道絳紅身影閃過,赤芍公子折扇輕點,那鞭子便軟綿綿垂了下來。"這位兄台,商道淤塞本是天災,何苦遷怒他人?"他月白色衣襟上繡著淡青芍藥,腰間玉墜刻著《神農本草經》"除血痹"的字樣。
城東藥鋪裏,當歸夫人正將新收的川芎裝入青瓷罐。忽聽得門外喧嘩,她撩起湘妃竹簾,正見桃仁姑娘的紅衣掠過街角。"紅花姐姐等等我!"桃仁追著那抹豔紅身影,腰間革囊裏裝著的桃核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她們身後,地龍少年像泥鰍般鑽進堵塞的暗渠,布衣上沾滿黃泥。
黎明時分,城門吊橋轟然落下。黃芪將軍玄色披風獵獵作響,身後百人隊抬著四十口朱漆木箱。《本草綱目》載"黃芪甘溫純陽,益元氣壯脾胃",此刻這味補氣要藥化身的中年將領,眉間三道豎紋猶如藥農采挖的根須縱溝。
"將軍請看。"守城官指著城牆裂縫,青磚斷麵滲出暗紅血漬。黃芪俯身撚起一撮紅土,在指間搓成細末:"《景嶽全書》有雲"氣虛而血滯,氣弱而血不行"。這裂縫不是新傷,是年久失修的氣血兩虛之症。"
藥鋪後院忽然傳來瓷器碎裂聲。當歸夫人捧著半截《雷公炮炙論》追出來:"川芎書生!你又把剛曬的藥材碰翻了!"青衫書生扶正方巾,腰間玉佩刻著"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的金文,懷裏《藥性賦》掉出半頁"川芎治血虛頭痛"的批注。
城南淤塞最甚處,桃仁正用短劍掘土。紅花甩出丈許紅綢纏住傾倒的貨箱,轉頭喊道:"《本草衍義》說咱倆"破蓄血有功",可這淤泥比血塊還難對付!"突然地麵震動,淤積的泥漿裏冒出氣泡,地龍從泥水中鑽出,抹著臉說:"地下暗渠全堵了,得用《溫病條辨》裏的"通絡法"才行。"
城樓上,黃芪將虎符按在裂縫處。青磚縫隙竟滲出清泉,水中漂浮著當歸夫人的絹帕——帕角繡著"補血聖藥"四字小楷。赤芍搖著折扇踱步而來:"將軍可曾讀過《本草求真》?"血瘀者當散之,氣滯者當行之",單靠補氣恐難奏全功。"
藥香彌漫的廂房裏,川芎正用銀秤稱量藥材。突然西街傳來驚呼,眾人奔去時,見商隊首領昏倒在地,麵如金紙。赤芍切其脈象,沉細如絲線沒入棉絮:"這是《金匱要略》說的"血痹"之症,取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地龍伏在暗渠入口處,耳畔貼著潮濕的青磚。汩汩水聲裏混著斷續的嗚咽,像極了《難經》中描述的"血枯而經隧鳴"。他解下腰間竹筒,倒出三粒當歸夫人特製的四物丸,藥香在陰暗中綻開血色漣漪。
"水位較昨日又降三寸。"少年沾著泥漿的手指在渠壁劃出刻度,青苔覆蓋的《黃帝內經》殘碑上,"津血同源"四個篆字在水光中忽明忽暗。突然渠頂傳來震動,桃仁的短劍刺破磚縫,一線天光漏進來:"快上來!西南城牆又滲血了!"
城樓議事廳內,黃芪將軍的玄甲映著《景嶽全書》的金漆書匣。當歸夫人將染血的絹帕鋪在案上,血色在絲帛上暈出奇異的脈絡:"這些不是普通血漬,《本草備要》說"血見黑則止,見赤則行",可這血色暗如漆柴......"
"是離經之血。"赤芍的折扇點在帕麵,"《血證論》有言"離經之血即為瘀",將軍請看——"扇骨劃過血色紋路,竟顯出城牆構造圖般的分支,"這些血漬走向與商道淤塞方位完全吻合。"
藥爐騰起的白霧裏,川芎捧著《湯液本草》打盹,忽然被院中爭執驚醒。黃芪握著半截城牆磚塊,磚芯布滿蜂窩狀孔洞:"《醫宗金鑒》強調"治病必求其本",這磚石酥脆分明是燒製時火候不足!"
"將軍所言乃先天稟賦不足。"當歸夫人將搗藥杵重重砸在銅臼,白芍的清香隨震動飄散,"但《格致餘論》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當前急務是止住滲血!"她舉起浸透藥汁的麻布,正是《婦人大全良方》記載的膠艾湯製法。
地龍突然從梁上倒掛下來:"暗渠深處有青石地基,石縫裏長著《神農本草經》說的"地髓"!"少年攤開手掌,幾根泛著玉光的石髓在燭火下流轉光華。黃芪眼神微動,《本草問答》中"氣載血行,血養氣生"的句子在喉間滾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廂房突然傳來喧嘩。商隊首領的床榻前,桃仁正用銀針刺其十宣穴,血色卻凝在指尖不散。紅花抖開紅綢裹住病人雙臂,綢麵《醫方集解》的朱砂批注隱隱發亮:"血痹重症當用蟲類藥!"
