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破案晉升
字數:3884 加入書籤
北風裹挾著細碎的雪粒,將同州府衙的朱漆大門拍打得簌簌作響。施世綸攏了攏狐裘大氅,案頭青瓷碗裏的薑湯已結起薄冰。他蘸著冰碴在黃楊木算盤上撥動,算珠相擊的脆響驚得燭火搖曳,在賬冊上投下張牙舞爪的陰影。
"老爺,三更天了。"老仆施忠捧著新添的銀絲炭進來,炭盆裏爆出幾點火星,"關大人送來的賬目可有蹊蹺?"
施世綸枯瘦的手指停在"賑災糧八千石"的字樣上。窗紙透進的月光照見他額間溝壑,那是二十年來在七個州縣刻下的印記。"八千石?"他冷笑一聲,"上月渭河決堤,同州府開倉放糧時我親眼所見,米缸裏爬著半指長的米蟲,篩出來的黴米倒有三成。"
話音未落,後衙傳來瓦片碎裂之聲。施世綸霍然起身,官靴踏過滿地賬冊,腰間玉佩撞在門框上錚然作響。待他趕到庫房時,隻見守夜衙役倒在地上,頸間纏著條靛藍汗巾——正是前日被革職的倉大使王二之物。
"大人!"典史氣喘籲籲追來,"方才巡更的兄弟說...說看見王二翻牆跑了!"
雪地裏雜亂的腳印延伸向城南,施世綸卻盯著庫房鐵鎖出神。銅鎖完好如初,但鎖眼裏插著半截折斷的竹簽。他俯身拾起竹簽,青竹斷麵還帶著新鮮汁液,突然想起三日前審問王二時,那廝袖口沾著的幾片竹葉。
"備轎。"施世綸將竹簽收入袖中,"去城西竹枝巷。"
四更梆子敲響時,官轎停在竹枝巷深處的茅屋前。施世綸示意衙役噤聲,貼著門縫望去,屋內油燈將兩個身影投在窗紙上。其中一人正用竹篾編著燈籠,另一人戴著鬥笠,腰間佩劍在牆上拖出長長的黑影。
"王二這個廢物,連本假賬都守不住。"編燈籠的人聲音沙啞,"關大人說了,今夜必須把真賬本送進施世綸的書房。"
佩劍者冷笑:"何須這般麻煩?直接把這瘸子..."話音戛然而止,因為施世綸的烏木手杖已經撞開房門。寒光乍現,佩劍者袖中飛出的峨眉刺直取咽喉,卻在距喉頭三寸處被典史的鐵尺架住。
"好一招袖裏青蛇。"施世綸撫掌而笑,目光掃過滿地竹篾,"城南米鋪周掌櫃不愧是蜀中唐門棄徒,這竹簽開鎖的手藝,可比你鋪子裏的陳米值錢多了。"
周掌櫃手中竹刀當啷落地。佩劍者突然揚手灑出石灰,破窗而逃的瞬間,施世綸的手杖精準點在他環跳穴上。黑影悶哼一聲栽進雪堆,鬥笠滾落處露出張布滿刀疤的臉——竟是關升從滄州帶來的親隨!
五更天,巡撫衙門的燈籠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關升捧著鎏金手爐迎出來,緋色官服上仙鶴補子振翅欲飛:"施大人夜訪,莫非又要參本官賑災不力?"他瞥見被捆成粽子的兩人,嘴角抽搐似笑非笑。
"下官特來送還關大人的左膀右臂。"施世綸從袖中掏出染血的賬本,"順便請教,這上麵記載的五千兩雪花銀,怎麽變成巡撫大人書房裏的紫檀屏風了?"
關升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指縫間漏出幾點猩紅。巡撫的管家適時出現,捧著個描金木匣:"施大人明鑒,我家老爺舊疾複發,這是太醫院新配的..."
"是砒霜吧?"施世綸截住話頭,鷹隼般的目光直刺管家,"三日前你往滄州寄的家書中寫道"砒霜二錢,混入參湯",需要本官請驛丞作證麽?"
晨鍾恰在此時敲響,驚起簷下寒鴉。關升踉蹌後退,手爐砸在地上迸出火星。他突然狂笑,官帽歪斜露出鬢角斑白:"施瘸子!你以為扳倒我就能肅清陝西官場?這潭渾水深著呢!"話音未落,竟奪過管家手中藥丸吞下,七竅流血而亡。
巡撫衙門的血腥氣尚未散盡,城南貢院已掛起新製的"明經取士"匾額。施世綸望著簷角垂下的冰淩,忽然想起昨日在醉仙樓聽見的議論——幾個青衫書生把酒盞摔得震天響:"施瘸子斷我等功名路,便叫他嚐嚐孔聖門生的手段!"