寅時的更鼓驚飛簷角銅鈴。議事廳內,七盞桐油燈按北鬥方位排列,映著《聖濟總錄》中的"七方十劑"圖。黃芪端坐主位,背後屏風繪著《黃帝內經》的"九宮八風"圖。當歸居左首位,麵前擺著《女科要訣》和帶血漬的城防圖。
"請地龍少俠上座。"黃芪指向右側末位,《本草綱目》中"地龍性寒下行"的記載化作青玉席墊。少年剛要落座,赤芍的折扇攔住他:"按《本草經集注》的"三品分類",通經活絡當列佐使之位。"
桃仁突然拍案而起,腰間桃核串珠嘩啦作響:"《藥品化義》說我們破血藥是"急先鋒",怎能在末席?"紅花按住她肩膀,紅綢拂過《醫林改錯》的"逐瘀湯"方解:"王清任說過,活血需配補氣方能持久。"
窗外驟雨突至,黃芪起身推開雕花木窗。雨簾中,破損的城牆如老人殘缺的齒列,商道淤塞處泛著血色的泡沫。他解下佩劍壓在《傷寒論》上,劍鞘刻著"大氣一轉,其氣乃散"的仲景遺訓。
地龍蜷在暗渠深處,石髓在掌心發出幽光。按照《雷公炮炙論》記載,他咬破指尖將血滴在石髓上,青玉般的石料竟開始蠕動。突然整個暗渠震動起來,磚縫滲出帶著當歸藥香的血水,在石髓指引下匯成血色溪流。
"成了!"少年順著水流方向掘開最後一道石閘,《外台秘要》中"通絡如治水,導其勢而利之"的箴言化作奔騰的水聲。淤塞的商道突然傳來裂帛之音,桃仁的短劍與紅花的綢緞在泥沼中撕開缺口,濁流裹著《本經逢原》記載的"敗血"衝向城外。
城樓上,當歸夫人將四物湯澆入城牆裂縫。磚石發出龜甲灼燒般的劈啪聲,《雜病源流犀燭》中"新血生則瘀血去"的奧義在青磚表麵凝結成蛛網般的血絲。黃芪的佩劍突然鳴響,劍鋒所指處,朝陽刺破雲層。
商隊首領在晨光中睜開眼,看見赤芍正在他掌心畫《難經》的"十五絡脈圖"。川芎捧著《和劑局方》在院中踱步:"當加四君子湯固本培元......"他的青衫掃過藥櫃,寫著"氣血雙補"的瓷罐突然發出共鳴。
雨後的陽和城彌漫著土腥氣。黃芪站在修複的城樓上,望著川流不息的商隊。當歸夫人的藥櫃新增了《醫方考》記載的"八珍湯"配伍,地龍修補的暗渠旁立著《針灸甲乙經》的石碑。
"將軍可知"補陽還五"的真意?"赤芍搖著新換的折扇,扇麵是《類證治裁》的方劑圖。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來,信使高喊著"京中禦藥房急件"穿過城門。黃芪展開信箋,《古今名醫方論》的書頁無風自動,正停在"黃芪用量五倍於諸藥"的段落。
暮色中,七位醫者在城樓懸起《千金翼方》的琉璃燈。當歸夫人取出浸透藥汁的城牆磚,磚體經絡中流淌著淡金色的液體。當地龍將最後一塊石髓嵌入地基時,整座城池忽然響起編鍾般的轟鳴——《黃帝內經》"氣血調和,長有天命"的箴言,化作萬家燈火次第點亮。
……
暮春的晨霧裏,一隊插著"濟世堂"旗幡的車馬駛入陽和城。為首的青袍老者手持《醫方捷徑》,腰間懸著的紫金葫蘆刻著"萬應靈丹"。商隊首領聞訊趕來,指著自己麻木的左腿嚷道:"都說您是活神仙,快給我紮幾針!"
老者撚須而笑:"《針灸大成》雲"治風先治氣",待老夫用大周天針法......"銀針甫入風市穴,商販突然麵色潮紅,額頭滲出黃豆大的汗珠。紅花瞥見針尾纏著的艾絨,驚道:"這是《傷寒論》禁用的"火針劫汗法"!"話音未落,病患已口吐白沫昏死過去。
藥鋪內,當歸夫人揭開患者衣襟,見胸口浮現蛛網狀青紋。《臨證指南醫案》中"誤汗亡陽"的記載在她腦中閃現。赤芍以扇骨輕叩《溫熱論》書頁:"葉桂說過"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如今氣隨津脫,當用......"
"用四逆加人參湯!"濟世堂老者搶過話頭,從葫蘆倒出烏黑藥丸。川芎突然奪過藥丸碾碎,厲聲道:"《本草崇原》明示附子"斬關奪門之將",患者脈象細數如雀啄,分明是《脈經》說的"七怪脈"!"
地窖中的《備急千金要方》在燭火下泛黃。黃芪將軍將虎符浸入藥湯,青銅紋路吸飽四君子湯的甘香。病榻前,誤治的商販氣若遊絲,指甲泛起《形色外診簡摩》記載的"魚鱗甲"。
"取生脈散合補陽還五湯。"當歸夫人將黃芪根須投入藥爐,火苗突然轉為青碧色。《本草乘雅半偈》中"黃芪得地三之火味"的記載化作蒸騰藥氣,順著患者十二經別遊走。地龍將石髓粉混入藥汁,暗渠流水聲竟在瓷碗中回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濟世堂老者癱坐在《醫門法律》屏風前,看著赤芍在患者後背畫出血脈走向圖。桃仁突然指著圖中太陰經分支:"《針灸資生經》說這裏應該用徐疾補法!"紅花甩出紅綢纏住老者銀針:"您把《金針賦》的"燒山火"錯用成"透天涼"了!"
子夜時分,商販突然劇烈咳嗽,吐出三塊烏黑血塊。川芎捧著《症因脈治》驚呼:"這是《諸病源候論》說的"敗血成癰"!"當歸夫人卻露出笑意,指著血塊中閃爍的金色顆粒:"黃芪得土氣最厚,這些是將軍用補氣法逼出的離經惡血。"
黎明前的城樓上,七盞琉璃燈按五運六氣排列。黃芪將虎符按在《類經圖翼》的"五髒真氣圖"中央,當歸夫人以四物湯畫完最後一道藥符。誤治的商販被抬到陣眼處,地龍將石髓粉撒成《子午流注針經》的經絡走向。
"東方甲乙木,對應將軍的黃芪補肝氣!"赤芍揮動刻著《髒腑標本藥式》的折扇。桃仁、紅花踏著禹步,將活血藥氣注入患者足厥陰經。當地龍引動地脈之氣時,《醫學啟源》中"大氣周流"的記載化作金色光流,在城牆與人體間形成回環。
濟世堂老者突然跪倒在《醫宗必讀》書匣前:"老朽錯把《三因方》的急症當慢病,妄用虎狼之藥......"黃芪扶起老者,將《景嶽全書》塞入他懷中:"張介賓說過"用藥如用兵,貴在配伍得宜",前輩可願共研補陽還五湯的君臣之道?"
穀雨那日,修複一新的城樓掛起《聖濟總錄》記載的"八段錦"彩幡。誤治的商販揮舞著痊愈的左腿,在青石板上踏出《導引圖》的步法。濟世堂老者將紫金葫蘆沉入護城河,葫蘆裏誤人的"萬應丹"化作氣泡,浮出水麵竟排列成《古方選注》的配伍禁忌。
黃芪將軍站在《黃帝明堂經》石碑前,將虎符交給當歸夫人:"《醫方集解》說"補陽還五本在調衡",這守城重任當歸氣血雙補之道。"忽有清風拂過藥櫃,寫著"補陽還五湯"的瓷罐自動開啟,君臣諸藥按《湯頭歌訣》的比例躍入砂鍋。
地龍蹲在暗渠口,看著石髓與水流共鳴生輝。赤芍的折扇突然指向天際:"《素問》"五氣更立"之期已至!"眾人仰頭望去,但見雲氣聚成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之形,中央黃雲翻湧如黃芪將軍的披風。
暮色四合時,全城百姓飲下新煎的補陽還五湯。《醫貫》中"元氣周流"的奧義在萬家燈火中流轉,城牆磚縫裏開出淡紅的芍藥花。濟世堂老者在《醫學心悟》扉頁題下:"誤治知返,方見補陽還五真義;辨證得法,始明氣血調和天機。"
星月交輝之際,陽和城的鍾樓傳出《千金方》記載的養生鍾律。補陽還五湯的君臣諸藥化作星光,在《本草綱目》的星圖上連成青龍七宿。而那段關於氣帥血行、陰陽互根的古老智慧,永遠鐫刻在青磚黛瓦之間。
————————
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組成】黃芪生,四兩 歸尾二錢 赤芍錢半 地龍去土,一錢 川芎一錢 紅花一錢 桃仁一錢
【用法】水煎服。
【功用】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黯淡,苔白,脈緩無力。
【證治機理】中風之證由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蝸斜,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言:“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氣虛血瘀,舌本失養,故語言謇澀;氣虛失於固攝,則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而舌黯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征。本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非單純活血化瘀或益氣補虛之所宜,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
【方解】重用生黃芪,甘溫大補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脈絡瘀阻,又需活血化瘀通絡,配伍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以助歸尾活血祛瘀,為佐藥。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並引諸藥力直達絡中,為佐使藥。本方為體現益氣活血法之代表方。
【配伍特點】重用補氣,佐以活血,氣旺血行,補而不滯。
【方歌】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喜歡方劑雜論請大家收藏:()方劑雜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