"老爺,該驗封條了。"施忠捧著朱漆托盤,裏頭躺著考場專用的銅火印。老仆的手背有道陳年箭傷,此刻在寒風裏泛著不自然的青紫。
施世綸接過火印時,指尖觸到一絲粘膩。貢院石階上的積雪不知被誰潑了桐油,他官靴打滑的瞬間,身後突然傳來破空之聲。典史飛身撲救,三支狼牙箭擦著官帽射入門柱,箭尾綁著的白布條墨跡未幹:"瘸驢滾出同州府"。
"是連珠弩!"典史拔下箭簇細看,倒鉤處泛著幽幽藍光,"箭上淬了蛇毒,這幫讀書人好狠的心腸!"
施世綸卻俯身拾起塊碎冰,對著日頭細看。冰晶裏凍著半片枯竹葉,葉脈走向與周掌櫃家中竹篾如出一轍。他忽而輕笑:"看來關升雖死,他栽的竹子倒還活著。"
驗場完畢已是暮色四合。施世綸回到書房,見案頭硯台下壓著張灑金箋,上書"速將賑災案卷宗移交布政司"十二字,落款處蓋著陝西按察使的虎鈕官印。他盯著印泥邊緣的暈染痕跡,忽然將信箋湊近燭火——朱砂印泥遇熱顯出暗紋,竟是朵五瓣梅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個移花接木。"施世綸從袖中取出關升遺留的翡翠扳指,對著燈光緩緩轉動。扳指內壁的滿文在燭光下投射到牆麵上,歪歪扭扭化作漢文"和"字。窗外竹影沙沙作響,他蘸著冷茶在桌上連寫三個"和"字,茶漬未幹時已取火折子燒了。
臘月廿三祭灶夜,施忠捧著個描紅禮盒進來:"老爺,這是給老太爺的壽禮。"打開卻是空盒,盒底鬆木紋路拚成個"慎"字——正是施家老太爺施琅的筆跡。
施世綸摩挲著盒內暗格,取出半截泛黃《孫子兵法》。書頁間夾著張地契,太原府最熱鬧的綢緞莊赫然寫著關升侄兒的名諱。他執狼毫筆在壽帖上寫"恭請父親安",卻在"安"字最後一捺藏了道暗鉤,形如懸針。
五更天,施忠揣著家書出城。老馬剛過灞橋,林中忽起鴉陣。十二個蒙麵人持倭刀圍住馬車,領頭者操著陝西土話:"留下書信,賞你全屍!"
施忠佝僂著背咳嗽,袖中滑出柄精鋼算盤。第一顆算珠彈出時,蒙麵人眉心已多了個血洞。老仆旋身如鶴,鐵算盤架住三把倭刀,抬腿踢飛偷襲者,露出小腿上猙獰的狼頭刺青——二十年前黃河水匪的標記。
"原來是舊相識。"施忠扯開衣襟,心口箭疤形如梅花,"當年沒取走的命,今日一並還了吧!"鐵算盤突然迸開,七十二顆算珠天女散花,林間頓時慘叫連連。最後顆算珠擊碎領頭人麵具,露出張施世綸昨日才見過的臉——按察司經理張文煥。
養心殿地龍燒得正旺,康熙用銀刀劃開壽桃酥,露出裏頭染血的賬本。施琅拄著蟠龍杖立於丹墀之下,狀似昏花的眼掃過賬本上"和珅"二字。
"施世綸的壽禮倒是別致。"皇帝指尖敲著翡翠扳指,聲如碎玉,"隻是這五千兩白銀變成太原綢緞莊的買賣,愛卿作何解釋?"
殿外忽傳急報,陝西八百裏加急文書送到。康熙拆開火漆封印,竟是按察使彈劾施世綸"勾結匪類、殘害士子"的奏章。附帶的血書按滿三百儒生手印,最後一枚指印缺了小指——正是被蛇毒箭所傷的典史!
施琅忽然劇烈咳嗽,袖中飄落張泛黃紙箋。太監撿起呈上,竟是二十年前黃河剿匪的陣亡名錄,張文煥之父張永貴的名字赫然在列。老將軍顫巍巍跪下:"老臣教子無方,竟不知世綸的典史...原是忠烈之後。"
康熙撫掌大笑,震得梁上積雪簌簌而落。皇帝親手攙起施琅,卻將翡翠扳指擲入炭盆不待回答,康熙轉身掃視群臣:"萬曆朝有個海瑞,抬棺進諫博清名。朕的施世綸瘸著腿追贓銀,寧可咳血也要護住災民最後一粒米!傳旨!江蘇巡府施世綸即日署理江寧和安徽布政使,賜穿黃馬褂,遇貪墨重案可直奏養心殿”!
喜歡神探施公請大家收藏:()神探施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